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98 智能系统学报 第7卷 情绪之间的联系,如何将个性和其他认知模块建立 绪认知模型.虚拟人的认知模型是用来控制自主行 联系,这是构建自主情绪模型的关键.已发表的虚拟 为的“虚拟大脑”,它的建立需要借鉴认知科学的成 情绪文献中,对虚拟人内部结构的描述大多借鉴 果.人的大脑中,参与情绪认知过程的器官主要有杏 BDI智能主体,难以描述情绪决策过程中生理和心 仁体、下丘脑、边缘叶和皮层等,故可引入情绪产生 理的相互关联性.近年来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情 器来模拟杏仁体功能,也可提出情绪调节器模拟下 绪的大脑机制)为构建虚拟人的认知结构提供了理 丘脑的情绪调节功能,并采用情绪中心来统一描述 论依据.如何选择合适的情绪和个性参数,如何将现 情绪产生器和情绪调节器.而感觉器和知觉器用来 有的人工智能成果和认知科学的最新进展结合起 模拟皮层的感知功能和注意机制,具有多通道的感 来,都是值得深人研究的课题, 知能力,用生理调节来模拟皮层对环境生理的自适 5)有关情绪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仍缺少研究.人 应,采用记忆变量来模拟边缘系统的记忆功能.此 的情绪是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产生 外,可以引入情绪变量、动机变量、个性变量和心境 的,研究情绪必须同时考虑情绪的环境背景信息.如 变量作为情绪过程中的心理变量 果不考虑情绪的上下文条件,很难解释各种情绪现 2)采用软计算数学理论,建立虚拟人的情绪描 象.例如,当一个人面部呈现哭泣的表情,单独从面 述方法和情绪决策算法.由于情绪的产生是一个极 部表情很难推断人的内心情绪状态,因为此时人的 其复杂的过程,是内部动机和外部刺激共同作用的 情绪可能是“喜极而泣”,也可能是确实处于悲伤情 结果,并与自主神经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可以 绪状态,这就要看情绪的环境信息,而一个人的情绪 采用软计算数学理论(随机过程、模糊集合、粗糙集 也与其社会属性(如身份等参数)密切相关.由于环 合理论)来描述虚拟人的心理变量(包括情绪变 境信息的复杂性,如果没有面向领域的常识知识的 量)[24],可引入虚拟人的情绪变量,建立复合情绪 辅助,试图建立通用的情绪模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 的合成公式.建立主观感知强度函数表达式,用来描 的目标 述外部刺激的强度分布,采用粗糙集合上的代数运 6)缺乏对情绪互动现象的定量研究.社会心理 算,建立情绪触发的一般性判断条件,从而在理论上 学的研究表明,情绪交流是人类交往的重要手段.即 解决情绪的形式化问题, 便是非言语的情绪信息(如人的情绪化姿态和表 3)建立虚拟人情绪和个性之间的融合机制.为 情),也能对他人的情绪产生影响.在近距离条件 构建具有个性化情绪的虚拟人,也要研究个性.个性 下,人际间的情绪互动是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但之 主要指气质、性格等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为了描述 方面至今仍没有定量的研究成果. 虚拟人的个性,需拓展心理学中原有的个性概念,个 7)尚无面向虚拟人情绪设计的软件工具.目前 性内容不仅包括通常心理学含义中的个性,也应包 有不少动漫游戏编程工具(如游戏引擎),但至今尚 括角色本能的一些属性.具体的研究内容可以包括: 没有虚拟人情绪设计方面的软件,目前虚拟人的情 可以选择弗洛伊德的个性理论,对其中的重要概念 绪表现大多采用表情和身体姿态来表示,而人的情 “自我”、“本我”、“超我”建立算法模型,利用该理 绪表现是十分丰富的(如眼泪、气色等),这使得情 论可以很好地模拟虚拟人无意识的行为反映,并试 绪设计仍停留在手工阶段,研制情绪设计软件成为 图通过引人“力比多”非线性强度函数模拟本能的 一项紧迫的任务 个性特征,从而可以模拟具有“七情六欲”的虚拟 人;也可以借鉴艾森克的个性理论和卡特尔理论,构 3情绪建模研究的建议 造角色的个性结构,个性结构必须考虑到个性的生 综上所述,可以将虚拟人视为一个自主的智能 物学基础,即每个角色可以具有一个内在的个性参 体,除了具有知识、信念、意图、承诺、情绪等心智状 数,这些个性变量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强度不同,从而 态外,虚拟人还应具有详细的认知结构.为了构建虚 造成行为方式的差异;对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拟人自主情绪模型,针对上节所讨论的问题,对情绪 建立动机和个性之间的算法模型,利用米希尔的情 建模的研究方法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感个性理论,将外部刺激和个性与动机建立数学关 1)借鉴认知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虚拟人的情 系式;此外,基于班杜拉的认知理论,把个性视为可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