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四单元 9古诗三首 ②教学目标 1认识“仞、岳”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裳”,会写“仞、岳”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难点 N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第一单元我们学到了三首古诗分别是什么呢?(生答)这三首古诗 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但是你可曾想过在这种和平宁静生 活的背后有边关塞外无数将士在浴血奋战。俄我们把表现这些内容的诗称为“边塞诗”。)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9课《古诗三首》。 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 1齐读三首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出示生字词)着重指导 (1)学生交流识字轮流读词师正音。 (2注意区分形近字"摩”和“磨 3分小组再次齐读三首古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读完三首古诗再与前面我们所学的三首关于童年的古诗相比较你感受到了什么?没有 轻松愉快的感觉语言比较严肃注重环境描写。) 2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首《从军行》,看看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吧! (1)(出示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王昌龄。 2序齐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题“从军行”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3)(齐读古诗第一、二句)我们知道这是一首边塞诗诗的第一、二句集中写了边塞之景诗中描写 了哪些边塞的景物呢?(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奇丽 壮阔苍凉雄浑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讨论探究抓住重点词“暗”“孤”)这两句诗突 出了什么呢?(环境恶劣战争惨烈戌边将士的孤立无援)现在我们已经抓住了这两句的主要情感 谁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青海湖上空连绵不断的乌云使大雪山都变暗了,从这座孤城可以远远 望见玉门关。) (4)如果你是戌边将土,此刻你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想些什么?(快点回家那么诗中的将士又在 想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齐读第三、四句)第三句主要写了什么?(战士身经百战连铁甲 战衣都磨破了。)然而即使战争如此惨烈他们还是在心中暗暗发誓—一(不破楼兰终不还)不打败第 四 单 元 1.认识“仞、岳”等 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裳”,会写“仞、岳”等 6 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第一单元我们学到了三首古诗,分别是什么呢?(生答)这三首古诗, 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但是,你可曾想过,在这种和平宁静生 活的背后,有边关塞外无数将士在浴血奋战。(我们把表现这些内容的诗,称为“边塞诗”。)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 9 课《古诗三首》。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齐读三首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出示生字词)着重指导。 (1)学生交流识字,轮流读词,师正音。 (2)注意区分形近字“摩”和“磨”。 3.分小组再次齐读三首古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读完三首古诗,再与前面我们所学的三首关于童年的古诗相比较,你感受到了什么?(没有 轻松愉快的感觉,语言比较严肃,注重环境描写。) 2.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首《从军行》,看看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吧! (1)(出示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王昌龄。 (2)齐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题“从军行”,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3)(齐读古诗第一、二句)我们知道,这是一首边塞诗,诗的第一、二句,集中写了边塞之景,诗中描写 了哪些边塞的景物呢?(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奇丽 壮阔,苍凉雄浑)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讨论探究:抓住重点词“暗”“孤”)这两句诗突 出了什么呢?(环境恶劣;战争惨烈;戍边将士的孤立无援)现在我们已经抓住了这两句的主要情感, 谁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青海湖上空连绵不断的乌云使大雪山都变暗了,从这座孤城可以远远 望见玉门关。) (4)如果你是戍边将士,此刻你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想些什么?(快点回家)那么,诗中的将士又在 想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齐读第三、四句)第三句主要写了什么?(战士身经百战,连铁甲 战衣都磨破了。)然而,即使战争如此惨烈,他们还是在心中暗暗发誓——(不破楼兰终不还),不打败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