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04,企业经营环境存在三大变数 2004-03-05 ★能源吃紧、原料涨价,但产成品价格不会有太大的涨幅 ★产能进一步增长,但内需不会有太大增长,外贸出口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在华外资品牌已经完成本土化布局,市场竞争将从高端向低端延伸,参与价格战 展望2004年的企业经营环境将会非常严峻。 一方面,渐进式经济改革创造的体制优势和活力已经消耗殆尽,本来应该由政治改革利 社会改革来突破经济体制的瓶颈,却出现了改革断层。渐进式改革的弊端,以经济结构问题 和社会民生问题的方式表露出来。 另一方面,中国加入WTO两年多,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达到了40%,己经融入了世 界经济体系,不再是一个闭环经济体,与此同时,外资企业将在2004年发力,加大国内市 场的竞争力度,使得国内市场变成了国际市场的一个举足轻重的部分,即使没有出口的企业, 也将在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市场上,参与国际竞争。 我们把产业经济当作企业的经营环境来研究,从中分析企业经营将要遇到的外部挑战和 环境机遇。 企业家面对的2004年,将会有如下三个刚性矛盾: 能源吃紧、原料涨价,但产成品价格不会有太大的涨幅: 产能进一步增长,但内需不会有太大增长,外贸出口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在华外资品牌已经完成本土化布局,市场竞争将从高端向低端延伸,参与价格战。 在这三大矛盾的无情压迫下,2004年,企业总体经营环境将会很不轻松。张瑞敏的八 字格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会成为许许多多企业家们的真实生活写照。 1.能源吃紧、原料涨价已成定局,但消费品价格不可能有多少涨幅 大约在1984年,价格改革的时候,生产资料领域开始试行计划调配价格与市场价格双 轨制,生产资料价格飞速上涨,以铝锭为例,价格上涨达300%。但是,直接牵涉到民生的 消费品价格,因为事关“稳定”,却按计划严格控制,不准涨价。当时的政策是,消费品企 业要“把原材料涨价因素消化在企业内部”。在原材料价格大涨三倍的前提下,铝制品企业 的老总聚在一起开了个诉苦会,算了笔账,一公斤产成品(铝锅),价格比一公斤原材料(铝 锭)价格低多少。算账的结果是赔本生意根本没法做。当然,老总们的目的不是诉苦,他们 的目的是:要么给我计划价原材料,我产品不涨价也可以:要么我水涨船高,也跟着涨价。 因为市场化是当时的大政方针,在财政补贴“政策性亏损”无力维持时,终于放开消费品价 格,导致了一场抢购淘。 时过境迁,20年过去了,消费品生产企业,或者说制造业企业的老总们,又要面对原 料涨价,但产成品不能涨价的槛尬境地了。所不同的是,这次不是政府不让涨,而是市场不 支持涨。 2003年10月,粮食价格暴涨30%。粮价上涨的背后,是农业歉收和供给缺口。1 2004,企业经营环境存在三大变数 2004-03-05 ★ 能源吃紧、原料涨价,但产成品价格不会有太大的涨幅 ★ 产能进一步增长,但内需不会有太大增长,外贸出口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 在华外资品牌已经完成本土化布局,市场竞争将从高端向低端延伸,参与价格战 展望 2004 年的企业经营环境将会非常严峻。 一方面,渐进式经济改革创造的体制优势和活力已经消耗殆尽,本来应该由政治改革和 社会改革来突破经济体制的瓶颈,却出现了改革断层。渐进式改革的弊端,以经济结构问题 和社会民生问题的方式表露出来。 另一方面,中国加入 WTO 两年多,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达到了 40%,已经融入了世 界经济体系,不再是一个闭环经济体,与此同时,外资企业将在 2004 年发力,加大国内市 场的竞争力度,使得国内市场变成了国际市场的一个举足轻重的部分,即使没有出口的企业, 也将在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市场上,参与国际竞争。 我们把产业经济当作企业的经营环境来研究,从中分析企业经营将要遇到的外部挑战和 环境机遇。 企业家面对的 2004 年,将会有如下三个刚性矛盾: 能源吃紧、原料涨价,但产成品价格不会有太大的涨幅; 产能进一步增长,但内需不会有太大增长,外贸出口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在华外资品牌已经完成本土化布局,市场竞争将从高端向低端延伸,参与价格战。 在这三大矛盾的无情压迫下,2004 年,企业总体经营环境将会很不轻松。张瑞敏的八 字格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会成为许许多多企业家们的真实生活写照。 1.能源吃紧、原料涨价已成定局,但消费品价格不可能有多少涨幅 大约在 1984 年,价格改革的时候,生产资料领域开始试行计划调配价格与市场价格双 轨制,生产资料价格飞速上涨,以铝锭为例,价格上涨达 300%。但是,直接牵涉到民生的 消费品价格,因为事关“稳定”,却按计划严格控制,不准涨价。当时的政策是,消费品企 业要“把原材料涨价因素消化在企业内部”。在原材料价格大涨三倍的前提下,铝制品企业 的老总聚在一起开了个诉苦会,算了笔账,一公斤产成品(铝锅),价格比一公斤原材料(铝 锭)价格低多少。算账的结果是赔本生意根本没法做。当然,老总们的目的不是诉苦,他们 的目的是:要么给我计划价原材料,我产品不涨价也可以;要么我水涨船高,也跟着涨价。 因为市场化是当时的大政方针,在财政补贴“政策性亏损”无力维持时,终于放开消费品价 格,导致了一场抢购潮。 时过境迁,20 年过去了,消费品生产企业,或者说制造业企业的老总们,又要面对原 料涨价,但产成品不能涨价的尴尬境地了。所不同的是,这次不是政府不让涨,而是市场不 支持涨。 2003 年 10 月,粮食价格暴涨 30%。粮价上涨的背后,是农业歉收和供给缺口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