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三、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中国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的国家审计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期,皇家(政府)审计就有了一定的发展。据 《周礼》记载,西周(公元前11世纪一前771年)就出现了带有审计性质的财政经济 监察工作。当时,在中央政权设置的官职中,就设有“宰夫”一职,负责审查“财用之 出入”,并拥有“考其出入,而定刑赏”的职权。这个职位虽不高,但其所从事的工作 却具有审计的性质,是我国国家审计的萌芽。其后,秦、汉两代都曾采用“上计制度” 以审查监督财物收支有无错弊,并借以评价有关官吏之政绩。但秦汉官制中,尚无专司 审计职责的官员,也无专职审计机构。到了唐朝,由于经济发达,政治稳定,审计地位 提高,对中央和地方的财物收支实行定期的审计监督,国家审计有了明显发展。隋唐时 期是我国封建王朝审计进入日臻完备的阶段。宋代设立审计司和审计院,标志着我国用 “审计”一词命名的审计机构的产生。元、明、清三代未设专门的审计机构。明初,比 部虽一度恢复,但不久即被取消,直至清末未再设置。在这三个朝代,国家审计陷于中 衰时期。辛亥革命后,北京的北洋政府在1914年设审计院,颁布了《审计法》。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审计院,后改为审计部,隶属监察院。国民党政府的审计法几经 补充修改,但是由于当时的政府贪污腐败,使审计制度徒具形式,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 用。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于1932年成立了中 央苏维埃政府审计委员会,颁布《审计条例》,实行了审计监督制度。在抗日战争和解 放战争时期,山东、陕甘宁等革命根据地也建立了审计机构,颁布相关审计法规,开展 了战争时期的审计工作。革命根据地的审计制度,对战争年代节约财政支出,保障战争 供给,维护革命纪律,树立廉洁作风,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相当长的时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 有资源财产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一体化,以及全面学习苏联经验等诸多因素影响, 国家没有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而是以会计检查代替了审计监督。国家一方面赋予国有 企业的会计人员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监督职权:另一方面由企业主管部门对所属企业单 位实施会计检查,同时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也通过各自的业务分别在一定范围内进 行财政经济监督。自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 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国民经济蓬勃发展。1982年12月 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我国建立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宪法》第91条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 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在国务院 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 的干涉。”第109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 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据 此,1983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设立审计署,地方各级政府的审计机关相继建立 随后公布了一系列审计法规,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审计监督工 作。新中国国家审计在维护国家财经法纪、促进增收节支、推动廉政建设、加强宏观调 4- 4 - 三、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中国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的国家审计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期,皇家(政府)审计就有了一定的发展。据 《周礼》记载,西周(公元前 11 世纪——前 771 年)就出现了带有审计性质的财政经济 监察工作。当时,在中央政权设置的官职中,就设有“宰夫”一职,负责审查“财用之 出入”,并拥有“考其出入,而定刑赏”的职权。这个职位虽不高,但其所从事的工作 却具有审计的性质,是我国国家审计的萌芽。其后,秦、汉两代都曾采用“上计制度”, 以审查监督财物收支有无错弊,并借以评价有关官吏之政绩。但秦汉官制中,尚无专司 审计职责的官员,也无专职审计机构。到了唐朝,由于经济发达,政治稳定,审计地位 提高,对中央和地方的财物收支实行定期的审计监督,国家审计有了明显发展。隋唐时 期是我国封建王朝审计进入日臻完备的阶段。宋代设立审计司和审计院,标志着我国用 “审计”一词命名的审计机构的产生。元、明、清三代未设专门的审计机构。明初,比 部虽一度恢复,但不久即被取消,直至清末未再设置。在这三个朝代,国家审计陷于中 衰时期。辛亥革命后,北京的北洋政府在 1914 年设审计院,颁布了《审计法》。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审计院,后改为审计部,隶属监察院。国民党政府的审计法几经 补充修改,但是由于当时的政府贪污腐败,使审计制度徒具形式,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 用。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于 1932 年成立了中 央苏维埃政府审计委员会,颁布《审计条例》,实行了审计监督制度。在抗日战争和解 放战争时期,山东、陕甘宁等革命根据地也建立了审计机构,颁布相关审计法规,开展 了战争时期的审计工作。革命根据地的审计制度,对战争年代节约财政支出,保障战争 供给,维护革命纪律,树立廉洁作风,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相当长的时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 有资源财产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一体化,以及全面学习苏联经验等诸多因素影响, 国家没有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而是以会计检查代替了审计监督。国家一方面赋予国有 企业的会计人员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监督职权;另一方面由企业主管部门对所属企业单 位实施会计检查,同时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也通过各自的业务分别在一定范围内进 行财政经济监督。自 1978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 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国民经济蓬勃发展。1982 年 12 月 5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我国建立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宪法》第 91 条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 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在国务院 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 的干涉。”第 109 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 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据 此,1983 年 9 月 15 日,国务院正式设立审计署,地方各级政府的审计机关相继建立, 随后公布了一系列审计法规,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审计监督工 作。新中国国家审计在维护国家财经法纪、促进增收节支、推动廉政建设、加强宏观调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