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从国民对国家主权意识的觉醒看中国为何嬴得抗战胜利 发布时间:2015-10-19浏览次数:305 柳青腾14302010030 摘要:甲午战争时期中国国民的主权意识较为薄弱,不能意识到日本入侵的严 重性质,陷入反清和抗日的矛盾之中;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民意识得到觉醒 通过全民族抗战,最终得到了战争的胜利。国民意识的觉醒首先起源于知识分 子的觉酲,随后通过五四等思想解放运动和内迁等逐步唤起资产阶级和工人阶 级,内陆百姓的主权意识,在抗战中国共两党通过精神动员、统一战线等努力 最终实现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依靠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关键词:主权意识甲午战争抗日战争 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人民对国家主权的意识,往往能够左右当权政府的决 策,决定历史的走向,更能够改变一场国与国之间战争的胜负。 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是近代中日之间两次较大的战争。在甲午战争中中国的 武器装备和兵员并不大大逊色于日军,但却以溃败告终,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 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而抗日战争初期中 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和兵员素质远远落后于日本,甚至在很长时间中面对海陆空 全境被封锁的局面,却最终坚持了下来,取得了中国反对外来侵略战争的第 次大的胜利。固然来自国外的援助和国际反法西斯形势的发展情况对抗日战争 的最终胜利起到了不小作用,但全民族长期的坚持抗战才是最终能够获胜的关 键。本文希望通过展现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时人民对国家的主权意识,并探讨 它产生变化的背后因素,最终从人民主权意识的角度阐述中国人民最终能够取 得抗战胜利的原因。 两次战争时的国民意识 (一)甲午战争时的国民意识 甲午战争时期,只有少数的上层知识分子有清晰的国家观念,占中国人口绝 大多数的下层人民,仍然将自己定位为某个朝代中的天朝子民。 首先,人民普遍认为文化高于主权。经历了长时间的封建统治,人民对改朝 换代早已习惯,毕竟“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要不破坏传统的文化秩 序,人民并不十分在意统治者是谁。顾炎武曾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这与 般民众无关,“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而“天下无父无君而入于 禽兽,谓之亡天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也不难理解为何 外族(元、清等)统治汉人时必须起用汉人、使用汉字、使用汉人的礼仪才能 巩固统治,而清初期推行剃头令时却遭到了强烈的反抗这一现象。 其次,人民不知有国家。人们认为自己所在的中国是天朝上国,是文明的 而周围的小国都是未开化的夷狄,是天朝的附庸。因此,当有人认为中国任列 强宰割是中国人不爱国时,梁启超认为,中国人并非没有爱国的天性,之所以 不知爱国,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是国,“中国自古一统,环列皆小蛮夷,无有文物 无有政体,不成其为国,吾民亦不以平等之国视之。故吾国数千年来,常处于独 之势,吾民之称禹域也,谓之为天下,而不谓之为国。既无国矣,何爱之可云?”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正是利用了中国百姓的这种心理,通过发表文告等形式 大肆渲染满汉矛盾,而将自己包装成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正义之师 天真的人们也相信了这套说辞。《日清战争实记》中记载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 例子:日军进攻大孤山时,前方消息说当地居民已经四散逃亡,日军随即将 名原籍大孤山的清军俘虏孙某释放,要求这位“亲眼看到了大日本军队纪律严 明、秋毫无犯”的战俘,回乡宣讲日军“恩德甚多”,“孙某感泣俯伏,谢恩从国民对国家主权意识的觉醒看中国为何赢得抗战胜利 发布时间: 2015-10-19 浏览次数: 305 柳青腾 14302010030 摘要:甲午战争时期中国国民的主权意识较为薄弱,不能意识到日本入侵的严 重性质,陷入反清和抗日的矛盾之中;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民意识得到觉醒, 通过全民族抗战,最终得到了战争的胜利。国民意识的觉醒首先起源于知识分 子的觉醒,随后通过五四等思想解放运动和内迁等逐步唤起资产阶级和工人阶 级,内陆百姓的主权意识,在抗战中国共两党通过精神动员、统一战线等努力 最终实现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依靠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关键词:主权意识 甲午战争 抗日战争 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人民对国家主权的意识,往往能够左右当权政府的决 策,决定历史的走向,更能够改变一场国与国之间战争的胜负。 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是近代中日之间两次较大的战争。在甲午战争中中国的 武器装备和兵员并不大大逊色于日军,但却以溃败告终,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 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而抗日战争初期中 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和兵员素质远远落后于日本,甚至在很长时间中面对海陆空 全境被封锁的局面,却最终坚持了下来,取得了中国反对外来侵略战争的第一 次大的胜利。固然来自国外的援助和国际反法西斯形势的发展情况对抗日战争 的最终胜利起到了不小作用,但全民族长期的坚持抗战才是最终能够获胜的关 键。本文希望通过展现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时人民对国家的主权意识,并探讨 它产生变化的背后因素,最终从人民主权意识的角度阐述中国人民最终能够取 得抗战胜利的原因。 一.两次战争时的国民意识 (一)甲午战争时的国民意识 甲午战争时期,只有少数的上层知识分子有清晰的国家观念,占中国人口绝 大多数的下层人民,仍然将自己定位为某个朝代中的天朝子民。 首先,人民普遍认为文化高于主权。经历了长时间的封建统治,人民对改朝 换代早已习惯,毕竟“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要不破坏传统的文化秩 序,人民并不十分在意统治者是谁。顾炎武曾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这与 一般民众无关,“保国者, 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而“天下无父无君而入于 禽兽,谓之亡天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也不难理解为何 外族(元、清等)统治汉人时必须起用汉人、使用汉字、使用汉人的礼仪才能 巩固统治,而清初期推行剃头令时却遭到了强烈的反抗这一现象。 其次,人民不知有国家。人们认为自己所在的中国是天朝上国,是文明的, 而周围的小国都是未开化的夷狄,是天朝的附庸。因此,当有人认为中国任列 强宰割是中国人不爱国时,梁启超认为,中国人并非没有爱国的天性,之所以 不知爱国,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是国,“中国自古一统,环列皆小蛮夷,无有文物, 无有政体,不成其为国,吾民亦不以平等之国视之。故吾国数千年来,常处于独立 之势,吾民之称禹域也,谓之为天下,而不谓之为国。既无国矣,何爱之可云?”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正是利用了中国百姓的这种心理,通过发表文告等形式, 大肆渲染满汉矛盾,而将自己包装成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正义之师。 天真的人们也相信了这套说辞。《日清战争实记》中记载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 例子:日军进攻大孤山时,前方消息说当地居民已经四散逃亡,日军随即将一 名原籍大孤山的清军俘虏孙某释放,要求这位“亲眼看到了大日本军队纪律严 明、秋毫无犯”的战俘,回乡宣讲日军“恩德甚多”,“孙某感泣俯伏,谢恩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