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计算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 2、对(2-15)方程组,按(1-16)式进行通径系数的计算 3、作出通径图,标上各通径系数及相关系数 4、由方程组(2-15)计算各原因(自变量)对结果(依变量)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并进行分析 5、计算决定系数,进行决定程度分析,计算Pye并标在通径图上 6、对各通径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剔除不显著的自变量,为建立最优回归方程提供依据,并算出总贡 献率R2(相关指数)。 第二节实例分析 全模型法通径分析(计算全部自变量的通经系数,再进行显著性检验,去掉不显著的自变量) 例1采用第一讲的例1资料为例,为方便起见,自变量顺序为干球温度(ⅹ1)、湿球温度(x)、露点 温度(x3)、相对温度(x),依变量为周平均产量率(y,共5个相关变量,着重分析各原因与结果间(y) 的详细关系。 计算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见2—1表) 表2-1变量间的相关系数r 0.9944 0.9312 0.2287 0.7910 0.9642 0.3275 0.7325 0.5557 0.5615 -0.2648 2、计算通径系数 由(2-15)式可得以下正规方程组 Pn1+0.9944P2+0.9312P3+0.2287P4=0.7910 09944P1+P2+0.9642P3+0.3275P,4=0.7325 0.9312P1+0.9642P2+P3+0.55574=0.5615 02287P+0.3275P2+0.55573,3+P4=02648 解上述方程组,可得各通径系数,求解方法仍可采用(1-16)式的求解求逆紧凑法进行,即对下例增 广矩阵(相关阵R)进行4次消去变换,可得解 0.9944093120.22870.7910 0.99441 0.96420.32750.732 R0)=0.93120.96421 0.55570.5615 0.22870.32750.55571 -0.2648 0.79100.73250.5615-0.26481 对x1的消去变换L=0,K=112 1、计算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 2、对(2—15)方程组,按(1—16)式进行通径系数的计算。 3、作出通径图,标上各通径系数及相关系数。 4、由方程组(2—15)计算各原因(自变量)对结果(依变量)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并进行分析。 5、计算决定系数,进行决定程度分析,计算 Py.e 并标在通径图上。 6、对各通径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剔除不显著的自变量,为建立最优回归方程提供依据,并算出总贡 献率 R 2(相关指数)。 第二节 实例分析 一、全模型法通径分析(计算全部自变量的通经系数,再进行显著性检验,去掉不显著的自变量) 例 1 采用第一讲的例 1 资料为例,为方便起见,自变量顺序为干球温度(x1)、湿球温度(x2)、露点 温度(x3)、相对温度(x4),依变量为周平均产量率(y),共 5 个相关变量,着重分析各原因与结果间(y) 的详细关系。 1、计算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 (见 2—1 表) 表 2—1 变量间的相关系数 rij x2 x3 x4 y x1 0.9944 0.9312 0.2287 0.7910 x2 0.9642 0.3275 0.7325 x3 0.5557 0.5615 x4 -0.2648 2、计算通径系数 由(2—15)式可得以下正规方程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2287 0.3275 0.5557 0.2648 0.9312 0.9642 0.5557 0.5615 0.9944 0.9642 0.3275 0.7325 0.9944 0.9312 0.2287 0.7910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解上述方程组,可得各通径系数,求解方法仍可采用(1—16)式的求解求逆紧凑法进行,即对下例增 广矩阵(相关阵 R (0))进行 4 次消去变换,可得解。                 − − = 0.7910 0.7325 0.5615 0.2648 1 0.2287 0.3275 0.5557 1 0.2648 0.9312 0.9642 1 0.5557 0.5615 0.9944 1 0.9642 0.3275 0.7325 1 0.9944 0.9312 0.2287 0.7910 (0) R 对 x1 的消去变换 L=0,K=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