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110 计 算 机学 报 2012年 客户/服务器模式、点对点模式发展到目前的云计算 第3节综合分析比较了目前FIA的研究进展,包括 模式,但作为互联网最重要技术基础的TCP/P体 面向可扩展性的体系结构、面向动态性的体系结构 系结构却基本保持不变).与此同时,互联网接入方 以及解决其它问题的体系结构;第4节总结未来互 式和网络角色定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移动接入、物 联网系统实现及试验床方面的研究进展;第5节总 联网以及延迟容忍网络(Delay Tolerant Network, 结FIA领域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DTN)和固定接入一样,成为互联网的主要接入方 式;云计算成为重要的互联网计算模式,多媒体内容 TCP/IP体系结构面临的根本性问题 分享应用和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成为互联网 的新型应用,网络已经成为集信息采集、传输、存储 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必须首先明确当前体 与处理于一体的信息平台,而不仅仅是数据传输通 系结构面临的根本性问题.本节分析当前TCP/IP 道.接入方式的变化和网络角色定位转换导致以 体系结构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包括可扩展性问题、动 P地址为核心、以传输为目的、按照端到端原理设 态性问题及安全可控性问题等」 计的TCP/IP体系结构在路由扩展性、动态性、安 2.1可扩展性问题 全、可管理、可靠性、QoS以及能耗等方面的问题日 互联网的基本模型是基于全局地址的点到点通 益突出冈 信,通信链路因路由器转发数据包而被统计复用.新 为解决TCP/IP体系结构存在的问题,人们进 型应用和计算模式的出现导致互联网流量日益增 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如IP Multicast、 多:数据密集型计算与文件分发业务(例如视频)的 InterServ与DiffServ等,但真正被全网部署的协议 发展以及接入带宽的增加(例如LTE)使得网络流 屈指可数).这既有网络规模太大不易统一部署的 量持续增加:云计算模式由于规模经济效应的原因, 原因,也有互联网经济学方面的原因.互联网目前 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数据被提交到云计算平台存储 更多地体现为社会经济基础设施,而非单纯的科 处理,云计算模式进一步增加了网络的流量负载:物 研设施,除非出现现有体系结构及其改进方法 联网延伸了互联网感知物理世界的触角,并将逐渐 (如Mobile IP、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从互联网的边缘网络转变为互联网的共生网络,成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IP Security等)无法 为网络数据资源的重要来源.TCP/IP体系结构的 承载的新型应用,或者在目前体系结构下互联网即 点到点通信模型导致这些新增的网络流量最终都被 将崩溃,或者进一步网络投资大于预期收益,否则在 汇聚到骨干网络与数据中心接入链路上,导致网络 目前这种状况下,即使对互联网协议进行微小的修 流量增加的速度远远超过摩尔定律与路由器性能提 改都缺乏部署动力,如Pv6产生十余年以来,一直 升的速度①,网络规模不断地被动扩张.另外,路由 缺乏大规模部署,对互联网体系结构进行革命性全 器通过维护路由表实现IP地址路由,IP地址分配 新设计更是无从谈起.毕竟当前的互联网与以前用 不均衡、多宿主技术、地址碎片、流量工程等使得路 DNS(Domain Name System)代替hosts.txt以及部 由表难以实现高效率聚合,导致骨干路由表急剧膨 署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时的互 胀.目前,活跃路由表条目已经达到35万条②,而且 联网所处的环境已经完全不同. 以每两年1.3倍的速度增长[),路由条目的快速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增长将极大降低路由查找性能,增加路由器实现 TCP/IP体系结构是否到了需要革命性重新设计 开销. (Clean-Slate Redesign)的时候[]?回答这个问题首 流量激增和路由表急剧膨胀相互作用已经严重 先要分析当前体系结构是否面临无法克服的根本性 影响到互联网的可扩展性.而互联网可扩展性问题 障碍以及运营商是否有采用革命性体系结构的动 的根源在于TCP/IP体系结构基于IP地址的点到 机),这些也是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Future Internet 点通信模式,这一基本特征导致所有通信流量都被 Architecture,FIA)研究的出发点与目标. 汇聚到骨干网络上,并且所有骨干路由器都需要 本文分析了TCP/IP体系结构面临的根本性问 维护到达任意节点(子网)的路由.CDN(Content 题,总结并分析对比了近年来FIA相关的重要研究 工作,并指出FIA领域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 D http://www.huawei.com/broadband/iptime_backbone_ solution/era/100g_transport_era.do 第2节分析TCP/IP体系结构面临的根本性问题; The CIDR Report.Available at http://www.cidr-report.org客户/服务器模式、点对点模式发展到目前的云计算 模式,但作为互联网最重要技术基础的TCP/IP体 系结构却基本保持不变[1].与此同时,互联网接入方 式和网络角色定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移动接入、物 联网以及延迟容忍网络(DelayTolerantNetwork, DTN)和固定接入一样,成为互联网的主要接入方 式;云计算成为重要的互联网计算模式,多媒体内容 分享应用和社会网络(SocialNetwork)成为互联网 的新型应用,网络已经成为集信息采集、传输、存储 与处理于一体的信息平台,而不仅仅是数据传输通 道.接入方式的变化和网络角色定位转换导致以 IP地址为核心、以传输为目的、按照端到端原理设 计的TCP/IP体系结构在路由扩展性、动态性、安 全、可管理、可靠性、QoS以及能耗等方面的问题日 益突出[2].为解决TCP/IP体系结构存在的问题,人们进 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如IPMulticast、 InterServ与DiffServ等,但真正被全网部署的协议 屈指可数[3].这既有网络规模太大不易统一部署的 原因,也有互联网经济学方面的原因.互联网目前 更多地体现为社会经济基础设施,而非单纯的科 研设施,除非出现现有体系结构及其改进方法 (如MobileIP、ClasslessInterDomainRouting、 NetworkAddressTranslator、IPSecurity等)无法 承载的新型应用,或者在目前体系结构下互联网即 将崩溃,或者进一步网络投资大于预期收益,否则在 目前这种状况下,即使对互联网协议进行微小的修 改都缺乏部署动力,如IPv6产生十余年以来,一直 缺乏大规模部署,对互联网体系结构进行革命性全 新设计更是无从谈起.毕竟当前的互联网与以前用 DNS(DomainNameSystem)代替hosts.txt以及部 署CIDR(ClasslessInterDomainRouting)时的互 联网所处的环境已经完全不同.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TCP/IP体系结构是否到了需要革命性重新设计 (CleanSlateRedesign)的时候[4]?回答这个问题首 先要分析当前体系结构是否面临无法克服的根本性 障碍以及运营商是否有采用革命性体系结构的动 机[5],这些也是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FutureInternet Architecture,FIA)研究的出发点与目标. 本文分析了TCP/IP体系结构面临的根本性问 题,总结并分析对比了近年来FIA相关的重要研究 工作,并指出FIA领域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 第2节分析TCP/IP体系结构面临的根本性问题; 第3节综合分析比较了目前FIA的研究进展,包括 面向可扩展性的体系结构、面向动态性的体系结构 以及解决其它问题的体系结构;第4节总结未来互 联网系统实现及试验床方面的研究进展;第5节总 结FIA领域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2犜犆犘/犐犘体系结构面临的根本性问题 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必须首先明确当前体 系结构面临的根本性问题.本节分析当前TCP/IP 体系结构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包括可扩展性问题、动 态性问题及安全可控性问题等. 2.1可扩展性问题 互联网的基本模型是基于全局地址的点到点通 信,通信链路因路由器转发数据包而被统计复用.新 型应用和计算模式的出现导致互联网流量日益增 多:数据密集型计算与文件分发业务(例如视频)的 发展以及接入带宽的增加(例如LTE)使得网络流 量持续增加;云计算模式由于规模经济效应的原因, 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数据被提交到云计算平台存储 处理,云计算模式进一步增加了网络的流量负载;物 联网延伸了互联网感知物理世界的触角,并将逐渐 从互联网的边缘网络转变为互联网的共生网络,成 为网络数据资源的重要来源.TCP/IP体系结构的 点到点通信模型导致这些新增的网络流量最终都被 汇聚到骨干网络与数据中心接入链路上,导致网络 流量增加的速度远远超过摩尔定律与路由器性能提 升的速度①,网络规模不断地被动扩张.另外,路由 器通过维护路由表实现IP地址路由,IP地址分配 不均衡、多宿主技术、地址碎片、流量工程等使得路 由表难以实现高效率聚合,导致骨干路由表急剧膨 胀.目前,活跃路由表条目已经达到35万条②,而且 以每两年1.3倍的速度增长[6].路由条目的快速 增长将极大降低路由查找性能,增加路由器实现 开销.流量激增和路由表急剧膨胀相互作用已经严重 影响到互联网的可扩展性.而互联网可扩展性问题 的根源在于TCP/IP体系结构基于IP地址的点到 点通信模式,这一基本特征导致所有通信流量都被 汇聚到骨干网络上,并且所有骨干路由器都需要 维护到达任意节点(子网)的路由.CDN(Content 1110 计 算 机 学 报 2012年 ① ② http://www.huawei.com/broadband/iptime_backbone_ solution/era/100g_transport_era.do TheCIDRReport.Availableathttp://www.cidrreport.org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