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因际经济学 (下) 第三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下)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分析了产品技术变化对贸易格局的影响,提出了产品生命周 期学说,解释贸易模式的动态变动和产品领先地位变化 1.新产品与国际贸易 新产品的出现并不总是增加世界贸易量,因为它们可能只是取代某种原有的出口产品, 如果新产品成为进口替代品,还可能使国际贸易量减少。尼龙→生丝、合成橡胶→天然橡胶、 塑料→传统材料商品。但技术创新总体上对世界贸易具有正面影响。 种新产品首先在一国出现,一定时期内该国在此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如当今很多技 术创新首先产生于美国,美国在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有数据表明: 运输、电视、工具、化工、非电力机械等研究投入最多五个行业占美国制造业出口量的72%, 投入研究最大的行业也是新产品导向最强的行业,使用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密集程度最高, 高科技行业同时也是寡头垄断行业。美国行业的成功是通过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 由于存在模仿时滞,其他国家不能很快复制创新国家的新产品。所以特定产品存在技术 差距,创新国家在模仿时滞期内具有出口垄断地位 模仿时滞分两种: 參需求时滞:由于人们在一定时期内认为新的外国产品不能完全替代原来的国产品,从而 该国对新产品需求产生时间滞后于创新国产生产品需求的时间间隔。 象反应时滞:创新国家生产新产品和本地生产者认识到应在本地生产该产品的时间间隔。 创新国家能够取得出口优势是由于需求时滞通常比反应时滞短。反应时滞取决于规模经 济、关税、运输成本、需求收入弹性、收入水平、外国市场大小等要素。新产品生产规模经 济越大、关税越低、市场越小,反应时滞越长,反之较短。创新国在新的制造品上享有垄断 优势,其他国家模仿者要在本地进行生产,必须具有较低的成本 1962—1976年电子计算器的国际贸易格局:美国和日本在电子计算器技术上交替处于 领先地位,因此日本与美国市场不存在需求时滞,反应时滞也很短。1962年美国首先开发 了晶体管计算器,日本人1964年即模仿成功。随后美日成为计算器主要生产国。1967年日 在美市场份额为17%,1971年80%,1974年25%,1976年40%。 这种竞争优势变化可以用技术领先来解释。1962-1966年美国处于领先地位,1967年, 日本夏普公司开发了集成电路和金属板集成电路,计算器元件从5000减少到1000。1969 年日本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替代了集成电路,所用元件减少到57。1971年美国开发单蕊片计 算器,重新获得领先地位。1973年,夏普公司元件数量减少到40个以下,市场份额增加。 2.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由市场营销学者首先引入。模型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若干相继阶 段,如四个阶段:产品引入期、产量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第一阶段,新产品制造者具有垄断地位。但大多数新产品会被竞争者模仿,全新的产品 会失去领先地位,进入第二个阶段, 多变成由若干个企业生产和销售的增长产品。此阶段某些产品差别被各个生产者通过改进 包装和服务保持下来。但更多企业进入市场,不同牌号的商品对消费者没有意义,进入 第三个阶段,即成熟期 第三阶段,商标、厂牌的竞争将让位于价格竞争。随后会出现更新的替代性产品,从而 原来的新产品便进入了第四个阶段 弗农用产品生命周期概念解释美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美国发明新产品出口具有垄断地 第1页共5页国际经济学 第三章(下) 第 1 页 共 5 页 第三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下)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分析了产品技术变化对贸易格局的影响,提出了产品生命周 期学说,解释贸易模式的动态变动和产品领先地位变化。 1.新产品与国际贸易 新产品的出现并不总是增加世界贸易量,因为它们可能只是取代某种原有的出口产品, 如果新产品成为进口替代品,还可能使国际贸易量减少。尼龙→生丝、合成橡胶→天然橡胶、 塑料→传统材料商品。但技术创新总体上对世界贸易具有正面影响。 一种新产品首先在一国出现,一定时期内该国在此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如当今很多技 术创新首先产生于美国,美国在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有数据表明: 运输、电视、工具、化工、非电力机械等研究投入最多五个行业占美国制造业出口量的 72%, 投入研究最大的行业也是新产品导向最强的行业,使用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密集程度最高, 高科技行业同时也是寡头垄断行业。美国行业的成功是通过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 由于存在模仿时滞,其他国家不能很快复制创新国家的新产品。所以特定产品存在技术 差距,创新国家在模仿时滞期内具有出口垄断地位。 模仿时滞分两种:  需求时滞:由于人们在一定时期内认为新的外国产品不能完全替代原来的国产品,从而 该国对新产品需求产生时间滞后于创新国产生产品需求的时间间隔。  反应时滞:创新国家生产新产品和本地生产者认识到应在本地生产该产品的时间间隔。 创新国家能够取得出口优势是由于需求时滞通常比反应时滞短。反应时滞取决于规模经 济、关税、运输成本、需求收入弹性、收入水平、外国市场大小等要素。新产品生产规模经 济越大、关税越低、市场越小,反应时滞越长,反之较短。创新国在新的制造品上享有垄断 优势,其他国家模仿者要在本地进行生产,必须具有较低的成本。 1962—1976 年电子计算器的国际贸易格局:美国和日本在电子计算器技术上交替处于 领先地位,因此日本与美国市场不存在需求时滞,反应时滞也很短。1962 年美国首先开发 了晶体管计算器,日本人 1964 年即模仿成功。随后美日成为计算器主要生产国。1967 年日 在美市场份额为 17%,1971 年 80%,1974 年 25%,1976 年 40%。 这种竞争优势变化可以用技术领先来解释。1962—1966 年美国处于领先地位,1967 年, 日本夏普公司开发了集成电路和金属板集成电路,计算器元件从 5000 减少到 1000。1969 年日本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替代了集成电路,所用元件减少到 57。 1971 年美国开发单蕊片计 算器,重新获得领先地位。1973 年,夏普公司元件数量减少到 40 个以下,市场份额增加。 2.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由市场营销学者首先引入。模型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若干相继阶 段,如四个阶段:产品引入期、产量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 第一阶段,新产品制造者具有垄断地位。但大多数新产品会被竞争者模仿,全新的产品 会失去领先地位,进入第二个阶段,  变成由若干个企业生产和销售的增长产品。此阶段某些产品差别被各个生产者通过改进 包装和服务保持下来。但更多企业进入市场,不同牌号的商品对消费者没有意义,进入 第三个阶段,即成熟期。  第三阶段,商标、厂牌的竞争将让位于价格竞争。随后会出现更新的替代性产品,从而 原来的新产品便进入了第四个阶段。 弗农用产品生命周期概念解释美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美国发明新产品出口具有垄断地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