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谁陈。春来有酒颜常醉,梦里生花笔岂神?元夜观灯兼赏月,聊将 好景报诗人。17 在《六庵吟草·朝阳集》未刊稿中,黄寿祺在“梦里生花笔岂神″句末注: “‘岂’原作‘入’,荫亭谓口气过大,宜改为‘岂’。甚是也,即遵改。” 由此可以看出,黄曾樾为黄寿祺改诗十分细心,而黄寿褀总是非常虚心地 听取黄曾樾等师友的意见 黄寿祺经常将自己的诗文稿征求黄曾樾的意见,同样,黄曾樾也经常 将自己的诗文稿征求黄寿祺的意见。他们的友情就是在相互信任、相互关 爱、相互批评、相互勖勉中凝结得越来越深厚。 四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散文家俞元桂(1921-1996),在《老 树当风叶有声—一记黄寿祺教授》一文中写道: 黄老笃于师友情谊,数十年不衰。吟稿与业师尚节之先生、友人 杜悦鸣、包笠山、黄荫亭、王确斋、陈喆庵等赠答之作甚多,遣怀述 志,砥砺德行,遥寄相思,情深意切。 俞元桂也是黄寿祺的挚友,他与黄寿祺一起工作长达四十多年,对黄寿祺 的治学、为人等各个方面均有深刻的了解。他对黄寿祺诗作的评论十分精 通过以上对《六庵吟稿》中黄寿祺与黄曾樾有关诗篇的探析,一方面, 可以了解黄寿祺和黄曾樾如何进行诗歌创作、如何通过诗歌创作交流增进 他们之间的友谊;另一方面,可以从一个侧面透视自解放后至“文革”前13 竟谁陈。春来有酒颜常醉,梦里生花笔岂神?元夜观灯兼赏月,聊将 好景报诗人。(17) 在《六庵吟草·朝阳集》未刊稿中,黄寿祺在“梦里生花笔岂神”句末注: “‘岂’原作‘入’,荫亭谓口气过大,宜改为‘岂’。甚是也,即遵改。” 由此可以看出,黄曾樾为黄寿祺改诗十分细心,而黄寿祺总是非常虚心地 听取黄曾樾等师友的意见。 黄寿祺经常将自己的诗文稿征求黄曾樾的意见,同样,黄曾樾也经常 将自己的诗文稿征求黄寿祺的意见。他们的友情就是在相互信任、相互关 爱、相互批评、相互勖勉中凝结得越来越深厚。 四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散文家俞元桂(1921-1996),在《老 树当风叶有声——记黄寿祺教授》一文中写道: 黄老笃于师友情谊,数十年不衰。吟稿与业师尚节之先生、友人 杜悦鸣、包笠山、黄荫亭、王确斋、陈喆庵等赠答之作甚多,遣怀述 志,砥砺德行,遥寄相思,情深意切。(18) 俞元桂也是黄寿祺的挚友,他与黄寿祺一起工作长达四十多年,对黄寿祺 的治学、为人等各个方面均有深刻的了解。他对黄寿祺诗作的评论十分精 当。 通过以上对《六庵吟稿》中黄寿祺与黄曾樾有关诗篇的探析,一方面, 可以了解黄寿祺和黄曾樾如何进行诗歌创作、如何通过诗歌创作交流增进 他们之间的友谊;另一方面,可以从一个侧面透视自解放后至“文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