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彡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 学的开拓性成就相提并论 为什么这部篇幅不长的著作,能给作者带来如此高的声誉,以至于1972年度诺贝尔经 济学奖的得主理査德·希克斯在其得奖演说中称凯恩斯是“开辟了整整一个时代的伟大的 思想家和导师”。究其原因,是凯恩斯的这部书不是继承和发展已有的经济学研究成果 而是恰恰对其进行了全面批驳和否定,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整套崭新的经济学理论体 系,给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画上了一道休止符。所以,它的发表对以斯密、李嘉图、马歇尔 为代表的,一直统治西方经济学界的古典经济学说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那么,凯恩斯究竟“革”了谁的“命”?或者说,凯恩斯从什么地方找到了自己“革 命的理由呢? 凯恩斯以他的非充分就业经济学和危机经济学否定了自由放任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基础 萨伊定律——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在这场大危机中,大量过剩产品倾倒入海,成千上 万的企业倒闭了,千百万人被抛上街头,沦落于失业的漩涡之中。这次大危机给资本主义 制度以极为沉重的打击,使资本主义面临全面毁灭的境地。面对这种困境,几乎所有西方 经济学家都目瞪口呆,找不出对付经济危机、挽救资本主义命运的办法。事实上,他们难 以接受眼前这场梦魇的真实性,因为在这之前,长期统治人们头脑的,是新古典经济学极 力推崇的自由放任主义,认为只要政府当局对经济不横加干涉,自由竞争机制总是能够自 发地调节供求平衡,保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普遍性的生产过剩是不可能发生的 之所以古典经济学否认全面的生产过剩,是因为在100多年的时间里,自由放任的理论基 础——萨伊定律,作为资产阶级学者推崇至极的“重要真理 直流行于西方经济学的 著作和教科书中,成为判断“一个经济学家区别于一个白痴的主要检验标准 凯恩斯的理论体系就是建立在否定古典经济学的前提——萨伊定律的基础上的。首先 凯恩斯“革”了萨伊定律的“命”,他强调需求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通过他的三大心理 定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论证了“有效 需求原理”,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造成失业的最根本原因。凯恩斯认为,由于有效需求经 常不足,因此,经济生活便无法始终保持充分就业。相反,非充分就业才是经济常态 产过剩的危机也不可避免。其次,凯恩斯“革”了经济“自由放任”说的“命”。他主张 政府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强调政府对需求的管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治理 衰退,解决失业问题。最后他“革”了古典、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的“命”,他一反古典、 新古典经济学的个量的均衡分析方式,在经济学的研究工具上,创造了一整套以总量为研 究对象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从而完成了震惊世界的“凯恩斯革命”。 3.正统的宏观经济学 把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1970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萨缪尔森的 功劳。二战结束以后,以他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对经济学进行了一次大综合,他把凯5 宏观经济学概论 第 1 章 学的开拓性成就相提并论。 为什么这部篇幅不长的著作,能给作者带来如此高的声誉,以至于 1972 年度诺贝尔经 济学奖的得主理查德·希克斯在其得奖演说中称凯恩斯是“开辟了整整一个时代的伟大的 思想家和导师”。究其原因,是凯恩斯的这部书不是继承和发展已有的经济学研究成果, 而是恰恰对其进行了全面批驳和否定,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整套崭新的经济学理论体 系,给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画上了一道休止符。所以,它的发表对以斯密、李嘉图、马歇尔 为代表的,一直统治西方经济学界的古典经济学说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那么,凯恩斯究竟“革”了谁的“命”?或者说,凯恩斯从什么地方找到了自己“革 命的理由呢?” 凯恩斯以他的非充分就业经济学和危机经济学否定了自由放任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基础 ——萨伊定律——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在这场大危机中,大量过剩产品倾倒入海,成千上 万的企业倒闭了,千百万人被抛上街头,沦落于失业的漩涡之中。这次大危机给资本主义 制度以极为沉重的打击,使资本主义面临全面毁灭的境地。面对这种困境,几乎所有西方 经济学家都目瞪口呆,找不出对付经济危机、挽救资本主义命运的办法。事实上,他们难 以接受眼前这场梦魇的真实性,因为在这之前,长期统治人们头脑的,是新古典经济学极 力推崇的自由放任主义,认为只要政府当局对经济不横加干涉,自由竞争机制总是能够自 发地调节供求平衡,保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普遍性的生产过剩是不可能发生的。 之所以古典经济学否认全面的生产过剩,是因为在 100 多年的时间里,自由放任的理论基 础——萨伊定律,作为资产阶级学者推崇至极的“重要真理”,一直流行于西方经济学的 著作和教科书中,成为判断“一个经济学家区别于一个白痴的主要检验标准”。 凯恩斯的理论体系就是建立在否定古典经济学的前提——萨伊定律的基础上的。首先 凯恩斯“革”了萨伊定律的“命”,他强调需求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通过他的三大心理 定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论证了“有效 需求原理”,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造成失业的最根本原因。凯恩斯认为,由于有效需求经 常不足,因此,经济生活便无法始终保持充分就业。相反,非充分就业才是经济常态,生 产过剩的危机也不可避免。其次,凯恩斯“革”了经济“自由放任”说的“命”。他主张 政府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强调政府对需求的管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治理 衰退,解决失业问题。最后他“革”了古典、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的“命”,他一反古典、 新古典经济学的个量的均衡分析方式,在经济学的研究工具上,创造了一整套以总量为研 究对象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从而完成了震惊世界的“凯恩斯革命”。 3. 正统的宏观经济学 把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 1970 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萨缪尔森的 功劳。二战结束以后,以他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对经济学进行了一次大综合,他把凯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