正在加载图片...
24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1卷 级。在二战结束后至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 层次的起源在更早的时候就初现端倪。20世 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主要集中在民用领域,主 纪70年代,日本商品开始大量涌入美国,压倒 要依靠国际市场来拉动。 了美国对日的商品出口。到了20世纪80年代 这一时期,日本的电子技术、光学仪器、半 中期,日本对美出口商品总额是美国对日出口 导体以及金属制造等技术在迅速赶超欧美国 的两倍,美国每年对日贸易赤字达到了500亿 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日本的民用电子产业 美元。[30]292 是日本最大的经济部门,也是技术进步最快的 从汽车产业来看,在1979年第二次石油 部门;同时,这个部门也是最大的、利润最丰厚 危机以后,日本汽车在美国的销量迅速飙升。 的出口部门。当时,日本的录像机、电视机接 进入80年代以后,从日本进口的汽车占美国 收器、影碟机、音像器材、磁带录制设备、摄像 市场汽车销售额的20%;令人吃惊的是,日本 机等都有了很多改进,也逐渐占据海外市场。 的汽车占美国进口汽车总量的67%。1980 大量的电子产品遍及世界市场,也涌现了一批 年,丰田汽车在美国市场销售了70万辆,是 世界知名的品牌,如索尼、东芝、松下、佳能、三 1970年的3.5倍。与此同时,美国的三大汽 洋、尼康等。开放的世界市场则为日本的电子 车公司全部亏本,这是通用汽车公司自1921 技术与产业提供了庞大的购买力,保证了技术 年以来的第一次亏本。而克来斯勒公司则是 进步的市场规模,为日本电子技术进步与产业 依靠政府的贷款担保才摆脱了困境。在1980 升级提供了必要的刺激。 年,日本超过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 日本汽车产业的情况也与日本电子产业 生产国。[31]480 的情况类似,国际市场规模也为日本汽车产业 就彩电行业来看,从1975年开始,在短短 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条件。战 的18个月间,美国市场上日本彩色电视接收器 后日本汽车产业的技术起点很低。由于国际 所占的份额就从15%迅速上升到40%。从 市场规模的扩展,日本开始生产低价位车,并 1966年到1970年间,美国电视机接收器工厂 通过国际市场来回收资金、积累能力。与苏联 的平均就业人数就从六万多人下降到了四万 相比,苏联的汽车产业就缺少国际市场提供的 多人,四年间该产业的就业人数下降了32%; 购买力,因而缺少持续的市场刺激。因此,美 而同期,该行业的工作时间也下跌了 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国际市场为日本的技术 42%。[33]160日本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已经严 进步与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利用美 重影响美国的产业安全与就业。1955年,美国 国主导下的国际市场,日本的电子产品、汽车 还有27家工厂制造电视机,但是到了80年代, 产业有更多的技术改进机会,也使得日本企业 仅剩下一家美国厂商还在继续制造电视。[30]23 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技术能力。 美国在计算机行业的领导地位也在不断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由于日本岛内 受到侵蚀。日本崛起时期,美国微电子产品占 市场有限,日本政府难以在国内开拓出有效的 据世界市场的份额迅速下跌到40%:而在集成 国内市场规模。日本对国际市场规模高度依 电路领域,日本占据的份额上升到全球贸易 赖,却没有掌握主导权,这个主导权掌握在美 的75%.[3] 国手中。主导权的缺失也很大程度上导致了 日本的技术发展与产业升级引发了持续 日本追求技术大国过程中的波折。当美国提 的美日政治冲突。日本的扩张使得美国相关 供国际市场规模的意愿下降时,日本的技术进 产业部门,包括这些部门的工人与企业家产生 步与产业升级的成功经验很快就转变成了 了严重的不满情绪。一项问卷发现,美国人相 教训。 信日本会在将来成为世界第一号强国。[3)1991 (二)国际市场规模的萎缩与日本的困境 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当美国领导人和美国民众 尽管日本的问题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 被问及:哪些问题损害了美国核心利益的时 后才集中表现出来,但是引发日本问题更为深 候,无论是美国的民众还是美国的领导人,都 C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1卷 级。在二战结束后 至20世 纪80年 代,日 本 的 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主要集中在民用领域,主 要依靠国际市场来拉动。 这一时期,日本 的 电 子 技 术、光 学 仪 器、半 导体以及金属制造等技术在迅速赶超欧美国 家,取得了重 大 的 进 展。日本的民用电子产业 是日本最大的经 济 部 门,也是技术进步最快的 部门;同时,这个部门也是最大的、利润最丰厚 的出口部 门。当 时,日 本 的 录 像 机、电 视 机 接 收器、影碟 机、音 像 器 材、磁 带 录 制 设 备、摄 像 机等都有 了 很 多 改 进,也 逐 渐 占 据 海 外 市 场。 大量的电子产品遍及世界市场,也 涌现了 一 批 世界知名的品牌,如索尼、东芝、松 下、佳能、三 洋、尼康等。开放 的 世 界 市场 则 为 日本的 电 子 技术与产业提供了庞大的购买力,保证了 技 术 进步的市场规模,为日本电子技术进步与产业 升级提供了必要的刺激。 日本汽车产业的情况也与日本电子产业 的情况类似,国际 市 场 规 模也 为 日 本汽车 产 业 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条件。战 后日本汽车产业的技术起点很 低。由 于 国 际 市场规模 的 扩 展,日 本 开 始 生 产 低 价 位 车,并 通过国际市场来回收资金、积累能 力。与 苏 联 相比,苏联的汽车 产 业 就 缺少 国 际 市场提 供 的 购买力,因而缺少持续的市场刺激。因 此,美 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国际市场为日本的技术 进步与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利 用 美 国主导下 的 国 际 市 场,日 本 的 电 子 产 品、汽 车 产业有更多的技 术 改 进 机 会,也 使 得日本 企 业 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技术能力。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由 于 日 本 岛 内 市场有限,日本政 府 难 以 在国 内 开 拓出有 效 的 国内市 场 规 模。日本对国际市场规模高度依 赖,却没有 掌 握 主 导 权,这 个 主 导 权 掌 握 在 美 国手中。主导权的缺失也很大程度上导致了 日本追求技术大国过程中的波 折。当 美 国 提 供国际市场规模的意愿下降时,日 本的技 术 进 步与产 业 升 级 的 成 功 经 验 很 快 就 转 变 成 了 教训。 (二)国际市场规模的萎缩与日本的困境 尽管日本的问题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 后才集中表现出 来,但是引发日本问题更为深 层次的起源在更早的时候就初现端倪。20世 纪70年代,日本商品开始大量涌入美国,压倒 了美国对日的商品出口。到了20世纪80年代 中期,日本对美出口 商 品总额是美 国对 日出口 的两倍,美国每年对日贸易赤字达到了500亿 美元。[30]292 从汽车产 业 来 看,在1979年 第 二 次 石 油 危机以后,日本汽车在美国的销量迅速飙升。 进入80年代以 后,从日本进口的汽车占美国 市场汽车销售额的20%;令 人 吃 惊 的 是,日 本 的汽车占美国进口 汽车总量的 67%。1980 年,丰田 汽 车 在 美 国 市 场 销 售 了 70 万 辆,是 1970年的3.5 倍。与 此 同 时,美 国 的 三 大 汽 车公司全 部 亏 本,这是通用汽车公司自 1921 年以来的第一次亏本。而克来斯勒公司则是 依靠政府的贷款担保才摆脱了困境。在1980 年,日本超过美国成为了世界上 最大的汽车 生产国。[31]480 就彩电行业 来 看,从1975年 开 始,在 短 短 的18个月间,美国市场上日本彩色电视接收器 所占 的 份 额 就 从 15% 迅 速 上 升 到 40%。从 1966年到1970年 间,美国电视机接收器工厂 的平均就业人数就从六万多人下降到了四万 多人,四年间该产业的就业人数下降了32%; 而 同 期,该行业的工作时间也下跌了 42%。[33]160日本的技术 进步与产业 升级 已经严 重影响美国的产业安全与就业。1955年,美国 还有27家工厂制造电视机,但是到了80年代, 仅剩下一家美国厂商还在继续制造电视。[30]293 美国在计算机行业的领导地位也在不断 受到侵蚀。日本崛 起时期,美国微电 子产品占 据世界市场的份额迅速下跌到40%;而在集成 电路领 域,日本占据的份额上升到全球贸易 的75%。[33] 日本的技术发展与产业升级引发了持续 的美日 政 治 冲 突。日 本 的 扩 张 使 得 美 国 相 关 产业部门,包括这些 部 门的工人与 企业 家产生 了严重的不 满情 绪。一项问 卷发现,美 国人相 信日本会在将来成为世界第一号强国。[34] 1991 年的一份报告显 示,当 美国领导人 和美 国民众 被问及:哪些问题损害了美国核心利益的时 候,无论是美国的民众还是美国的领导人,都 4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