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9期 王建升等:铸钢轧辊电火花沉积YG8涂层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1155。 1200 (a) 红 降.从上面知道,沉积层的组织中含有高硬度的复 800 杂的碳化物等,而且这些具有粒状细小的高硬度的 400w Fe Co 碳化物是以弥散形式分布的,由于电火花沉积加热 04 WW 和冷却是瞬间完成的,存在着高密度的位错和较高 0 1 456789 能量keV 的残余应力,这些都导致沉积层具有较高的显微 700C(b) 硬度 《刘和)利票 500L Fe 2.4沉积层耐磨性能的分析 300L, 图5为沉积试样和基体的摩擦因数随时间的变 % 789 化图.从中可以看出:在30min内,基体的摩擦因数 4 5 10 能量keV 变化比较大:磨损开始后,摩擦因数先降低而后逐渐 400r (c) 变大.这主要因为基体的硬度不是很高,磨损一开 《) 300 Fe 200 Fe 始即发生严重的黏着,导致摩擦因数迅速增大,磨损 Co 100 W Ww.ww 也比较严重,开始阶段的磨屑主要是黏着造成的材 料转移和剥落形成的,在实验磨损条件下,摩擦副接 4 6 8910 能量keV 触非常紧密,开始形成的磨屑难以逸出,蓄积在两个 图3图2(c中颗粒A,B和C能谱.(a)颗粒A:(b)颗粒B: 接触界面之间成为第3体,将摩擦副分离,使摩擦副 (d颗粒C 相对之间的黏着减弱,并使接触性质发生变化,因此 Fig.3 EDX spectra of Particles A.B and C in Fig.2(c):(a)Parti 摩擦因数迅速下降.随着磨损的进行,磨损接触面 cle A:(b Particle B (c)Particle C 逐步增大,粗糙度变大,温度升高,使磨损工况复杂, (columnar);到接近熔池时,随着G和GlR的进 最终导致摩擦因数逐渐增大.电火花沉积试样后摩 一步减小,成分过冷更加显著,界面上凸起部分能够 擦因数相对来说比较小,主要是因为沉积层中细小 深入液体内部较长的距离,与此同时,凸起部分也向 晶粒的析出增强了沉积层耐磨性能,使得沉积层的 周围排溶质,于是在横向也产生了成分过冷,这时从 摩擦因数有所降低, 主干向横向方向伸出短小的二次横枝.但是,由于 0.8 主干的间距较小,因此二次横枝也比较短,这样就形 0.6 成了特殊的胞状树枝状晶结构2(图2(b)等轴晶 基体 (dendritic)处. 0.4 2.3沉积层硬度变化 0.2 如图4是采用HSV1000型显微硬度计对电火 沉积试样 花沉积层的硬度进行测量的结果.结果表明:电火 花沉积层具有较高的硬度,最高可达13906HV, 0.2 400800120016002000 平均硬度为1331HV,沉积层的硬度显著高于基体 时间s 硬度:而从沉积层到过渡层基体的显微硬度逐渐下 1600 图5沉积层与基体的摩擦因数 Fig.5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ESD coating and substrate 1400 1200 沉积层与铸钢轧辊的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见 表3.从表3中可见,沉积层的磨损率为00010g r1,铸钢轧辊的磨损率为00023gr1.沉积层的 800 基体 沉积层 相对耐磨性为: 600 ew=△Ws/△Wm=2.7/1.2=23 400 过渡层 式中,εw为沉积层的相对耐磨性;W为铸钢轧辊 200 10 20 30 40 试样磨损损失质量,g:Wm为沉积层磨损损失质量, 到沉积层表面的距离μm g·可见沉积层的相对耐磨性比轧辊钢提高了2.3 图4沉积层的显微硬度 倍. Fig 4 Microhardness distribution of the coating图3 图 2( c) 中颗粒 A 、B 和 C 能谱.( a) 颗粒 A ;( b) 颗粒 B ; ( c) 颗粒 C Fig.3 EDX spectra of Particles A, B and C in Fig .2( c) :( a) Parti￾cle A ;( b) Parti cle B;( c) Particle C ( columnar) ) ;到接近熔池时, 随着 G 和 G/ R 的进 一步减小, 成分过冷更加显著, 界面上凸起部分能够 深入液体内部较长的距离, 与此同时, 凸起部分也向 周围排溶质, 于是在横向也产生了成分过冷, 这时从 主干向横向方向伸出短小的二次横枝.但是, 由于 主干的间距较小, 因此二次横枝也比较短, 这样就形 成了特殊的胞状树枝状晶结构[ 12] ( 图 2( b) 等轴晶 ( dendritic) 处) . 图 4 沉积层的显微硬度 Fig.4 Microhardness distribution of the coating 2.3 沉积层硬度变化 如图 4 是采用 HSV1000 型显微硬度计对电火 花沉积层的硬度进行测量的结果.结果表明 :电火 花沉积层具有较高的硬度, 最高可达 1 390.6 HV, 平均硬度为 1 331 HV, 沉积层的硬度显著高于基体 硬度;而从沉积层到过渡层基体的显微硬度逐渐下 降 .从上面知道, 沉积层的组织中含有高硬度的复 杂的碳化物等, 而且这些具有粒状细小的高硬度的 碳化物是以弥散形式分布的, 由于电火花沉积加热 和冷却是瞬间完成的, 存在着高密度的位错和较高 的残余应力, 这些都导致沉积层具有较高的显微 硬度. 2.4 沉积层耐磨性能的分析 图 5 为沉积试样和基体的摩擦因数随时间的变 化图.从中可以看出:在 30 min 内, 基体的摩擦因数 变化比较大 ;磨损开始后, 摩擦因数先降低而后逐渐 变大 .这主要因为基体的硬度不是很高, 磨损一开 始即发生严重的黏着, 导致摩擦因数迅速增大, 磨损 也比较严重, 开始阶段的磨屑主要是黏着造成的材 料转移和剥落形成的, 在实验磨损条件下, 摩擦副接 触非常紧密, 开始形成的磨屑难以逸出, 蓄积在两个 接触界面之间成为第 3 体, 将摩擦副分离, 使摩擦副 相对之间的黏着减弱, 并使接触性质发生变化, 因此 摩擦因数迅速下降 .随着磨损的进行, 磨损接触面 逐步增大, 粗糙度变大, 温度升高, 使磨损工况复杂, 最终导致摩擦因数逐渐增大 .电火花沉积试样后摩 擦因数相对来说比较小, 主要是因为沉积层中细小 晶粒的析出增强了沉积层耐磨性能, 使得沉积层的 摩擦因数有所降低 . 图5 沉积层与基体的摩擦因数 Fig.5 Friction coefficien t of the ESD coating and substrate 沉积层与铸钢轧辊的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见 表 3 .从表 3 中可见, 沉积层的磨损率为 0.001 0 g· r -1 , 铸钢轧辊的磨损率为 0.002 3 g·r -1 .沉积层的 相对耐磨性为: εW =ΔWS/ΔWm =2.7/1.2 =2.3 式中, εW 为沉积层的相对耐磨性;WS 为铸钢轧辊 试样磨损损失质量, g ;Wm 为沉积层磨损损失质量, g .可见沉积层的相对耐磨性比轧辊钢提高了 2.3 倍 . 第 9 期 王建升等:铸钢轧辊电火花沉积 YG8 涂层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 1155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