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叠音词与词的重叠不同,它们不属于同一范畴。叠音词的意义与组成它的 单字的意义无关;而词的叠用却和原来的单字意义有关。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诗·邶风·燕燕》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古诗十九首》 (二)合成词(合成复音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组成的复音词。包括派生式和复合式。派生式由词 根和词缀合成。复合式由词根和词根合成 派生式合成词也叫附加式合成词 加前缀的:有、老、阿、第 “有”产生于周代,常用于国名、朝代名、部族名等名词前。如: 在夏多罪,天命殛之。 《书·汤誓》 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 《五蠹》 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论语·为政》 “老”产生于唐代,“阿产生于汉代,“第”产生于汉代 加后缀的有:然、如、若、而、尔、焉、乎等。加在形容词、副词后,表 示“….的样子这些词尾在先秦典籍中出现较多。如: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 《孟·梁上》 色勃如也,足践如也 《论语·乡党》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诗·卫风·氓》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论语·子罕》 突而弁兮。 《诗·齐风·甫田》 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庄子·逍遥游》 另外,《诗经》中语助词(词嵌,补凑音节)言、于、曰、爰、薄、聿等不 视为词缀。“有、其、言、于、薄”,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认为是词头,周法 髙《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编》也认为是词头(他称为“前附语”)。而白兆麟《衬音 助词再论》(91.2《中国语文》)认为是“衬音助词”,作用是增足音节,调谐节 奏,舒缓语气。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也不赞成词头之说,称其为“词嵌”,作12 叠音词与词的重叠不同,它们不属于同一范畴。叠音词的意义与组成它的 单字的意义无关;而词的叠用却和原来的单字意义有关。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诗·邶风·燕燕》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古诗十九首》 (二)合成词(合成复音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组成的复音词。包括派生式和复合式。派生式由词 根和词缀合成。复合式由词根和词根合成。 派生式合成词也叫附加式合成词。 加前缀的:有、老、阿、第 “有”产生于周代,常用于国名、朝代名、部族名等名词前。如: 在夏多罪,天命殛之。 《书·汤誓》 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 《五蠹》 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论语·为政》 “老”产生于唐代,“阿”产生于汉代,“第”产生于汉代。 加后缀的有:然、如、若、而、尔、焉、乎等。加在形容词、副词后,表 示“……的样子”这些词尾在先秦典籍中出现较多。如: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 《孟·梁上》 色勃如也,足躩如也。 《论语·乡党》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诗·卫风·氓》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论语·阳货》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论语·子罕》 突而弁兮。 《诗·齐风·甫田》 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庄子·逍遥游》 另外,《诗经》中语助词(词嵌,补凑音节)言、于、曰、爰、薄、聿等不 视为词缀。“有、其、言、于、薄”,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认为是词头,周法 高《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编》也认为是词头(他称为“前附语”)。而白兆麟《衬音 助词再论》(91.2《中国语文》)认为是“衬音助词”,作用是增足音节,调谐节 奏,舒缓语气。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也不赞成词头之说,称其为“词嵌”,作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