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来源于乳房的污染 ■来源于牛体地污染 ■来源于空气地污染 ■来源于挤奶用具和奶桶等地污染 ■其他污染来源 发酵微生物 ■发酵剂的发展史 ■作为发酵剂的两类微生物 ■两类发酵微生物的作用 ■发酵剂的选择与生产 发酵剂的发展史 ■1900前:乳放置过夜,自然变酸;乳用乳清接种 ■1857:巴斯德(法国)乳酸发酵是由细菌引起;巴氏杀菌概念的产生 ■1873:酸乳乳球菌被 Lister分离出来 ■1890s:粉状发酵剂产生 -Char. Hansen实验室研制出; Lloyd发酵剂试验 ■1960: Marschal1发酵剂(USA) 1910:迈克尼考夫(俄国)一健康和酸奶细菌 ■1919:奥拉詹森(丹麦)关于发酵剂自然特性的论文发表 ■1930/1940s:白头(新西兰)单一菌种发现和噬菌体概念的提出 1950s: Lewis(UK)提出工业化发酵剂黛殖的体系 1960/1970s:浓缩、深冻和冻干发酵剂;抑制噬菌体的媒介 1980/90s商业直投式发酵剂;乳酸菌的基因改造 作为发酵剂的两类微生物 第一类乳酸菌:可分为嗜温型和嗜热型两类◼ 来源于乳房的污染 ◼ 来源于牛体地污染 ◼ 来源于空气地污染 ◼ 来源于挤奶用具和奶桶等地污染 ◼ 其他污染来源 发酵微生物 ◼ 发酵剂的发展史 ◼ 作为发酵剂的两类微生物 ◼ 两类发酵微生物的作用 ◼ 发酵剂的选择与生产 发酵剂的发展史 ◼ 1900 前: 乳放置过夜,自然变酸;乳用 乳清接种 ◼ 1857 : 巴斯德(法国)乳酸发酵是由细菌引起;巴氏杀菌概念的产生 ◼ 1873 : 酸乳乳球菌被 Lister 分离出来 ◼ 1890s: 粉状发酵剂产生—Char.Hansen 实验室研制出;Lloyd 发酵剂试验 ◼ 1960: Marschall 发酵剂(USA) 1910:迈克尼考夫(俄国)—健康和酸奶细菌 ◼ 1919:奥拉.詹森(丹麦)关于发酵剂自然特性的论文发表 ◼ 1930/1940s:白头(新西兰)单一菌种发现和噬菌体概念的提出 ◼ 1950s:Lewis(UK)提出工业化发酵剂繁殖的体系 ◼ 1960/1970s:浓缩、深冻和冻干发酵剂;抑制噬菌体的媒介 ◼ 1980/90s 商业直投式发酵剂;乳酸菌的基因改造 作为发酵剂的两类微生物 ❖第一类乳酸菌:可分为嗜温型和嗜热型两类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