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打击是沉重的。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金永在得知钱莉莉的《桦树林》发表时,想起自己的第一篇作品和第一个责 任编辑,表现了他对那位编辑永生难忘的记忆和无比的感激之情。 B.文中写金永对自己恩师郑之泰的回忆与金永对钱莉莉的培养,既互相映衬 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桦树林》的最后三句话本来是可以删去的,但金永未能把这一点给钱莉莉 指出来,这说明他作为老师却有所保留,不够称职。 D.金永回家时眼前出现了“夕阳照耀着的充满了温柔的生命的桦树”,这里的 “夕阳”和“桦树”都具有象征意义 E.小说用郑之泰和钱莉莉两个次要人物作陪衬,突出了金永这一中心人物形象, 并通过他深刻地表现了文人相轻这一主题。 5.文章开篇说,作家金永在得知钱莉莉的中篇小说《桦树林》在第一流的大型 文学期刊上发表时,“流出了眼泪”。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金永的眼泪中包含的 情感 6.文章以“打击是沉重的”作结,意味深长。请结合全文对这句话进行赏析。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肖培根院士:根植华夏绿药觅踪 汤国星 肖培根院士是追寻绿药不老的传奇。 1958年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卫生部将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的任务下达给了年 仅26岁的肖培根。“那时候,可以用四个字来讲,一无所有。图书馆的文献, 就连哪些是常用的中药,这类资料都没有,那个时候都是零。” 但是肖培根颇有大将风度,胸有成竹、指挥若定:首先聘请楼之岑、诚静容等专 家做普査工作的兼职指导老师;第二,确定以中药材的“常用度”为普查的主要 范围,指明任务方向。所谓“常用度”,就是重点抓500~600种常用中药,抓 住了这个大头,就等于抓住了全国70%~80%的中药资源:第三,学中干,干中 学,边干边学,上“实践大学”。此番韬略,即使今天依然可圈可点。他根据每 个人的特点特长,把植物室的其他年轻人派到全国各地中药“常用度”高的产 区,自己则带头选择了工作量大的东北地区实用类文本阅读肖培根院士:根植华 夏绿药觅踪汤国星实用类文本阅读肖培根院士:根植华夏绿药觅踪汤国星。野外 调査异常艰苦,他常常是雇一辆马车拉着铺盖行李,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肖培 根从来都是以学生的姿态虚心求教。一个来自“中央单位、肩负国家任务”的干 部,他的虚心与诚意,着实打动了每一位药农、每一位中药师傅的心,他们纷纷 把自己“压箱底”的绝技倾囊相授,这让肖培根掌握了许多书本上没有、实践中 行之有效的“绝活” 1959年,全国第一次中药资源普査圆满结束,肖培根向国家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这是中国近代中药资源最具权威价值的普查报告。利用中药普查的成果资料,他 又编写出新中国第一部《中药志》 1963年3月,肖培根作为专家被派往西非考察访问。代表团除了在西非考察当 地的植物和药用植物资源以外,还为我国南方的植物园采集了大约200多种重要 的药用和经济植物种子。期间,肖培根还专门被阿尔及利亚卫生部长邀请去抢救 他们国家草药的传统文化。之后,肖培根又奉派到坦桑尼亚帮助整理该国的草药,打击是沉重的。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金永在得知钱莉莉的《桦树林》发表时,想起自己的第一篇作品和第一个责 任编辑,表现了他对那位编辑永生难忘的记忆和无比的感激之情。 B.文中写金永对自己恩师郑之泰的回忆与金永对钱莉莉的培养,既互相映衬, 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桦树林》的最后三句话本来是可以删去的,但金永未能把这一点给钱莉莉 指出来,这说明他作为老师却有所保留,不够称职。 D.金永回家时眼前出现了“夕阳照耀着的充满了温柔的生命的桦树”,这里的 “夕阳”和“桦树”都具有象征意义。 E.小说用郑之泰和钱莉莉两个次要人物作陪衬,突出了金永这一中心人物形象, 并通过他深刻地表现了文人相轻这一主题。 5.文章开篇说,作家金永在得知钱莉莉的中篇小说《桦树林》在第一流的大型 文学期刊上发表时,“流出了眼泪”。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金永的眼泪中包含的 情感。 6.文章以“打击是沉重的”作结,意味深长。请结合全文对这句话进行赏析。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肖培根院士:根植华夏绿药觅踪 汤国星 肖培根院士是追寻绿药不老的传奇。 1958 年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卫生部将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的任务下达给了年 仅 26 岁的肖培根。“那时候,可以用四个字来讲,一无所有。图书馆的文献, 就连哪些是常用的中药,这类资料都没有,那个时候都是零。” 但是肖培根颇有大将风度,胸有成竹、指挥若定:首先聘请楼之岑、诚静容等专 家做普查工作的兼职指导老师;第二,确定以中药材的“常用度”为普查的主要 范围,指明任务方向。所谓“常用度”,就是重点抓 500~600 种常用中药,抓 住了这个大头,就等于抓住了全国 70%~80%的中药资源;第三,学中干,干中 学,边干边学,上“实践大学”。此番韬略,即使今天依然可圈可点。他根据每 个人的特点特长,把植物室的其他年轻人派到全国各地中药“常用度”高的产 区,自己则带头选择了工作量大的东北地区实用类文本阅读肖培根院士:根植华 夏绿药觅踪汤国星实用类文本阅读肖培根院士:根植华夏绿药觅踪汤国星。野外 调查异常艰苦,他常常是雇一辆马车拉着铺盖行李,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肖培 根从来都是以学生的姿态虚心求教。一个来自“中央单位、肩负国家任务”的干 部,他的虚心与诚意,着实打动了每一位药农、每一位中药师傅的心,他们纷纷 把自己“压箱底”的绝技倾囊相授,这让肖培根掌握了许多书本上没有、实践中 行之有效的“绝活”。 1959 年,全国第一次中药资源普查圆满结束,肖培根向国家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这是中国近代中药资源最具权威价值的普查报告。利用中药普查的成果资料,他 又编写出新中国第一部《中药志》。 1963 年 3 月,肖培根作为专家被派往西非考察访问。代表团除了在西非考察当 地的植物和药用植物资源以外,还为我国南方的植物园采集了大约 200 多种重要 的药用和经济植物种子。期间,肖培根还专门被阿尔及利亚卫生部长邀请去抢救 他们国家草药的传统文化。之后,肖培根又奉派到坦桑尼亚帮助整理该国的草药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