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制和协调教学过程、规范教学行为有指导意义:为强化正确的教学思想,控制乃至消除错误、落 后、消极的教学思想,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创造先决条件。 2.参考答案: (1)M校长如此认识和处理问题是不对的。 (2)M校长的错误在于:他明显违背了“职权责统一”的机构设置的科学原则。案例中的 小学实际上是实行统一指挥、分级管理的,因此,副校长N和教导主任G都应有相应的权力和 职责。显然,分配教学任务、编排和调整课表并组织实施均属N、(G职权范围内的事情,M校 长不应当越俎代庖。如此行为必然干扰正常的工作秩序,打击下属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3)正常的做法应是:M校长或者直接告诉来请示的教师去直接找主管领导解决,并说明 理由;或者听了要求,先不表态答复而随即找主管领导商议,并尽可能尊重主管领导的意见,由 主管领导去做工作。 [视分析论证说服力情况,计0一5分] 1095制和协调教学过程 、规范教学行为有指导意义 ;为强化正确的教学思想 ,控制乃至消除错误 、落 后、消极的教学思想,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创造先决条件。 2.参考答案: (1)M校长如此认识和处理问题是不对的。 (2) M校长的错误在于:他明显违背了“职权责统一”的机构设置的科学原则。案例中的 小学实际上是实行统一指挥 、分级管理 的,因此,副校长 N和教导主任 G都应有相应的权力和 职责。显然,分配教学任务 、编排和调整课表并组织实施均属 \1. G职权范围内的事情 ,M 校 长不应当越姐代危。如此行为必然干扰正常的工作秩序,打击下属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 (3)正常的做法应是:M 校长或者直接告诉来请示的教师去直接找主管领导解决,并说明 理 由;或者听了要求,先不表态答复而随即找主管领导商议 ,并尽可能尊重主管领导的意见 ,由 主管领导去做工作。 「视分析论证说服力情况,计 0-5分] 1095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