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图11-5静平衡架 导轨式静平衡架结构简单、可靠,平衡精度较高,但必须保证支承转子的导轨的端口在同一 水平面内。当转子两端支承轴颈不相等时,就无法在其上进行静平衡试验。此时,可用图11-5b 所示的圆盘式静平衡架。平衡时将转子的轴颈支承在两对圆盘上,每个圆盘均可绕自身轴线转动, 而且一端的支承高度可以调整,以适应两端轴颈不相等的转子。圆盘式静平衡架的平衡试验方法 与上述导轨式静平衡架相同,其使用较为方便,但因轴颈与圆盘间的摩擦阻力较大,故平衡精度 不如导轨式的静平衡架高。因需要反复试验,上述两种静平衡架工作效率较低,故当需要平衡试 验的转子批量较大时可用单面平衡机,通过测量转子旋转时转子不平衡惯性力所引起的支承的振 动或支承所受的动载荷来迅速地测出转子偏心质量的大小和方位。 11.2.2刚性转子的动平衡 当盘状转子的轴向尺寸较大时(即转子的轴向宽度b与其直径D之比b/D≥0.2时),例如 多缸发动机曲轴、电机转子和机床主轴等,就不能认为其质量分布在同一回转面内,而是分布在 若干个不同的回转平面内,此时,即便转子的质心在回转轴线上,由于各偏心质量所产生的离心 惯性力不在同一回转平面,因此将形成惯性力偶使转子仍处于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只有 当转子运转时才能显示出来,故称其为动不平衡。因此,对此类动不平衡转子进行平衡设计时, 设计时应首先根据转子的结构,确定各回转平面内偏心质量的大小和方位,然后计算所需增加的 平衡质量的数目、大小及方位,以使所设计的转子理论上达到动平衡。 如图11-6所示,不平衡质量m、m2、m3分布在1、2、3三个不同回转平面内,向径分别 为、5、5,方位如图所示。当转子以角速度®回转时,由于三个不平衡质量产生离心惯性力 F=m0不在同一回转面内,故为一空间力系。由理论力学可知,若要此三个离心惯性力达到 平衡,可将各力分别分解为两个与其相平行的分力然后再求平衡。因此,首先选定两个垂直于转 子轴线的平面T'、T",T和T"之间的距离为1,平面1至平面T'、T"的距离分别为乙、,则 由理论力学可知,平面1中的不平衡质量m所产生的离心惯性力F可用分解到平面T和T"中的 力F和F来代替。 5-46.R=5 1 因此, 互R,= F 1 237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 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