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量与传播效率。 、现代应用汉语所处的信息时代背景 现代语言学、文化学理论告诉我们:语言和文字既是信息、知识、理性经验、文化的 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的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悠久、璀璨的中华文化,借助 其主体语言文字一一汉语、汉字得以传承下来、传播开去。尤其是中国人创造的汉字,具 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更具有超越方言的优点,很稳定地将口语转化为书面语,极大地拓 展了文化传播的空间和时间,对记载、继承、传播中华文化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当代中国各行各 业使用的计算机都可以处理汉字,因特网也可以传输汉字,汉字信息处理己成为计算机系 统的基本功能。计算机借此进入中国社会,以飞跃的速度推动着普及。据有关部门统计: 1997年10月到2002年7月6年间,中国互联网在上网计算机数、上网用户数发展状况如 下表所示: 项目 较前次统计增长 互联网在上网 上网用户 年月 计算机(万台) (万户) 1997年10月 29.9 1998年6月 54.2 117.5 A:81.23B:89.5 1998年12月 74.7 210 A:38 78.7 1999年6月 400 A:95.4B:90.5 1999年12月 350 890 A:139.7B:122.5 2000年6月 650 1690 A:85.7B:89.9 2000年12月 892 2250 A:37.2B:33.1 2001年6月 1002 2650 A:12.3B:18 2001年12月 1254 3370 A:25.1B:27.2 2002年6月 1613 4580 A:28.6B:35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相当迅猛,世纪之交的半年是成倍增长。2002年 6月底的上网主机数、上网用户数分别是1997年10月底的54倍、72倍。从绝对数量看 正在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十五”期间,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继续保持快速、稳定、持续发展 势头,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计算机到农村、进家庭已不是量与传播效率。 一、现代应用汉语所处的信息时代背景 现代语言学、文化学理论告诉我们:语言和文字既是信息、知识、理性经验、文化的 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的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悠久、璀璨的中华文化,借助 其主体语言文字——汉语、汉字得以传承下来、传播开去。尤其是中国人创造的汉字,具 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更具有超越方言的优点,很稳定地将口语转化为书面语,极大地拓 展了文化传播的空间和时间,对记载、继承、传播中华文化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当代中国各行各 业使用的计算机都可以处理汉字,因特网也可以传输汉字,汉字信息处理已成为计算机系 统的基本功能。计算机借此进入中国社会,以飞跃的速度推动着普及。据有关部门统计: 1997 年 10 月到 2002 年 7 月 6 年间,中国互联网在上网计算机数、上网用户数发展状况如 下表所示: 项 目 年 月 A 互联网在上网 计算机(万台) B 上网用户 (万户) 较前次统计增长 % 1997 年 10 月 29.9 62 1998 年 6 月 54.2 117.5 A:81.23 B:89.5 1998 年 12 月 74.7 210 A : 38 B : 78.7 1999 年 6 月 146 400 A:95.4 B:90.5 1999 年 12 月 350 890 A:139.7 B:122.5 2000 年 6 月 650 1690 A:85.7 B:89.9 2000 年 12 月 892 2250 A:37.2 B:33.1 2001 年 6 月 1002 2650 A:12.3 B:18 2001 年 12 月 1254 3370 A:25 .1 B:27 .2 2002 年 6 月 1613 4580 A:28 .6 B:35 .9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相当迅猛,世纪之交的半年是成倍增长。2002 年 6 月底的上网主机数、上网用户数分别是 1997 年 10 月底的 54 倍、72 倍。从绝对数量看, 正在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十五”期间,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继续保持快速、稳定、持续发展 势头,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计算机到农村、进家庭已不是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