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路面设计原理与方 同一类半刚性材料干缩量的大小次序为: 稳定细粒土>稳定粒料十>稳定粒料 对稳定细粒土,三类半刚性材料的干缩量的大小次序为: 石灰稳定十>水泥或水泥石灰士≥石灰粉煤灰土 对稳定粒料土,三类半刚性材料的干缩量的大小次序为: 石灰稳定类>水泥稳定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类 例如二灰(石灰+粉煤灰):碎石=15:5(重量比)与二灰(石灰+粉煤灰):碎石=20:80时,7 天龄期的最大干缩应变和平均干缩系数为233×10-6、273×10-6和65×10-6、 55×10-。。 2.4半刚性材料的温度收缩特性 定义 半刚性材料是由固相(组成其空间骨架的原材料的颗粒和其间的胶结构)、液相(存在于 固相表面与空隙中的水和水溶液)和气相(存在于空隙中的气体)组成 半刚性材料的外观胀缩性是三相在降温过程中相互作用,使半刚性材料产生体积收 缩,即为温度收缩 概念: 温度应交ε是温度变化引起的试件单位长度的变化量(×10-°); 平均温度收缩系数a是某温度时,试件的温度应变与试件的温度变化之比(×10 /℃) 般气相大部分与大气贯通,在综合效应中影响较小,可以忽略,原材料中砂粒以上 颗粒的温度收缩系数较小;粉粒以下的颗粒温度收缩性较大, 影响因素 【1】封闭状态下的温缩试验 封闭状态:保持含水量不变 试验状态:饱水:最佳含水量:半风干状态(12最佳含水量);风干状态(1/5最佳含 水量) 结论: (1)对烘干的试件,温度收缩系数随龄期的增大而增大,初期较大,后期较慢,但各 种材料差别不大 (2)含水量对温度收缩系数影响极大,饱水:风干状态最小,约在最佳含水量最大。 (3)温度收缩的不利状态是:接近最佳含水量和0~-10℃温度区间 【2】自由状态下的温缩试验 说明随着粒料含量的增加干缩+温度收缩系数减少 【4】评价方法 抗裂系数表征半刚性材料对于温度或湿度变化时不致开裂的承受能力。 对于温缩抗裂: 二灰砂砾>石灰粉煤灰>灰土砂砾>水泥砂粒>石灰土 对于干缩抗裂: 石灰粉煤灰>二灰砂砾>水泥砂粒>灰土砂砾>石灰土 2.5半刚性材料收缩机理分析 温度收缩机理 半刚性材料是由固相(组成其空间骨架结构的原材料的颗粒和其间的胶结构)、液相 (存在与固相表面与空隙中的水和水溶液)和气相(存在与空隙中的气体)组成。所以半 刚性材料的外观胀缩性是由其基本体的固相、气相和液相的不同温度收缩性的综合效应结 果 第103页路面设计原理与方法 第103页 同一类半刚性材料干缩量的大小次序为: 稳定细粒土稳定粒料土稳定粒料; 对稳定细粒土,三类半刚性材料的干缩量的大小次序为: 石灰稳定土>水泥或水泥石灰土>石灰粉煤灰土; 对稳定粒料土,三类半刚性材料的干缩量的大小次序为: 石灰稳定类>水泥稳定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类; 例如二灰(石灰+粉煤灰):碎石=15:5(重量比)与二灰(石灰+粉煤灰):碎石=20:80 时,7 天龄期的最大干缩应变和平均干缩系数为 233×10-6、273×10-6和 65×10-6、 55×10-6。 2.4半刚性材料的温度收缩特性 定义: 半刚性材料是由固相(组成其空间骨架的原材料的颗粒和其间的胶结构)、液相(存在于 固相表面与空隙中的水和水溶液)和气相(存在于空隙中的气体)组成。 半刚性材料的外观胀缩性是三相在降温过程中相互作用,使半刚性材料产生体积收 缩,即为温度收缩。 概念: 温度应变(εt)是温度变化引起的试件单位长度的变化量(×10-6); 平均温度收缩系数αt 是某温度时,试件的温度应变与试件的温度变化之比(×10-6 /℃) 一般气相大部分与大气贯通,在综合效应中影响较小,可以忽略,原材料中砂粒以上 颗粒的温度收缩系数较小;粉粒以下的颗粒温度收缩性较大。 影响因素: 【1】封闭状态下的温缩试验 封闭状态:保持含水量不变。 试验状态:饱水;最佳含水量;半风干状态(1/2 最佳含水量);风干状态(1/5 最佳含 水量)。 结论: (1)对烘干的试件,温度收缩系数随龄期的增大而增大,初期较大,后期较慢,但各 种材料差别不大。 (2)含水量对温度收缩系数影响极大,饱水;风干状态最小,约在最佳含水量最大。 (3)温度收缩的不利状态是:接近最佳含水量和 0~-10℃温度区间。 【2】自由状态下的温缩试验 说明随着粒料含量的增加干缩+温度收缩系数减少。 【4】评价方法 抗裂系数表征半刚性材料对于温度或湿度变化时不致开裂的承受能力。 对于温缩抗裂: 二灰砂砾>石灰粉煤灰>灰土砂砾>水泥砂粒>石灰土 对于干缩抗裂: 石灰粉煤灰>二灰砂砾>水泥砂粒>灰土砂砾>石灰土 2.5 半刚性材料收缩机理分析 温度收缩机理 半刚性材料是由固相(组成其空间骨架结构的原材料的颗粒和其间的胶结构)、液相 (存在与固相表面与空隙中的水和水溶液)和气相(存在与空隙中的气体)组成。所以半 刚性材料的外观胀缩性是由其基本体的固相、气相和液相的不同温度收缩性的综合效应结 果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