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56· 工程科学学报,第39卷,第3期 2Cu(NH)+Fe203+4S0+4NH+12H,0, 3.2浸矿培养阶段产氨菌生长规律 (4) 尿素培养基中细菌含量和产氨量变化曲线如图2 Cu2S+6NH0H+(NH4)2C04+2.502-→ 所示.观察细菌含量变化曲线,产氨菌接种到尿素培 2Cu(NH3).C0,+7H20. (5) 养基经历了12h的适应时间,期间产氨菌的数量增长 2.2浸出动力学 缓慢.对比活化阶段,细菌含量在浸矿培养阶段达到 产氨菌通过产氨间接浸矿,要实现铜离子的浸 峰值的时间相对滞后.由氨含量的变化规律看出,溶 出,溶液中氨离子需通过扩散作用到达含铜矿物表 液中氨的最大质量浓度达8.93g·L,氨含量随着细 面与其反应.单个含铜矿物颗粒不适于描述该浸 菌浓度的增长而变大,但增速缓于细菌含量且氨质量 出过程.Braun等a针对块矿提出“反应区域模 浓度达到峰值点的时间滞后于细菌含量 型”,当铜的浸出过程受灰分层内扩散控制,动力学 10 方程: 1-2Ba-(1-a)2B=ka1. (6) 式中,k为扩散过程反应速率常数,α为铜浸出率,t为 4 反应时间. 6 3 当铜的浸出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动力学方程: 4 1-(1-a)B=k. (7) 式中,k为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2 Dicknson和Heal叨假设浸出速率同时受界面传 质和固体膜层的扩散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收缩核模 0 122436486072840 型,动力学方程: 时间h 1/3ln(1-a)+(1-a)-1s-1=h. (8) 图2尿素培养基中细菌含量和氨质量浓度变化规律 式中,k为多相反应速率常数 Fig.2 Change rules of bacteria content and ammonia mass concen- tration in urea medium 3实验结果与分析 该阶段细菌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 3.1活化培养阶段产氨菌生长规律 N=el7.13+0056-367x0Y (9) 产氨菌活化培养初期,细菌含量和溶液pH值都 不断增长.从图1中可以看出,培养液pH值与细菌含 式中:N为细菌含量,mL,拟合相关系数R=0.958. 细菌含量和产氨量的拟合关系: 量的增长趋势有所不同:H值增长速率随时间逐渐减 C=3.29lnN-57.71 (10) 小,而细菌含量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两者 式中:C为氨质量浓度,gL,拟合相关系数R= 增长步调不一致:培养过程中细菌含量出现峰值,而 0.926. pH值一直保持增长.检测发现溶液pH值的增大是由 3.3浸矿对比实验分析 于其中氨离子的不断累积,说明产氨菌能将培养液中 3.3.1细菌产氨消耗量 含N物质分解成氨 10.0 观察A组溶液细菌含量与氨的质量浓度变化规 律(如图3),加入矿石原培养液平衡体系被打破,细菌 9.5 浓度在0~24h内有稍许减小.随着细菌对矿石的适 9.0 应,浸出体系中矿石矿物的分解为细菌提供了能量来 源,细菌含量迅速升高.浸矿0~120h为氨与矿石矿 8.5 物的主要反应阶段,氨消耗迅速,其含量下降显著:浸 3 8.0 矿192h后,氨浓度逐渐趋于稳定,浸矿完成.浸矿从 开始到完成,由图3可知溶液中氨的变化量为0.464 7.5 g:该值与加入的矿浆浓度、矿石化学成分及含量有 243648 72 7.0 关.实验采用相同的矿样,且控制各组浸矿溶液的体 60 时间h 积和矿浆浓度相同.该值为浸矿始末溶液中氨含量的 图1活化培养基中细菌含量及pH值变化规律 差值,而浸矿过程中细菌仍在产氨,所以浸矿结束后氨 Fig.1 Change rules of pH value and bacteria content in activated 的总消耗量应加上细菌产生的部分 medium 该过程细菌含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工程科学学报,第 39 卷,第 3 期 2Cu ( NH3 ) 2 + 4 + Fe2O3 + 4SO2 - 4 + 4NH + 4 + 12H2O, ( 4) Cu2 S + 6NH4OH + ( NH4 ) 2CO4 + 2. 5O2 → 2Cu( NH3 ) 4CO4 + 7H2O. ( 5) 2. 2 浸出动力学 产氨菌通过产氨间接浸矿,要实现铜离子的浸 出,溶液中氨离子需通过扩散作用到达含铜矿物表 面与其反 应. 单 个 含 铜 矿 物 颗 粒 不 适 于 描 述 该 浸 出过程[15]. Braun 等[16]针对块矿提出“反应区域模 型”,当铜的浸出过程受灰分层内扩散控制,动力学 方程: 1 - 2 /3α - ( 1 - α) 2 /3 = kd ·t. ( 6) 式中,kd为扩散过程反应速率常数,α 为铜浸出率,t 为 反应时间. 当铜的浸出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动力学方程: 1 - ( 1 - α) 1 /3 = kr t. ( 7) 式中,kr为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Dicknson 和 Heal[17]假设浸出速率同时受界面传 质和固体膜层的扩散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收缩核模 型,动力学方程: 1 /3ln ( 1 - α) + ( 1 - α) - 1 /3 - 1 = kt. ( 8) 式中,k 为多相反应速率常数.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 1 活化培养阶段产氨菌生长规律 产氨菌活化培养初期,细菌含量和溶液 pH 值都 不断增长. 从图 1 中可以看出,培养液 pH 值与细菌含 量的增长趋势有所不同: pH 值增长速率随时间逐渐减 小,而细菌含量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两者 增长步调不一致; 培养过程中细菌含量出现峰值,而 图 1 活化培养基中细菌含量及 pH 值变化规律 Fig. 1 Change rules of pH value and bacteria content in activated medium pH 值一直保持增长. 检测发现溶液 pH 值的增大是由 于其中氨离子的不断累积,说明产氨菌能将培养液中 含 N 物质分解成氨. 3. 2 浸矿培养阶段产氨菌生长规律 尿素培养基中细菌含量和产氨量变化曲线如图 2 所示. 观察细菌含量变化曲线,产氨菌接种到尿素培 养基经历了 12 h 的适应时间,期间产氨菌的数量增长 缓慢. 对比活化阶段,细菌含量在浸矿培养阶段达到 峰值的时间相对滞后. 由氨含量的变化规律看出,溶 液中氨的最大质量浓度达 8. 93 g·L - 1,氨含量随着细 菌浓度的增长而变大,但增速缓于细菌含量且氨质量 浓度达到峰值点的时间滞后于细菌含量. 图 2 尿素培养基中细菌含量和氨质量浓度变化规律 Fig. 2 Change rules of bacteria content and ammonia mass concen￾tration in urea medium 该阶段细菌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 N = e17. 913 + 0. 056t - 3. 647 × 10 - 4t 2 . ( 9) 式中: N 为细菌含量,mL - 1,拟合相关系数 R2 = 0. 958. 细菌含量和产氨量的拟合关系: C = 3. 29lnN - 57. 71. ( 10) 式中: C 为 氨 质 量 浓 度,g·L - 1,拟合 相 关 系 数 R2 = 0. 926. 3. 3 浸矿对比实验分析 3. 3. 1 细菌产氨消耗量 观察 A 组溶液细菌含量与氨的质量浓度变化规 律( 如图 3) ,加入矿石原培养液平衡体系被打破,细菌 浓度在 0 ~ 24 h 内有稍许减小. 随着细菌对矿石的适 应,浸出体系中矿石矿物的分解为细菌提供了能量来 源,细菌含量迅速升高. 浸矿 0 ~ 120 h 为氨与矿石矿 物的主要反应阶段,氨消耗迅速,其含量下降显著; 浸 矿 192 h 后,氨浓度逐渐趋于稳定,浸矿完成. 浸矿从 开始到完成,由图 3 可知溶液中氨的变化量为 0. 464 g. 该值与加入的矿浆浓度、矿石化学成分及含量有 关. 实验采用相同的矿样,且控制各组浸矿溶液的体 积和矿浆浓度相同. 该值为浸矿始末溶液中氨含量的 差值,而浸矿过程中细菌仍在产氨,所以浸矿结束后氨 的总消耗量应加上细菌产生的部分. 该过程细菌含量随时间变化关系: · 653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