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词汇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81,文件大小:326.5KB,团购合买
与诸子哲理寓言不同,《战国策》寓言最明显的特色是它们所具有的功利性色彩。 前人研究《战国策》寓言,对它所使用的寓言总数,往往只有一些笼统模糊的数据。如鲍 延毅主编的《寓言辞典》中统计出的数据是“50 余则”;陈浦清的《中国古代寓言史》中也统计 成“50 余则”。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教案首页 第二章词汇 授课内容 文选战国策 文选论语 所需课时20学时 王力《古代汉语》 主要教材或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 参考资料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 熟悉汉语词汇的构成和特点 了解古代词汇的多义、同源 教学目标 掌握古今词汇的不同和联系 古代词汇的多义、同源 教学重点 古今词汇的不同和联系 古代词汇的同源 古今词汇的不同和联系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二章词汇 第一节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2学时 第二节古代汉语的多义词2学时 教学内容及第三节古代汉语的同义关系2学时 时间安排 第四节古代汉语词的同源关系2学时 文选国策4学时 文选论语8学时 匚学习指导注意词语古今微殊的词语、联系语义学的基础知识 作业及剧考题指导阅读《古汉语词汇纲要》 同意上述安排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教案首页 授课内容 第二章 词汇 文选战国策 文选论语 所需课时 20 学时 主要教材或 参考资料 王 力《古代汉语》 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 教学目标 熟悉汉语词汇的构成和特点 了解古代词汇的多义、同源 掌握古今词汇的不同和联系 教学重点 古代词汇的多义、同源 古今词汇的不同和联系 教学难点 古代词汇的同源 古今词汇的不同和联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内容及 时间安排 第二章 词汇 第一节 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 2 学时 第二节 古代汉语的多义词 2 学时 第三节 古代汉语的同义关系 2 学时 第四节 古代汉语词的同源关系 2 学时 文选国策 4 学时 文选论语 8 学时 学习指导 注意词语古今微殊的词语、联系语义学的基础知识 作业及思考题 指导阅读《古汉语词汇纲要》 教研室审阅意见 同意上述安排。 教研室主任签字:

200年月日 第1教学周1第1、2节(第1次课) 教学的基本内容 与诸子哲理寓言不同,《战国策》寓言最明显的特色是它们所具有的功利性色彩 前人研究《战国策》寓言,对它所使用的寓言总数,往往只有一些笼统模糊的数据。如鲍 延毅主编的《寓言辞典》中统计出的数据是“50余则”;陈浦清的《中国古代寓言史》中也统计 成“50余则”。另外,前人硏究寓言时,往往将“历史故事”也纳入寓言范畴之内,如曾广开先 生认为《战国策》中使用的寓言从表现形式看,可归纳为几种情况:(一)简单的寓言,甚至个 别是复杂比喻:(二)纯粹的历史故事;(三)镶嵌在说辞中可独立成篇的寓言故事:(四)有意 识创作的具有寓言象征的完整独立的作品。 这些研究情况乃是笔者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故本文欲先就这些情况发表拙见,然后对《战国策》 寓言的功利特色进行分析研究 什么是“寓言”?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寓言”有两层含义:1、有所寄托的话;2、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常带有劝戒、教育的 性质。1994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采用与之相同的看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则仅采用了第二 层含义。 笔者认为,当我们对文学作品中的寓言进行研究时,首先要清楚,我们这时所指的寓言是 种文学体裁,所以本人会采纳它的第二层含义的界定。这个界定包含了几个特征:(1)假托 的虚拟的故事:(2)自然物的拟人手法;(3)带劝戒、教育的性质。根据这几个特征可得出 由于“历史故事”违反第(1)特征,故不能被纳入我们所要研究的“寓言”范畴。当然,“复 杂比喻”更不能被纳入,因为它还未形成一则故事 这样,让我们重新对《战国策》寓言进行数目的统计,最后得出确切的数据是三十一则。从表 现形式看,它们分别是:(1)散见于策士们说辞中的简单或又可独立成篇的寓言:(2)有意识 创作的完整独立的寓言作品 第二种类型的寓言,在《战国策》的寓言中仅见“新妇”这一则。它的体式已近于唐柳宗元的 寓言体式。本文欲硏究的是《战国策》中第一种类型的寓言作品,而对“新妇”一则不予讨论。 战国时代,诸侯兼并日趋激烈,为扩充自己领土或维持已有领土不被侵略,在需要勇士的 同时,更需要一批能说会道,头脑灵活的策谋之士。《荀子·劝学》篇曾说:“事两君者不容。” 但在战国时代,一位策士很可能同时服务于两位诸侯甚至是双方互相对立的诸侯,这样,凡事 小心谨慎、讲究其功利价值已成为他们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势必会影响渗透到《战 国策》所使用的寓言中来。下面我们就以它所使用寓言的思想内容来分析这一影响 战国时期诸侯间弱肉强食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些诸侯为辟地聚民而东讨西伐,策士苦口婆 心,劝诫他们要审时度势,为了将问题说得形象生动,更易令君王意识到其做法的利害关系 便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寓言这种文学体裁。请看“犬逐狡兔”一则: 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 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最快的狗:东郭逡,是天下最狡猾的兔子。狗逐狡兔,互不相让,结果 双方都累死,农夫恰遇之,不劳而获。当时齐欲伐魏,淳于髡这位策士运用该故事,意在劝阻 齐王,提醒他要审时度势,莫与魏相斗,否则强秦可能会充当“农夫”,不劳而获得魏、齐两国。 齐王听了他的一番话后,果然放弃了对魏的攻伐,其中寓言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略的 2

2 200 年 月 日 第 1 教学周 1/第 1、2 节(第 1 次课) 第 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与诸子哲理寓言不同,《战国策》寓言最明显的特色是它们所具有的功利性色彩。 前人研究《战国策》寓言,对它所使用的寓言总数,往往只有一些笼统模糊的数据。如鲍 延毅主编的《寓言辞典》中统计出的数据是“50 余则”;陈浦清的《中国古代寓言史》中也统计 成“50 余则”。另外,前人研究寓言时,往往将“历史故事”也纳入寓言范畴之内,如曾广开先 生认为《战国策》中使用的寓言从表现形式看,可归纳为几种情况:(一)简单的寓言,甚至个 别是复杂比喻;(二)纯粹的历史故事;(三)镶嵌在说辞中可独立成篇的寓言故事;(四)有意 识创作的具有寓言象征的完整独立的作品。 这些研究情况乃是笔者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故本文欲先就这些情况发表拙见,然后对《战国策》 寓言的功利特色进行分析研究。 什么是“寓言”?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寓言”有两层含义:1、有所寄托的话;2、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常带有劝戒、教育的 性质。1994 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采用与之相同的看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则仅采用了第二 层含义。 笔者认为,当我们对文学作品中的寓言进行研究时,首先要清楚,我们这时所指的寓言是 一种文学体裁,所以本人会采纳它的第二层含义的界定。这个界定包含了几个特征:(1)假托 的虚拟的故事;(2)自然物的拟人手法;(3)带劝戒、教育的性质。根据这几个特征可得出, 由于“历史故事”违反第(1)特征,故不能被纳入我们所要研究的“寓言”范畴。当然,“复 杂比喻”更不能被纳入,因为它还未形成一则故事。 这样,让我们重新对《战国策》寓言进行数目的统计,最后得出确切的数据是三十一则。从表 现形式看,它们分别是:(1)散见于策士们说辞中的简单或又可独立成篇的寓言;(2)有意识 创作的完整独立的寓言作品。 第二种类型的寓言,在《战国策》的寓言中仅见“新妇”这一则。它的体式已近于唐柳宗元的 寓言体式。本文欲研究的是《战国策》中第一种类型的寓言作品,而对“新妇”一则不予讨论。 战国时代,诸侯兼并日趋激烈,为扩充自己领土或维持已有领土不被侵略,在需要勇士的 同时,更需要一批能说会道,头脑灵活的策谋之士。《荀子•劝学》篇曾说:“事两君者不容。” 但在战国时代,一位策士很可能同时服务于两位诸侯甚至是双方互相对立的诸侯,这样,凡事 小心谨慎、讲究其功利价值已成为他们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势必会影响渗透到《战 国策》所使用的寓言中来。下面我们就以它所使用寓言的思想内容来分析这一影响。 战国时期诸侯间弱肉强食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些诸侯为辟地聚民而东讨西伐,策士苦口婆 心,劝诫他们要审时度势,为了将问题说得形象生动,更易令君王意识到其做法的利害关系, 便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寓言这种文学体裁。请看“犬逐狡兔”一则: 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 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最快的狗;东郭逡,是天下最狡猾的兔子。狗逐狡兔,互不相让,结果 双方都累死,农夫恰遇之,不劳而获。当时齐欲伐魏,淳于髡这位策士运用该故事,意在劝阻 齐王,提醒他要审时度势,莫与魏相斗,否则强秦可能会充当“农夫”,不劳而获得魏、齐两国。 齐王听了他的一番话后,果然放弃了对魏的攻伐,其中寓言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略的

表现同一主题的寓言还有诸如至今仍家喻户晓的“鹬蚌相争”、“南辕北辙”、“画蛇添足”等等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惹怒了君王,就可能会掉脑袋,所以策士在为诸侯们 出谋画策的同时,还必须运用智慧,为保护自身的利益和安全,与君王们周旋。这时,寓言再 次成为他们巧妙运用的工具。如“东门吴死子 梁人有东门吴者,其子死而不忧。其相室曰:“公之爱子也,天下无有,今子死不忧,何也?” 东门吴曰:“吾尝无子,无子之时不忧:今子死,乃即与无子时同也。臣奚忧焉?” 当时应侯范睢在韩之汝南的私养地失去了,秦昭王问他伤不伤心,他便巧妙地运用这则故 事来为自己诡辩,以示其对财物的平淡之心,真乃用心良苦 为了让君王时刻相信自己,排除君王对自己的猜疑,策士们便不断地向君王表白自己的耿耿忠 心。如“楚人有两妻”这则寓言: 楚人有两妻者,人謎其妻长者,詈之;謎其少者,少者许之。居无几何,有两妻者死。容 谓跳者曰:“汝取长者乎?少者乎?”“取长者”。客曰:“长者詈汝,少者和汝,汝何为取长者? 曰:“居彼人之所,则欲其许我也;今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 陈轸由仕楚转而仕秦,遭张仪在秦惠王面前非议,所以用此寓言来表明自己的忠心,意在 说明,仕楚忠楚,仕秦亦会忠秦,从而有效地排除了秦惠王对他的猜疑 此外,“曾参杀人”、“三人成虎”、“恶狗溺井”等等,这些寓言故事也都是策士或表其忠诚之心, 或劝君莫信谗言、为自己辩护时强有力的武器

3 表现同一主题的寓言还有诸如至今仍家喻户晓的“鹬蚌相争”、“南辕北辙”、“画蛇添足”等等。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惹怒了君王,就可能会掉脑袋,所以策士在为诸侯们 出谋画策的同时,还必须运用智慧,为保护自身的利益和安全,与君王们周旋。这时,寓言再 次成为他们巧妙运用的工具。如“东门吴死子”: 梁人有东门吴者,其子死而不忧。其相室曰:“公之爱子也,天下无有,今子死不忧,何也?” 东门吴曰:“吾尝无子,无子之时不忧;今子死,乃即与无子时同也。臣奚忧焉?” 当时应侯范睢在韩之汝南的私养地失去了,秦昭王问他伤不伤心,他便巧妙地运用这则故 事来为自己诡辩,以示其对财物的平淡之心,真乃用心良苦。 为了让君王时刻相信自己,排除君王对自己的猜疑,策士们便不断地向君王表白自己的耿耿忠 心。如“楚人有两妻”这则寓言: 楚人有两妻者,人誂其妻长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许之。居无几何,有两妻者死。容 谓誂者曰:“汝取长者乎?少者乎?”“取长者”。客曰:“长者詈汝,少者和汝,汝何为取长者?” 曰:“居彼人之所,则欲其许我也;今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 陈轸由仕楚转而仕秦,遭张仪在秦惠王面前非议,所以用此寓言来表明自己的忠心,意在 说明,仕楚忠楚,仕秦亦会忠秦,从而有效地排除了秦惠王对他的猜疑。 此外,“曾参杀人”、“三人成虎”、“恶狗溺井”等等,这些寓言故事也都是策士或表其忠诚之心, 或劝君莫信谗言、为自己辩护时强有力的武器

第1教学周3第1、2节(第2次课) 教学的基本内容 早在战国时代的策士们,便已学会自我推销术,令我们这些现代人咋舌不已。如“江上处 女”这则寓言故事 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 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馀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有益于处 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 当时甘茂从秦逃到齐,在途中遇到齐王的当前红人苏秦,甘茂便抓紧时机,讲述了这则寓 言故事,而后借题发挥,请求苏秦在齐王面前推荐自己。这则寓言故事貌似在宣扬人与人之间 的友爱精神,但若从更深层次进行剖析,不难发现,甘茂这位策士正是巧妙地通过这则寓言, 有礼有节地谦虚地向苏秦推销了自己,这么出色的说辞,谁能不为之心动呢?结果,由于苏秦 在齐王面前的大力推荐,甘茂重用于齐王。 千里马更成为策士们为了自我推销而使用的寓言故事中俯拾皆是的“贤才”的代名词,如 骥遇伯乐”、“马不千里”等等。通过这些寓言故事的运用,策士们在成功地推销了自己的同 时还达到了要求君王们爱惜贤才的目的。 除了以上这三种主题的寓言外,还有许多生动而针对性极强的寓言,这里就不一一分析了。 总而言之,所有这些散见于策士们说辞中的寓言故事,在思想内容上,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特征: 所有的寓言故事都在被充分而巧妙地利用着。它们的运用总为解决即时出现的具体问题而服务, 并总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体现出极强的功利性和实效性。这与同期的诸子散文《庄子》、《墨 子》,甚至是讲究务实的《韩非子》中所使用的寓言大不相同,虽然《韩非子》寓言的讲究务实 的作风与《战国策》寓言体现的功利性相似,但它毕竟是诸子哲理寓言,它的目的仍是为了阐 明自己的哲学观点,而不会与《战国策》寓言一样,体现出极为明显的功利性。《战国策》寓言 在思想内容上体现出来的这种特征,正是“战国”这个你争我霸的特殊历史时代及“策士”这 种特殊的身份的投影,他们不能不讲究办事效率和其功利性价值。这种意识始终支配着他们 从而又始终支配着《战国策》寓言的创作 前面说过,正是由于特殊的年代及特殊的身份使策士们的思想受到功利意识的支配,这种 意识又始终支配着散见于他们说辞中的寓言创作。其功利性特征不仅明显地体现在《战国策》 寓言的思想内容层面,而且影响到这些寓言故事的艺术技巧。下面,让我们对《战国策》中使 用的寓言所体现出的艺术特色及技巧与《庄子》寓言进行简单的比较 《战国策》所使用的寓言故事,其取材范围虽有极少部分是现实中无法找到的超现实的人或 物,如“神丛”这则寓言故事中的“神丛”;但绝大部分仍取材于存在于现实中的人或物,如狐 狸、老虎、兔子等等。这与《庄子》寓言不同,庄子的哲理寓言喜欢尽力舒展其想象的翅膀逍 遥于超现实的幻境中,如《逍遥游》中的“鲲鹏与斥鴳”、《则阳》中的“触蛮之战”中的“蜗 中有两国”、《外物》中“任公子钓大鱼”中那条可供江南各省人饱餐一顿的大鱼……这些取材 无不给人一种荒诞、谬悠之感。 (二)情节的淡化与形象塑造的简单生动化 《战国策》寓言在故事情节安排上,终是在单线条的平铺直叙之中。如描写两禽相斗之情形: “……虎将即禽,禽不知虎之即已也,而相斗两罢,而归其死于虎。……”三言两语,让我们

4 第 1 教学周 3/第 1、2 节(第 2 次课) 第 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早在战国时代的策士们,便已学会自我推销术,令我们这些现代人咋舌不已。如“江上处 女”这则寓言故事: 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 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馀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有益于处 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 当时甘茂从秦逃到齐,在途中遇到齐王的当前红人苏秦,甘茂便抓紧时机,讲述了这则寓 言故事,而后借题发挥,请求苏秦在齐王面前推荐自己。这则寓言故事貌似在宣扬人与人之间 的友爱精神,但若从更深层次进行剖析,不难发现,甘茂这位策士正是巧妙地通过这则寓言, 有礼有节地谦虚地向苏秦推销了自己,这么出色的说辞,谁能不为之心动呢?结果,由于苏秦 在齐王面前的大力推荐,甘茂重用于齐王。 千里马更成为策士们为了自我推销而使用的寓言故事中俯拾皆是的“贤才”的代名词,如 “骥遇伯乐”、“马不千里”等等。通过这些寓言故事的运用,策士们在成功地推销了自己的同 时还达到了要求君王们爱惜贤才的目的。 除了以上这三种主题的寓言外,还有许多生动而针对性极强的寓言,这里就不一一分析了。 总而言之,所有这些散见于策士们说辞中的寓言故事,在思想内容上,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特征: 所有的寓言故事都在被充分而巧妙地利用着。它们的运用总为解决即时出现的具体问题而服务, 并总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体现出极强的功利性和实效性。这与同期的诸子散文《庄子》、《墨 子》,甚至是讲究务实的《韩非子》中所使用的寓言大不相同,虽然《韩非子》寓言的讲究务实 的作风与《战国策》寓言体现的功利性相似,但它毕竟是诸子哲理寓言,它的目的仍是为了阐 明自己的哲学观点,而不会与《战国策》寓言一样,体现出极为明显的功利性。《战国策》寓言 在思想内容上体现出来的这种特征,正是“战国”这个你争我霸的特殊历史时代及“策士”这 种特殊的身份的投影,他们不能不讲究办事效率和其功利性价值。这种意识始终支配着他们, 从而又始终支配着《战国策》寓言的创作。 前面说过,正是由于特殊的年代及特殊的身份使策士们的思想受到功利意识的支配,这种 意识又始终支配着散见于他们说辞中的寓言创作。其功利性特征不仅明显地体现在《战国策》 寓言的思想内容层面,而且影响到这些寓言故事的艺术技巧。下面,让我们对《战国策》中使 用的寓言所体现出的艺术特色及技巧与《庄子》寓言进行简单的比较。 《战国策》所使用的寓言故事,其取材范围虽有极少部分是现实中无法找到的超现实的人或 物,如“神丛”这则寓言故事中的“神丛”;但绝大部分仍取材于存在于现实中的人或物,如狐 狸、老虎、兔子等等。这与《庄子》寓言不同,庄子的哲理寓言喜欢尽力舒展其想象的翅膀逍 遥于超现实的幻境中,如《逍遥游》中的“鲲鹏与斥鴳”、《则阳》中的“触蛮之战”中的“蜗 中有两国”、《外物》中“任公子钓大鱼”中那条可供江南各省人饱餐一顿的大鱼……这些取材 无不给人一种荒诞、谬悠之感。 (二)情节的淡化与形象塑造的简单生动化 《战国策》寓言在故事情节安排上,终是在单线条的平铺直叙之中。如描写两禽相斗之情形: “……虎将即禽,禽不知虎之即已也,而相斗两罢,而归其死于虎。……”三言两语,让我们

了解了故事的前因后果。在淡化情节的同时,《战国策》寓言在塑造形象时,也常将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以及环境描写一一删去,而是通过简洁传神的对话来体现,如“三人成虎”、“柱山两 木”、“江上处女”等等 这与《庄子》中倾泻胸臆的寓言故事描写大异其趣,后者极尽描写之能事。请看对任公子钓 到大鱼之后的描写:“…牵巨钩餡没而下、鹜扬而奋髻,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 赫千里。……”如此渲染、夸张的描述在《战国策》中是找不到的。 作为寓言,从现实角度看,这些故事往往是虚构的,因而夸张、想象、借喻、拟人等手法 经常被使用,语言也随之显得富丽堂皇。这些特色最为典型地体现在《庄子》的哲理寓言中,《庄 子》寓言语言的汪洋恣肆,主要就体现在它那极度的夸张及奇异的想象上,像“触蛮之争”、“任 公子钓大鱼”等就是很好的例子。相形之下,《战国策》寓言就显得平淡、朴实得多,《战国策》 寓言与《庄子》寓言在表现手法上的最大区别在于很少甚至几乎没有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它 在语言上显得朴实通俗而又生动有趣,这在前面所举的例子中已足以证明,这里就不再加以论 述了 通过与《庄子》寓言艺术技巧的比较,我们可看出《战国策》的寓言创作在艺术技巧上显 出一种言简意赅、质朴、生动而又余味无穷的艺术风格。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之 间的不同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再回到《战国策》寓言创作的讲究“功利性”这个特 征上来。《战国策》所使用的这三十一则寓言,都是散见于策士们的说辞中的,听话的对象是君 王们,必须用简洁而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道理讲清楚并让君王所接受,从而解决面前所摆着的迫 在眉睫的问题:而《庄子》是一本宣扬自己哲学观点的书,在书中所用的寓言以倾泻胸臆为主 要目的,故可以写得洋洋洒洒。 综观《战国策》中的三十一则寓言,可以看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都体现 出很浓郁的功利色彩。它们散见于纵横策士的外交辞令中,与战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形势紧密相 连,成为纵横策士游说的工具。他们的着重点决非如诸子寓言般去探求深奥的哲理,而是针对 具体斗争环境随机运用这些寓言或进行诡辩,或说服君王,或说明某种利害关系……所以,《战 国策》所运用的这三十一则寓言,它们的价值并不在于其喻体所揭示的富有哲理的层面,而在 于它们本身所具有的强烈的针对性及功利性

5 了解了故事的前因后果。在淡化情节的同时,《战国策》寓言在塑造形象时,也常将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以及环境描写一一删去,而是通过简洁传神的对话来体现,如“三人成虎”、“柱山两 木”、“江上处女”等等。 这与《庄子》中倾泻胸臆的寓言故事描写大异其趣,后者极尽描写之能事。请看对任公子钓 到大鱼之后的描写:“……牵巨钩錎没而下、鹜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 赫千里。……”如此渲染、夸张的描述在《战国策》中是找不到的。 作为寓言,从现实角度看,这些故事往往是虚构的,因而夸张、想象、借喻、拟人等手法 经常被使用,语言也随之显得富丽堂皇。这些特色最为典型地体现在《庄子》的哲理寓言中,《庄 子》寓言语言的汪洋恣肆,主要就体现在它那极度的夸张及奇异的想象上,像“触蛮之争”、“任 公子钓大鱼”等就是很好的例子。相形之下,《战国策》寓言就显得平淡、朴实得多,《战国策》 寓言与《庄子》寓言在表现手法上的最大区别在于很少甚至几乎没有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它 在语言上显得朴实通俗而又生动有趣,这在前面所举的例子中已足以证明,这里就不再加以论 述了。 通过与《庄子》寓言艺术技巧的比较,我们可看出《战国策》的寓言创作在艺术技巧上显 出一种言简意赅、质朴、生动而又余味无穷的艺术风格。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之 间的不同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再回到《战国策》寓言创作的讲究“功利性”这个特 征上来。《战国策》所使用的这三十一则寓言,都是散见于策士们的说辞中的,听话的对象是君 王们,必须用简洁而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道理讲清楚并让君王所接受,从而解决面前所摆着的迫 在眉睫的问题;而《庄子》是一本宣扬自己哲学观点的书,在书中所用的寓言以倾泻胸臆为主 要目的,故可以写得洋洋洒洒。 综观《战国策》中的三十一则寓言,可以看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都体现 出很浓郁的功利色彩。它们散见于纵横策士的外交辞令中,与战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形势紧密相 连,成为纵横策士游说的工具。他们的着重点决非如诸子寓言般去探求深奥的哲理,而是针对 具体斗争环境随机运用这些寓言或进行诡辩,或说服君王,或说明某种利害关系……所以,《战 国策》所运用的这三十一则寓言,它们的价值并不在于其喻体所揭示的富有哲理的层面,而在 于它们本身所具有的强烈的针对性及功利性

第2教学周1第1、2节(第3次课) 教学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词汇 第一节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 、文言文中的字和词 要想弄清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首先要必须分辨字和词这两个概念。 字和词不是同一个概念。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意单位,它以音为义的信号,音和 义在约定俗成的原则下结合起来,便形成口语的词。而字是词的记录符号,它用字形来标词 从词那里承受到音与义,因而形成一个形音义的结合体。在现代汉语里,字和词一般是不会混 淆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它是由三个词构成的一个短语,而用七个字来书写。又例如 “固”是一个字,它在现代汉语里一般不独立运用,因为它记录的只是一个单音节的语素,必 须和另一个或一些语素结合成“固然”、“固定”、“固有”、“固体”、“坚持”“顽固”、“依然固 我”等词或成语后,才能独立运用。在这些情况下,一个字不等于一个词。现代汉语里双音词 和多音词居多,字和词也就常常处于统一的情况下,因此,在读白话文的时候,人们总是习惯 于把词看作语言的表音单位而把字仅仅看作语言的书写单位 但是,在用古代汉语写成的书面作品文言文里,情况就不同了。文言词大多是音节的,在 般情况下,一个汉字就记录一个词。例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个复句用十一 个字记录,也就是由十一个词组成。“朝令夕改”,四个词构成一个短语,也就是由个四字记录。 也就是说,在一般和多数情况下,字和词在单位上是统一的。而且,文言文用的书面语言,由 于时过境迁,不会再同时以口语的形式出现,必须通过字的媒介,才能识词、析句、阅读篇章 因此,古人从来都把一个字当作一个词。古代的注释书和字书、韵书上所说的“字”,实际上指 的就是词,而它们所说的“词”,倒专指的是虚词。这样,在阅读文言文时,字和词常常会不自 觉地变成了同一个概念 从个别的词来说,在一般情况下,称一个词为一个字是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的,但是在讨论字 与词的规律、研究字与词的诸多现象时,把字与词等同起义来,便会生出很多麻烦,是很不科 学的。因此,字和词在本质上不是同一个东西,除了它们彼此关系密切外,民还有着互不相同 的发展规律。尽管汉字的造字初期是一词造一字,字词的对当关系非常整齐,然而到了后来 由于词的分化派生、字的孳乳借用,异词同字和异字同词现象渐渐多起来 异词同字现象如: ①甲、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甚倨。(《居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乙、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②甲、形貌昳丽。(《战国策·齐策》) 乙、丽土之毛。(《甘藷疏序》) ③甲、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王风·硕鼠》) 乙、唯闻女叹息。(《木兰诗》) 以上三例,①甲的“观”指的是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而①乙的“观”则当“观 看”、“观赏”讲。两义同写“观”字,显然并非一词。②甲的“丽”义为“华美”,②乙的“丽 义为“附着”,也是两个词。至于③甲“女”其实是第二人称代词“汝”,③乙的“女”,更是没

6 第 2 教学周 1/第 1、2 节(第 3 次课) 第 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 词 汇 第一节 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 一、 文言文中的字和词 要想弄清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首先要必须分辨字和词这两个概念。 字和词不是同一个概念。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意单位,它以音为义的信号,音和 义在约定俗成的原则下结合起来,便形成口语的词。而字是词的记录符号,它用字形来标词, 从词那里承受到音与义,因而形成一个形音义的结合体。在现代汉语里,字和词一般是不会混 淆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它是由三个词构成的一个短语,而用七个字来书写。又例如: “固”是一个字,它在现代汉语里一般不独立运用,因为它记录的只是一个单音节的语素,必 须和另一个或一些语素结合成“固然”、“固定”、“固有”、“固体”、“坚持”、“顽固”、“依然固 我”等词或成语后,才能独立运用。在这些情况下,一个字不等于一个词。现代汉语里双音词 和多音词居多,字和词也就常常处于统一的情况下,因此,在读白话文的时候,人们总是习惯 于把词看作语言的表音单位而把字仅仅看作语言的书写单位。 但是,在用古代汉语写成的书面作品文言文里,情况就不同了。文言词大多是音节的,在一 般情况下,一个汉字就记录一个词。例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个复句用十一 个字记录,也就是由十一个词组成。“朝令夕改”,四个词构成一个短语,也就是由个四字记录。 也就是说,在一般和多数情况下,字和词在单位上是统一的。而且,文言文用的书面语言,由 于时过境迁,不会再同时以口语的形式出现,必须通过字的媒介,才能识词、析句、阅读篇章。 因此,古人从来都把一个字当作一个词。古代的注释书和字书、韵书上所说的“字”,实际上指 的就是词,而它们所说的“词”,倒专指的是虚词。这样,在阅读文言文时,字和词常常会不自 觉地变成了同一个概念。 从个别的词来说,在一般情况下,称一个词为一个字是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的,但是在讨论字 与词的规律、研究字与词的诸多现象时,把字与词等同起义来,便会生出很多麻烦,是很不科 学的。因此,字和词在本质上不是同一个东西,除了它们彼此关系密切外,民还有着互不相同 的发展规律。尽管汉字的造字初期是一词造一字,字词的对当关系非常整齐,然而到了后来, 由于词的分化派生、字的孳乳借用,异词同字和异字同词现象渐渐多起来。 异词同字现象如: ① 甲、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甚倨。(《居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乙、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② 甲、形貌昳丽。(《战国策·齐策》) 乙、丽土之毛。(《甘藷疏序》) ③ 甲、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王风·硕鼠》) 乙、唯闻女叹息。(《木兰诗》) 以上三例,①甲的“观”指的是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而①乙的“观”则当“观 看”、“观赏”讲。两义同写“观”字,显然并非一词。②甲的“丽”义为“华美”,②乙的“丽” 义为“附着”,也是两个词。至于③甲“女”其实是第二人称代词“汝”,③乙的“女”,更是没

有什么关系了 异字同词现象如: ①甲、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乙、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②甲、将军身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乙、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记王忠肃公翱事》) 丙、遂开门纳众。(《赤壁之战》) ③甲、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赤壁之战》) ④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黄生借书说》) 以上三例,①甲的“暮”与①乙的“莫”是同一个词。“莫”的字形是日在丛草之状,《说文》: 莫,日且冥也。”就是“日暮”的本字,后来“莫”字用作了否定词,而标志时间的字都加了 日”字,就把这个本来已有“日”的字重加了一个“日”变成“暮”,所以“莫”与“暮”虽 写两形,却记录同词。②甲的“被”与②乙的“披”②乙的“丙”与②丙的“纳”、③甲的“故 和③乙的两个“固”也都反映异字同词。“被”与“披”都当“穿”讲,二字古代同音。“内” “纳”都是“使……进去”的意思,二字古代通用,至于作为副词当“本来”讲的“固”,更是 常常写成“故”字来代替。 同词民字和异词同字现象形成的原因很多,下面还要一一讲到。但是,这些现象都告诉我们 即使作为单音节的词,单位虽然是一字一词,实质却不完全是一对一的关系,把字的关系简化, 就会发生望形生义的毛病,把文言文的词义理解错误。面对文言文中字与词这种矛盾的状况, 在解读文言文时,我们必须时时刻刻留心,采用各种办法,将字词关系统一起来,才能因字而 从了解意义的角度说,我们需要认识的是词,因为义是词所固有的,字义是由词那里承受来 的。但是词义不可能没有词形来表现。古代汉语的词,口头形式是音,书面形式是字形,而汉 字是表意文字,也就是说,汉字在造字初期是据义而构形的。所以,从原始字形可以直接了解 义。这样,汉字对认识词的作用、特别是认识词义的作用就相当重要了。 二、古代汉语词的外部结构特点 首先,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词为主的,特别是先秦的文言文,很少有双音词,即使常常两个字 连起来用的词,也完全可以分开来解释。例如: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形容枯槁。(《史记·屈原列传》) ③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战国策·齐策》) ④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東而出。(《冯婉贞》) ⑤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认魏晋。(《桃花源记》) 以上几段话,各个时代的文言文都有,将各句中的词析出,绝大部分是单音词,其中有一些 连用的字很像双音词,如①中的“所以”、“出入”“非常”,②中的“形容”,③中的“其实”, ④中的“结束”,⑤中的“无论”。但它们都不是双音词,必须按单音词分开来解释,意义也和 现代汉语双音词很不一样。“所以”不是因果复句的连词,而是代词“所”和介词“以”结合的 词组,“所”代原因。“出入”是“出去和进来”的意思。“非常”也不是程度副词,“非”是否 定副,“常”是形容词,当“寻常”讲,“非常”就是“不寻常的状况”。“形容”是两个音词组 成的词组,“形”是“身形”,“容”是“面容”。“其实”的“其”是指示代词作“实”的定语, “实”是果实。“其实”不是语气副词。“结束”是两个动词联合,“结”与“束”都穿衣服的动 作。“无论”的意思是“不用说”,“无”是否定副词,作动词“论”的状语。所以,对古代汉语 的词,不要轻易按双音词来解释

7 有什么关系了。 异字同词现象如: ① 甲、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乙、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② 甲、将军身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乙、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记王忠肃公翱事》) 丙、遂开门纳众。(《赤壁之战》) ③ 甲、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赤壁之战》) ④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黄生借书说》) 以上三例,①甲的“暮”与①乙的“莫”是同一个词。“莫”的字形是日在丛草之状,《说文》: “莫,日且冥也。”就是“日暮”的本字,后来“莫”字用作了否定词,而标志时间的字都加了 “日”字,就把这个本来已有“日”的字重加了一个“日”变成“暮”,所以“莫”与“暮”虽 写两形,却记录同词。②甲的“被”与②乙的“披”、②乙的“丙”与②丙的“纳”、③甲的“故” 和③乙的两个“固”也都反映异字同词。“被”与“披”都当“穿”讲,二字古代同音。“内”、 “纳”都是“使……进去”的意思,二字古代通用,至于作为副词当“本来”讲的“固”,更是 常常写成“故”字来代替。 同词民字和异词同字现象形成的原因很多,下面还要一一讲到。但是,这些现象都告诉我们, 即使作为单音节的词,单位虽然是一字一词,实质却不完全是一对一的关系,把字的关系简化, 就会发生望形生义的毛病,把文言文的词义理解错误。面对文言文中字与词这种矛盾的状况, 在解读文言文时,我们必须时时刻刻留心,采用各种办法,将字词关系统一起来,才能因字而 识词。 从了解意义的角度说,我们需要认识的是词,因为义是词所固有的,字义是由词那里承受来 的。但是词义不可能没有词形来表现。古代汉语的词,口头形式是音,书面形式是字形,而汉 字是表意文字,也就是说,汉字在造字初期是据义而构形的。所以,从原始字形可以直接了解 义。这样,汉字对认识词的作用、特别是认识词义的作用就相当重要了。 二、 古代汉语词的外部结构特点 首先,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词为主的,特别是先秦的文言文,很少有双音词,即使常常两个字 连起来用的词,也完全可以分开来解释。例如: ①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 形容枯槁。(《史记·屈原列传》) ③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战国策·齐策》) ④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⑤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认魏晋。(《桃花源记》) 以上几段话,各个时代的文言文都有,将各句中的词析出,绝大部分是单音词,其中有一些 连用的字很像双音词,如①中的“所以”、“出入”、“非常”,②中的“形容”,③中的“其实”, ④中的“结束”,⑤中的“无论”。但它们都不是双音词,必须按单音词分开来解释,意义也和 现代汉语双音词很不一样。“所以”不是因果复句的连词,而是代词“所”和介词“以”结合的 词组,“所”代原因。“出入”是“出去和进来”的意思。“非常”也不是程度副词,“非”是否 定副,“常”是形容词,当“寻常”讲,“非常”就是“不寻常的状况”。“形容”是两个音词组 成的词组,“形”是“身形”,“容”是“面容”。“其实”的“其”是指示代词作“实”的定语, “实”是果实。“其实”不是语气副词。“结束”是两个动词联合,“结”与“束”都穿衣服的动 作。“无论”的意思是“不用说”,“无”是否定副词,作动词“论”的状语。所以,对古代汉语 的词,不要轻易按双音词来解释

古代汉语中的双音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双音复合词。上古汉语中双音复合词很少,只有那 些组合以后意义不等于两个音音词的简单相加、而产生了新的意义的词,才可以认为是双音复 合词。例如: ①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孟子·离数》)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论语·先进》) ③韩之战,惠公不振旅。(《左传·成公十六年》) ④楚师败绩。(《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⑤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左传·宣公二年》) 上例中,“良人”指丈夫,“师旅”指军队,“振旅”是古代作战回国的一种清点实、告于祖 庙的礼仪,“败绩”专指在战场上失败到溃不成军的地步,“社稷”则专指国家。这些词的意义 已经不是组成它的单音词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高一有的层次上生成了一个新的总体意义, 所以,它们已构成了双音复合词。在上古汉语里,复合词一般是称谓名、职官名、礼仪与制度 的专门术语等等,为数不是很多。 第二种是通常所说的连绵词。连绵词又称联绵词或连(联)绵字,一般认为它已是不能拆开 的单纯词,是一种声音的组合,而非意义的组合。其实,从来源看,连绵词的产生大约有三个 渠道 (1)义合式。这类连绵词原本是两个同源词,本可以分开来单用或单解,凝固后保持了词 源意义所带来的词义特点。如“绸缪”。“绸”与“缪”均有宛转缠绕的词源意义,凝固成连绵 词后保持了宛转之义。 (2)衍音式。这类连绵词是由一个单音词向前或向后衍化出一个表音音节,衍化出的音节 虽用汉字书,但不具意义。向前衍化的如“参差”“囹圄”等,向后衍化的如“趑趄”、“菡萏” (3)摹声式。摹拟自然声音而产生的连绵词。如摹拟自然爆破声的“劈历”,摹拟动物鸣 叫声的“蟋蟀”,摹拟物件撞击声的“锒铛”,摹拟人类情绪发声的“獻欷”等。 不论连绵词的产生渠道为哪一类,它们之间一般都具有或双声、或迭韵的语音关系,只有少 数因辗转变化而不再是双声、迭韵,但仍可间接求得两字之间的语音联系: 双声联绵词如“犹豫”、“憔悴”、“踌躇”、“仓卒”“流连”等。 迭韵联绵词如“从容”、“烂漫”“迷阳”等 连绵词因具有固定的语音配合关系,它的产生又与语音有很大关系,所以人们对它的语音感 受较深,书写时重音不重义,常常失其本字,一个词有多种写法,这也是促使它不易分开解释 的原因。 三、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要素,而词义的变化又比词形的变化更为显著。严格地说,“古今词 ”这个概念,应当指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词义一先秦对汉代来说是古代,汉代可以称今: 先秦、汉代对唐代说来是古,唐代又可以称今:汉唐对清说来是古,清代相对说来是今:沮代 对现代说来也是古,现代自然是今。词义在不同的时代都有发展,因而也都需要辨异。不过 在一般的古代汉语基础课里所说的“古今词义”,是一个特定的概念。这个概念比较笼统,指的 是文言文的词义和现代汉语的词义的关系,也就是说,把古代文献的词义,当成一个整体来看, 不再计较它内部的小段分期。它是一个古汉语教学体系中的概念,而不是专门的、严格的词汇 史概念。所以这样确定“古今词义”的内涵,是因为汉语在相当一面时期内言脱节,后代文言 文一般仿效先秦文献言语言,自然的差异固然存在,但人为的求同又很显著,对一般的文言文 阅读说来,完全可以把整个的文言文存在时期看成一个大阶段而对内部的小阶段差异忽略不计。 不过,因为小阶段的词主差异毕竟是存在的,所以,在谈问题时,也难免要涉及到某些时代的

8 古代汉语中的双音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双音复合词。上古汉语中双音复合词很少,只有那 些组合以后意义不等于两个音音词的简单相加、而产生了新的意义的词,才可以认为是双音复 合词。例如: ① 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孟子·离数》) ②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论语·先进》) ③ 韩之战,惠公不振旅。(《左传·成公十六年》) ④ 楚师败绩。(《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⑤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左传·宣公二年》) 上例中,“良人”指丈夫,“师旅”指军队,“振旅”是古代作战回国的一种清点实、告于祖 庙的礼仪,“败绩”专指在战场上失败到溃不成军的地步,“社稷”则专指国家。这些词的意义 已经不是组成它的单音词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高一有的层次上生成了一个新的总体意义, 所以,它们已构成了双音复合词。在上古汉语里,复合词一般是称谓名、职官名、礼仪与制度 的专门术语等等,为数不是很多。 第二种是通常所说的连绵词。连绵词又称联绵词或连(联)绵字,一般认为它已是不能拆开 的单纯词,是一种声音的组合,而非意义的组合。其实,从来源看,连绵词的产生大约有三个 渠道: (1) 义合式。这类连绵词原本是两个同源词,本可以分开来单用或单解,凝固后保持了词 源意义所带来的词义特点。如“绸缪”。“绸”与“缪”均有宛转缠绕的词源意义,凝固成连绵 词后保持了宛转之义。 (2) 衍音式。这类连绵词是由一个单音词向前或向后衍化出一个表音音节,衍化出的音节 虽用汉字书,但不具意义。向前衍化的如“参差”“囹圄”等,向后衍化的如“趑趄”、“菡萏” 等。 (3) 摹声式。摹拟自然声音而产生的连绵词。如摹拟自然爆破声的“劈历”,摹拟动物鸣 叫声的“蟋蟀”,摹拟物件撞击声的“锒铛”,摹拟人类情绪发声的“歔欷”等。 不论连绵词的产生渠道为哪一类,它们之间一般都具有或双声、或迭韵的语音关系,只有少 数因辗转变化而不再是双声、迭韵,但仍可间接求得两字之间的语音联系: 双声联绵词如“犹豫”、“憔悴”、“踌躇”、“仓卒”、“流连”等。 迭韵联绵词如“从容”、“烂漫”、“迷阳”等。 连绵词因具有固定的语音配合关系,它的产生又与语音有很大关系,所以人们对它的语音感 受较深,书写时重音不重义,常常失其本字,一个词有多种写法,这也是促使它不易分开解释 的原因。 三、 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要素,而词义的变化又比词形的变化更为显著。严格地说,“古今词 义”这个概念,应当指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词义----先秦对汉代来说是古代,汉代可以称今; 先秦、汉代对唐代说来是古,唐代又可以称今;汉唐对清说来是古,清代相对说来是今;沮代 对现代说来也是古,现代自然是今。词义在不同的时代都有发展,因而也都需要辨异。不过, 在一般的古代汉语基础课里所说的“古今词义”,是一个特定的概念。这个概念比较笼统,指的 是文言文的词义和现代汉语的词义的关系,也就是说,把古代文献的词义,当成一个整体来看, 不再计较它内部的小段分期。它是一个古汉语教学体系中的概念,而不是专门的、严格的词汇 史概念。所以这样确定“古今词义”的内涵,是因为汉语在相当一面时期内言脱节,后代文言 文一般仿效先秦文献言语言,自然的差异固然存在,但人为的求同又很显著,对一般的文言文 阅读说来,完全可以把整个的文言文存在时期看成一个大阶段而对内部的小阶段差异忽略不计。 不过,因为小阶段的词主差异毕竟是存在的,所以,在谈问题时,也难免要涉及到某些时代的

特殊情况:又因为文言文是以先秦书面语为基础,所以谈到差异,一般多从先秦谈起 由于语言的发展,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词义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必须认识,也必须辨别 认识是理论问题,辨别则是实践问题。古今词义的辨异是一个在语言理论上和实际阅读上都必 须解决的问题。不过,在古代汉语基础课里,我们还是着重解决实践上的问题,也就是着眼在 如何辨异而不过多去研究词义变化的内在规律 说古今词义有差异,一般是指它们有不同的义项:说古今词义微殊,一般也是指古义的某 义项和今义的另一个义项十分接近而稍有区别。所以,古今词义的比较,是以义项为单位来进 行的。且看下面几个例子 ①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许行》) 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认语·为政》)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④谷阳竖献饮于子反,子反醉而不能见。(《鄢陵之战》 在例①里,“害”当“妨碍”讲。在现代汉语里,“害”虽然也可作为词素组成“妨害”这个 双音词,但“害”单独使用时,却只有“危害”、“伤害”等意思,比如“害于耕”的“害”意 义要重得多。但是,现代汉语中的“害”的“危害”、“伤害”等义,古代汉语中并非没有,例 如《屈原列传》“邪曲之害公也”,“害”即“危害”。例②的“居”当“占据(一个地位)”讲 现代汉语中,“居”的常用义是“住”,“占据”这个意义已经不是常用义,而且一般只限于方位 名词结合,例如“居中”、“居左”。但是,“居住”这个意义古代汉语中也不泛见,例如《愚公 移山》“面山而居”,“居”即“居住”。例③的“敝”,当“破败”讲,这是“敝”的本义。在现 代汉语中,“敝”这个词除了个别文言气较重的书面语中偶或一用外,一般不太用了。“破败” 这个词义,也就被人们所淡忘,使人感到差异。例④的“竖”当“小奴隶”、“小仆人”讲,也 是古代汉语中专有的词义。由于这个义项所表示的事物已经消逝,现代汉语里,这个意义是绝 不再用了,现代汉语中的“竖”,常用义是“直立”,而先秦文献中“直立”的意义一般习惯写 树”而很少写“竖”。这样,以上四例便反映出古今词义差异的四种类型 第一种,某一词的古义在现代汉语中消亡,而消亡的古义与现代汉语中还存在意义十分接近, 仅有微殊。如例①。 第二种,某一词常用的古义在现代汉语中还偶或存在,但已不是常用义,因而在阅读中使人 感到生疏。如例② 第三种,某一词的古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亡,现代汉语在表达这个意义时另造了新词而将 旧词淘汰。如例③ 第四种,某一词的古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亡,但现代汉语还用它的书写形式来表达另外的 意义,现代汉语的这个意义在古汉语里却用另一种书写形式来记录。如例④。 由此可以看出,古今词义的差异,情况十分复杂,但不论哪种情况,我们在辨析古今差异时 一般都针对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词义而言,因而都是就某个义项而说的,所以我们阐述这种差 异时宜于说成是“×词的×义”或更确切地说成是“写成×字的×词的×义”,免得使人以为这 种差异属于整个的词的意义 辨析古今词义的差异,要特别注意古代汉语语词中现代汉语完全不用的义项。如 ⑤履帝武敏歆。(《诗经·大雅·生民》) (踩着上帝的足迹的拇指而歆动,“武”当“步迹”讲 ⑥官宿其业。(《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宿”当“安守”讲。) ⑦及年岁之未宴兮,时亦犹其未央。(《楚辞·离骚》) (“央”当“尽”、“完结”讲。 ⑧造托江流兮,敬吊先生。(贾谊《吊屈原赋》)

9 特殊情况;又因为文言文是以先秦书面语为基础,所以谈到差异,一般多从先秦谈起。 由于语言的发展,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词义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必须认识,也必须辨别。 认识是理论问题,辨别则是实践问题。古今词义的辨异是一个在语言理论上和实际阅读上都必 须解决的问题。不过,在古代汉语基础课里,我们还是着重解决实践上的问题,也就是着眼在 如何辨异而不过多去研究词义变化的内在规律。 说古今词义有差异,一般是指它们有不同的义项:说古今词义微殊,一般也是指古义的某一 义项和今义的另一个义项十分接近而稍有区别。所以,古今词义的比较,是以义项为单位来进 行的。且看下面几个例子: ①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许行》) ②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认语·为政》) ③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④ 谷阳竖献饮于子反,子反醉而不能见。(《鄢陵之战》) 在例①里,“害”当“妨碍”讲。在现代汉语里,“害”虽然也可作为词素组成“妨害”这个 双音词,但“害”单独使用时,却只有“危害”、“伤害”等意思,比如“害于耕”的“害”意 义要重得多。但是,现代汉语中的“害”的“危害”、“伤害”等义,古代汉语中并非没有,例 如《屈原列传》“邪曲之害公也”,“害”即“危害”。例②的“居”当“占据(一个地位)”讲, 现代汉语中,“居”的常用义是“住”,“占据”这个意义已经不是常用义,而且一般只限于方位 名词结合,例如“居中”、“居左”。但是,“居住”这个意义古代汉语中也不泛见,例如《愚公 移山》“面山而居”,“居”即“居住”。例③的“敝”,当“破败”讲,这是“敝”的本义。在现 代汉语中,“敝”这个词除了个别文言气较重的书面语中偶或一用外,一般不太用了。“破败” 这个词义,也就被人们所淡忘,使人感到差异。例④的“竖”当“小奴隶”、“小仆人”讲,也 是古代汉语中专有的词义。由于这个义项所表示的事物已经消逝,现代汉语里,这个意义是绝 不再用了,现代汉语中的“竖”,常用义是“直立”,而先秦文献中“直立”的意义一般习惯写 “树”而很少写“竖”。这样,以上四例便反映出古今词义差异的四种类型; 第一种,某一词的古义在现代汉语中消亡,而消亡的古义与现代汉语中还存在意义十分接近, 仅有微殊。如例①。 第二种,某一词常用的古义在现代汉语中还偶或存在,但已不是常用义,因而在阅读中使人 感到生疏。如例②。 第三种,某一词的古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亡,现代汉语在表达这个意义时另造了新词而将 旧词淘汰。如例③。 第四种,某一词的古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亡,但现代汉语还用它的书写形式来表达另外的 意义,现代汉语的这个意义在古汉语里却用另一种书写形式来记录。如例④。 由此可以看出,古今词义的差异,情况十分复杂,但不论哪种情况,我们在辨析古今差异时, 一般都针对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词义而言,因而都是就某个义项而说的,所以我们阐述这种差 异时宜于说成是“×词的×义”或更确切地说成是“写成×字的×词的×义”,免得使人以为这 种差异属于整个的词的意义。 辨析古今词义的差异,要特别注意古代汉语语词中现代汉语完全不用的义项。如: ⑤ 履帝武敏歆。(《诗经·大雅·生民》) (踩着上帝的足迹的拇指而歆动,“武”当“步迹”讲。) ⑥ 官宿其业。(《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宿”当“安守”讲。) ⑦ 及年岁之未宴兮,时亦犹其未央。(《楚辞·离骚》) (“央”当“尽”、“完结”讲。) ⑧ 造托江流兮,敬吊先生。(贾谊《吊屈原赋》)

(“造”当“到……去”讲。) “武”、“宿”、“央”、“造”这些词,现代汉语都有,但上面所用的这些义项,在现代汉语里 已经不用了,对这种专门属于古义的义项,要着力去积累,因为它们在文言文阅读中,还应算 在这类义项中,更应注意的是那些与现代汉语另一个义项非常接近、有时甚至可以错误地置 换而引起误会的义项。例如: ⑨登大墳以远望兮。(《楚辞·哀郢》) (“墳”是水中的高地,与今义中的“墳墓”同有隆起、高于地面的点地,作“登”的宾语, 很容易误会。 ⑩0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王勃《滕王阁序》) (“使梁鸿逃隐在海滨之地,岂是没有英明的君主”?其中“窜”当“躲藏”讲,这里是使 动用法。与今义中的“逃窜”义很容易相混 ①D临事而食言,不可谓暇。(《左传·成公十六年》) (“事”专指“战事”,因为今义中的“事”泛指一切事物,其中也包括战事,所以往往使人 忽略《左传》中的“事”专指的意义。) ①2若受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爱”当“怜悯”讲,与“疼爱”义近。“如”当“应该”讲,用在这种地方极易误解为“不 对这类义项,一定要运用比较的方法,把它们跟近似的今义项区别清楚,防止混淆。 有些词的古义中存在着现代汉语完全不有的义项,是书写形式不同造成的。例如 3欲谒上,恐见禽。(《史记·淮阴亿列传》) (“禽”当“捉住”讲,现代汉语写作“擒”,“禽”无此义项。) 040汉江以濯之,秋阳以暴之。(《孟子·滕文公上》) (“暴”当“晒”讲,现代汉语写作“曝”、“暴”无此义项。) ①5升彼虚兮。(《诗经·定之方中》)。 (“虚”当“大丘”讲,现代汉语写作“墟”,“虚”无此义项。) 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总是凭字来识词的,往往会因为书写形式相同而把同字异词视为同词, 又往往会把异字同词视为异词。所以,在阅读时,一定要有文字学的知识,弄清字在记录词的 复杂情况。这个问题已经不完全是词义的问题 古代汉语词语中与现代汉语近似的义项,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程度差异 0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史记·淮阴侯列传》) (“恨”是“遗憾”,比之现代汉语常用之“仇恨”义,程度为轻。) ①叹苦先生兮,独离此咎。(贾谊《吊屈原赋》) (“咎”是“灾祸”,比之现代汉语常用之“负咎”、“咎尤”义,程度为重。) (二)广度差异 8鬼侯有子而好。(《战国策·赵策》) (这里的“子”指“女儿”,比现代汉语里只作“儿子”讲,词义要宽泛,“好”专指“貌美” 比之现代汉语常用的“好坏”义,范围狭窄。) ⑩子疾病,子路请祷。(《论语·述而》) (“病”只指“病重”,与现代汉语当成一般“生病”讲的意义,范围狭窄。) (三)以彩差异 C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伪”当“人为的”讲,没有贬义,现代汉语当“虚假”讲,有贬义。)

10 (“造”当“到……去”讲。) “武”、“宿”、“央”、“造”这些词,现代汉语都有,但上面所用的这些义项,在现代汉语里 已经不用了,对这种专门属于古义的义项,要着力去积累,因为它们在文言文阅读中,还应算 作“生词”。 在这类义项中,更应注意的是那些与现代汉语另一个义项非常接近、有时甚至可以错误地置 换而引起误会的义项。例如: ⑨ 登大墳以远望兮。(《楚辞·哀郢》) (“墳”是水中的高地,与今义中的“墳墓”同有隆起、高于地面的点地,作“登”的宾语, 很容易误会。 ⑩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王勃《滕王阁序》) (“使梁鸿逃隐在海滨之地,岂是没有英明的君主”?其中“窜”当“躲藏”讲,这里是使 动用法。与今义中的“逃窜”义很容易相混。 ⑾临事而食言,不可谓暇。(《左传·成公十六年》) (“事”专指“战事”,因为今义中的“事”泛指一切事物,其中也包括战事,所以往往使人 忽略《左传》中的“事”专指的意义。) ⑿若受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爱”当“怜悯”讲,与“疼爱”义近。“如”当“应该”讲,用在这种地方极易误解为“不 如”的“如”。 对这类义项,一定要运用比较的方法,把它们跟近似的今义项区别清楚,防止混淆。 有些词的古义中存在着现代汉语完全不有的义项,是书写形式不同造成的。例如: ⒀欲谒上,恐见禽。(《史记·淮阴亿列传》) (“禽”当“捉住”讲,现代汉语写作“擒”,“禽”无此义项。) ⒁汉江以濯之,秋阳以暴之。(《孟子·滕文公上》) (“暴”当“晒”讲,现代汉语写作“曝”、“暴”无此义项。) ⒂升彼虚兮。(《诗经·定之方中》)。 (“虚”当“大丘”讲,现代汉语写作“墟”,“虚”无此义项。) 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总是凭字来识词的,往往会因为书写形式相同而把同字异词视为同词, 又往往会把异字同词视为异词。所以,在阅读时,一定要有文字学的知识,弄清字在记录词的 复杂情况。这个问题已经不完全是词义的问题。 古代汉语词语中与现代汉语近似的义项,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 程度差异 ⒃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史记·淮阴侯列传》) (“恨”是“遗憾”,比之现代汉语常用之“仇恨”义,程度为轻。) ⒄叹苦先生兮,独离此咎。(贾谊《吊屈原赋》) (“咎”是“灾祸”,比之现代汉语常用之“负咎”、“咎尤”义,程度为重。) (二) 广度差异。 ⒅鬼侯有子而好。(《战国策·赵策》) (这里的“子”指“女儿”,比现代汉语里只作“儿子”讲,词义要宽泛,“好”专指“貌美”, 比之现代汉语常用的“好坏”义,范围狭窄。) ⒆子疾病,子路请祷。(《论语·述而》) (“病”只指“病重”,与现代汉语当成一般“生病”讲的意义,范围狭窄。) (三) 以彩差异 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伪”当“人为的”讲,没有贬义,现代汉语当“虚假”讲,有贬义。)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81页,可试读2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