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巢表面的卵泡壁、白膜和表面上皮均变薄,局部缺血,形成圆形透明的卵泡小斑(follicular stigma)(图17-8)。排卵时,卵丘与卵泡壁分离,小斑处的结缔组织被胶原酶和透明质酸 酶解聚,LH促进颗粒细胞合成的前列腺素使卵泡膜外层的平滑肌收缩,导致小斑破裂。卵母 细胞及其外周的透明带和放射冠细胞随卵泡液从卵巢排出,经腹膜腔进入输卵管。卵排出后若 在24小时内不受精,次级卵母细胞即退化;若与精子相遇受精,次级卵母细胞即完成第二次成 熟分裂,形成1个成熟的卵细胞(ovum)和1个第二极体(secondary polar body),卵母细胞 经过两次成熟分裂,卵细胞的染色体减半,从二倍体细胞(46,XX)变为单倍体细胞(23 X)。 图17-8成熟卵泡排卵模式图 (三)黄体的形成和功能 成熟卵泡排卵后,残留在卵巢内的卵泡壁塌陷,卵泡膜内的血管和结缔组织伸入颗粒层。 在LH的作用下。卵泡壁的细胞体积增大,分化为一个体积很大并富含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 新鲜时呈黄色,称为黄体(corpus luteum)(图17·I)。颗粒细胞分化为粒黄体细胞 (granular lutein cell),膜细胞分化为膜黄体细胞(theca lutein cell)。粒黄体细胞较大,呈 多角形,染色较浅,数量多;膜黄体细胞较小,圆形或多角形,染色较深,数量少,分布于黄 体的周边部(图17·9)。这两种细胞具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结构特征,细胞内有丰富的 滑面内质网和管状嵴的线粒体,还有脂滴和黄色脂色素。黄体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孕激素和一些 雌激素,前者由粒黄体细胞分泌,后者主要由两种细胞协同分泌。巢表面的卵泡壁、白膜和表面上皮均变薄,局部缺血,形成圆形透明的卵泡小斑(follicular stigma)(图17-8)。排卵时,卵丘与卵泡壁分离,小斑处的结缔组织被胶原酶和透明质酸 酶解聚,LH促进颗粒细胞合成的前列腺素使卵泡膜外层的平滑肌收缩,导致小斑破裂。卵母 细胞及其外周的透明带和放射冠细胞随卵泡液从卵巢排出,经腹膜腔进入输卵管。卵排出后若 在24小时内不受精,次级卵母细胞即退化;若与精子相遇受精,次级卵母细胞即完成第二次成 熟分裂,形成1个成熟的卵细胞(ovum)和1个第二极体(secondary polar body)。卵母细胞 经过两次成熟分裂,卵细胞的染色体减半,从二倍体细胞(46,XX)变为单倍体细胞(23, X)。 图17-8 成熟卵泡排卵模式图 (三)黄体的形成和功能 成熟卵泡排卵后,残留在卵巢内的卵泡壁塌陷,卵泡膜内的血管和结缔组织伸入颗粒层。 在LH的作用下。卵泡壁的细胞体积增大,分化为一个体积很大并富含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 新 鲜 时 呈 黄 色 , 称 为 黄 体 ( corpus luteum ) ( 图 17-1 ) 。 颗 粒 细 胞 分 化 为 粒 黄 体 细 胞 (granular lutein cell),膜细胞分化为膜黄体细胞(theca lutein cell)。粒黄体细胞较大,呈 多角形,染色较浅,数量多;膜黄体细胞较小,圆形或多角形,染色较深,数量少,分布于黄 体的周边部(图17-9)。这两种细胞具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结构特征,细胞内有丰富的 滑面内质网和管状嵴的线粒体,还有脂滴和黄色脂色素。黄体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孕激素和一些 雌激素,前者由粒黄体细胞分泌,后者主要由两种细胞协同分泌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