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862·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6卷 离子交换法-刀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方法,但 式中:K为吸附平衡常数,与吸附容量有关;n为 人们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回收铜、锌、氰的工艺以及提 Freundlich强度系数,与吸附体系的性质有关,其大 金尾液中Fe(CN)。的存在导致负载树脂在硫酸酸 小决定了等温线的形状当0.1<1/n<1.0时,为优惠 化脱氰过程造成树脂的“铁中毒”,限制树脂法在处 吸附;1/n>1时,难以吸附:1/n=1时,为线性吸附. 理提金尾液治理领域的应用.针对负载树脂上 不同温度下,分别以C/q。对C。作图得到如图 Fe(CN)g难于解吸的问题,人们多从解吸剂的选 1所示的Langmuir吸附线,以lgg。对lgC。作图得到 择工艺着手,但未见有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研究 如图2所示的Freundlich吸附线,通过直线斜率和截距 树脂对Fe(CN):的吸附特性以及负载树脂上 可分别求得Kqm1/n和K,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Fe(CN)g难于解吸的根本原因等相关报道.本文 6 选用201×7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作为交换剂,采用 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准二级吸附动力学 方程以及范山鹰扩散模型等研究其对Fe(CN)。吸 ◆305K 附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特性,探讨其吸附机理,以解决 ●298K 树脂处理提金尾液时Fe(CN);引起的“铁中毒” ▲313K 问题 250 500 750 1000 1材料与方法 Cmgg) 图1树脂对Fe(CN)名吸附的Langmuir等温线 1.1研究对象及吸附材料 Fig.1 Langmuir isotherm for Fe(CN)onto 201 x7 resin Fe(CN)g溶液:以某治炼氰化提金尾液中 Fe(CN):浓度为依据,用K,Fe(CN)。(AR)配置质 2.26 量浓度为1135.71mgL-的Fe(CN)g溶液. 2.24 201×7树脂用乙醇充分浸泡后,反复用乙醇和 2.22 去离子水洗涤,再分别用5%盐酸溶液和5%氢氧化 金2.20 2.18 ◆305K 钠溶液浸洗后,用去离子水洗净、干燥后备用 ●298K 1.2吸附实验 2.16 ▲313K ◆● 称取一定量的树脂若干份放于盛有100mL 2.14 Fe(CN):溶液的锥形瓶中,在给定温度的恒温水浴中 lgC 以速度l60r·min-1震荡一定时间后过滤,采用美国 图2树脂对Fe(CN)&”吸附的Freundlich等温线 PE公司生产7300DV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分析吸附 Fig.2 Freundlich isotherm for Fe(CN)onto 201 x7 resin 前后溶液中铁的质量浓度,再折算成Fe(CN):的 表1表明,树脂对Fe(CN)g吸附的拟合Lang- 质量浓度,计算树脂对Fe(CN)&~的吸附量. muir等温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Freundlich等温线 2 结果与讨论 的相关系数,所以201×7树脂对Fe(CN)g吸附过 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推测Fe(CN)&-在 2.1201×7树脂对Fe(CN)g吸附热力学 该树脂上的吸附为单层吸附. 2.1.1 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模型 Langmuir等温线模型-): 从Langmuir方程推算的q.值来看,升高温度有 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201x7树脂对Fe(CN)&吸 C-⊥0 1 Ce+- (1) 附应为吸热过程;但q.值增加幅度很小,说明该树 9.9m 9nK1 脂在室温下就可对Fe(CN)&达到很好的吸附效 式中:C。为吸附平衡时溶液中离子的质量浓度,mg· 果.因此,用树脂处理氰化提金尾液时,体系中存在 L1;9.和qm为每克平衡吸附量和饱和单层吸附量, 的Fe(CN)g很容易吸附到树脂上,占据其上的活 mg;K为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常数,L·mg,与 性基团位置,降低树脂对Zn(CN)、Cu(CN)~以 自由能和吸附焓变有关. 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R-:: 及CN~等的吸附,影响树脂对其处理效果,进而影 响铜、锌和氰的回收率 lgq.=lg Kr+IlgC. (2) Langmuir方程的基本特性也可以用分离因子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 36 卷 离子交换法[4 - 7]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方法,但 人们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回收铜、锌、氰的工艺以及提 金尾液中 Fe( CN) 4 - 6 的存在导致负载树脂在硫酸酸 化脱氰过程造成树脂的“铁中毒”,限制树脂法在处 理提金尾液治理领域的应用. 针对负载树脂上 Fe( CN) 4 - 6 难于解吸的问题,人们多从解吸剂的选 择工艺着手,但未见有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研究 树脂对 Fe ( CN) 4 - 6 的吸附特性以及负载树脂上 Fe( CN) 4 - 6 难于解吸的根本原因等相关报道. 本文 选用 201 × 7 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作为交换剂,采用 Langmuir 和 Freundlich 等温线、准二级吸附动力学 方程以及范山鹰扩散模型等研究其对 Fe( CN) 4 - 6 吸 附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特性,探讨其吸附机理,以解决 树脂处理提金尾液时 Fe( CN) 4 - 6 引起的“铁中毒” 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及吸附材料 Fe( CN) 4 - 6 溶液: 以某冶炼氰化提金尾液中 Fe( CN) 4 - 6 浓度为依据,用 K4Fe( CN) 6 ( AR) 配置质 量浓度为 1135. 71 mg·L - 1的 Fe( CN) 4 - 6 溶液. 201 × 7 树脂用乙醇充分浸泡后,反复用乙醇和 去离子水洗涤,再分别用 5% 盐酸溶液和 5% 氢氧化 钠溶液浸洗后,用去离子水洗净、干燥后备用. 1. 2 吸附实验 称取一定量的树脂若干份放于盛有 100 mL Fe( CN) 4 - 6 溶液的锥形瓶中,在给定温度的恒温水浴中 以速度 160 r·min - 1震荡一定时间后过滤,采用美国 PE 公司生产 7300DV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分析吸附 前后溶液中铁的质量浓度,再折算成 Fe( CN) 4 - 6 的 质量浓度,计算树脂对 Fe( CN) 4 - 6 的吸附量. 2 结果与讨论 2. 1 201 × 7 树脂对 Fe( CN) 4 - 6 吸附热力学 2. 1. 1 Freundlich 和 Langmuir 吸附模型 Langmuir 等温线模型[8 - 9]: Ce qe = 1 qm Ce + 1 qm KL . ( 1) 式中: Ce为吸附平衡时溶液中离子的质量浓度,mg· L - 1 ; qe和 qm为每克平衡吸附量和饱和单层吸附量, mg; KL为 Langmuir 等温吸附方程常数,L·mg - 1,与 自由能和吸附焓变有关. Freundlich 等温线模型[8 - 9]: lg qe = lg KF + 1 n lg Ce . ( 2) 式中: KF 为吸附平衡常数,与吸附容量有关; n 为 Freundlich 强度系数,与吸附体系的性质有关,其大 小决定了等温线的形状. 当 0. 1 < 1/ n < 1. 0 时,为优惠 吸附; 1/ n > 1 时,难以吸附; 1/ n = 1 时,为线性吸附. 不同温度下,分别以 Ce /qe 对 Ce 作图得到如图 1 所示的 Langmuir 吸附线,以 lgqe 对 lgCe 作图得到 如图2 所示的 Freundlich 吸附线,通过直线斜率和截距 可分别求得 KL、qm、1/ n 和 KF,计算结果如表1 所示. 图 1 树脂对 Fe( CN) 4 - 6 吸附的 Langmuir 等温线 Fig. 1 Langmuir isotherm for Fe( CN) 4 - 6 onto 201 × 7 resin 图 2 树脂对 Fe( CN) 4 - 6 吸附的 Freundlich 等温线 Fig. 2 Freundlich isotherm for Fe( CN) 4 - 6 onto 201 × 7 resin 表 1 表明,树脂对 Fe( CN) 4 - 6 吸附的拟合 Lang￾muir 等温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 Freundlich 等温线 的相关系数,所以 201 × 7 树脂对 Fe( CN) 4 - 6 吸附过 程符合 Langmuir 等温吸附方程,推测 Fe( CN) 4 - 6 在 该树脂上的吸附为单层吸附. 从 Langmuir 方程推算的 qm值来看,升高温度有 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201 × 7 树脂对 Fe( CN) 4 - 6 吸 附应为吸热过程; 但 qm值增加幅度很小,说明该树 脂在室温下就可对 Fe( CN) 4 - 6 达到很好的吸附效 果. 因此,用树脂处理氰化提金尾液时,体系中存在 的 Fe( CN) 4 - 6 很容易吸附到树脂上,占据其上的活 性基团位置,降低树脂对 Zn( CN) 2 - 4 、Cu( CN) 2 - 3 以 及 CN - 等的吸附,影响树脂对其处理效果,进而影 响铜、锌和氰的回收率. Langmuir 方程的基本特性也可以用分离因子 · 268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