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开人类生存的环境,离不开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的创 始人德国学者赫特纳(18591941)认为,地理学是“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 用的一门科学”。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1899)认为,地理学最关心的是人文世 界与非人文世界之间的关系”。另一位美国著名地理学家马什在其所著《人与自 然:或人类活动改变的自然地理学)一书中指出,“摆在这门引人注目的学科的新 的耕耘者面前最为重要的理论,可能是这样一个问题,即外部的自然条件对人类 的社会生活与社会进步的影响有多大多深的问题”。再一位著名的美国地理学 家巴罗斯(1877-1960)主张,地理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考查环境本身的特征和客 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且在于研究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反应。他指出,“地理学 的中心点正在从极端的自然方面稳步地转移到人文方面,直到越来越多的地理 学者把他们的论题规定为,完全论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般认为,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有四大学派区城学派,综合景观学派,生态 环境学派和数量、区位学派。现代地理学的生态一环境学派从生态环境角度研 究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影响、变化规律和调控。由于此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1844-1904)与美国地理学者辛着尔(1863-1932)在有关 论著中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导致此学派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在 西方和苏联,50年代在我国都受到激烈的批判。但自6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性 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出现,该学派克服了过去只重视研究“地”对 人”的单向作用和影响,而开始全面地研究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当代地理学家、前国际地理学会主席怀斯在1980年于东京召开的第24届 国际地理大会的开幕词中指出,“由于一度忽略了人地关系的总体把握,我们失 去了应用其理论、知识和技能以服务于全球问题的机会”,“如何去和谐自然环境 与人类文化的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我国地理学者陈传康和牛文元曾论述,开展人地系统优化原理研究的必要 性和迫切性。指出:人地系统优化原理研究“以人类活动和人类发展为中心,研 究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自然演替的合理匹配,开发与调控……从宏观和整体角 度去综合认识区域本质的巨大系统”,“国土整治、自然改造、经济开发、区域规 划、发展战略、宏观控制等国民经济中的重大问题,无一例外地都是自然一社会 经济的巨大系统。其结构功能行为效益是否合理,其发展、演替、模拟、预 报是否准确,关键在于对人地系统的综合识别与综合平衡”。 我国自然科学发展战略调研报告《地理科学》一书建议,把“环境演变及其效 应的研究”列为中国地理学近期发展战略重点领域。其主要研究内容是:①全新 地理环境演变研究,②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③土地系统及土地人口承载 力的研究,④环境质量评价、预测与区划的综合研究,⑤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的 研究。 487458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