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的通 知》(黔府发(1994)20号)。 1.2.3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T2.1一93):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一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一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一2009):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一1997): 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7)《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GB03-2006,交通部): 8)《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4-2010): 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一2003): 1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1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12)《环境空气质量和监测技术规范》(HJ/T94-2005): 13)《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H·T90-2004): 1.2.4技术资料 (1)《×××公路改扩建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贵州通远公路勘察设计 咨询有限公司,2010.4): (2)《×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3一2020)》(上海市城市规划设 计研究院,2006年5月): (3)《×市清水河镇城镇总体规划》(×××设计院,2006年4月): 1.3评价时段 依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要求,评价时段分为设计期、施工 期、营运期。本项目施工期为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从项目通车第一年 计起,分别选择2013年、2019年、2027年代表营运近、中、远期进行预测评价。 1.4评价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评价方法 本工程为线性开发建设项目,线路较长、影响面较广。根据对拟改扩建项目 沿线的实地踏勘,沿线除了距线位较近的居民点所在路段的环境敏感程度较高 外,其余多数路段沿线环境状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遵照“以点和代表性区 段为主,点段结合,反馈全线”的原则进行评价。 (1)营运期声环境、环境空气评价采用模式预测和类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分析:生态环境、水环境、水土流失评价采用调查、类比分析和模式预测相 结合的方法:社会环境、生活质量和公众参与采用调查分析方法。 (2)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进行逐点评价。 1.4.2评价技术路线 评价技术路线见图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