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4年第2期 蒙古独立,同意苏联在中国东北地区享有种种特权,这也意味着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 谈判势必只有在《雅尔塔协定》框架的范围内进行。 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相比,《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约背景对刚刚夺取新中国 政权的中国共产党人极为有利。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苏关系走向一个新的历史时 期。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中苏两党都是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尽管在中国 革命进程中,联共(布)、共产国际曾犯下了被部分中共领导人认为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指挥 性错误,〔4但客观地看,联共(布)、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与壮大在原则上是给予了积极 支持的,中苏两党高层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保持着密切联系。[5]随着中国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取得了胜利,苏联方面感到与中国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 条约》让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接受未必适宜,而且联共(布)中央、包括斯大林本人深知该条约 对中国方面的不平等性,并且表示在适当时机对该条约的有关条款加以修改。6]毛泽东在新中 国成立仅两个月后就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访苏联的目的,表面上看是为参加斯大林的70寿辰, 但其真正用意是为同苏联签订一个新的条约,即在政治上得到苏联的强有力支持,在经济上获 得苏联的各项援助。苏联方面之所以此时同意毛泽东访问莫斯科,是因为中共在国内已经夺取 全国政权。无论从革命的利益出发还是从地缘战略的角度出发,它显然希望同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的中国保持一种友好关系。苏联此时再也不需要像以往那样在对华关系问题上与中共和国民 党政府保持一种双重的外交关系。]纵观此时的国际局势,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已经 形成,中共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和历史教训中打消了在苏美之间保持平衡、作美苏桥梁以及 “中立美国”等想法,而是采取了反蒋必须反美的政策。[8]中共的上述做法正是出于对战后国 际关系发生新变化的战略调整的考虑,而这种战略调整恰好符合苏联的革命利益,换言之,符 合苏联在远东的战略利益。面对战后国际社会的新格局,不仅新中国需要苏联作为一个强大的 军事、政治、经济后盾,苏联更需要中国作为其远东的安全屏障,与帝国主义阵营抗衡。 对毛泽东计划访苏的考察,我们可以追溯到解放战争时期。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 曾至少三次计划访问苏联,但由于中国复杂的战争局势迫使毛泽东的访苏计划一再拖延和耽 搁。尽管在此期间中苏两党保持着友好关系,但苏联同国民党政府保持的外交关系并未中断, 因此令苏联方面感到棘手。从现已公布的档案文献中完全可以得到证实,米高扬于1949年1 ~2月间秘密访问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时就涉及了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关系应如何确立等问 题,而刘少奇在1949年6~8月间秘密访问莫斯科时强化了新型中苏关系的原则,明确了毛泽 东到访莫斯科的时间,即毛泽东在1949年底,中苏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后正式访问苏联。9]1949 年11月9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就其访问莫斯科的时间向中国驻苏联大使王稼祥进行 了通报。次日,周恩来在同苏联驻中国大使罗申的会谈中正式向苏联方面提出毛泽东访问苏联 的计划。毛泽东访问莫斯科的目的是希望参加斯大林70寿辰的庆典活动,向斯大林亲自表示 祝贺。除同斯大林建立私人联系外,毛泽东在访问期间还准备提出签订中苏条约问题。[1苏联 方面对毛泽东此次提出访问苏联的计划给予了及时答复,表示“欢迎中国代表团到莫斯 科”。「 一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不仅签约背景不同,而且在谈判内容 ·96· C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enki.net当代中 国史研究 年第 期 蒙古独立 , 同意苏联在 中国东北地 区 享有种 种特权 , 这也 意味着签订 《中苏友好 同盟 条约 》的 谈判势必 只有 在 《雅 尔塔协定 》框架 的范 围 内进 行 。 与 《中苏友好 同盟条约 》相 比 , 《中苏友好 同盟 互 助 条 约 》的签 约 背 景对 刚 刚夺 取新 中国 政权 的中国共 产党人极 为有 利 。 年 新 中国 的成 立 , 标 志着 中苏关 系走 向一 个 新 的历史 时 期 。 从意识形态 的角度来 看 , 中苏两党都是信仰 马克思列 宁主义 的无产 阶级政 党 。 尽管在 中国 革命进 程 中 , 联共 布 、 共产 国际 曾犯下 了被部分 中共 领 导人认 为是 不符合 中国 国情 的指挥 性错误 , 川 但客观地看 , 联共 布 、 斯 大林 对 中 国革 命 的发 展 与壮 大在 原 则上 是 给予 了积 极 支持 的 , 中苏两党 高层 在人 民 解 放 战争 时期 保 持着 密 切联 系 。 〕随着 中国 国 民 党 政权 的垮 台 ,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 的革命取得 了胜利 , 苏联 方面感 到与 中国 国民党政府签订 的 《中苏友好 同盟 条 约 》让 中国共产党人继续 接受未 必适宜 , 而且联共 布 中央 、 包 括斯 大林本人深知该条 约 对 中国方面 的不平等性 , 并且表示 在适 当时机对该 条约 的有关条 款加 以 修改 。 困 毛泽 东在 新 中 国成 立仅两个月后就率 中国政府代表 团 出访苏联 的 目的 , 表面上看是为参加斯大林 的 寿辰 , 但其真正用 意是 为 同苏联签订一个新 的条约 , 即在政治上得到苏联 的强有力支持 , 在经济上获 得 苏联 的各项援 助 。 苏联方 面之所 以此时 同意 毛泽东访 问莫斯科 , 是 因为 中共在 国 内已 经夺取 全 国政权 。 无论从革命的利益 出发还是从地缘 战略 的角度 出发 , 它显然希望 同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 的 中国保持一种友好关 系 。 苏联 此时再也不需要像 以往那 样在对华关系问题上 与 中共和 国 民 党政府保持一种双重 的外 交关系 。 〔 」纵观此 时 的国际局 势 , 以美 国和苏联 为首 的两 大 阵 营 已 经 形 成 , 中共在长期 的革命斗争实践 和历史教训 中打消 了在苏美之 间保持平衡 、 作美苏桥梁 以及 “ 中立美 国 ” 等想法 , 而是采 取 了反 蒋 必 须 反 美 的政 策 。 中共 的上 述 做 法 正 是 出于 对 战后 国 际关 系发生新变化 的战略调整 的考 虑 , 而这种 战略调整恰好符合苏联 的革命利益 , 换 言之 , 符 合苏联在 远东 的战略利益 。 面对 战后 国际社会 的新格局 , 不仅新 中国需要 苏联作 为一个强大 的 军事 、 政 治 、 经济后 盾 , 苏联 更需要 中国作为其远东 的安全屏 障 , 与帝 国主义 阵营抗衡 。 对 毛泽东计划访苏 的考察 , 我们可 以 追溯 到解放 战争时期 。 早 在新 中国成立之前 , 毛泽东 曾至少 三次计划访 问苏联 , 但 由于 中国复 杂 的 战争 局 势 迫 使 毛 泽 东 的访 苏计 划一 再 拖延 和耽 搁 。 尽 管在此期 间 中苏两党保持着友好关 系 , 但 苏联 同 国 民党政府保持 的外 交关 系并未 中断 , 因此令苏联 方面感 到棘手 。 从 现 已 公 布 的档案文献 中完 全可 以得 到证 实 , 米 高扬 于 年 一 月 间秘 密访 问 中共 中央所 在 地 西 柏坡 时 就涉 及 了新 中 国成 立 后 中苏 关 系应 如 何 确 立 等 问 题 , 而刘少 奇在 年 一 月 间秘密访 问莫斯科 时强化 了新 型 中苏关系 的原则 , 明确 了毛 泽 东到访莫斯科 的时 间 , 即毛泽 东在 年底 , 中苏两 国建立外交关系后正式访 问苏联 。 汇 」 年 月 日 , 毛泽 东 以 中共 中央 的名义就其访 问莫斯科 的时 间 向 中国驻 苏联 大使王稼祥进行 了通报 。 次 日 , 周恩来在 同苏联驻 中国大使罗 申的会谈 中正式 向苏联 方面提 出毛泽东访 问苏联 的计划 。 毛泽东访 问莫斯科 的 目的是希望参加斯 大林 寿辰 的庆典活动 , 向斯 大林 亲 自表示 祝 贺 。 除同斯 大林建立私人联 系外 , 毛泽东在访 问期 间还准备提 出签订 中苏条约 问题 。 ‘“ 〕苏联 方面对 毛 泽 东 此 次 提 出访 问 苏 联 的计 划 给 予 了 及 时 答 复 , 表 示 “ 欢 迎 中 国 代 表 团 到 莫 斯 科 ” 。 川 《中苏友好 同盟 条约 》与 《中苏友好 同盟互 助条 约 》不 仅 签 约 背 景不 同 , 而且 在谈 判 内容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