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有多达12785个(76.99%)关键词仅出现1次(占总频次36.60%) 我们提取15年来每年出现频次最高的20个关键词(因并列关系,实际共取346个关键词 去重后共获得106个关键词。其中,出现10年及以上的关键词只有9个(传播学、大众传媒、电视 媒体、新闻传播、互联网、媒介、新闻报道、新闻学、电视节目),不到一成;反之,只出现 学、大众传媒、互联网、媒介、新闻报道、新闻从业者)重叠。可见,研究热点的转换很的参 1年的关键词多达56个,超过一半。如果对比1998年和2012年的前20名关键词,仅有6个(传 (三)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比例 我们对频次在15及以上(意味着 社舍化媒体(110%) 平均每年至少出现1次)的高频关键 产广告学61 进行聚类分析,以揭示新闻传播学 解济种0研究的内部结构。这些关键词共234 电视体与传艺术与 传0、个(占总词数1.41%),频次9174 电售目与电视栏目 广操电视学(19.40% (占总频次26.27%),覆盖了约42% 制播分两与道专业化 式与产金化am 体与论导1044 的文献。 新学5电与 结果显示(见图1),按距离远 同格传与网结管理(国 上作学 近,依次形成综论、传播学研究、新 闻学研究、广播电视学研究、传媒经 "济学研究、广告学研究、社会化媒体 研究和其他8大类。这个结果基本对 中国新闻传插学研究 应新闻传播学目前的本科专业设置 1998-2012 但是多了传媒经济学、少了编辑出版 图1研究分类及其比例 学。 如以每一类别关键词的词频之和 反映该类硏究所占的比重,综论、传播学研究、新闻学研究和广播电视学硏究分别占到17.05%、 23.32%、25.80%、19.40%,四者合计约占八成五,广告学占比则不到1% 为了细致刻画内部结构,除比重较轻的“社会化媒体研究”(1.10%)和“其他”(2.69%) 两类外,我们对其余6大类研究进行再次划分,形成21个二级分类。 “综论”(17.05%)下辖三类:新闻传播史论与方法(13.64%)、新闻传播教育与学科建设 (0.97%)、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2.44%) 传播学研究”(23.32%)下辖四类:网络传播与网络管理(10.70%,内部可分为:网络传 播、媒介融合、微博与博客、网络管理等)、批判学派(4.86%,内部可分为:文化研究与传播 政治经济学、信息传播与和谐社会)切、受众与传播效果(3.25%,内部可分为:媒介使用与媒 介素养、第三人效果与数字鸿沟、受众研究等)、国际传播与全球化(4.50%,内部可分为:国 家形象与软实力、全球化与本土化等) “新闻学研究”(25.80%)划为四类:新闻媒体与舆论引导(10.44%,内部可分为:新 闻媒体与新闻报道、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新闻发布与舆论引导等)、新闻生产与舆论导向 (5.32%,内部可分为:新闻与评论、新闻生产、网络与舆论)、新闻观念与新闻思想(5.21% 内部可分为:新闻自由与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事业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传媒改革与新闻文 化(4.83%,内部可分为:主流媒体与报业竞争、符号学与媒介内容分析、传媒发展与文化创意 产业、新闻与媒介文化); “广播电视学研究”(19.40%)划为五类:电视媒体与传播艺术(6.26%,内部可分为:电 视剧、电影、纪录片、电视文化与大众文化等)、电视节目与电视栏目(6.74%,内部可分为 节目创新、主持人、中央电视台与省级卫视等)、广播电视与公共性(3.55%)、制播分离与频 道专业化(0.68%)、盈利模式与产业化(2.18%) 21994-201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76 有多达12785个(76.99%)关键词仅出现1次(占总频次36.60%)。 我们提取15年来每年出现频次最高的20个关键词(因并列关系,实际共取346个关键词), 去重后共获得106个关键词。其中,出现10年及以上的关键词只有9个(传播学、大众传媒、电视 媒体、新闻传播、互联网、媒介、新闻报道、新闻学、电视节目),不到一成;反之,只出现 1年的关键词多达56个,超过一半。如果对比1998年和2012年的前20名关键词,仅有6个(传播 学、大众传媒、互联网、媒介、新闻报道、新闻从业者)重叠。可见,研究热点的转换很快。 (三)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比例 我们对频次在15及以上(意味着 平均每年至少出现1次)的高频关键 词进行聚类分析,以揭示新闻传播学 研究的内部结构。这些关键词共234 个[6](占总词数1.41%),频次9174 (占总频次26.27%),覆盖了约42% 的文献。 结果显示(见图1),按距离远 近,依次形成综论、传播学研究、新 闻学研究、广播电视学研究、传媒经 济学研究、广告学研究、社会化媒体 研究和其他8大类。这个结果基本对 应新闻传播学目前的本科专业设置, 但是多了传媒经济学、少了编辑出版 学。 如以每一类别关键词的词频之和 反映该类研究所占的比重,综论、传播学研究、新闻学研究和广播电视学研究分别占到17.05%、 23.32%、25.80%、19.40%,四者合计约占八成五,广告学占比则不到1%。 为了细致刻画内部结构,除比重较轻的“社会化媒体研究”(1.10%)和“其他”(2.69%) 两类外,我们对其余6大类研究进行再次划分,形成21个二级分类。 “综论”(17.05%)下辖三类:新闻传播史论与方法(13.64%)、新闻传播教育与学科建设 (0.97%)、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2.44%); “传播学研究”(23.32%)下辖四类:网络传播与网络管理(10.70%,内部可分为:网络传 播、媒介融合、微博与博客、网络管理等)、批判学派(4.86%,内部可分为:文化研究与传播 政治经济学、信息传播与和谐社会)[7]、受众与传播效果(3.25%,内部可分为:媒介使用与媒 介素养、第三人效果与数字鸿沟、受众研究等)、国际传播与全球化(4.50%,内部可分为:国 家形象与软实力、全球化与本土化等); “新闻学研究”(25.80%)划为四类:新闻媒体与舆论引导(10.44%,内部可分为:新 闻媒体与新闻报道、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新闻发布与舆论引导等)、新闻生产与舆论导向 (5.32%,内部可分为:新闻与评论、新闻生产、网络与舆论)、新闻观念与新闻思想(5.21%, 内部可分为:新闻自由与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事业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传媒改革与新闻文 化(4.83%,内部可分为:主流媒体与报业竞争、符号学与媒介内容分析、传媒发展与文化创意 产业、新闻与媒介文化); “广播电视学研究”(19.40%)划为五类:电视媒体与传播艺术(6.26%,内部可分为:电 视剧、电影、纪录片、电视文化与大众文化等)、电视节目与电视栏目(6.74%,内部可分为: 节目创新、主持人、中央电视台与省级卫视等)、广播电视与公共性(3.55%)、制播分离与频 道专业化(0.68%)、盈利模式与产业化(2.18%); 图1 研究分类及其比例 图 1 研究分类及其比例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