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0年月日 第1教学周1第1、2节(第1次课) 教学的基本内容 与诸子哲理寓言不同,《战国策》寓言最明显的特色是它们所具有的功利性色彩 前人研究《战国策》寓言,对它所使用的寓言总数,往往只有一些笼统模糊的数据。如鲍 延毅主编的《寓言辞典》中统计出的数据是“50余则”;陈浦清的《中国古代寓言史》中也统计 成“50余则”。另外,前人硏究寓言时,往往将“历史故事”也纳入寓言范畴之内,如曾广开先 生认为《战国策》中使用的寓言从表现形式看,可归纳为几种情况:(一)简单的寓言,甚至个 别是复杂比喻:(二)纯粹的历史故事;(三)镶嵌在说辞中可独立成篇的寓言故事:(四)有意 识创作的具有寓言象征的完整独立的作品。 这些研究情况乃是笔者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故本文欲先就这些情况发表拙见,然后对《战国策》 寓言的功利特色进行分析研究 什么是“寓言”?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寓言”有两层含义:1、有所寄托的话;2、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常带有劝戒、教育的 性质。1994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采用与之相同的看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则仅采用了第二 层含义。 笔者认为,当我们对文学作品中的寓言进行研究时,首先要清楚,我们这时所指的寓言是 种文学体裁,所以本人会采纳它的第二层含义的界定。这个界定包含了几个特征:(1)假托 的虚拟的故事:(2)自然物的拟人手法;(3)带劝戒、教育的性质。根据这几个特征可得出 由于“历史故事”违反第(1)特征,故不能被纳入我们所要研究的“寓言”范畴。当然,“复 杂比喻”更不能被纳入,因为它还未形成一则故事 这样,让我们重新对《战国策》寓言进行数目的统计,最后得出确切的数据是三十一则。从表 现形式看,它们分别是:(1)散见于策士们说辞中的简单或又可独立成篇的寓言:(2)有意识 创作的完整独立的寓言作品 第二种类型的寓言,在《战国策》的寓言中仅见“新妇”这一则。它的体式已近于唐柳宗元的 寓言体式。本文欲硏究的是《战国策》中第一种类型的寓言作品,而对“新妇”一则不予讨论。 战国时代,诸侯兼并日趋激烈,为扩充自己领土或维持已有领土不被侵略,在需要勇士的 同时,更需要一批能说会道,头脑灵活的策谋之士。《荀子·劝学》篇曾说:“事两君者不容。” 但在战国时代,一位策士很可能同时服务于两位诸侯甚至是双方互相对立的诸侯,这样,凡事 小心谨慎、讲究其功利价值已成为他们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势必会影响渗透到《战 国策》所使用的寓言中来。下面我们就以它所使用寓言的思想内容来分析这一影响 战国时期诸侯间弱肉强食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些诸侯为辟地聚民而东讨西伐,策士苦口婆 心,劝诫他们要审时度势,为了将问题说得形象生动,更易令君王意识到其做法的利害关系 便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寓言这种文学体裁。请看“犬逐狡兔”一则: 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 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最快的狗:东郭逡,是天下最狡猾的兔子。狗逐狡兔,互不相让,结果 双方都累死,农夫恰遇之,不劳而获。当时齐欲伐魏,淳于髡这位策士运用该故事,意在劝阻 齐王,提醒他要审时度势,莫与魏相斗,否则强秦可能会充当“农夫”,不劳而获得魏、齐两国。 齐王听了他的一番话后,果然放弃了对魏的攻伐,其中寓言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略的 22 200 年 月 日 第 1 教学周 1/第 1、2 节(第 1 次课) 第 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与诸子哲理寓言不同,《战国策》寓言最明显的特色是它们所具有的功利性色彩。 前人研究《战国策》寓言,对它所使用的寓言总数,往往只有一些笼统模糊的数据。如鲍 延毅主编的《寓言辞典》中统计出的数据是“50 余则”;陈浦清的《中国古代寓言史》中也统计 成“50 余则”。另外,前人研究寓言时,往往将“历史故事”也纳入寓言范畴之内,如曾广开先 生认为《战国策》中使用的寓言从表现形式看,可归纳为几种情况:(一)简单的寓言,甚至个 别是复杂比喻;(二)纯粹的历史故事;(三)镶嵌在说辞中可独立成篇的寓言故事;(四)有意 识创作的具有寓言象征的完整独立的作品。 这些研究情况乃是笔者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故本文欲先就这些情况发表拙见,然后对《战国策》 寓言的功利特色进行分析研究。 什么是“寓言”?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寓言”有两层含义:1、有所寄托的话;2、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常带有劝戒、教育的 性质。1994 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采用与之相同的看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则仅采用了第二 层含义。 笔者认为,当我们对文学作品中的寓言进行研究时,首先要清楚,我们这时所指的寓言是 一种文学体裁,所以本人会采纳它的第二层含义的界定。这个界定包含了几个特征:(1)假托 的虚拟的故事;(2)自然物的拟人手法;(3)带劝戒、教育的性质。根据这几个特征可得出, 由于“历史故事”违反第(1)特征,故不能被纳入我们所要研究的“寓言”范畴。当然,“复 杂比喻”更不能被纳入,因为它还未形成一则故事。 这样,让我们重新对《战国策》寓言进行数目的统计,最后得出确切的数据是三十一则。从表 现形式看,它们分别是:(1)散见于策士们说辞中的简单或又可独立成篇的寓言;(2)有意识 创作的完整独立的寓言作品。 第二种类型的寓言,在《战国策》的寓言中仅见“新妇”这一则。它的体式已近于唐柳宗元的 寓言体式。本文欲研究的是《战国策》中第一种类型的寓言作品,而对“新妇”一则不予讨论。 战国时代,诸侯兼并日趋激烈,为扩充自己领土或维持已有领土不被侵略,在需要勇士的 同时,更需要一批能说会道,头脑灵活的策谋之士。《荀子•劝学》篇曾说:“事两君者不容。” 但在战国时代,一位策士很可能同时服务于两位诸侯甚至是双方互相对立的诸侯,这样,凡事 小心谨慎、讲究其功利价值已成为他们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势必会影响渗透到《战 国策》所使用的寓言中来。下面我们就以它所使用寓言的思想内容来分析这一影响。 战国时期诸侯间弱肉强食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些诸侯为辟地聚民而东讨西伐,策士苦口婆 心,劝诫他们要审时度势,为了将问题说得形象生动,更易令君王意识到其做法的利害关系, 便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寓言这种文学体裁。请看“犬逐狡兔”一则: 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 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最快的狗;东郭逡,是天下最狡猾的兔子。狗逐狡兔,互不相让,结果 双方都累死,农夫恰遇之,不劳而获。当时齐欲伐魏,淳于髡这位策士运用该故事,意在劝阻 齐王,提醒他要审时度势,莫与魏相斗,否则强秦可能会充当“农夫”,不劳而获得魏、齐两国。 齐王听了他的一番话后,果然放弃了对魏的攻伐,其中寓言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略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