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从实践看,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既有十分成功的,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初步分析,合作共建园 区取得成功的要素,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合作共建双方互利共赢的双动力机制。合作共建产业园区要给双方都带来切实好 处,才能促进园区的较好较快发展。少数产业转出方认为这是省委、省政府交代的政治任务 对自己没有好处或是好处不大,积极性不够高,合作园区建设进展不快。顺德(英德)产业 园区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双方政府的积极性,做到同心同德,在人才、资金等方面不遗余力, 很大程度上是顺德的企业和政府在合作共建产业园中均得到了明确而合理的利益分享。苏州 在苏北、苏中的共建产业园区也有相应的利益分享安排 二是妥善处理园区共建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对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政府要推动、支持、引导 考核,在产业准入、园区规划、统筹布局等方面积极作为,但在组织、运行和操作层面,要 遵循园区开发建设管理的规律,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设立园区投资开发公司开展 园区建设经营活动,是共建园区取得较好成效的一种有效方式。 三是注重发挥发达地区在园区建设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一般来说,发达地区在园区建设管理 上经验丰富、水平较高,资金实力雄厚,拥有市场网络和品牌效应,而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又 需要提高园区的决策力和执行力,因此,园风管理上最好由产业转出地一方主导,承接转移 方协助,这样既把更大的管理权限交给发达地区,也使发达地区肩负起园区成败的更 责任。如果在管理决策上相互掣肘,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就难以顺利推进。顺德(英德)产业 园区的管理以顺德为主导,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的管理以苏州为主导,而英德和宿迁的干部则 有宽广的胸怀和积极的配合,这两个园区的建设速度较快,发展前景令人鼓舞。 四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园区管理团队。人才是第一资源,园区管理团队的素质、经验、能力 对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的成败关系很大。顺德(英德)产业园区和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的主要管 理人员,都是原来在顺德、苏州多年从事产:业同区管理工作的专家、领导,英德和宿迁也都 配备了得力的干部队伍予以协助 五是符合优势互补和产业转移规律。在顺德(英德)产业园建设中,顺德具有产业、资金 品牌等优势,英德土地资源较为充裕、人工成本相对低廉、交通条件相当优越,双方实现了 代势互补。近年来南通成为投资热土,苏州和上海纷纷主动在南通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很面 要的 个原因是苏通大桥的建成明显拉近了南通与苏州、上海的距离,区位优势凸现。在目 前上海、苏州士地资源较为紧缺的情况下,南通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在为苏州、上海的本部提 供产业配套的同时,也使总部和创新、研发等高岩生产组织活动殊续留在苏州、上海,同时 又为苏州、 上海己有开发区“腾笼换鸟”创造便利的条件。因此,在合作共 建产业园区中 即使没有直接的利益分成,如果能够起到推动发达地区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巩 固总部基地地位的作用,发达地区也有合作共建园区的动力。 六是对先讲园区发展模式要复制和创新并举。顺德(英德)产业园不仅将顺德发展工业的片 进经验和模式复制过来,而且建设与工业园相配套的生活休闲区,即把宜业和宜居有机结名 起来,构建一个产业新城。相似的是,宿迁和南通等共建园区,在充分吸收苏新工业园区先 进理念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与提高,整体提升园区规划和发展水平,把园区建设成为高效率生 产和高质量生活的综合体,成为苏州工业园区的“升级版”从实践看,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既有十分成功的,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初步分析,合作共建园 区取得成功的要素,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合作共建双方互利共赢的双动力机制。合作共建产业园区要给双方都带来切实好 处,才能促进园区的较好较快发展。少数产业转出方认为这是省委、省政府交代的政治任务, 对自己没有好处或是好处不大,积极性不够高,合作园区建设进展不快。顺德(英德)产业 园区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双方政府的积极性,做到同心同德,在人才、资金等方面不遗余力, 很大程度上是顺德的企业和政府在合作共建产业园中均得到了明确而合理的利益分享。苏州 在苏北、苏中的共建产业园区也有相应的利益分享安排。 二是妥善处理园区共建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对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政府要推动、支持、引导、 考核,在产业准入、园区规划、统筹布局等方面积极作为,但在组织、运行和操作层面,要 遵循园区开发建设管理的规律,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设立园区投资开发公司开展 园区建设经营活动,是共建园区取得较好成效的一种有效方式。 三是注重发挥发达地区在园区建设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一般来说,发达地区在园区建设管理 上经验丰富、水平较高,资金实力雄厚,拥有市场网络和品牌效应,而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又 需要提高园区的决策力和执行力,因此,园区管理上最好由产业转出地一方主导,承接转移 地一方协助,这样既把更大的管理权限交给发达地区,也使发达地区肩负起园区成败的更大 责任。如果在管理决策上相互掣肘,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就难以顺利推进。顺德(英德)产业 园区的管理以顺德为主导,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的管理以苏州为主导,而英德和宿迁的干部则 有宽广的胸怀和积极的配合,这两个园区的建设速度较快,发展前景令人鼓舞。 四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园区管理团队。人才是第一资源,园区管理团队的素质、经验、能力 对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的成败关系很大。顺德(英德)产业园区和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的主要管 理人员,都是原来在顺德、苏州多年从事产业园区管理工作的专家、领导,英德和宿迁也都 配备了得力的干部队伍予以协助。 五是符合优势互补和产业转移规律。在顺德(英德)产业园建设中,顺德具有产业、资金、 品牌等优势,英德土地资源较为充裕、人工成本相对低廉、交通条件相当优越,双方实现了 优势互补。近年来南通成为投资热土,苏州和上海纷纷主动在南通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很重 要的一个原因是苏通大桥的建成明显拉近了南通与苏州、上海的距离,区位优势凸现。在目 前上海、苏州土地资源较为紧缺的情况下,南通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在为苏州、上海的本部提 供产业配套的同时,也使总部和创新、研发等高端生产组织活动继续留在苏州、上海,同时 又为苏州、上海已有开发区“腾笼换鸟”创造便利的条件。因此,在合作共建产业园区中, 即使没有直接的利益分成,如果能够起到推动发达地区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巩 固总部基地地位的作用,发达地区也有合作共建园区的动力。 六是对先进园区发展模式要复制和创新并举。顺德(英德)产业园不仅将顺德发展工业的先 进经验和模式复制过来,而且建设与工业园相配套的生活休闲区,即把宜业和宜居有机结合 起来,构建一个产业新城。相似的是,宿迁和南通等共建园区,在充分吸收苏新工业园区先 进理念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与提高,整体提升园区规划和发展水平,把园区建设成为高效率生 产和高质量生活的综合体,成为苏州工业园区的“升级版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