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左传·宣公六年》郑公子曼满与王子伯廖语,欲为卿。伯廖告人曰 “无德而贪,其在《周易》丰(=)之离 ),弗过之矣。”间一岁,郑 人杀之 4、注意《周易》古占之外的逻辑探索。由黄寿褀教授在《周易古筮考·纳 甲说》后所附《纳甲考》所说:“故吾疑三家嫡系易,亦或纳甲也。惟其纳甲 学之不易,故易亡耳。”1此外《左传》、《国语》亦尚有其他占法,亦当探究 其逻辑分析。 《国语·晋语四·秦伯纳重耳于晋》 十月,惠公卒。十二月,秦伯纳公子。及河,子犯授公子载璧,曰:“臣 从君还轸,巡于天下,怨其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不忍其死,请由此 亡。”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河水。”沈璧以质。 董因迎公于河,公问焉,曰:“吾其济乎?”对曰:“岁在大梁,将集天 行。元年始受,实沈之星也。实沈之墟,晋人是居,所以兴也。今君当之,无 不济矣。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大火,阏伯之星也,是谓大辰。辰以成善,后 稷是相,唐叔以封。瞽史记曰:嗣续其祖,如穀之滋,必有晋国。臣筮之,得 泰(〓)之八 10杨伯峻点校:《春秋左传》,选自吴树平等点校:《十三经(标点本)》下册第1427页,北京燕山出 版社,1991年12月北京第1版。 ⅱ杨伯峻点校:《春秋左传》,选自吴树平等点校:《十三经(标点本)》下册第1195页,北京燕山出 版社,1991年12月北京第1版。 卫2《尚氏易学存稿校理》第卷,第119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薛安勤、王连生注译:《国语译注》第432433页,吉林文史岀版社,1991年4月第1版。4 《左传·宣公六年》郑公子曼满与王子伯廖语,欲为卿。伯廖告人曰: “无德而贪,其在《周易》丰( )之离( ),弗过之矣。”间一岁,郑 人杀之。11 4、注意《周易》古占之外的逻辑探索。由黄寿祺教授在《周易古筮考·纳 甲说》后所附《纳甲考》所说:“故吾疑三家嫡系易,亦或纳甲也。惟其纳甲 学之不易,故易亡耳。”12此外《左传》、《国语》亦尚有其他占法,亦当探究 其逻辑分析。 《国语·晋语四·秦伯纳重耳于晋》 十月,惠公卒。十二月,秦伯纳公子。及河,子犯授公子载璧,曰:“臣 从君还轸,巡于天下,怨其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不忍其死,请由此 亡。”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河水。”沈璧以质。 董因迎公于河,公问焉,曰:“吾其济乎?”对曰:“岁在大梁,将集天 行。元年始受,实沈之星也。实沈之墟,晋人是居,所以兴也。今君当之,无 不济矣。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大火,阏伯之星也,是谓大辰。辰以成善,后 稷是相,唐叔以封。瞽史记曰:嗣续其祖,如穀之滋,必有晋国。臣筮之,得 泰( )之八。13 10 杨伯峻点校:《春秋左传》,选自吴树平等点校:《十三经(标点本)》下册第 1427 页,北京燕山出 版社,1991 年 12 月北京第 1 版。 11 杨伯峻点校:《春秋左传》,选自吴树平等点校:《十三经(标点本)》下册第 1195 页,北京燕山出 版社,1991 年 12 月北京第 1 版。 12 《尚氏易学存稿校理》第一卷,第 119 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年 6 月第 1 版。 13 薛安勤、王连生注译:《国语译注》第 432-433 页,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年 4 月第 1 版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