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为贸易、投资和产业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中国和东亚产业内贸易现状 (一)贸易指数 Grubel和 Lloyd于1975年提出GL指数,若某个国家有n个产业,则该国以i产业进 出口额占所有产业进出口额之和的比重为权数的加权国家产业内贸易指数可以表示为 GL=∑(1 (1) x+M1∑。(X+M) 其中X与M1分别表示i产业的出口额和进口额,GL∈[0,1],0表示完全产业间贸 易,1表示完全产业内贸易。 Fontane和 Freudenberg(1997)认为GL指数仅仅衡量了贸易重叠程度,具有局限性。 他们首先根据Min( X:, M: MMax(X1M1)的大小将贸易类型划分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 然后按照出口和进口单位价值的相近程度将产业内贸易进一步分解为两种情形:水平产业内 贸易( Horizontal Intra- industry Trade,HIT)和垂直产业内贸易( Vertical Intra- industry Trade,ⅥIT),表1描述了上述分解方法。划分出三种贸易类型后,可以 进一步计算各种类型所占的份额,即F-F份额指数。 表1FF贸易类型划分方法 出口和进口重叠程度: 出口和进口单位价值的相近程度 MmXM4Max(X,M)1+)≤UV/V≤(+a) 不低于0.1? 是 否 是 HIIT 否 InIT 资料来源: Fontane和 Freudenberg(1997) 其中X和M1分别表示i产业j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出额:UV和UVm分别表示单位 出口价值和单位进口价值。 (二)产业内贸易水平 由于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的贸易数据分开统计,因此选取内地及其东亚地区8个较 大的贸易伙伴作为研究对象,贸易伙伴包括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 UN Comtrade)HS编码4位数水 平的统计数据。根据内地与上述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数据计算的GL指数显示,中国内地产业 内水平整体不高,若将上述所有贸易伙伴视为一个整体,按照进出口额加权计算出的GL指 数,2001年为0.23,2006年降为0.22,2011则进一步降为0.17 按照F-F方法分别对双边贸易进行分解,发现中国内地与上述贸易伙伴产业内贸易份 额所占比重普遍较低,且多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以及印度尼西亚 的双边产业间贸易份额呈上升趋势,而产业内贸易则呈下降趋势;中国内地与日本、韩国、 马来西亚、泰国的双边产业间贸易份额呈下降趋势,产业内贸易份额呈上升趋势,但产业内 ①此处“东亚”并非严格的地理和政治意义上的东亚,而是广义的东亚范围,涵盖地理意义上的东亚、东 北亚和东南亚地区,这种定义在西方学术界和传媒业非常普遍,请参阅:htp/ zh. wikipedia. org/wiki东亚 2运用10%的重叠标准划分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后,约有26%的产业内贸易数据缺乏进出口数量数据, 计算HIT和ⅥIT时予以忽略为贸易、投资和产业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一、中国和东亚产业内贸易现状 (一)贸易指数 Grubel 和 Lloyd 于 1975 年提出 GL 指数,若某个国家有 n 个产业,则该国以 i 产业进 出口额占所有产业进出口额之和的比重为权数的加权国家产业内贸易指数可以表示为: n i i i i i=1 n i i i i i=1 X -M (X +M ) GL= (1- ) X +M (X +M ) ∑ ∑ (1) 其中 Xi 与 Mi 分别表示 i 产业的出口额和进口额,GL ∈[0,1],0 表示完全产业间贸 易,1 表示完全产业内贸易。 Fontagné 和 Freudenberg(1997)认为 GL 指数仅仅衡量了贸易重叠程度,具有局限性。 他们首先根据 Min(X ,M )/Max(X ,M ) ii ii 的大小将贸易类型划分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 然后按照出口和进口单位价值的相近程度将产业内贸易进一步分解为两种情形:水平产业内 贸 易 (Horizontal Intra-industry Trade, HIIT) 和垂直产业内贸易 (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 VIIT),表 1 描述了上述分解方法。划分出三种贸易类型后,可以 进一步计算各种类型所占的份额,即 F-F 份额指数。 表 1 F-F 贸易类型划分方法 出口和进口重叠程度: Min(X ,M )/Max(X ,M ) ij ij ij ij 不低于 0.1? 出口和进口单位价值的相近程度: 1/(1+α)≤ x m UV /UV ij ij ≤(1+α)? 是 否 是 HIIT VIIT 否 InIT 资料来源:Fontagné 和 Freudenberg(1997) 其中 Xij 和 Mij 分别表示 i 产业 j 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出额; x UVij 和 m UVij 分别表示单位 出口价值和单位进口价值。 (二)产业内贸易水平 由于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的贸易数据分开统计,因此选取内地及其东亚地区① 8 个较 大的贸易伙伴作为研究对象,贸易伙伴包括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HS 编码 4 位数水 平的统计数据。根据内地与上述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数据计算的 GL 指数显示,中国内地产业 内水平整体不高,若将上述所有贸易伙伴视为一个整体,按照进出口额加权计算出的 GL 指 数,2001 年为 0.23,2006 年降为 0.22,2011 则进一步降为 0.17。 按照 F-F 方法分别对双边贸易进行分解②,发现中国内地与上述贸易伙伴产业内贸易份 额所占比重普遍较低,且多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以及印度尼西亚 的双边产业间贸易份额呈上升趋势,而产业内贸易则呈下降趋势;中国内地与日本、韩国、 马来西亚、泰国的双边产业间贸易份额呈下降趋势,产业内贸易份额呈上升趋势,但产业内 ① 此处“东亚”并非严格的地理和政治意义上的东亚,而是广义的东亚范围,涵盖地理意义上的东亚、东 北亚和东南亚地区,这种定义在西方学术界和传媒业非常普遍,请参阅:http://zh.wikipedia.org/wiki/东亚。 ②运用 10%的重叠标准划分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后,约有 2.6%的产业内贸易数据缺乏进出口数量数据, 计算 HIIT 和 VIIT 时予以忽略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