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案例使用说明 1、本案例属于小型教学案例,适合“管理学”、“企业管理”等课程教学。 2、本案例可加强学生对管理理论综合应用、分析能力的培养。 3、本案例可采用课堂分组讨论或课后进行分析。 4、本案例建议课时为1课时。 5、本案例适合管理及相关专业本科生使用 第二章管理原理 案例2-1海盐衬衫厂的兴衰 海盐衬衫厂成立于1956年(当时称红星成衣社)。全厂职工不过30来名,改革 开放之前,全厂固定资产净值只有2.2万元,全部自有资金不足5万元,年利 润5千元。改革开放之后,在厂长步鑫生的带领下,小厂进行了全面改革。他们 果断地扔掉了商业包销的拐棍,由综合性服务加工转为专业生产衬衫。他们立足 国内市场,陆续开发了“双燕”男女衬衫、“三毛”儿童衬衫和“唐人”高级衬 衫三个名牌;衬衫生产实行了现代化,并成立了衬衫的花型、款式设计研究室 对劳动工资进行了改革,打破了“大锅饭”,提高了工作效率。到1983年,该 厂已拥有固定资产净值107万元,全厂工业产值达1028万元,实现利润52.8 万元,比改革前增加了100多倍,一跃成为全省同行业的佼佼者。许多新闻记者 蜂拥而至,步鑫生成为全国改革风云人物,整天忙于社会活动,声言要建造中国 服装托拉斯,但却无暇像过去那样认真思考经营管理问题。 1984年中国刮起了一股“西服风”。起初,步鑫生不为所动,但不久他就办起 了一个领带车间,接着又办起了印染车间,最后决定兴办西服分厂。这项决策是 在与上级主管部门的一次谈话中,前后不过2个小时做出的,而且决策做出之前 并未对市场进行科学分析,也未对本厂的技术和生产实力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 在省主管部门扶植先进的“好心”帮助下,海盐衬衫厂又增加了200万元的投入。 但好景不长,国家宏观经济过热而不得不采取紧缩政策,并控制基建规模。案例使用说明: 1、本案例属于小型教学案例,适合“管理学”、“企业管理”等课程教学。 2、本案例可加强学生对管理理论综合应用、分析能力的培养。 3、本案例可采用课堂分组讨论或课后进行分析。 4、本案例建议课时为 1 课时。 5、本案例适合管理及相关专业本科生使用。 第二章 管理原理 案例 2-1 海盐衬衫厂的兴衰 海盐衬衫厂成立于 1956 年(当时称红星成衣社)。全厂职工不过 30 来名,改革 开放之前,全厂固定资产净值只有 2.2 万元,全部自有资金不足 5 万元,年利 润 5 千元。改革开放之后,在厂长步鑫生的带领下,小厂进行了全面改革。他们 果断地扔掉了商业包销的拐棍,由综合性服务加工转为专业生产衬衫。他们立足 国内市场,陆续开发了“双燕”男女衬衫、“三毛”儿童衬衫和“唐人”高级衬 衫三个名牌;衬衫生产实行了现代化,并成立了衬衫的花型、款式设计研究室; 对劳动工资进行了改革,打破了“大锅饭”,提高了工作效率。到 1983 年,该 厂已拥有固定资产净值 107 万元,全厂工业产值达 1028 万元,实现利润 52.8 万元,比改革前增加了 100 多倍,一跃成为全省同行业的佼佼者。许多新闻记者 蜂拥而至,步鑫生成为全国改革风云人物,整天忙于社会活动,声言要建造中国 服装托拉斯,但却无暇像过去那样认真思考经营管理问题。 1984 年中国刮起了一股“西服风”。起初,步鑫生不为所动,但不久他就办起 了一个领带车间,接着又办起了印染车间,最后决定兴办西服分厂。这项决策是 在与上级主管部门的一次谈话中,前后不过 2 个小时做出的,而且决策做出之前 并未对市场进行科学分析,也未对本厂的技术和生产实力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 在省主管部门扶植先进的“好心”帮助下,海盐衬衫厂又增加了 200 万元的投入。 但好景不长,国家宏观经济过热而不得不采取紧缩政策,并控制基建规模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