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率有很多指标,比如商业用地比率、非居住用地与居住体力活动场所是体力活动比较频繁的地方,其中邻里街 用地比率和土地利用混合度 道是最常用的体力活动场所,另外免费可达的公共空间,如 ∑ LUM=一 习公园和游径,也是体育锻炼常见的场所;只有少部分居民通 过体育馆、健康俱乐部、健身中心进行体力锻炼。因此 本文重点探讨街道设计、公共空间设计以及设施设计(步行 等。其中,土地利用混合度是最为常用的指标,相关文献研与自行车设施)对体力活动的影响。 究表明其与体力活动呈正相关到。需要指出的是,土地混街道不仅是步行活动的重要路径,也是休闲型体力活动 合利用与体力活动相关关系建立在土地混合利用达到一定密的重要场所,研究表明其物质环境特征(比如街道尺度、人 度的基础上,而当其超过一定密度,土地混合利用往往对于行道的宽度或者长度、建筑后退和静态交通特征等空间形态 交通性步行影响最大,对其他形式的体力活动影响次之叫。特征以及街道铺装、树木景观、街道家具等)与步行活动具 目的地可达性指非住宅性土地利用(如商店、公园、公有积极的联系,但并不是影响步行和体力活动的主要 交站等)的邻近程度,主要衡量一个目的地到另一个目的地因素。比如福尔特( Foltete)等通过使用多层次模型的方法 的可达程度,通常包括目的地的吸引力和出行的花费(时间、测试了可达性和微观建成环境特征与步行频率之间的关联 距离、货币花费),与体力活动有着明显的联系。对于商性,结果发现可达性是步行频率的决定因素,但是微观的 店、休闲娱乐场所、公益设施咧、公交站建成环境变量对步行频率的影响是可达性模型预期结果的 等基础设施来说,体力活动与其可达性有显著的联系,特别两倍 是对与交通相关的体力活动作用明显。对于锻炼场所凹、邻公共空间(公园、广场)作为仅次于街道的体力活动场 里街道、公园岡、绿地吲等公共空间,也已经有很多研所,其环境特征在促进人们体力活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吗 究证明了它们的可达性与体力活动相关,特别是公共空间的高质量且大规模的公园、公共绿地國、游戏场等 可达性不仅可以增加步行体力活动,还能够增加公共空间的体力活动场所对人群体力活动有积极的影响,场所的步行路 使用频率进而增加休闲性体力活动两。 径质量、运动设施、灯光质量、公园水体面积及质量、草地 (2)连接性 数目与质量、周围环境等是影响体力活动的重要因素。但是 连接性指通向目的地的方向和路径的选择数量,经常被也有研究发现公园质量与体力活动没有必然的联系,特 用来衡量场所之间出行的难易程度,通常以街道网络格局表别是科恩( Cohen)等在一项提升邻里公园质量与体力活动 示n;主量度主要包括街区大小、长度、交叉口密度、复的关系研究中发现,虽然一开始公园使用者会增加,但是居 杂的网络变量(比如beta指数)等等。街道网络格局可以影民对公园的使用和体力活动水平并不会因为重新设计的运动 响出行路径和交通模式的选择凹,比如高连接性能够通过减场、景观以及步行路径等发生改变例。结合前述公共空间 少出行距离鼓励主动式交通出行,同时提供多种出行路径选的可达性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公共空间可达性在影响体 择。相比于密度、土地利用等要素,街道连通性作为提力活动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也不能忽视公共空间场所设 升体力活动的量度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一些研究发现街道计对体力活动的影响。 连通性与体力活动呈正相关啊,另一些却发现街道连通 与改变街道形式、土地利用、总体密度等相比,增加步 性与体力活动呈负相关或者没有关系國。造成结论不明确行与自行车设施(自行车道、引导标示、降低速度限制等) 的原因可能是虽然高连通性增加了目的地的可达性和静态交因成本较低,成为一种提升步行和自行车出行频率的常用措 通,但客观上使得小汽车的通勤更加方便,同时更小的街区施。相关研究还证明了增加设施在促进步行出行方面具 可能会造成机动车与步行和自行车的冲突。 有积极的作用国,但是否可以增加其他形式的体力活动 尚不明确,特别是塞伦斯( Saelens)等通过文献综述证明了 3.1.2场所要素 步行设施与步行活动没有关系因。步行和自行车设施是否导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空间要素(通达性)主要通过致体力活动行为的增加,可能需要通过对特定的某种环境类 建成环境要素从宏观角度评估土地利用分配及不同土地利用型的属性以及环境改变的程度,或者对某种体力活动类型产 相互之间的联系性,而场所要素(设计性)主要从微观角度生的影响进行评估 评价建成环境对体力活动的影响,比如街道尺度、绿化灯光 公园质量等。显然空间要素比场所要素在决定体力活动,特32建成环境综合特征对体力活动的影响绩效 别是步行出行方面更具有影响力。邻里可达性较高且免费的 与前述研究集中于单独的城市建成环境要素不同,综合 P国际城市规划|2013Va28.N649国际城市规划 2013 Vol.28, No.6 49 率有很多指标,比如商业用地比率 [29]、非居住用地与居住 用地比率 [30] 和土地利用混合度 n i= 1pi lnpi lnn LUM= 等。其中,土地利用混合度是最为常用的指标,相关文献研 究表明其与体力活动呈正相关 [31-33]。需要指出的是,土地混 合利用与体力活动相关关系建立在土地混合利用达到一定密 度的基础上,而当其超过一定密度,土地混合利用往往对于 交通性步行影响最大,对其他形式的体力活动影响次之 [34]。 目的地可达性指非住宅性土地利用(如商店、公园、公 交站等)的邻近程度,主要衡量一个目的地到另一个目的地 的可达程度,通常包括目的地的吸引力和出行的花费(时间、 距离、货币花费)[35],与体力活动有着明显的联系。对于商 店 [35-36]、休闲娱乐场所 [16,38]、公益设施 [16,38-39]、公交站 [40-41] 等基础设施来说,体力活动与其可达性有显著的联系,特别 是对与交通相关的体力活动作用明显。对于锻炼场所 [42]、邻 里街道 [43]、公园 [44]、绿地 [45] 等公共空间,也已经有很多研 究证明了它们的可达性与体力活动相关,特别是公共空间的 可达性不仅可以增加步行体力活动,还能够增加公共空间的 使用频率进而增加休闲性体力活动 [46]。 (2)连接性 连接性指通向目的地的方向和路径的选择数量,经常被 用来衡量场所之间出行的难易程度,通常以街道网络格局表 示 [8,47] ;主量度主要包括街区大小、长度、交叉口密度、复 杂的网络变量(比如 beta 指数)等等。街道网络格局可以影 响出行路径和交通模式的选择 [21],比如高连接性能够通过减 少出行距离鼓励主动式交通出行,同时提供多种出行路径选 择 [8,31]。相比于密度、土地利用等要素,街道连通性作为提 升体力活动的量度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 :一些研究发现街道 连通性与体力活动呈正相关 [31,48-49],另一些却发现街道连通 性与体力活动呈负相关或者没有关系 [50-52]。造成结论不明确 的原因可能是虽然高连通性增加了目的地的可达性和静态交 通,但客观上使得小汽车的通勤更加方便,同时更小的街区 可能会造成机动车与步行和自行车的冲突。 3.1.2 场所要素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空间要素(通达性)主要通过 建成环境要素从宏观角度评估土地利用分配及不同土地利用 相互之间的联系性,而场所要素(设计性)主要从微观角度 评价建成环境对体力活动的影响,比如街道尺度、绿化、灯光、 公园质量等。显然空间要素比场所要素在决定体力活动,特 别是步行出行方面更具有影响力。邻里可达性较高且免费的 [31] 体力活动场所是体力活动比较频繁的地方 [11],其中邻里街 道是最常用的体力活动场所,另外免费可达的公共空间,如 公园和游径,也是体育锻炼常见的场所 ;只有少部分居民通 过体育馆、健康俱乐部、健身中心进行体力锻炼 [11,19,53]。因此, 本文重点探讨街道设计、公共空间设计以及设施设计(步行 与自行车设施)对体力活动的影响。 街道不仅是步行活动的重要路径,也是休闲型体力活动 的重要场所,研究表明其物质环境特征(比如街道尺度、人 行道的宽度或者长度、建筑后退和静态交通特征等空间形态 特征以及街道铺装、树木景观、街道家具等)与步行活动具 有积极的联系 [48,54-56],但并不是影响步行和体力活动的主要 因素。比如福尔特(Foltete)等通过使用多层次模型的方法 测试了可达性和微观建成环境特征与步行频率之间的关联 性,结果发现可达性是步行频率的决定因素,但是微观的 建成环境变量对步行频率的影响是可达性模型预期结果的 两倍 [57]。 公共空间(公园、广场)作为仅次于街道的体力活动场 所,其环境特征在促进人们体力活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1]。 高质量且大规模的公园 [58-59]、公共绿地 [59-60]、游戏场 [61] 等 体力活动场所对人群体力活动有积极的影响,场所的步行路 径质量、运动设施、灯光质量、公园水体面积及质量、草地 数目与质量、周围环境等是影响体力活动的重要因素。但是 也有研究发现公园质量与体力活动没有必然的联系 [62-63],特 别是科恩(Cohen)等在一项提升邻里公园质量与体力活动 的关系研究中发现,虽然一开始公园使用者会增加,但是居 民对公园的使用和体力活动水平并不会因为重新设计的运动 场、景观以及步行路径等发生改变 [63]。结合前述公共空间 的可达性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公共空间可达性在影响体 力活动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也不能忽视公共空间场所设 计对体力活动的影响。 与改变街道形式、土地利用、总体密度等相比,增加步 行与自行车设施(自行车道、引导标示、降低速度限制等) 因成本较低,成为一种提升步行和自行车出行频率的常用措 施 [64]。相关研究还证明了增加设施在促进步行出行方面具 有积极的作用 [54,65-66],但是否可以增加其他形式的体力活动 尚不明确,特别是塞伦斯(Saelens)等通过文献综述证明了 步行设施与步行活动没有关系 [8]。步行和自行车设施是否导 致体力活动行为的增加,可能需要通过对特定的某种环境类 型的属性以及环境改变的程度,或者对某种体力活动类型产 生的影响进行评估。 3.2 建成环境综合特征对体力活动的影响绩效 与前述研究集中于单独的城市建成环境要素不同,综合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