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 的温度为标准。其中直肠温度最接近于人体深部温度,但在日常工作中,以测量口腔、腋 下温度更为常见、方便。正常体温范围是: 口温 37℃(36.2℃~37.2℃) 腋温 36.7℃(36.0℃~36.7℃,比口温低 0.3℃~0.5℃) 肛温 37.5℃(36.5℃~37.5℃,比口温高 0.3℃~0.5℃) (五)影响体温的因素 体温受以下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存在个体差异。 时间 2. 年龄 3. 性别 4. 饮食 5. 运动 6. 情绪 二、体温异常的观察护理 (一)体温过高 体温过高(hyperthermia)又称发热(fever)。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 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 0.5℃时,称发热。 1. 发热的程度判断 以口腔温度为例,发热可分为: 低热 37.5℃~37.9℃ 中等热 38.0℃~38.9℃ 高热 39.0℃~40.9℃ 超高热 41℃以上 2. 发热过程 一般发热包括三期: (1)体温上升期 此期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上升可有两种方式:骤升和渐升。 (2)高热持续期 此期特点是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 (3)退热期 此期特点是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 常见热型 各种体温曲线的形状称为热型(fever type )。 4. 高热病人的护理 (1)观察病情 高热病人应每 4 h 测量 1 次体温;体温降至 38.5℃(口腔温度)以下时,2 的温度为标准。其中直肠温度最接近于人体深部温度,但在日常工作中,以测量口腔、腋 下温度更为常见、方便。正常体温范围是: 口温 37℃(36.2℃~37.2℃) 腋温 36.7℃(36.0℃~36.7℃,比口温低 0.3℃~0.5℃) 肛温 37.5℃(36.5℃~37.5℃,比口温高 0.3℃~0.5℃) (五)影响体温的因素 体温受以下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存在个体差异。 时间 2. 年龄 3. 性别 4. 饮食 5. 运动 6. 情绪 二、体温异常的观察护理 (一)体温过高 体温过高(hyperthermia)又称发热(fever)。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 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 0.5℃时,称发热。 1. 发热的程度判断 以口腔温度为例,发热可分为: 低热 37.5℃~37.9℃ 中等热 38.0℃~38.9℃ 高热 39.0℃~40.9℃ 超高热 41℃以上 2. 发热过程 一般发热包括三期: (1)体温上升期 此期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上升可有两种方式:骤升和渐升。 (2)高热持续期 此期特点是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 (3)退热期 此期特点是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 常见热型 各种体温曲线的形状称为热型(fever type )。 4. 高热病人的护理 (1)观察病情 高热病人应每 4 h 测量 1 次体温;体温降至 38.5℃(口腔温度)以下时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