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上国会会计冲刺模拟题3 分回现金股利25万元,被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15%),计提对乙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40万元(成 本法核算),此外,转让丙企业实现投资收益130万元。 (4)在成本费用中包含折旧费用1500万元,经测算,按税法规定计入成本费用的折旧费为1400万元。 (5)管理费用2000万元中,包括冲 回的存货跌价准备70万元,计提的坏账准备45万元(其中5万元按规定可在税前抵扣),业务招待费28万元 (超标7万元),离退休人员开支35万元 6)营业费用450万元中,包括广告费250万元,符合税前抵扣条件的为200万元,业务宣传费20万元, 符合抵税条件的18万元 (⑦)营业外支出200万元中,包括冲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万元,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40万元:赞助 修建立交桥10万元;支付合同违约金100万元;海关罚没损失70万元; (7)在建工程领用本公司产品,市场价和计税价格为100万元,成本为77万元。 (8)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出存货的成本是50万元,计税价格60万元,支付现金5万元 (9)弥补2000年发生的亏损180万元。 (10)假定按税法规定,公司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计提的资产减值准 备作为时间性差异:假定甲公司在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转回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2003年初递延税款借方 余额为150万元 要求 (1)计算应交所得税 (2)计算所得税费用 (3)计算递延税款的期末余额(指出借余或贷余) (4)编制计提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5)计算净利润。 题目解析:(1)计算应交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3%+分回的税后利润应补交的所得税 =(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额)*33%+分回的税后利润应补交的所得税 (利润总额5000工资超标30+三费超标30*(14%+2%+1.5%)-国债利息收入30-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 80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40+折旧调增100-冲回的存货跌价准备70+计提的坏账准备40+业务招待费超标 7+广告费超标50+业务宣传费超标2-冲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40+赞助修建立交桥10 海关罚没损失70+在建工程领用本公司产品23+非货币性交易调增10(60-50)-弥补2000年发生的亏损180) *3%+分回的税后利润应补交的所得税(25/(1-15%)*(33%-15%) (5000+30+5.25-30-80+40+100-70+40+7+50+2-20+40+10+70+23+10-180)*33%+25/85%*18% =5047.25*33%+5.29 =1665.59+5.29 =1670.88(万元) (2)计算所得税费用 时间性差异影响额的计算 ①递延税款期初借方余额150万元,由于所得税税率由15%上升到33%,递延税款借方发生额为(150/15% (33%-15%))180万元 ②本期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计提对乙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40万元+折旧多提100万元一冲 回的存货跌价准备70万元+计提的坏账准备40万元一冲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万元+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40 万元=130万元 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影响额=130*33%=42.9万元 ③应纳税时间性差异=按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80万元一分回现金股利25万元=55万元 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影响额=55/(1-15%)*(33%-15%)=11.65万元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1670.88万元一由于所得税税率由15%上升到33%递延税款借方发生额180万元 一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影响额42.9万元+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影响额11.65万元=1459.63万元 (3)计算递延税款的期末余额(指出借余或贷余)上国会会计冲刺模拟题 3 - 10 - 分回现金股利 25 万元,被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 15%),计提对乙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40 万元(成 本法核算),此外,转让丙企业实现投资收益 130 万元。 (4)在成本费用中包含折旧费用 1500 万元,经测算,按税法规定计入成本费用的折旧费为 1400 万元。 (5)管理费用 2000 万元中,包括冲 回的存货跌价准备 70 万元,计提的坏账准备 45 万元(其中 5 万元按规定可在税前抵扣),业务招待费 28 万元 (超标 7 万元),离退休人员开支 35 万元。 (6)营业费用 450 万元中,包括广告费 250 万元,符合税前抵扣条件的为 200 万元,业务宣传费 20 万元, 符合抵税条件的 18 万元。 (7)营业外支出 200 万元中,包括冲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 万元,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0 万元;赞助 修建立交桥 10 万元;支付合同违约金 100 万元;海关罚没损失 70 万元; (7)在建工程领用本公司产品,市场价和计税价格为 100 万元,成本为 77 万元。 (8)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出存货的成本是 50 万元,计税价格 60 万元,支付现金 5 万元。 (9)弥补 2000 年发生的亏损 180 万元。 (10)假定按税法规定,公司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计提的资产减值准 备作为时间性差异;假定甲公司在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转回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2003 年初递延税款借方 余额为 150 万元。 要求: (1)计算应交所得税; (2)计算所得税费用; (3)计算递延税款的期末余额(指出借余或贷余); (4)编制计提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5)计算净利润。 题目解析:(1)计算应交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33%+分回的税后利润应补交的所得税 =(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额)*33%+分回的税后利润应补交的所得税 =(利润总额 5000+工资超标 30+三费超标 30*(14%+2%+1.5%)-国债利息收入 30-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 80+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40+折旧调增 100-冲回的存货跌价准备 70+计提的坏账准备 40+业务招待费超标 7+广告费超标 50+业务宣传费超标 2-冲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0+赞助修建立交桥 10+ 海关罚没损失 70+在建工程领用本公司产品 23+非货币性交易调增 10(60-50)-弥补 2000 年发生的亏损 180) *33%+分回的税后利润应补交的所得税(25/(1-15%)*(33%-15%) =(5000+30+5.25-30-80+40+100-70+40+7+50+2-20+40+10+70+23+10-180)*33%+25/85%*18% =5047.25*33%+5.29 =1665.59+5.29 =1670.88(万元) (2)计算所得税费用 时间性差异影响额的计算: ①递延税款期初借方余额 150 万元,由于所得税税率由 15%上升到 33%,递延税款借方发生额为(150/15%* (33%-15%))180 万元; ②本期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计提对乙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40 万元+折旧多提 100 万元—冲 回的存货跌价准备 70 万元+计提的坏账准备 40 万元—冲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 万元+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0 万元=130 万元 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影响额=130*33%=42.9 万元 ③应纳税时间性差异=按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 80 万元—分回现金股利 25 万元=55 万元 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影响额=55/(1-15%)*(33%-15%)=11.65 万元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 1670.88 万元—由于所得税税率由 15%上升到 33% 递延税款借方发生额 180 万元 —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影响额 42.9 万元+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影响额 11.65 万元=1459.63 万元 (3)计算递延税款的期末余额(指出借余或贷余)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