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刑法学分论教案侵犯财产罪 转化为抢劫罪,不仅应按《刑法》第263条规定的法定刑处罚,罪名也应定抢劫罪 (四)对抢劫罪的处罚 依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犯抢劫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抢劫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 产:(1)入户抢劫的:(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4) 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7) 持抢抢劫的;(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抢夺罪 (一)抢夺罪的概念和特征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 的主要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其对象是公私财物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这里所说的公然夺取, 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行为人当着公私财物所有者或者保管者的面,乘其不备,公开夺取其财 物。公开夺取是本罪区别于盗窃罪的秘密窃取的一个重要标志。二是指行为人闯入他人住宅, 面对房屋主人夺走桌上电视机、收录机等财物,或者深夜在僻静小巷内抢走一个行人手中的财 物,虽无他人在场,也是公然夺取。 3、本罪为一般主体,即凡是已年满16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成为本罪的 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并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 (二)认定抢夺罪应划清的界限 划清抢夺罪与抢劫罪的界限。这两种犯罪都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主体也基本相 同,并都带有一个“抢”字。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侵犯的客体不完全相同。(2)犯罪的 客观要件不同。抢劫罪是使用暴力、胁迫或者侵犯人身权利的方法,劫取公私财物,并且抢劫 财物的数额在法律上没有限制;而抢夺罪则是乘财物持有人不备,公然从其手中夺走财物,并 且抢夺财物的数额必须达到较大时,才构成犯罪。(3)法定刑不同。抢劫罪的法定刑比抢夺罪 为重。 第三节盗窃罪和诈骗罪 、盗窃罪 (一)盗窃罪的概念与特征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财物。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所谓秘密窃取,是指在财物所有人、刑法学分论教案.侵犯财产罪 3 转化为抢劫罪,不仅应按《刑法》第 263 条规定的法定刑处罚,罪名也应定抢劫罪。 (四)对抢劫罪的处罚 依据《刑法》第 263 条的规定,犯抢劫罪的,处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抢劫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 产:(1)入户抢劫的;(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4) 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7) 持抢抢劫的;(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二、抢夺罪 (一)抢夺罪的概念和特征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 的主要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其对象是公私财物。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这里所说的公然夺取, 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行为人当着公私财物所有者或者保管者的面,乘其不备,公开夺取其财 物。公开夺取是本罪区别于盗窃罪的秘密窃取的一个重要标志。二是指行为人闯入他人住宅, 面对房屋主人夺走桌上电视机、收录机等财物,或者深夜在僻静小巷内抢走一个行人手中的财 物,虽无他人在场,也是公然夺取。 3、本罪为一般主体,即凡是已年满 16 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成为本罪的 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并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 (二)认定抢夺罪应划清的界限 划清抢夺罪与抢劫罪的界限。这两种犯罪都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主体也基本相 同,并都带有一个“抢”字。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侵犯的客体不完全相同。(2)犯罪的 客观要件不同。抢劫罪是使用暴力、胁迫或者侵犯人身权利的方法,劫取公私财物,并且抢劫 财物的数额在法律上没有限制;而抢夺罪则是乘财物持有人不备,公然从其手中夺走财物,并 且抢夺财物的数额必须达到较大时,才构成犯罪。(3)法定刑不同。抢劫罪的法定刑比抢夺罪 为重。 第三节 盗窃罪和诈骗罪 一、盗窃罪 (一)盗窃罪的概念与特征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财物。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所谓秘密窃取,是指在财物所有人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