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子宫肌瘤 (myoma of uterus) 杨竹 子宫肌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成的一种良性肿瘤,是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 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多见于中年妇女(30~50岁),以40~50岁多见, 20岁以下少见。发病率较高,难以统计,因很多患者由于肌瘤小,无症状,临床不能发 现,据尸解统计,35岁以上的妇女约20%有子宫肌瘤。因此临床报道的发病率远较其真 实发病率低。 【病因】确切病因不明确 与雌孕激素水平及受体水平的关系:临床资料表明,子宫肌瘤好发于生育年龄,患病后 肌瘤继续生长和发展,绝经后停止生长甚至萎缩,消失,这些均提示肌瘤的发生可能与女性 激素有关,与雌激素关系密切,是一种激素依耐性肌瘤。 孕激素可刺激子宫肌瘤核分裂,促进肌瘤生长。 遗传学研究发现:25%-50%的肌瘤7、12、17号染色体有改变 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子宫肌瘤是由单克隆平滑肌细胞增殖而成:多发性子宫肌瘤是由 不同克隆细胞形成 【分类】 依据肌子宫体肌(占92) 所在部位 子宫颈肌瘤(占8%) ●所有肌瘤都起缘于肌层内,当继续生长时,由于它生长发展中具有离心性的特点,可 以向周围均匀发展,也可向一个方向发展。这个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组织阻力的大 小,一般肿瘤是向阻力较小的方向发展。这样,根据肌瘤在生长发展过程中于子宫肌瘤的关 系,宫体肌瘤可分为三种类型: 1.肌壁间肌瘤:肌瘤一直位于肌层内(最多,占60~70%) 2.浆膜下肌瘤: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突出于肌瘤表面(占20%) 带蒂浆膜下肌瘤——瘤体继续向外生长,最后脱离宫壁,仅余细蒂相连 寄生性肌瘤(或称游离性肌瘤)一一带蒂肌瘤营养通过蒂部血管供应,血供不足变 性、坏死,若蒂部扭转而断裂,肌瘤可脱落至腹腔而形成游离性肌瘤ε 阔韧带肌瘤一一宫体侧壁的肌瘤向宫旁生长,突入阔韧带两叶之间形成阔韧带肌瘤 3.粘膜下肌瘤:肌瘤向子宫粘膜方向生长,突出于宫腔,肌瘤由粘膜层覆盖(占10~15%)。 肌瘤多为单个性,可使宫腔变型增大,但子宫外观无明显变化。易形成蒂,犹如宫腔 内异物,刺激子宫可引起子宫收缩,将肌瘤排出宫腔至宫颈,阴道,甚至延伸达阴道口。 ●子宫肌瘤大多数为多个性,所以常为上述二种或三种类型的肌瘤同时存在,称为多发 性子宫肌瘤 【病理】 1巨检 A.肌瘤为实质性球型结节,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有明显 B.无包膜,但肌瘤外表有一层假包膜是由肌瘤周围的子宫肌层受压所形成,(由包绕 肌瘤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束构成)。 C.假包膜与肌瘤向有一层疏松的网隙区域,切开包膜,周围正常的肌组织退缩,肌瘤 向外突出,很容易从包膜层将肌瘤剥出(为手术切除肌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D.肌瘤假包膜上有许多血管,提供肌瘤的血供。假包膜中的血管呈放射状,壁缺乏外 膜,当肌瘤长大,包膜受压后易引起血循环障碍而使肌瘤发生各种退行性变子 宫 肌 瘤 (myoma of uterus) 杨竹 子宫肌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成的一种良性肿瘤,是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 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多见于中年妇女(30~50 岁),以 40~50 岁多见, 20 岁以下少见。发病率较高,难以统计,因很多患者由于肌瘤小,无症状,临床不能发 现,据尸解统计,35 岁以上的妇女约 20﹪有子宫肌瘤。因此临床报道的发病率远较其真 实发病率低。 【病因】确切病因不明确 与雌孕激素水平及受体水平的关系:临床资料表明,子宫肌瘤好发于生育年龄,患病后 肌瘤继续生长和发展,绝经后停止生长甚至萎缩,消失,这些均提示肌瘤的发生可能与女性 激素有关,与雌激素关系密切,是一种激素依耐性肌瘤。 孕激素可刺激子宫肌瘤核分裂,促进肌瘤生长。 遗传学研究发现:25%-50%的肌瘤 7、12、17 号染色体有改变 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子宫肌瘤是由单克隆平滑肌细胞增殖而成;多发性子宫肌瘤是由 不同克隆细胞形成。 【分类】 依据肌瘤 子宫体肌瘤(占 9 2﹪) 所在部位 子宫颈肌瘤(占 8﹪) ●所有肌瘤都起缘于肌层内,当继续生长时,由于它生长发展中具有离心性的特点,可 以向周围均匀发展,也可向一个方向发展。这个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组织阻力的大 小,一般肿瘤是向阻力较小的方向发展。这样,根据肌瘤在生长发展过程中于子宫肌瘤的关 系,宫体肌瘤可分为三种类型: 1.肌壁间肌瘤:肌瘤一直位于肌层内(最多,占 60~70﹪) 2.浆膜下肌瘤: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突出于肌瘤表面(占 20﹪) 带蒂浆膜下肌瘤——瘤体继续向外生长,最后脱离宫壁,仅余细蒂相连 寄生性肌瘤 (或称游离性肌瘤)——带蒂肌瘤营养通过蒂部血管供应,血供不足变 性、坏死,若蒂部扭转而断裂,肌瘤可脱落至腹腔而形成游离性肌瘤。 阔韧带肌瘤——宫体侧壁的肌瘤向宫旁生长,突入阔韧带两叶之间形成阔韧带肌瘤。 3.粘膜下肌瘤:肌瘤向子宫粘膜方向生长,突出于宫腔,肌瘤由粘膜层覆盖(占 10~15﹪)。 肌瘤多为单个性,可使宫腔变型增大,但子宫外观无明显变化。易形成蒂,犹如宫腔 内异物,刺激子宫可引起子宫收缩,将肌瘤排出宫腔至宫颈,阴道,甚至延伸达阴道口。 ●子宫肌瘤大多数为多个性,所以常为上述二种或三种类型的肌瘤同时存在,称为多发 性子宫肌瘤。 【病理】 1 巨检 A. 肌瘤为实质性球型结节,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界限。 B.无包膜,但肌瘤外表有一层假包膜是由肌瘤周围的子宫肌层受压所形成,(由包绕 肌瘤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束构成)。 C.假包膜与肌瘤向有一层疏松的网隙区域,切开包膜,周围正常的肌组织退缩,肌瘤 向外突出,很容易从包膜层将肌瘤剥出(为手术切除肌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D.肌瘤假包膜上有许多血管,提供肌瘤的血供。假包膜中的血管呈放射状,壁缺乏外 膜,当肌瘤长大,包膜受压后易引起血循环障碍而使肌瘤发生各种退行性变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