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57、小区:在生境内主要环境状况一致的。所谓生活小区是指具有相似土壤和气候条件,栖息着一 定动植物群体的场所。生活小区是在生境内生物群落的居住单位。 58、生态位:用以描述不同物种在同一生活小区内可以占据资源的部位。一般强调生物有机体在群 落中的功能作用。 59、生态系统能流:指在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间能量的输入、转换、传导、消失的过程,它是 一个单向流动的过程。 60、“1/10定律”,即从上一营养级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转化率是10%。 61、生态系统物流:指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过程。 62、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6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 性,包括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等多个方面。 64、岛屿学说:岛屿上的物种数随着岛屿面积的增大而增加,且距大陆越远,物种数越少。 65、Meta-种群(异质种群):定义为“由经常局部性绝灭,但又重新定居而再生的种群所组成的种 群”。 66、最小可存活种群:简称MVP,即种群以一定概率存活一定时间的最小种群的大小。 67、50/500法则:隔离种群至少需要50个个体,为保护遗传变异性最好拥有500个个体。 68、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和他们所包含的遗产物质,以及由这些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 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 69、食物链:以植物为起点的彼此依存的食物联系的基本结构。 70、营养水平:指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暂时停留的位置,这些位置分别由不同种群占 据。 71、原始演替:是开始于从未被生物占据过的区域,又叫初级演替,如在岩石、沙丘、冰川泥上的 演替。 72、次生演替:是指在曾被生物占据过的或原来就有生物群落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73、生态金字塔:塔基一般较宽,属植物类生产者,相继的各层形成逐渐缩小的塔身和塔顶,分别 为各类消费者,如此构成的图形。 74、生命表:是指将一定种群的死亡数量、死亡原因、死亡年龄(时间)等资料列成表,以便分析 该种昆虫种群生活史过程中引起数量变动的原因,是研究昆虫数量动态的重要方法之一。 75、PM: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 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 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76、密度制约:生态学中把种群的实际增长率随密度增长而下降的现象称为密度制约效应。 77、中期预测:一般为20天到一个季度,常在一个月以上,通常是预测下一个世代的发生情况,以 确定防治对策和部署。 78、存活率曲线:是指在某一特定时刻,种群中的同龄个体随时间移动而减少的现象,可以用一条 曲线来表示,称为存活率曲线。 79、竞争排斥原理:两个种能各得其所地共同利用环境中的资源。 80、长期预测:期限常在一个季度或一年以上,视害虫种类和生殖周期长短而定。 81、分层抽样:主要是通过先分组,然后再随机抽样。由于通过划类分层,增大了各类型中单位间 的共同性,容易抽出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样本。 82、拟态:在外形、姿态、斑纹或行为等方面模仿其他生物或非生命物体以躲避天敌的现象。 83、环境容量:是指在食物、天敌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种群可能达到最大的稳定的数量。 84、营养结构:可用食物链、食物网和生态椎体来表征。57、小区:在生境内主要环境状况一致的。所谓生活小区是指具有相似土壤和气候条件,栖息着一 定动植物群体的场所。生活小区是在生境内生物群落的居住单位。 58、生态位:用以描述不同物种在同一生活小区内可以占据资源的部位。一般强调生物有机体在群 落中的功能作用。 59、生态系统能流:指在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间能量的输入、转换、传导、消失的过程,它是 一个单向流动的过程。 60、“1/10定律”,即从上一营养级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转化率是10%。 61、生态系统物流:指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过程。 62、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6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 性,包括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等多个方面。 64、岛屿学说:岛屿上的物种数随着岛屿面积的增大而增加,且距大陆越远,物种数越少。 65、Meta-种群(异质种群):定义为“由经常局部性绝灭,但又重新定居而再生的种群所组成的种 群”。 66、最小可存活种群:简称MVP ,即种群以一定概率存活一定时间的最小种群的大小。 67、50/500法则:隔离种群至少需要50个个体,为保护遗传变异性最好拥有500个个体。 68、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和他们所包含的遗产物质,以及由这些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 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 69、食物链:以植物为起点的彼此依存的食物联系的基本结构。 70、营养水平:指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暂时停留的位置,这些位置分别由不同种群占 据。 71、原始演替:是开始于从未被生物占据过的区域,又叫初级演替,如在岩石、沙丘、冰川泥上的 演替。 72、次生演替:是指在曾被生物占据过的或原来就有生物群落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73、生态金字塔:塔基一般较宽,属植物类生产者,相继的各层形成逐渐缩小的塔身和塔顶,分别 为各类消费者,如此构成的图形。 74、生命表:是指将一定种群的死亡数量、死亡原因、死亡年龄(时间)等资料列成表,以便分析 该种昆虫种群生活史过程中引起数量变动的原因,是研究昆虫数量动态的重要方法之一。 75、IPM: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 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 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76、密度制约:生态学中把种群的实际增长率随密度增长而下降的现象称为密度制约效应。 77、中期预测:一般为20天到一个季度,常在一个月以上,通常是预测下一个世代的发生情况,以 确定防治对策和部署。 78、存活率曲线:是指在某一特定时刻,种群中的同龄个体随时间移动而减少的现象,可以用一条 曲线来表示,称为存活率曲线。 79、竞争排斥原理:两个种能各得其所地共同利用环境中的资源。 80、长期预测:期限常在一个季度或一年以上,视害虫种类和生殖周期长短而定。 81、分层抽样:主要是通过先分组,然后再随机抽样。由于通过划类分层,增大了各类型中单位间 的共同性,容易抽出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样本。 82、拟态:在外形、姿态、斑纹或行为等方面模仿其他生物或非生命物体以躲避天敌的现象。 83、环境容量:是指在食物、天敌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种群可能达到最大的稳定的数量。 84、营养结构:可用食物链、食物网和生态椎体来表征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