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访时就表示,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现在人们提出的几个关于 转基因食品可能出现问题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比如,上面提到的那个笑话中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他说 实际上转基因食品在消化道里,很快就会被代谢掉,而不会将 这个基因片段整合到人体的染色体基因组中去。如果说一个人吃 了某一种基因就能获得它的性状,那么科学家们研制转基因动物 就太容易了。只需给某个动物喂某些基因,这个动物就成了转基 因动物了,显然这是很荒谬的。 另外还有人担心,一些以抗病与抗虫为目的的转基因作物 昆虫咬了以后都会毙命,对人体能不有害?罗院长指出,目前人 们常用的抗虫基因Bt基因,也不是对所有的昆虫都有毒性,Bt基 因只对有其受体的鳞翅目昆虫才有作用。另外,对昆虫有毒并不 代表对人有毒,因为人体内并不含有与之发生反应的受体。即使 有轻微的毒性,也要看这种毒蛋白在人体内会不会积累下来,如 果代谢不掉则对人体是有伤害的。然而每种转基因食品在投入商 业化运作之前,都会做大量的动物实验,以证明其不会被积存到 体内,所以这种担心也是多余的。 争论:为了我们的未来 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兴趣。“由 于科学技术的应用而带来的社会争论,这不是头一次,也不会是 最后一次。”清华大学的刘兵教授一直在做科学史研究,而且还 是中国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成员,所以尽管其不是这个 领域的专家,对于这个问题却一直很关注。面对国内外专家对转 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刘教授认为,有争论是一件好事情,比 无视这种潜在的风险要好。虽然吃了转基因食品到底有没有风险 时还难以有确切的定论,但毕竟这是一个关系到每个普通人 衣食住行的问题,如果不关注就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他认为,由于历史及教育模式等多种原因的影响,我们对于 科学技术的宣传,往往是正面的比较多,反面的比较少。在国人 的观念中,仿佛是只要一与科学沾边,就可以无所不能。对于科 学精神,宣传最多的也是求知探索精神,却忽视了科学技术本身 所包括的实事求是精神、怀疑的精神、争鸣的精神。“掀起社会 舆论,或许有利于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控制,这总比完全失控要好 谁能保证,某些科学家和商人不会受利益的驱动,而拿人类的 安危来冒险呢?”历史早已证明,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并不只是 幸福,原子能的发现,导致今天我们生活在核恐怖之中,便是 个最生动的例子。即使公众的反对过火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或许这是对人类未来的负责,对子孙后代的关心,绝不是杞人忧 天。他举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在《2000年高技术发展报告》中访时就表示,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现在人们提出的几个关于 转基因食品可能出现问题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比如,上面提到的那个笑话中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他说 ,实际上转基因食品在消化道里,很快就会被代谢掉,而不会将 这个基因片段整合到人体的染色体基因组中去。如果说一个人吃 了某一种基因就能获得它的性状,那么科学家们研制转基因动物 就太容易了。只需给某个动物喂某些基因,这个动物就成了转基 因动物了,显然这是很荒谬的。 另外还有人担心,一些以抗病与抗虫为目的的转基因作物, 昆虫咬了以后都会毙命,对人体能不有害?罗院长指出,目前人 们常用的抗虫基因 Bt 基因,也不是对所有的昆虫都有毒性,Bt 基 因只对有其受体的鳞翅目昆虫才有作用。另外,对昆虫有毒并不 代表对人有毒,因为人体内并不含有与之发生反应的受体。即使 有轻微的毒性,也要看这种毒蛋白在人体内会不会积累下来,如 果代谢不掉则对人体是有伤害的。然而每种转基因食品在投入商 业化运作之前,都会做大量的动物实验,以证明其不会被积存到 体内,所以这种担心也是多余的。 争论:为了我们的未来 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兴趣。“由 于科学技术的应用而带来的社会争论,这不是头一次,也不会是 最后一次。”清华大学的刘兵教授一直在做科学史研究,而且还 是中国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成员,所以尽管其不是这个 领域的专家,对于这个问题却一直很关注。面对国内外专家对转 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刘教授认为,有争论是一件好事情,比 无视这种潜在的风险要好。虽然吃了转基因食品到底有没有风险 ,一时还难以有确切的定论,但毕竟这是一个关系到每个普通人 衣食住行的问题,如果不关注就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他认为,由于历史及教育模式等多种原因的影响,我们对于 科学技术的宣传,往往是正面的比较多,反面的比较少。在国人 的观念中,仿佛是只要一与科学沾边,就可以无所不能。对于科 学精神,宣传最多的也是求知探索精神,却忽视了科学技术本身 所包括的实事求是精神、怀疑的精神、争鸣的精神。“掀起社会 舆论,或许有利于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控制,这总比完全失控要好 ,谁能保证,某些科学家和商人不会受利益的驱动,而拿人类的 安危来冒险呢?”历史早已证明,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并不只是 幸福,原子能的发现,导致今天我们生活在核恐怖之中,便是一 个最生动的例子。即使公众的反对过火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或许这是对人类未来的负责,对子孙后代的关心,绝不是杞人忧 天。他举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在《2000 年高技术发展报告》中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