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李信圭,字君信,泰和人。洪煕时举贤良,授清河知县。县瘠而冲,官艘日相衔 役夫动以千计。前令请得沭阳五百人为助然去家远艰于衣食信圭请免其助役代输 清河浮征三之二两邑便之。俗好发冢纵火,信圭设教戒十三条,令里民书于牌, 月朔望儆戒之。且令书其民勤惰善恶以闻,俗为之变 宣德三年上疏言:“本邑地广人稀,地当冲要,使节络绎,日发民挽舟。丁壮既 尽,役及老稚,妨废农桑。前年兵部有令,公事亟者舟予五人,缓者则否。今此 令不行,役夫无限,有一舟至四五十人者。凶威所加,谁敢诘问。或遇快风,步 追不及,则官舫人役没其所赍衣粮,俾受寒馁。”从之。八年春,又言:“自江 淮达京师,沿河郡县悉令军民挽舟,若无卫军则民夫尽出有司,州县岁发二三千 人,昼夜以俟。而上官又不分别杂泛差役,一体派及。致土田荒芜,民无蓄积。 稍遇歉岁,辄老稚相携,缘道乞食,实可悯伤。请自仪真抵通州,尽免其杂徭, 俾得尽力农田,兼供夫役。”帝亦从之。自是,他郡亦蒙其泽。 正统元年,用侍郎章敞荐,擢知蕲州。清河民诣阙乞留,命以知州理县事。民有 湖田数百顷,为淮安卫卒所夺,民代输租者六十年。信圭奏之,诏还民。饥民攘 食人一牛,御史论死八人。信圭奏之,免六人。天久雨,淮水大溢,没庐舍畜产 甚众。信圭奏请振贷,并停岁办物件及军匠厨役、浚河人夫,报可。南北往来道 死不葬者,信圭为三大冢瘗之。十一年冬,尚书金濂荐擢处州知府,其在清河已 二十二年矣。处州方苦旱,信圭至辄雨。未几,卒于官。清河民为立祠祀之。 (选自《明 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循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令请得沭阳五百人为助/然去家远/艰于衣食/信圭请免/其助役代输清河/ 浮征三之二/两邑便之 B.前令请得沭阳五百人为助/然去家/远艰于衣食/信圭请免其助役/代输清河浮 征三之二/两邑便之 C.前令请得沭阳五百人为助/然去家/远艰于衣食/信圭请免/其助役代输清河/ 浮征三之二/两邑便之 D.前令请得沭阳五百人为助/然去家远/艰于衣食/信圭请免其助役/代输清河浮 征三之二/两邑便之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朔望,朔是农历每月的初一,望一般在农历每月十五。类似还有晦,晦指农 历每月最后一天。朔望,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指农历每月十五。 B.乞留,百姓向朝廷请求挽留官员。官员可因百姓乞留而被朝廷提升官级,但 仍留任原职。 C.理即署理,指本任官员出缺或离任时,由其它官员暂时代理该职务。奉旨署 理的官员办事权力与本任无异 D.振贷,即赈贷,指官府借贷钱物给百姓。是古代传统的救荒方式之一,西汉 时赈贷开始较为广泛的实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信圭曾上书朝廷,言及清河县人口稀少,每天又征调百姓拖挽船只,以致 丁壮尽死,连老人和小孩都被征调为役夫,妨碍了农业发展。 B.宣德八年,李信圭再次上书朝廷,请求免去从仪真到通州一带的百姓的全部 杂徭,皇上听从了他的请求。其他郡县也因此蒙受恩泽,李信圭,字君信,泰和人。洪熙时举贤良,授清河知县。县瘠而冲,官艘日相衔, 役夫动以千计。前令请得沭阳五百人为助然去家远艰于衣食信圭请免其助役代输 清河浮征三之二两邑便之。俗好发冢纵火,信圭设教戒十三条,令里民书于牌, 月朔望儆戒之。且令书其民勤惰善恶以闻,俗为之变。 宣德三年上疏言:“本邑地广人稀,地当冲要,使节络绎,日发民挽舟。丁壮既 尽,役及老稚,妨废农桑。前年兵部有令,公事亟者舟予五人,缓者则否。今此 令不行,役夫无限,有一舟至四五十人者。凶威所加,谁敢诘问。或遇快风,步 追不及,则官舫人役没其所赍衣粮,俾受寒馁。”从之。八年春,又言:“自江、 淮达京师,沿河郡县悉令军民挽舟,若无卫军则民夫尽出有司,州县岁发二三千 人,昼夜以俟。而上官又不分别杂泛差役,一体派及。致土田荒芜,民无蓄积。 稍遇歉岁,辄老稚相携,缘道乞食,实可悯伤。请自仪真抵通州,尽免其杂徭, 俾得尽力农田,兼供夫役。”帝亦从之。自是,他郡亦蒙其泽。 正统元年,用侍郎章敞荐,擢知蕲州。清河民诣阙乞留,命以知州理县事。民有 湖田数百顷,为淮安卫卒所夺,民代输租者六十年。信圭奏之,诏还民。饥民攘 食人一牛,御史论死八人。信圭奏之,免六人。天久雨,淮水大溢,没庐舍畜产 甚众。信圭奏请振贷,并停岁办物件及军匠厨役、浚河人夫,报可。南北往来道 死不葬者,信圭为三大冢瘗之。十一年冬,尚书金濂荐擢处州知府,其在清河已 二十二年矣。处州方苦旱,信圭至辄雨。未几,卒于官。清河民为立祠祀之。 (选自《明 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循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前令请得沭阳五百人为助/然去家远/艰于衣食/信圭请免/其助役代输清河/ 浮征三之二/两邑便之 B.前令请得沭阳五百人为助/然去家/远艰于衣食/信圭请免其助役/代输清河浮 征三之二/两邑便之 C.前令请得沭阳五百人为助/然去家/远艰于衣食/信圭请免/其助役代输清河/ 浮征三之二/两邑便之 D.前令请得沭阳五百人为助/然去家远/艰于衣食/信圭请免其助役/代输清河浮 征三之二/两邑便之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朔望,朔是农历每月的初一,望一般在农历每月十五。类似还有晦,晦指农 历每月最后一天。朔望,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指农历每月十五。 B.乞留,百姓向朝廷请求挽留官员。官员可因百姓乞留而被朝廷提升官级,但 仍留任原职。 C.理即署理,指本任官员出缺或离任时,由其它官员暂时代理该职务。奉旨署 理的官员办事权力与本任无异。 D.振贷,即赈贷,指官府借贷钱物给百姓。是古代传统的救荒方式之一,西汉 时赈贷开始较为广泛的实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李信圭曾上书朝廷,言及清河县人口稀少,每天又征调百姓拖挽船只,以致 丁壮尽死,连老人和小孩都被征调为役夫,妨碍了农业发展。 B.宣德八年,李信圭再次上书朝廷,请求免去从仪真到通州一带的百姓的全部 杂徭,皇上听从了他的请求。其他郡县也因此蒙受恩泽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