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 1.压力调节阀2.空气缓冲罐3.玻璃转子流量计4.气体分布器 5.换热元件 6.淤浆反应器7.玻璃管液位计8.U型压差计 图5.2三相淤浆床反应器冷模试验装置流程图 (3)冷模试验数据测定 分别以空气一水、空气一石蜡油及空气一石蜡油一催化剂作为研究对象。 固体催化剂为粒度80~100目、密度3504kgm3的C302甲醇合成催化剂和粒度80~100 日、密度1000kgm3的Y-Al203按1:1重量比混装,装量分别为5、10、15、20kg。 试验中液体装量为501。 试验中气体流量(以流量计读数计)分别为0.5、1、2、4、6、8、10、12、16、20、24、25 m3/h。 本试验床层平均气含率的测定采用床层膨胀法,原始数据主要测定气体流量、反应器床层 中淤浆高度。 表观气速对气含率的影响 表观气速是影响三相淤浆床反应器床层平均气含率最重要的因素。三相淤浆床反应器中的 流动状态可分为安静鼓泡区、过渡区和气泡合并区,对于高固含率的三相反应器来说,前两种 由于表观气速较低,固体颗粒的轴向浓度差很大,因此操作时应处于气泡合并区,即采用高操 作气速,以保证固体颗粒在淤浆床层中尽可能分布均匀。本实验中,表观气速大于0.1s时 处于气泡合并区。 由图53~图5.6可见,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无论有无换热器,气含率都随之增加。从 图中还可看出,无论有无换热器,在不同的表观气速区间内,气含率增加的趋势也不一样。在 低表观气速下,气含率增加的趋势呈非线性关系,当表观气速>0.1/s时,气含率增加的趋势 呈线性关系。这说明三相淤浆床反应器的流动状态明显存在两个区域:当表观气速<0.1/s时 为安静鼓泡区:表观气速>0.1/s为气泡合并区。过渡区域不明显。1.压力调节阀 2.空气缓冲罐 3.玻璃转子流量计 4.气体分布器 5.换热元件 6.淤浆反应器 7.玻璃管液位计 8.U 型压差计 图 5.2 三相淤浆床反应器冷模试验装置流程图 (3) 冷模试验数据测定 分别以空气-水、空气-石蜡油及空气-石蜡油-催化剂作为研究对象。 固体催化剂为粒度 80~100 目、密度 3504 kg/m 3的 C302 甲醇合成催化剂和粒度 80~100 目、密度 1000 kg/m 3的γ-Al2O3按 1:1 重量比混装,装量分别为 5、10、15、20 kg。 试验中液体装量为 50 l。 试验中气体流量(以流量计读数计)分别为 0.5、1、2、4、6、8、10、12、16、20、24、25 m 3 /h。 本试验床层平均气含率的测定采用床层膨胀法,原始数据主要测定气体流量、反应器床层 中淤浆高度。 表观气速对气含率的影响 表观气速是影响三相淤浆床反应器床层平均气含率最重要的因素。三相淤浆床反应器中的 流动状态可分为安静鼓泡区、过渡区和气泡合并区,对于高固含率的三相反应器来说,前两种 由于表观气速较低,固体颗粒的轴向浓度差很大,因此操作时应处于气泡合并区,即采用高操 作气速,以保证固体颗粒在淤浆床层中尽可能分布均匀。本实验中,表观气速大于 0.1m/s 时 处于气泡合并区。 由图 5.3~图 5.6 可见,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无论有无换热器,气含率都随之增加。从 图中还可看出,无论有无换热器,在不同的表观气速区间内,气含率增加的趋势也不一样。在 低表观气速下,气含率增加的趋势呈非线性关系,当表观气速>0.1m/s 时,气含率增加的趋势 呈线性关系。这说明三相淤浆床反应器的流动状态明显存在两个区域:当表观气速<0.1m/s 时 为安静鼓泡区;表观气速>0.1m/s 为气泡合并区。过渡区域不明显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