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先秦散文 单元教学指要 、单元教学目标 、了解先秦散文兴旺的社会原因,先秦散文的分类、发展、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2、了解先秦散文中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主要作品的主要作者及其特色,由此掌握这些作品和这些作 者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的地位及意义。 3、根据课文教学要求,了解、把握这些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并熟读其中的中心段落或名句 名段 、单元知识概述 1、先秦散文知识概要 (1)先秦散文兴旺的社会原因 由于社会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急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各方面斗争复杂,又促使各阶层为各自利益 要不断总结各方面经验,提出各种政治主张。诗歌形式自然不能足以表现这些新内容,人们需要用散文形 式来反映现实,表达复杂的思想内容。养士、游说、从师之风盛行,促成散文的发展。养士和研究学术的 风气,诸子著书立说更为发达。散文作为表达工具自然要发展起来。游说、从师风尚一盛,也推动学术发 展,促进散文发展 (2)先秦散文的分类、发展、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先秦分为两大类,一是历史散文,主要著作有《春秋左氏传》、《国语》、《战国策》等,二是诸子散文, 主要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从语言形式方面说,历史散文以叙事为主,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总的发展过程,是由简到繁。以诸 子散文说,则由语录体的问答式,演进为专题立论、结构完整的论说文 文史哲三位一体,是先秦散文的特点。历史散文叙史,诸子散文是哲学、政治论文,两者往往互相渗 透。这些散文大都用文学手法写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因而也是文学作品。这一特点对后世文学影响甚 大,如司马迁的《史记》,贾谊、王充的政治、哲学论文,就是历史和文学的统一 先秦散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先秦的社会面貌,同时这些散文具有高度语言技巧,形成多样的风格。 历史散文,记人物言行,且有了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细节的描写。以论说为主的诸子散文,不仅具有很强 逻辑性,而且能运用比喻、寓言故事及对人物言行描述来阐发理论,从而增强说服力和形象性。自汉唐以 来的散文家,无不向先秦散文学习,从中吸取养料。运用寓言故事,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先秦 散文的思想,对后世影响也很大。 2、先秦散文赏析要点
第一单元 先秦散文 单元教学指要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先秦散文兴旺的社会原因,先秦散文的分类、发展、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2、了解先秦散文中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主要作品的主要作者及其特色,由此掌握这些作品和这些作 者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的地位及意义。 3、根据课文教学要求,了解、把握这些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并熟读其中的中心段落或名句 名段。 二、单元知识概述 1、先秦散文知识概要 (1)先秦散文兴旺的社会原因 由于社会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急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各方面斗争复杂,又促使各阶层为各自利益, 要不断总结各方面经验,提出各种政治主张。诗歌形式自然不能足以表现这些新内容,人们需要用散文形 式来反映现实,表达复杂的思想内容。养士、游说、从师之风盛行,促成散文的发展。养士和研究学术的 风气,诸子著书立说更为发达。散文作为表达工具自然要发展起来。游说、从师风尚一盛,也推动学术发 展,促进散文发展。 (2)先秦散文的分类、发展、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先秦分为两大类,一是历史散文,主要著作有《春秋左氏传》、《国语》、《战国策》等,二是诸子散文, 主要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从语言形式方面说,历史散文以叙事为主,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总的发展过程,是由简到繁。以诸 子散文说,则由语录体的问答式,演进为专题立论、结构完整的论说文。 文史哲三位一体,是先秦散文的特点。历史散文叙史,诸子散文是哲学、政治论文,两者往往互相渗 透。这些散文大都用文学手法写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因而也是文学作品。这一特点对后世文学影响甚 大,如司马迁的《史记》,贾谊、王充的政治、哲学论文,就是历史和文学的统一。 先秦散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先秦的社会面貌,同时这些散文具有高度语言技巧,形成多样的风格。 历史散文,记人物言行,且有了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细节的描写。以论说为主的诸子散文,不仅具有很强 逻辑性,而且能运用比喻、寓言故事及对人物言行描述来阐发理论,从而增强说服力和形象性。自汉唐以 来的散文家,无不向先秦散文学习,从中吸取养料。运用寓言故事,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先秦 散文的思想,对后世影响也很大。 2、先秦散文赏析要点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散文。历史散文开始只是大事记,叙事简单,如《春秋》,后来演进为篇幅完整 记事周详,并富有文学价值的叙事散文,如《左传》。《左传》的作者善于把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写得条理 清楚、主次分明,有声有色。有些篇章,如这里选的《烛之武退秦师》,运用语言、行动和其他细节来刻 画人物形象。《左传》语言简洁精练,有较强表现力。《战国策》,与《左传》一样,具有很高文学价值。 叙事长于铺陈,语言生动流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这里所选《触聾说赵太后》就 体现这一特点。《战国策》又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民间故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的事理 诸子散文也呈百花齐放风貌。《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多是结论式断语,很少有论证。《墨子》有少数 篇也是问答体,但多数文章已是主题集中、论说详细,并有逻辑性的论说文了。《孟子》虽仍带语录体 形式,但在议论复杂问题时,已是长篇议论,且长于论辩,文学性很强。至于《庄子》、《荀子》、《韩非子》, 那种洋洋洒洒的论说文已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已进入了非常成熟的阶段 三、单元教学建议 1、教学篇目建议:如课时允许,教学篇目宜全教。如课时较紧,可将《国语》、《论语》所选篇目改 为课外阅读,并连同《秋水》自读课目等,在课内作适当的阅读指导。 2、教学方法建议:先秦散文有一定难度,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以教师讲授为主,适当展开讨论。 有些篇目,如《论语》四则、《庖丁解牛》中某些句段,宜让学生背诵;有些篇目,形象性强,如《触聾 说赵太后》,可组织学生专题讨论,甚至译成现代汉语适当作对话表演,以强化教学效果 (本单元由林岗编撰)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散文。历史散文开始只是大事记,叙事简单,如《春秋》,后来演进为篇幅完整, 记事周详,并富有文学价值的叙事散文,如《左传》。《左传》的作者善于把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写得条理 清楚、主次分明,有声有色。有些篇章,如这里选的《烛之武退秦师》,运用语言、行动和其他细节来刻 画人物形象。《左传》语言简洁精练,有较强表现力。《战国策》,与《左传》一样,具有很高文学价值。 叙事长于铺陈,语言生动流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这里所选《触讋说赵太后》就 体现这一特点。《战国策》又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民间故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的事理。 诸子散文也呈百花齐放风貌。《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多是结论式断语,很少有论证。《墨子》有少数 几篇也是问答体,但多数文章已是主题集中、论说详细,并有逻辑性的论说文了。《孟子》虽仍带语录体 形式,但在议论复杂问题时,已是长篇议论,且长于论辩,文学性很强。至于《庄子》、《荀子》、《韩非子》, 那种洋洋洒洒的论说文已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已进入了非常成熟的阶段。 三、单元教学建议 1、教学篇目建议:如课时允许,教学篇目宜全教。如课时较紧,可将《国语》、《论语》所选篇目改 为课外阅读,并连同《秋水》自读课目等,在课内作适当的阅读指导。 2、教学方法建议:先秦散文有一定难度,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以教师讲授为主,适当展开讨论。 有些篇目,如《论语》四则、《庖丁解牛》中某些句段,宜让学生背诵;有些篇目,形象性强,如《触讋 说赵太后》,可组织学生专题讨论,甚至译成现代汉语适当作对话表演,以强化教学效果。 (本单元由林岗编撰)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建议 教学要求 1、理解如何运用对话展示鲜明的人物形象。 2、学习以精当洗练的语言记叙复杂的事件 、课文简析 l、主题探讨 在兵临城下的危急时刻,烛之武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安危,只身出城见秦君、退秦兵,表现 了郑国老臣烛之武的爱国精神,也表现出烛之武能言善辩的才能。 本文重点是记叙烛之武劝说秦国退兵的一段言辞。当秦晋合兵围攻郑国之际,由于烛之武善于抓住秦 晋之间的矛盾,分析了秦国远近的厉害得失,处处以秦国的未来利益为着眼点,因而成功地说服了秦国退 兵从而解除自己郑国之围,秦君甚至援郑驻防,确保郑国转危为安。这种形势的大逆转,从中展示的是烛 之武擅长辞令的才能 2、思路探究 文章有三段,按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第一段写秦晋围郑,交代烛之武出使的背景。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不计个人恩怨,以大 局为重,临危受命 第二段,烛之武抓住秦晋之间的矛盾,深刻分析了当时的斗争形式,对秦晋展开攻心战,终于说服秦 兵退兵,并与郑国结盟。 第三段,秦兵退,晋军也不得不撤离,郑国转危为安。 在结构上,第一段为烛之武退秦兵之因:第二段为烛之武烛之武退秦兵之过程:第三段为烛之武退秦 兵之结果。前因是秦晋围郑、郑国危急:;过程是烛之武机智说辩:结果是郑国转危为安。所以,这样的叙 事顺序,正是为突出烛之武人物形象服务的 3、特点指要 (1)言辩得体,说理透辟 烛之武机智说辩,言辩得体,说理透辟。烛之武首先承认“郑既知亡矣”的危险处境,接着从秦、晋 郑三国的地理位置和秦晋之间的历史交往阐述郑之存亡与秦之未来存在的重大关系。烛之武紧紧抓住秦国 对晋国的戒备心理,从亡郑以陪邻,层层推进,始终围绕秦晋的厉害冲突来说服对方。这样,秦穆公不能 不心服,甚至帮助郑国驻防。这段对话虽仅仅125个字,却因说理透辟,能抓住要害,晓之以害,动之以 利,说服秦军退兵。这种高超的谈话技巧,具有战国策士雄辩的风采。这125个字,句句在理,字字动心, 精当洗练,绝无故弄玄虚、危言耸听之嫌。《左传》的文章往往用精练简洁的语言,塑造生动鲜明的人物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建议 一、教学要求 1、理解如何运用对话展示鲜明的人物形象。 2、学习以精当洗练的语言记叙复杂的事件。 二、课文简析 1、主题探讨 在兵临城下的危急时刻,烛之武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安危,只身出城见秦君、退秦兵,表现 了郑国老臣烛之武的爱国精神,也表现出烛之武能言善辩的才能。 本文重点是记叙烛之武劝说秦国退兵的一段言辞。当秦晋合兵围攻郑国之际,由于烛之武善于抓住秦 晋之间的矛盾,分析了秦国远近的厉害得失,处处以秦国的未来利益为着眼点,因而成功地说服了秦国退 兵从而解除自己郑国之围,秦君甚至援郑驻防,确保郑国转危为安。这种形势的大逆转,从中展示的是烛 之武擅长辞令的才能。 2、思路探究 文章有三段,按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第一段写秦晋围郑,交代烛之武出使的背景。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不计个人恩怨,以大 局为重,临危受命。 第二段,烛之武抓住秦晋之间的矛盾,深刻分析了当时的斗争形式,对秦晋展开攻心战,终于说服秦 兵退兵,并与郑国结盟。 第三段,秦兵退,晋军也不得不撤离,郑国转危为安。 在结构上,第一段为烛之武退秦兵之因;第二段为烛之武烛之武退秦兵之过程;第三段为烛之武退秦 兵之结果。前因是秦晋围郑、郑国危急;过程是烛之武机智说辩;结果是郑国转危为安。所以,这样的叙 事顺序,正是为突出烛之武人物形象服务的。 3、特点指要 (1)言辩得体,说理透辟 烛之武机智说辩,言辩得体,说理透辟。烛之武首先承认“郑既知亡矣”的危险处境,接着从秦、晋、 郑三国的地理位置和秦晋之间的历史交往阐述郑之存亡与秦之未来存在的重大关系。烛之武紧紧抓住秦国 对晋国的戒备心理,从亡郑以陪邻,层层推进,始终围绕秦晋的厉害冲突来说服对方。这样,秦穆公不能 不心服,甚至帮助郑国驻防。这段对话虽仅仅 125 个字,却因说理透辟,能抓住要害,晓之以害,动之以 利,说服秦军退兵。这种高超的谈话技巧,具有战国策士雄辩的风采。这 125 个字,句句在理,字字动心, 精当洗练,绝无故弄玄虚、危言耸听之嫌。《左传》的文章往往用精练简洁的语言,塑造生动鲜明的人物
形象,由此可见一斑 (2)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左传》以善于描写战争著称,但是他在描写战争时,往往不是着墨于刀光剑影的战场厮杀,而是彼 此将帅的斗智,着力于战前的铺叙烘托和战后的必要交代,是借助于战事重在刻画人物。本文也一样。写 战前,大兵压境如乌云压城,如何解围?由谁承担这个重任?一生不得重用的老臣烛之武会不会在关键时 候捐弃前嫌、帮助祖国?一个平时默默无闻的老臣能否在关键时刻表现出大智大勇,完成使命?秦君会不 会放弃眼看到手的利益?这种扣人心弦的情节决不亚于刀光剑影的战场厮杀,因而使中心人物形象更为鲜 三、教学提示 1、教学方法建议 (1)要求学生预习,重在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和全文大意 (2)重点讲析课文中带语法现象的词语和重点句子。 (3)讲析、探讨中,宜以烛之武说服秦君的一段为重点。 2、作家作品资料选辑 (1)关于《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它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起自公元前722年,终于公元前 464年这段时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是一部依据春秋各国史料写成的编年史 《左传》的作者及成书年代,历来众说纷纭,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和《汉书艺文志》所载,都 认为是春秋时鲁人左丘明所作。汉代的儒家且把《左传》说成是为配合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唐代以 后,不少学者提出异议。从书中史实看,《左传》内容同《春秋》译文并不密切配合,所载史实比《春秋》 多二十七年。一般认为,《左传》应完成于战国初期,作者当是战国初期的一位历史家和散文家。 《左传》所记史实,比较详细地反映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这一历史阶段,诸侯各国在政治、 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发生、发展、斗争、变革的一些情况。其中有些内容记叙了当时统治集团 的内部矛盾,揭露了大小统治者荒淫残暴的罪行,强调“民心得失”对政治成败的关系,要求社会安定等 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很有价值的资料。 《左传》善于把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特别是描述战争)写的条理清楚,主次分明,有声有色。有些 篇章运用语言、行动和其他细节来刻画历史人物的性格,塑造出比较生动、鲜明的形象。文章的语言精 练简洁,有较强的表现力。这些对后来的历史著作和叙事散文都有较大影响 注《左传》的书,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晋代杜预汇编),又有《春秋左氏正义》(唐代孔颖达集 注)
形象,由此可见一斑。 (2)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左传》以善于描写战争著称,但是他在描写战争时,往往不是着墨于刀光剑影的战场厮杀,而是彼 此将帅的斗智,着力于战前的铺叙烘托和战后的必要交代,是借助于战事重在刻画人物。本文也一样。写 战前,大兵压境如乌云压城,如何解围?由谁承担这个重任?一生不得重用的老臣烛之武会不会在关键时 候捐弃前嫌、帮助祖国?一个平时默默无闻的老臣能否在关键时刻表现出大智大勇,完成使命?秦君会不 会放弃眼看到手的利益?这种扣人心弦的情节决不亚于刀光剑影的战场厮杀,因而使中心人物形象更为鲜 明突显。 三、教学提示 1、教学方法建议 (1)要求学生预习,重在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和全文大意。 (2)重点讲析课文中带语法现象的词语和重点句子。 (3)讲析、探讨中,宜以烛之武说服秦君的一段为重点。 2、作家作品资料选辑 (1)关于《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它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起自公元前 722 年,终于公元前 464 年这段时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是一部依据春秋各国史料写成的编年史。 《左传》的作者及成书年代,历来众说纷纭,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和《汉书.艺文志》所载,都 认为是春秋时鲁人左丘明所作。汉代的儒家且把《左传》说成是为配合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唐代以 后,不少学者提出异议。从书中史实看,《左传》内容同《春秋》译文并不密切配合,所载史实比《春秋》 多二十七年。一般认为,《左传》应完成于战国初期,作者当是战国初期的一位历史家和散文家。 《左传》所记史实,比较详细地反映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这一历史阶段,诸侯各国在政治、 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发生、发展、斗争、变革的一些情况。其中有些内容记叙了当时统治集团 的内部矛盾,揭露了大小统治者荒淫残暴的罪行,强调“民心得失”对政治成败的关系,要求社会安定等, 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很有价值的资料。 《左传》善于把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特别是描述战争)写的条理清楚,主次分明,有声有色。有些 篇章运用语言、行动和其他细节来刻画历史人物的性格,塑造出比较生动、鲜明的形象。文章的 语言精 练简洁,有较强的表现力。这些对后来的历史著作和叙事散文都有较大影响。 注《左传》的书,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晋代杜预汇编),又有《春秋左氏正义》(唐代孔颖达集 注)
(2)关于秦穆公、晋文公 根据旧说,秦穆公、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中人。秦穆公雄霸西北,虎视中原,帮助晋国的流亡公 子重耳登上晋国君位,即晋文公,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晋是中原大国,在晋文公主持下迅速恢复强国 地位,称霸中原。正因为晋文公胸才大略以及与秦穆公有这一段渊源,所以在课文里才会有“微夫人之力 不及此”的说法。课文里的子犯,就是狐偃,他是晋文公的舅舅。 四、“习题”参考答案 五、附录:译文 晋文公和秦穆公包围郑国,因为它对晋国无礼,并且心向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 南面。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朝见秦穆公,敌军一定会撤回去。”郑文公依从 了他的意见。烛之武却推辞说:“我年青力壮的时候,尚且比不上人家。现在老了,干不了什么了。”郑文 公说:“我不能及早任用您,现在形势危急才来求您,这就是我的过错了。可是郑国亡了,您也有不利的 地方啊!”烛之武这才答应了 夜里,用绳子把烛之武吊出了城。烛之武朝见秦穆公,说:“秦国和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 国了。要是灭亡郑国而对您有利,那就冒昧地拿这件事来麻烦您。但是,跨过一个国家而把远地作为边 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里用得着灭亡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实力增经了,您的实力就减 弱了。要是放过郑让它作为东路上的主人,秦国外交官员来来往往,也好供应些他们所短缺的东西,您也 不会有什么害处。况且您已经给过晋惠公好处了。他答应给您焦邑和瑕邑,早上一过黄河,晚上就在那里 修筑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它已经向东把郑国作为边界,又将极力扩张它的西部边 境。不损害秦国,它将到哪里取得土地呢?损害了秦国却让晋国得到好处,您还是考虑考虑这件事情吧!” 秦穆公听了很高兴,就跟郑国订立盟约,派杞子、逢孙和杨孙驻守郑国,这才起程回国。 狐偃请求进攻秦军,晋文公说:“不能这样做。要不是那个人的力量,我们到不了今天。依靠人家的 力量却去损害人家,这是不仁;失去了同盟国家,这是不智:用互相冲突来代替团结一致,这是不武。我 们还是回去吧!”晋文公也离开了郑国
(2)关于秦穆公、晋文公 根据旧说,秦穆公、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中人。秦穆公雄霸西北,虎视中原,帮助晋国的流亡公 子重耳登上晋国君位,即晋文公,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晋是中原大国,在晋文公主持下迅速恢复强国 地位,称霸中原。正因为晋文公胸才大略以及与秦穆公有这一段渊源,所以在课文里才会有“微夫人之力 不及此”的说法。课文里的子犯,就是狐偃,他是晋文公的舅舅。 四、“习题”参考答案 五、附录:译文 晋文公和秦穆公包围郑国,因为它对晋国无礼,并且心向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 南面。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朝见秦穆公,敌军一定会撤回去。”郑文公依从 了他的意见。烛之武却推辞说:“我年青力壮的时候,尚且比不上人家。现在老了,干不了什么了。”郑文 公说:“我不能及早任用您,现在形势危急才来求您,这就是我的过错了。可是郑国亡了,您也有不利的 地方啊!”烛之武这才答应了。 夜里,用绳子把烛之武吊出了城。烛之武朝见秦穆公,说:“秦国和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 亡国了。要是灭亡郑国而对您有利,那就冒昧地拿这件事来麻烦您。但是,跨过一个国家而把远地作为边 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里用得着灭亡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实力增经了,您的实力就减 弱了。要是放过郑让它作为东路上的主人,秦国外交官员来来往往,也好供应些他们所短缺的东西,您也 不会有什么害处。况且您已经给过晋惠公好处了。他答应给您焦邑和瑕邑,早上一过黄河,晚上就在那里 修筑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它已经向东把郑国作为边界,又将极力扩张它的西部边 境。不损害秦国,它将到哪里取得土地呢?损害了秦国却让晋国得到好处,您还是考虑考虑这件事情吧!” 秦穆公听了很高兴,就跟郑国订立盟约,派杞子、逢孙和杨孙驻守郑国,这才起程回国。 狐偃请求进攻秦军,晋文公说:“不能这样做。要不是那个人的力量,我们到不了今天。依靠人家的 力量却去损害人家,这是不仁;失去了同盟国家,这是不智;用互相冲突来代替团结一致,这是不武。我 们还是回去吧!”晋文公也离开了郑国
《国语·召公谏历王止谤》教学建议 、教学要求 1、理解召公提出的应该让人民说话,听取人民意见的进步思想 2、把握全文运用比喻和排比手法,从正反两面透彻说理的写作方法。 、课文简析 l、主题探讨: 本文记述西周厉王暴虐无道,不听召公劝谏,终于被人民流放的事实,提出人君应该让人民说话, 取人民意见的正确主张 2、思路探究 (1)全文以厉王的“王虐”,“王怒”,“王不听”形成一条叙事的线索,和人民的“谤王”,“莫敢言”,“道 路以目”,“流王”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文章简洁明快地讲清了事情发生,发展,结束 的经过。召公的谏词是重点所在,层层推进,有理有喻,言简意赅,达到了以记言为主来评述人物的写作 (2)周厉王是一个暴君,他任用卫巫来监视人民的行动,禁止人民对他的暴政提出批评,于是召公进 行劝谏。召公先通过打比方指出阻止人民说话的危险性:“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民亦如之。”接着指出做人君的应该让人民说话,听取人民的意见,并列举自古以来天子听政的例子作印 证,最后又通过打比方说明让人民讲话有极大的好处。召公的话委婉恳切,很有说服力,但暴君是不听劝 谏的,终于被人民推翻,于公元前842年被流放 3、特点指要。 (1)层层推进,通俗形象,说服力强 本文重点写召公的谏词,他的谏词有理由,有办法,有忠告,极富逻辑性。其理由是“防民之口,甚 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其办法是“使公卿、烈士献诗,史献书,百工谏,庶人传语, 近臣尽规,亲戚补察,而后王斟酌。”其忠告是“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怎么可以堵塞,如 堵住民口,则能统治多少年?” (2)文中运用比喻和排比手法,从正反两方面来说理,说服力强。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ˆ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国君不准人民批评朝政是极端危险的做法。“民之有 口,犹土之有山川也……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这里的比喻生动地说明让人民说话,听取人民意见的重要 性 教学提示
《国语·召公谏历王止谤》教学建议 一、教学要求 1、理解召公提出的应该让人民说话,听取人民意见的进步思想。 2、把握全文运用比喻和排比手法,从正反两面透彻说理的写作方法。 二、课文简析 1、主题探讨: 本文记述西周厉王暴虐无道,不听召公劝谏,终于被人民流放的事实,提出人君应该让人民说话,听 取人民意见的正确主张。 2、思路探究 (1)全文以厉王的“王虐”,“王怒”,“王不听”形成一条叙事的线索,和人民的“谤王”,“莫敢言”,“道 路以目”,“流王”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文章简洁明快地讲清了事情发生,发展,结束 的经过。召公的谏词是重点所在,层层推进,有理有喻,言简意赅,达到了以记言为主来评述人物的写作 目的。 (2)周厉王是一个暴君,他任用卫巫来监视人民的行动,禁止人民对他的暴政提出批评,于是召公进 行劝谏。召公先通过打比方指出阻止人民说话的危险性:“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民亦如之。”接着指出做人君的应该让人民说话,听取人民的意见,并列举自古以来天子听政的例子作印 证,最后又通过打比方说明让人民讲话有极大的好处。召公的话委婉恳切,很有说服力,但暴君是不听劝 谏的,终于被人民推翻,于公元前 842 年被流放。 3、特点指要。 (1)层层推进,通俗形象,说服力强。 本文重点写召公的谏词,他的谏词有理由,有办法,有忠告,极富逻辑性。其理由是“防民之口,甚 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其办法是“使公卿、烈士献诗,史献书,百工谏,庶人传语, 近臣尽规,亲戚补察,而后王斟酌。”其忠告是“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怎么可以堵塞,如 堵住民口,则能统治多少年?” (2)文中运用比喻和排比手法,从正反两方面来说理,说服力强。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国君不准人民批评朝政是极端危险的做法。“民之有 口,犹土之有山川也……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这里的比喻生动地说明让人民说话,听取人民意见的重要 性。 三、教学提示
1、教学方法建议 (1)第1、3段可由学生阅读理解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第2段宜先正音,释字词,由教师讲解为主。 (2)可以结合社会生活现象展开理解性的讨论 2、作家作品选辑 《国语》是先秦一部国别体的历史书。全书共二十一篇,分别记载了周,鲁,齐,晋,郑,吴,越等 八国的部分史实。《国语》又称《春秋外传》,一是因为其文不主于经,故号曰《外传》(韦昭:《国语解叙》) 二是因为“以鲁为内,以诸国为外。”(刘熙:《释名》)《国语》记事的时间,从公元前967年至公元前453 年。除《国语》,《郑语》外,其他各国之《语》记的都是春秋这段时期的史实。《国语》记载各国历史不 是自始至终记叙,而是有重点的记叙若干事件。如《齐语》重点记管仲的政绩,《吴语》,《越语》重点记 吴越争霸。 《国语》记述史述,偏重记言,往往通过历史人物在当时各种政治活动中的议论,对话,把人物的面 目,性格和他们的政治主张较生动地表现出来。总的说,文学成就不如《左传》和《战国策》。在思想的 内容方面,《国语》记载了一些当时有进步意义的见解,如“召公谏厉王止谤”,也记载了一些令人称道的政 绩,如勾践的发愤图强。但其中也有宣扬天命鬼神,臣仆愚忠的,宜加以鉴别。 《国语》的作者,尚无定论。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柳宗元认为《越语》下篇非左丘 明写。近代康有为,钱玄同认为《左传》是《国语》的一部分。二书有不同之处是刘向、贾睦所增加,把 这些删除,二书文体则相同。 从全书来看,《国语》是周朝和各诸侯国的官,私史料,由左丘明或类似左丘明这样的史官,根据原 始资料整理成书有三国时韦昭注本,近人徐元浩著有《国语集解》。 四、“习题”参考答案 五、附录:译文 周厉王暴虐无道,国内的百姓指责他的过失。贵族大臣召公告诉他说:“百姓已经受不了您暴虐的政 令了。”厉王听了大怒,找来一个卫国的神巫,让他监视指责自己有过失的人。只要卫巫来报告,厉王就 把被告发的人杀掉。百姓不敢再议论王的过失,相通于道路,只能彼此用眼睛示意而已。厉王高兴了,告 诉召公说:“我能消除指责我过失的言论了,他们不敢再胡说了。”召公说:“您这是堵住百姓的口啊。堵 塞百姓的嘴巴,比堵塞江河的后果还要严重。筑堤堵塞河水,河水壅塞而一旦溃决泛监,结果伤害的人 定很多,堵百姓的嘴巴也是一样 “因此,治水的人应该疏通河道,使水畅流无阻;治理百姓的人应该引导他们,使他们知无不言,言
1、教学方法建议 (1)第 1、3 段可由学生阅读理解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第 2 段宜先正音,释字词,由教师讲解为主。 (2)可以结合社会生活现象展开理解性的讨论。 2、作家作品选辑 《国语》是先秦一部国别体的历史书。全书共二十一篇,分别记载了周,鲁,齐,晋,郑,吴,越等 八国的部分史实。《国语》又称《春秋外传》,一是因为“其文不主于经,故号曰《外传》(韦昭:《国语解叙》)。 二是因为“以鲁为内,以诸国为外。”(刘熙:《释名》)《国语》记事的时间,从公元前 967 年至公元前 453 年。除《国语》,《郑语》外,其他各国之《语》记的都是春秋这段时期的史实。《国语》记载各国历史不 是自始至终记叙,而是有重点的记叙若干事件。如《齐语》重点记管仲的政绩,《吴语》,《越语》重点记 吴越争霸。 《国语》记述史述,偏重记言,往往通过历史人物在当时各种政治活动中的议论,对话,把人物的面 目,性格和他们的政治主张较生动地表现出来。总的说,文学成就不如《左传》和《战国策》。在思想的 内容方面,《国语》记载了一些当时有进步意义的见解,如“召公谏厉王止谤”,也记载了一些令人称道的政 绩,如勾践的发愤图强。但其中也有宣扬天命鬼神,臣仆愚忠的,宜加以鉴别。 《国语》的作者,尚无定论。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柳宗元认为《越语》下篇非左丘 明写。近代康有为,钱玄同认为《左传》是《国语》的一部分。二书有不同之处是刘向、贾睦所增加,把 这些删除,二书文体则相同。 从全书来看,《国语》是周朝和各诸侯国的官,私史料,由左丘明或类似左丘明这样的史官,根据原 始资料整理成书有三国时韦昭注本,近人徐元浩著有《国语集解》。 四、“习题”参考答案 五、附录:译文 周厉王暴虐无道,国内的百姓指责他的过失。贵族大臣召公告诉他说:“百姓已经受不了您暴虐的政 令了。”厉王听了大怒,找来一个卫国的神巫,让他监视指责自己有过失的人。只要卫巫来报告,厉王就 把被告发的人杀掉。百姓不敢再议论王的过失,相通于道路,只能彼此用眼睛示意而已。厉王高兴了,告 诉召公说:“我能消除指责我过失的言论了,他们不敢再胡说了。”召公说:“您这是堵住百姓的口啊。堵 塞百姓的嘴巴,比堵塞江河的后果还要严重。筑堤堵塞河水,河水壅塞而一旦溃决泛监,结果伤害的人一 定很多,堵百姓的嘴巴也是一样。 “因此,治水的人应该疏通河道,使水畅流无阻;治理百姓的人应该引导他们,使他们知无不言,言
无不尽。所以,天子处理政事,要上自三公九卿下自士人进献讽谏的诗篇,乐师进献反映民意的歌曲,史 进献可资借鉴的史书,乐官进献寓有劝戒意义的韵文,瞍者朗诵讽谏的诗篇,矇者诵读寓劝戒意义的文 辞,百工们借奏乐时进谏,老百姓对政事的意见间接地传达给王,常在国王左右的近臣向王进陈规谏,宗 族大臣弥补和监督王的行政,乐师用歌曲、史官用礼法对王进行教诲,王的师傅和元老重臣也经常对王劝 戒提醒,然后由天子斟酌取舍。这样,政事施行起来才不致违背清理。人有嘴巴,就好像大地有高山大河 样,人类的财富用度都从这里产生出来:又好像大地有平洼高低各种土地一样,人类的穿衣吃饭的资源 都从这里产生。让人说话,国家政事的好坏才能从这里反映出来。推行善政防范败亡,就能使百姓的衣食 财用大大地增多。百姓们有意见,在心里考虑,用嘴巴说出,考虑成熟了,就自然要流露出来,怎么可以 堵塞呢?如果堵住百姓的嘴巴不让说话,这样作能长久吗? 厉王听不进邵公的忠言劝谏。这样,国内的百姓没有敢再说话的。仅仅过了三年,人们就把厉王驱逐 到彘地去了
无不尽。所以,天子处理政事,要上自三公九卿下自士人进献讽谏的诗篇,乐师进献反映民意的歌曲,史 官进献可资借鉴的史书,乐官进献寓有劝戒意义的韵文,瞍者朗诵讽谏的诗篇,矇者诵读寓劝戒意义的文 辞,百工们借奏乐时进谏,老百姓对政事的意见间接地传达给王,常在国王左右的近臣向王进陈规谏,宗 族大臣弥补和监督王的行政,乐师用歌曲、史官用礼法对王进行教诲,王的师傅和元老重臣也经常对王劝 戒提醒,然后由天子斟酌取舍。这样,政事施行起来才不致违背清理。人有嘴巴,就好像大地有高山大河 一样,人类的财富用度都从这里产生出来;又好像大地有平洼高低各种土地一样,人类的穿衣吃饭的资源 都从这里产生。让人说话,国家政事的好坏才能从这里反映出来。推行善政防范败亡,就能使百姓的衣食 财用大大地增多。百姓们有意见,在心里考虑,用嘴巴说出,考虑成熟了,就自然要流露出来,怎么可以 堵塞呢?如果堵住百姓的嘴巴不让说话,这样作能长久吗?” 厉王听不进邵公的忠言劝谏。这样,国内的百姓没有敢再说话的。仅仅过了三年,人们就把厉王驱逐 到彘地去了
《战国策·触善说赵太后》教学建议 、教学要求 1、理解道理:父母不能只考虑子女眼前的安乐,而应该为他们作长远打算,这才是真正的爱护。 2、理解主人公怎样抓住对方的心理特点,用曲折委婉的方法陈说利害关系,巧妙达到劝说的目的。 3、理解重点词句 二、课文简析 1、主题探讨 公元前266年,赵国的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因年纪太轻,故由太后执政。 当时的赵国,虽然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辅佐,但国势已大不如前。而秦国看到赵国正处于新旧交 替之际,国内动荡不定,孝成王年幼无知,认为有机可乘,是派兵急攻之时,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 赵国处于危险之中。太后不得不请求与赵国关系密切的齐国增援。齐王虽答应出兵,但要求赵国必须派太 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作人质。在这样危难、矛盾时刻,触聾毅然冒“必唾其面”风险,去说服赵太后。 赵太后本是一个思想开明的人,但当国家的利益需要她将子女作人质时,她却被溺爱子女情弄昏了头 脑,坚决不肯听从大臣强谏,表现了一个统治者的自私、顽固和专横。触聾见赵太后,一番委婉而精警的 论说,终于惊醒了她,认识到自已溺爱长安君的错误,做出了于国、于子都有利的正确决断。这件事告诉 我们,爱护子女也要居安思危,要为子女长远利益打算。在独生子女愈来愈多的今天,触聾的观点和赵太 后的行动依然有一定借鉴作用 统治者的子女观,不只是与个人品质有关,也与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当时的社会文明程度有关。“君子 之泽,五世后斩。”“富不过三代”。联系到古代社会和现当代社会,这个故事启迪我们思考一些社会和人 生的问题。 2、思路探究 课文按情节的发展分为三段 第一段写触聾说太后的背景。“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一“新”一“急”,恰如其分地写出赵国 所面临的困境。而齐国必须以长安君作为人质,赵太后以舍不得将儿子作为人质。这样,矛盾到了不可调 和程度。 第二段写触聾说服赵太后的经过。第一层,谈家常。看似娓娓而谈,实际上是触聾与赵太后思想交锋 的第一个回合。触聾避开锋芒,道歉寒暄,句句表现了对太后的同情、慰藉和关心,营造了有利的说话气 氛,由此解除了太后的精神武装 第二层,谈爱子。包括了双方交锋的两个回合。触聾先是提出为自己小儿子谋职位的要求,引出爱子 话端:继而讨论爱子就要为子女前途考虑,并以太后对燕后的态度加以分析,褒扬太后对女儿的前途是深
《战国策·触讋说赵太后》教学建议 一、教学要求 1、理解道理:父母不能只考虑子女眼前的安乐,而应该为他们作长远打算,这才是真正的爱护。 2、理解主人公怎样抓住对方的心理特点,用曲折委婉的方法陈说利害关系,巧妙达到劝说的目的。 3、理解重点词句。 二、课文简析 1、主题探讨 公元前 266 年,赵国的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因年纪太轻,故由太后执政。 当时的赵国,虽然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辅佐,但国势已大不如前。而秦国看到赵国正处于新旧交 替之际,国内动荡不定,孝成王年幼无知,认为有机可乘,是派兵急攻之时,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 赵国处于危险之中。太后不得不请求与赵国关系密切的齐国增援。齐王虽答应出兵,但要求赵国必须派太 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作人质。在这样危难、矛盾时刻,触讋毅然冒“必唾其面”风险,去说服赵太后。 赵太后本是一个思想开明的人,但当国家的利益需要她将子女作人质时,她却被溺爱子女情弄昏了头 脑,坚决不肯听从大臣强谏,表现了一个统治者的自私、顽固和专横。触讋见赵太后,一番委婉而精警的 论说,终于惊醒了她,认识到自已溺爱长安君的错误,做出了于国、于子都有利的正确决断。这件事告诉 我们,爱护子女也要居安思危,要为子女长远利益打算。在独生子女愈来愈多的今天,触讋的观点和赵太 后的行动依然有一定借鉴作用。 统治者的子女观,不只是与个人品质有关,也与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当时的社会文明程度有关。“君子 之泽,五世后斩。”“富不过三代”。联系到古代社会和现当代社会,这个故事启迪我们思考一些社会和人 生的问题。 2、思路探究 课文按情节的发展分为三段。 第一段写触讋说太后的背景。“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一“新”一“急”,恰如其分地写出赵国 所面临的困境。而齐国必须以长安君作为人质,赵太后以舍不得将儿子作为人质。这样,矛盾到了不可调 和程度。 第二段写触讋说服赵太后的经过。第一层,谈家常。看似娓娓而谈,实际上是触讋与赵太后思想交锋 的第一个回合。触讋避开锋芒,道歉寒暄,句句表现了对太后的同情、慰藉和关心,营造了有利的说话气 氛,由此解除了太后的精神武装。 第二层,谈爱子。包括了双方交锋的两个回合。触讋先是提出为自己小儿子谋职位的要求,引出爱子 话端;继而讨论爱子就要为子女前途考虑,并以太后对燕后的态度加以分析,褒扬太后对女儿的前途是深
明大义的。此时,太后己趋向被说服态势,预示君臣矛盾即将解决 第三层,太后完全被说服,接受了触聾的劝告。触聾采用欲擒故纵法,先不提长安君,由三世以前说 到赵之为赵,由赵国论及其他诸侯各国,从广泛谈话中,得出一条规律,如位尊无功,奉厚而无劳,必将 导致近者祸及身,远者祸及子孙的后果。然后指出太后宠爱长安君却不使他有功于赵国,一旦太后不在人 世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得信脚。这样,一下子打中了对方的要害,最终完全说服了赵太后 第三段写触聾说服赵太后的结果。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齐国出兵,赵国解了围 3、特点指要 (1)循循诱导,步步深入 触聾善于抓住对方的心理,循循诱导,步步深入。他避开正面冲突,采取侧面迂回的战术,先拉家常, 娓娓闲谈,越谈越融洽,然后从老年妇女溺爱幼子的心理,引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爱幼子的话题,在争论 中,自然引出太后是疼爱燕后甚于疼爱长安君的问题,指出父母爱子女就应该考虑得深远。这样,终于说 服了赵太后。触聾的话,寓危辞警语于家常琐谈之中,字字机警,句句有针对性,旁敲侧击,终达目的 (2)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人物的行动和对话 此文虽然是历史事件,但却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人物的行动和对话,形象地揭示了人物内心的发展变 化。如写赵太后,“盛气而揖之”,“太后之色少解”,“太后笑曰”等等。此文是一篇感染力很强的文学作 三、教学提示 1、教学方法建议 (1)先介绍写作背景,再整体感知课文。 (2)在初步理解课文之后宜对课文重点和难点作讲解、评析。 (3)理解课文重点词句,通假字,文言特殊句式及“得无”、“没死以闻”文言固定词组用法。 2、作家作品资料选辑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接秦灭六国止。约230余年历史。 作者已无从查考。经西汉刘向辑录,分为十二策,共三十三篇。《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政 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重大事件,主要记录了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和辞说。 《战国策》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叙事长于铺陈,多加渲染夸张,写得有声有色,语言生动流畅:善 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该划人物性格,形象鲜明,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民间故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 的道理。《战国策》这部分,东汉高诱曾作过注,现已残缺。《战国策》原文到宋代也有缺失,曾巩作了整 理。目前较通行的本子是清代黄丕烈重刊的宋姚氏本
明大义的。此时,太后已趋向被说服态势,预示君臣矛盾即将解决。 第三层,太后完全被说服,接受了触讋的劝告。触讋采用欲擒故纵法,先不提长安君,由三世以前说 到赵之为赵,由赵国论及其他诸侯各国,从广泛谈话中,得出一条规律,如位尊无功,奉厚而无劳,必将 导致近者祸及身,远者祸及子孙的后果。然后指出太后宠爱长安君却不使他有功于赵国,一旦太后不在人 世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得信脚。这样,一下子打中了对方的要害,最终完全说服了赵太后。 第三段写触讋说服赵太后的结果。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齐国出兵,赵国解了围。 3、特点指要 (1)循循诱导,步步深入 触讋善于抓住对方的心理,循循诱导,步步深入。他避开正面冲突,采取侧面迂回的战术,先拉家常, 娓娓闲谈,越谈越融洽,然后从老年妇女溺爱幼子的心理,引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爱幼子的话题,在争论 中,自然引出太后是疼爱燕后甚于疼爱长安君的问题,指出父母爱子女就应该考虑得深远。这样,终于说 服了赵太后。触讋的话,寓危辞警语于家常琐谈之中,字字机警,句句有针对性,旁敲侧击,终达目的。 (2)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人物的行动和对话 此文虽然是历史事件,但却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人物的行动和对话,形象地揭示了人物内心的发展变 化。如写赵太后,“盛气而揖之”,“太后之色少解”,“太后笑曰”等等。此文是一篇感染力很强的文学作 品。 三、教学提示 1、教学方法建议 (1)先介绍写作背景,再整体感知课文。 (2)在初步理解课文之后宜对课文重点和难点作讲解、评析。 (3)理解课文重点词句,通假字,文言特殊句式及“得无”、“没死以闻”文言固定词组用法。 2、作家作品资料选辑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接秦灭六国止。约 230 余年历史。 作者已无从查考。经西汉刘向辑录,分为十二策,共三十三篇。《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政 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重大事件,主要记录了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和辞说。 《战国策》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叙事长于铺陈,多加渲染夸张,写得有声有色,语言生动流畅;善 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该划人物性格,形象鲜明,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民间故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 的道理。《战国策》这部分,东汉高诱曾作过注,现已残缺。《战国策》原文到宋代也有缺失,曾巩作了整 理。目前较通行的本子是清代黄丕烈重刊的宋姚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