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常见肠道疾病的粪便显微镜下改变。 5.粪便潜血的临床意义 教学方式: 1.充分应用教学投影片进行教学,使尿液有形成分形象化。 2.强调粪便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3.分组进行粪便检查及隐血试验。 4.示教:显微镜下寄生虫卵、红、白细胞巨噬细胞、上皮细胞、脂肪滴、肌肉纤维等, 教学手段:教学挂图、教学光盘。 脑脊液及浆膜腔积液检查 教学目的:能够达到正确运用脑脊液浆膜腔穿刺液检查结果为确立临床诊断提供诊断依据以临床疗效的半 断。 教学要求: 1.掌握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2.熟知常见的脑及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 3.熟悉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要点。 教学内容: 1.脑脊液检查 (1)脑脊液穿刺的适应证及禁忌症。 (2化学检查:蛋白质定性定量检查,糖半定量检查及氯化物定量检查 (3)显微镜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4)细菌学检查。 2.浆膜腔积液检查 (1)穿刺的适应症。 (2)检查内容 1)一般性状检查;量、颜色、透明度、凝固性、比重等。 2)化学检查:粘蛋白定性试验(Rivilta)试验,蛋白定量检查】 3)渗出液波与漏出液的鉴别。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重点: 1.脑脊液穿刺适应证、禁忌证 2.脑脊液检查结果正常值。 3.常见脑、脑膜病变的脑脊液特点 4.渗出液、漏出液的鉴别。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脑脊液与浆膜腔穿刺液检查的内容、临床意义。 教学手段: 1.挂图示教脑脊液的产生、循环、回流。 2.病例时论与诊断分析强化脑脊液检查正常值,异常改变时临床意义 常用临床生物化学、免疫学检查 教学目的:应用临床生物化检验和免疫学检查结果为确立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效观察提供依据。 教学要求: 1,了解临床生物化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常用项目: 2.熱悉血清钾、钠、氯生理功能,常用检查方法,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4.常见肠道疾病的粪便显微镜下改变。 5.粪便潜血的临床意义。 教学方式: 1.充分应用教学投影片进行教学,使尿液有形成分形象化。 2.强调粪便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3.分组进行粪便检查及隐血试验。 4.示教:显微镜下寄生虫卵、红、白细胞巨噬细胞、上皮细胞、脂肪滴、肌肉纤维等。 教学手段:教学挂图、教学光盘。 脑脊液及浆膜腔积液检查 教学目的:能够达到正确运用脑脊液浆膜腔穿刺液检查结果为确立临床诊断提供诊断依据以临床疗效的判 断。 教学要求: 1.掌握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2.熟知常见的脑及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 3.熟悉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要点。 教学内容: 1.脑脊液检查。 (1)脑脊液穿刺的适应证及禁忌症。 (2)化学检查:蛋白质定性定量检查,糖半定量检查及氯化物定量检查。 (3)显微镜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4)细菌学检查。 2.浆膜腔积液检查 (1)穿刺的适应症。 (2)检查内容 1)一般性状检查;量、颜色、透明度、凝固性、比重等。 2)化学检查:粘蛋白定性试验(Rivilta)试验,蛋白定量检查。 3)渗出液波与漏出液的鉴别。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重点: 1.脑脊液穿刺适应证、禁忌证。 2.脑脊液检查结果正常值。 3.常见脑、脑膜病变的脑脊液特点。 4.渗出液、漏出液的鉴别。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脑脊液与浆膜腔穿刺液检查的内容、临床意义。 教学手段: 1.挂图示教脑脊液的产生、循环、回流。 2.病例讨论与诊断分析强化脑脊液检查正常值,异常改变时临床意义。 常用临床生物化学、免疫学检查 教学目的:应用临床生物化检验和免疫学检查结果为确立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效观察提供依据。 教学要求: 1.了解临床生物化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常用项目; 2.熟悉血清钾、钠、氯生理功能,常用检查方法,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