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更高的境界 5、“力行”的方法 力行,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学习与力行这两种方法反映着思想与行 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古人讲是“知”与“行”的关系。多数思想家在论述知行关系时,更看中 于行。孔子主张“君子耻于言过其行”,“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听其言而观其 行”(《论语·公长治》),把道德实践作为评判一个人的道德言论能否真正实现的标准。荀子继承 了孔子关于“行”的思想,提出“行高于学(知)”,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 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效》)。闻之、见之、知之都属于学的范 围,学的目的在于行,不然的话,“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同上)。“敦”是敦厚,厚实,多,知 而不行,知识再多也没用,仍然困惑。 宋明理学围绕知与行的关系,还展开了长期的争论。一个是知与行谁先谁后的问题,一个是知 与行孰轻孰重的问题。程颐曰:“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种观点最具有代表性。从 意识的反作用角度认识,这种观点是正确的。道德行为总是受到道德意识的支配,总是先有对道德 观念、道德准则的认识和掌握,才可能有自觉的道德行为。但是从重要性而言,行为更为重要。人 生修养不能只停留在认识上、口头上,而最终必须落实在行动上,在人生实践中得到锻炼。正如毛 泽东所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 意义的。” 6、“积善”的方法 这是荀子提出来的。他在《劝学篇》中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固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大海”。这里讲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而且包括善的思想、善的 行为、善的成果的积累。高尚的道德人格和道德品质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刻 苦顽强的坚持和积累的过程。佛、道、基督等几乎所有宗教都宣扬善恶福祸报应,不管各自的理论 出发点是多么荒谬,但它们都主张在有生之年要尽可能弃恶从善,积德行善,造就现世之圆满人生, 这一点无疑具有普遍的积极意义,可以说反映了人生之共同的规律。这些宗教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 总有它自身的妙处。无产阶级的一生,也应该是积德行善的一生。正如毛泽东所说:“一个人做点 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那才是最难的啊!” 六、加强人生修养,提高人生境界 人生境界是指人的有生之年在知识、能力、价值、品质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高度和境地。与 人生修养相联系的人生境界主要是指人的品质。人的品质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其 中最基本的是道德品质。因此,我们一般情况下讲的人生境界主要指的是人生道德境界,即按照 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进行道德修养所达到的道德品质状况和水平。 人生境界与人格是紧密相联系的。人格是指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尊严、价值和道德品格。伦 理学意义上的人格主要是指人的道德品格。因此,高尚的道德人格与崇高的人生境界是一致的,理 想人格就是理想的人生境界。 1、人生境界具有差别性 在社会生活中,由于人们各自的利害关系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同,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不 同,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不同,必然会形成不同的人生境界和人生标准,这就是人生境界的差别性 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最大的儒、道、佛三家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是大不相同的。儒家从积极的 入世态度出发,以“仁”为核心,把达到“仁”的“圣人”作为理想的人生境界,追求人与社会的 充分和谐。道家从消极的游世态度出发,以“道”为核心,把达到“自然境界”、“婴儿境界”“朴 的境界的“真人”、“至人”作为理想人生境界,追求人与自然的充分和谐。佛教从消极的出世态度 出发,以“佛”为核心,把达到佛(大彻大悟即成佛)的“涅磐”作为理想人生境界,追求自我感 觉的充分和谐。在今天,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劳动人民同剥削阶级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也是大不相9 更高的境界。 5、“力行”的方法 力行,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学习与力行这两种方法反映着思想与行 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古人讲是“知”与“行”的关系。多数思想家在论述知行关系时,更看中 于行。孔子主张“君子耻于言过其行”,“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听其言而观其 行”(《论语·公长治》),把道德实践作为评判一个人的道德言论能否真正实现的标准。荀子继承 了孔子关于“行”的思想,提出“行高于学(知)”,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 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效》)。闻之、见之、知之都属于学的范 围,学的目的在于行,不然的话,“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同上)。“敦”是敦厚,厚实,多,知 而不行,知识再多也没用,仍然困惑。 宋明理学围绕知与行的关系,还展开了长期的争论。一个是知与行谁先谁后的问题,一个是知 与行孰轻孰重的问题。程颐曰:“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种观点最具有代表性。从 意识的反作用角度认识,这种观点是正确的。道德行为总是受到道德意识的支配,总是先有对道德 观念、道德准则的认识和掌握,才可能有自觉的道德行为。但是从重要性而言,行为更为重要。人 生修养不能只停留在认识上、口头上,而最终必须落实在行动上,在人生实践中得到锻炼。正如毛 泽东所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 意义的。” 6、“积善”的方法 这是荀子提出来的。他在《劝学篇》中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固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大海”。这里讲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而且包括善的思想、善的 行为、善的成果的积累。高尚的道德人格和道德品质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刻 苦顽强的坚持和积累的过程。佛、道、基督等几乎所有宗教都宣扬善恶福祸报应,不管各自的理论 出发点是多么荒谬,但它们都主张在有生之年要尽可能弃恶从善,积德行善,造就现世之圆满人生, 这一点无疑具有普遍的积极意义,可以说反映了人生之共同的规律。这些宗教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 总有它自身的妙处。无产阶级的一生,也应该是积德行善的一生。正如毛泽东所说:“一个人做点 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那才是最难的啊!” 六、加强人生修养,提高人生境界 人生境界是指人的有生之年在知识、能力、价值、品质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高度和境地。与 人生修养相联系的人生境界主要是指人的品质。人的品质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其 中最基本的是道德品质。因此,我们一般情况下讲的人生境界主要指的是人生道德境界,即按照一 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进行道德修养所达到的道德品质状况和水平。 人生境界与人格是紧密相联系的。人格是指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尊严、价值和道德品格。伦 理学意义上的人格主要是指人的道德品格。因此,高尚的道德人格与崇高的人生境界是一致的,理 想人格就是理想的人生境界。 1、人生境界具有差别性 在社会生活中,由于人们各自的利害关系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同,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不 同,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不同,必然会形成不同的人生境界和人生标准,这就是人生境界的差别性。 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最大的儒、道、佛三家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是大不相同的。儒家从积极的 入世态度出发,以“仁”为核心,把达到“仁”的“圣人”作为理想的人生境界,追求人与社会的 充分和谐。道家从消极的游世态度出发,以“道”为核心,把达到“自然境界”、“婴儿境界”、“朴” 的境界的“真人”、“至人”作为理想人生境界,追求人与自然的充分和谐。佛教从消极的出世态度 出发,以“佛”为核心,把达到佛(大彻大悟即成佛)的“涅磐”作为理想人生境界,追求自我感 觉的充分和谐。在今天,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劳动人民同剥削阶级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也是大不相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