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教学指要 教学目标 学习本单元的记叙文,要求能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并领会其表达作用。 2.把握记叙文的基本特征,掌握记叙文的六个要素及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提高 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3.掌握记叙文语言的情意性、形象性的特点。 4.深入了解叙事、记人、写景等不同类型记叙文的特点,逐步提高写作记叙文的 水平 、教学要点 本单元七篇课文,选取了叙事、记人、写景等不同类型的记叙文。其中,《梅园新村 之行》、《藕与莼菜》、《湖心亭看雪》、《廉颇蔺相如列传》为教读课文,其余三篇为自读 课文 《梅园新村之行》是在叙事中写人的记叙文,具有完整的叙述要素,并运用夹叙夹议 的表达方式赞扬了周恩来同志在险恶的环境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的崇高 《藕与莼菜》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表达了恋念故乡之情,语言 清新隽永、平朴纯净。 《湖心亭看雪》用简洁凝练的笔法,极其传神地描绘出雪夜湖光山色的美景,写法上 运用映衬和点染的手法,使景、情、事融为一体,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独特意境 《廉颇蔺相如列传》选取典型事例,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了生动的人物 性格特征。 三、教学建议 1.本单元教学中应注意做好读写新旧知识的衔接过渡,要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将过去学过的记叙文读写知识贯穿起来,形成对记叙文特征的完整的、系统的认识 2.在每篇课文教学之前,应布置学生预习,要求熟悉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并开始 思考问题。 3.课堂教学方法可采用朗读、复述、分析比较、讨论、训练相结合。要抓住每篇课 文的特点,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
1 第一单元 教学指要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单元的记叙文,要求能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并领会其表达作用。 2.把握记叙文的基本特征,掌握记叙文的六个要素及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提高 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3.掌握记叙文语言的情意性、形象性的特点。 4.深入了解叙事、记人、写景等不同类型记叙文的特点,逐步提高写作记叙文的 水平。 二、教学要点 本单元七篇课文,选取了叙事、记人、写景等不同类型的记叙文。其中,《梅园新村 之行》、《藕与莼菜》、《湖心亭看雪》、《廉颇蔺相如列传》为教读课文,其余三篇为自读 课文。 《梅园新村之行》是在叙事中写人的记叙文,具有完整的叙述要素,并运用夹叙夹议 的表达方式赞扬了周恩来同志在险恶的环境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的崇高 品质。 《藕与莼菜》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表达了恋念故乡之情,语言 清新隽永、平朴纯净。 《湖心亭看雪》用简洁凝练的笔法,极其传神地描绘出雪夜湖光山色的美景,写法上 运用映衬和点染的手法,使景、情、事融为一体,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独特意境。 《廉颇蔺相如列传》选取典型事例,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了生动的人物 性格特征。 三、教学建议 1.本单元教学中应注意做好读写新旧知识的衔接过渡,要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将过去学过的记叙文读写知识贯穿起来,形成对记叙文特征的完整的、系统的认识。 2.在每篇课文教学之前,应布置学生预习,要求熟悉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并开始 思考问题。 3.课堂教学方法可采用朗读、复述、分析比较、讨论、训练相结合。要抓住每篇课 文的特点,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
梅园新村之行 、教学目标 学习本文围绕主旨恰当地选取材料的特点 2.学习本文以环境和景物为衬托,突出赞颂周恩来同志在险恶的环境下,不顾个人 安危,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勇敢斗争的崇高品质和精神的写作手法。 3.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作者及背景介绍 郭沫若(1892.1116-1978612),四川乐山县人。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历 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幼年受家塾教育,1905年先后在乐山、成 都上小学、中学。1914年春赴日留学,同年秋考进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次年转入岗山 第六高等学校。1918年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科,先后接触了泰戈尔、歌德、海涅、席勒、 莎士比亚、雪莱、惠特曼及北欧、法国、俄国进步作家的作品,也受到了泛神论的影响。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他决心用文艺去鼓励人们改革社会的热情,唤醒民众,积极投 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五四”时期,他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歌创作,开一代诗风, 现代文学上的优秀诗集《女神》,使他成为新诗的奠基人。1921年回国后,与郁达夫、成 仿吾等人发起、建立了文学社团创造社,开展新文学活动。他先后创作了剧作《卓文君》、 《王昭君》、《棠棣之花》、《屈原》、《蔡文姬》等。解放后,他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担任 了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等职。在文学、历史、文字 学等方面成就卓著。他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作家、诗人、戏剧家,而且是思想家和著名 的社会活动家。1978年6月12日病逝,邓小平同志在悼词中称赞:“他和鲁迅一样,是我 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卓著的著名学者。他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郭沫若一生著述极多, 重要的均收入1957-196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郭沫若文集》十七卷中。 本文选自1946年8月15日《萌芽杂志》第1卷第2期《南京印象》。抗战胜利后, 国民党反动派采取假和谈、真内战的策略。为了反对内战、争取和平,并团结教育广大人 民,中国共产党于1945年10月10日在重庆与国民党签订了《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又于1946年1月10日与国民党政府代表签署了《停战协定》,同时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 会议于1月31日通过了五项决议。但是,国民党反动派不断破坏协议,积极备战,准备发 动全国规模的内战。这一年,国民党政府迁回南京,为了便于谈判和斗争,周恩来率中共 代表团也迁往南京,住在梅园新村30号。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中共代表团即在这 里办公。从此,这里就成了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停战协定》,维护政协决议,与国民党进行 谈判斗争的前线
2 1.梅园新村之行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主旨恰当地选取材料的特点。 2.学习本文以环境和景物为衬托,突出赞颂周恩来同志在险恶的环境下,不顾个人 安危,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勇敢斗争的崇高品质和精神的写作手法。 3.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郭沫若(1892.11.16—1978.6.12),四川乐山县人。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历 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幼年受家塾教育,1905 年先后在乐山、成 都上小学、中学。1914 年春赴日留学,同年秋考进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次年转入岗山 第六高等学校。1918 年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科,先后接触了泰戈尔、歌德、海涅、席勒、 莎士比亚、雪莱、惠特曼及北欧、法国、俄国进步作家的作品,也受到了泛神论的影响。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他决心用文艺去鼓励人们改革社会的热情,唤醒民众,积极投 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五四”时期,他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歌创作,开一代诗风, 现代文学上的优秀诗集《女神》,使他成为新诗的奠基人。1921 年回国后,与郁达夫、成 仿吾等人发起、建立了文学社团创造社,开展新文学活动。他先后创作了剧作《卓文君》、 《王昭君》、《棠棣之花》、《屈原》、《蔡文姬》等。解放后,他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担任 了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等职。在文学、历史、文字 学等方面成就卓著。他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作家、诗人、戏剧家,而且是思想家和著名 的社会活动家。1978 年 6 月 12 日病逝,邓小平同志在悼词中称赞:“他和鲁迅一样,是我 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卓著的著名学者。他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郭沫若一生著述极多, 重要的均收入 1957—1963 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郭沫若文集》十七卷中。 本文选自 1946 年 8 月 15 日《萌芽杂志》第 1 卷第 2 期《南京印象》。抗战胜利后, 国民党反动派采取假和谈、真内战的策略。为了反对内战、争取和平,并团结教育广大人 民,中国共产党于 1945 年 10 月 10 日在重庆与国民党签订了《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又于 1946 年 1 月 10 日与国民党政府代表签署了《停战协定》,同时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 会议于 1 月 31 日通过了五项决议。但是,国民党反动派不断破坏协议,积极备战,准备发 动全国规模的内战。这一年,国民党政府迁回南京,为了便于谈判和斗争,周恩来率中共 代表团也迁往南京,住在梅园新村 30 号。1946 年 5 月至 1947 年 3 月,中共代表团即在这 里办公。从此,这里就成了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停战协定》,维护政协决议,与国民党进行 谈判斗争的前线
抗战期间,郭沫若长期在周恩来领导下工作,对周恩来十分熟悉,十分敬佩。在南京 时,他是梅园新村的常客。本文是他根据对周恩来一次访问的印象写成的。 课文内容分析 思想内容 本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专访梅园新村30号周恩来同志的所见所感,高度赞扬了周恩 来同志肩负党的重托,不顾个人安危,在险恶的环境下,为反对内战、争取和平而坚持斗 争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塑造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同时也揭露了国民 党政府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 2.结构层次 本文记录了作者访问梅园新村的全过程。按作者的行踪,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4自然段),写去梅园新村的路上的所见所感 开篇即写在去梅园新村的路上。一路上所见所感也许很多,但作者只突出地写了国府。 国府也是坐北向南的,从门口望进去,相当深远”,“门前也有一对石狮子……能够没有, 应该不会是一种缺陷。”句中的两个“也”,使人联想到封建社会的官府,从外表上看并无 两样,具有典型的封建时代的特征。这里,作者揭露了国府与当年的衙门一样,貌似尊严, 却异常腐败,只会镇压人民的本质。接着写“铁路就在国府的墙下”,“真的能够这样更和 市井生活接近,似乎也好”,国府虽在地理位置上紧贴近市民,但此话的含义却是谴责国民 党政府脱离人民,不顾人民死活,不为民众着想的行径。它和后文提到的中国共产党代表 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人民谋福利是有着根本的区别的。这里作者用尽笔墨写国府 的目的是为了衬托梅园新村的主人与之不同的境界与本质。 第二部分(5-12自然段),写梅园新村的环境、三十号周公馆的景物及其主人 这一部分写梅园新村的访问见闻。作者选择了环境描写和与周恩来短暂会见的印象 描写 先写梅园新村的环境。梅园新村,虽然名字好听,大有诗意,可实地却完全两样,“是 和《百家姓》一样的散文中的散文”,简单几句,突出了自然环境的荒僻杂乱。不仅如此, “特种任务的机关林立,仿佛在空气里面四处都闪耀着狼犬那样的眼睛,眼睛,眼睛”,写 出了政治环境阴森险恶。“狼犬”的比喻和“眼睛”的反复修辞的运用,反映出国民党特务 嚣张的气焰,同时也表现了周恩来同志在危险艰难的处境中对敌斗争顽强不屈的精神。 次写周公馆的庭园。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三十号周公馆,应该是这儿的一座绿洲 了”,充满赞美之意,它犹如沙漠中的绿洲,充满着生机和活力,象征着这里会给人们带来 希望和美好的未来。作者没有过多地描绘庭园,只是突出“园里在动土木”,“恩来先生显 然有久居之意”,“对于周围的眼睛,示以和平建设的轨范”,寥寥几笔,稍作点拨,表现出 周恩来在“狼犬般的眼睛”底下泰然处之、无所畏惧的胆略,以及为反对内战、争取和平 而进行谈判的诚意。 再写周公馆的客厅。对客厅的描写,突出其简单、朴素,“小巧,没有什么装饰”。特
3 抗战期间,郭沫若长期在周恩来领导下工作,对周恩来十分熟悉,十分敬佩。在南京 时,他是梅园新村的常客。本文是他根据对周恩来一次访问的印象写成的。 三、课文内容分析 1.思想内容 本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专访梅园新村 30 号周恩来同志的所见所感,高度赞扬了周恩 来同志肩负党的重托,不顾个人安危,在险恶的环境下,为反对内战、争取和平而坚持斗 争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塑造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同时也揭露了国民 党政府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 2.结构层次 本文记录了作者访问梅园新村的全过程。按作者的行踪,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4 自然段),写去梅园新村的路上的所见所感。 开篇即写在去梅园新村的路上。一路上所见所感也许很多,但作者只突出地写了国府。 “国府也是坐北向南的,从门口望进去,相当深远”,“门前也有一对石狮子……能够没有, 应该不会是一种缺陷。”句中的两个“也”,使人联想到封建社会的官府,从外表上看并无 两样,具有典型的封建时代的特征。这里,作者揭露了国府与当年的衙门一样,貌似尊严, 却异常腐败,只会镇压人民的本质。接着写“铁路就在国府的墙下”,“真的能够这样更和 市井生活接近,似乎也好”,国府虽在地理位置上紧贴近市民,但此话的含义却是谴责国民 党政府脱离人民,不顾人民死活,不为民众着想的行径。它和后文提到的中国共产党代表 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人民谋福利是有着根本的区别的。这里作者用尽笔墨写国府 的目的是为了衬托梅园新村的主人与之不同的境界与本质。 第二部分(5—12 自然段),写梅园新村的环境、三十号周公馆的景物及其主人。 这一部分写梅园新村的访问见闻。作者选择了环境描写和与周恩来短暂会见的印象 描写。 先写梅园新村的环境。梅园新村,虽然名字好听,大有诗意,可实地却完全两样,“是 和《百家姓》一样的散文中的散文”,简单几句,突出了自然环境的荒僻杂乱。不仅如此, “特种任务的机关林立,仿佛在空气里面四处都闪耀着狼犬那样的眼睛,眼睛,眼睛”,写 出了政治环境阴森险恶。“狼犬”的比喻和“眼睛”的反复修辞的运用,反映出国民党特务 嚣张的气焰,同时也表现了周恩来同志在危险艰难的处境中对敌斗争顽强不屈的精神。 次写周公馆的庭园。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三十号周公馆,应该是这儿的一座绿洲 了”,充满赞美之意,它犹如沙漠中的绿洲,充满着生机和活力,象征着这里会给人们带来 希望和美好的未来。作者没有过多地描绘庭园,只是突出“园里在动土木”,“恩来先生显 然有久居之意”,“对于周围的眼睛,示以和平建设的轨范”,寥寥几笔,稍作点拨,表现出 周恩来在“狼犬般的眼睛”底下泰然处之、无所畏惧的胆略,以及为反对内战、争取和平 而进行谈判的诚意。 再写周公馆的客厅。对客厅的描写,突出其简单、朴素,“小巧,没有什么装饰”。特
别提到的是小圆桌上的一盆雨花台的文石,“这文石的宁静,明朗,坚实,无我,似乎也就 象征着主人的精神”,以石喻人,这是对周恩来同志伟大精神的高度赞扬。“宁静”赞颂他 稳健从容的外交家的风度;“明朗”赞颂他旗帜鲜明的原则立场:;“坚实”赞颂他坚忍不屈 的顽强精神:“无我”赞颂他光明磊落、无私忘我的宽广胸怀。小小的文石,是主人伟大精 神和高尚品质的象征 最后写与周恩来的会面。会面的经过,未作具体描绘,作者只是通过对周恩来的近来 容貌的变化及精神风貌的描写,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革命家的形象。“瘦了的脸庞”,“稍嫌长 的头发”,“苍白”的“脸色”,使人想见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勤奋工作,鞠躬尽瘁、无 私忘我的赤胆忠心。接着以四个并列分句精确全面地概述周恩来在梅园新村的工作生活情 景。“他的境遇是最难处的,责仼那么重大,事务那么繁剧,环境又那么拂逆。”“难处”“重 大”“繁剧”“拂逆”这几个词极其准确地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周恩来面临的斗争的极端艰苦 复杂。身处国统区,到处是“狼犬的眼睛”’谈判的对手又是表面和谈、暗地里调兵遣将搞 内战的老手,确实境遇难处;谈判斗争肩负着党中央的重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全 国人民的命运,确实责任重大:既要谈判,又要对付敌人的伎俩骗局,还要会晤国内外各 界友人,争取和平势力的扩大,确实日理万机,事务繁剧。而这些斗争都是在特务眼睛的 重重包围之中,在艰难恶劣的环境里顽强不屈地进行着,困难险阻不可避免,“环境拂逆” 的确如此。但周恩来“明明是知其不可为而为”,知难而上,为党、为中华民族、为全中国 人民的解放事业坚持和平,反对内战,进行着艰难、不屈的谈判和斗争,历尽辛苦,百折 不挠。“丝毫也不敢放松,不能放松,不肯放松”,三个排比句高度赞颂了他兢兢业业的工 作态度和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不敢”、“不能”“不肯”三个词深刻地表现了周恩来 对党的事业的高度的责任感和坚持不懈、顽强斗争的精神 与周恩来会面时的情景,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轩昂的眉宇,炯炯的眼光,清 朗的谈吐,依然是那样的有神。对于任何的艰难困苦都不会避易的精神,放射着令人镇定, 也令人乐观的毅力”,简洁明快的语言,周恩来高大完美的形象和对待工作百折不挠的精神 便跃然纸上。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度,镇定乐观的精神面貌,鞠躬尽瘁、无私 忘我的高尚品质,流淌在作者的字里行间,令人崇敬、爱戴,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第三部分(最后1个自然段),写离开梅园新村 四、写作特点分析 1.围绕主旨选材,通过环境和景物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思想品德。 本文是访问记,但真正写对人物的访问情况较少,更多的是精心选材,通过环境和景 物描写来反衬周恩来同志伟大高尚的思想品德。如文中写梅园新村荒僻杂乱的自然环境和 阴森险恶的政治处境,就衬托出周恩来身处险境,泰然处之,大义凛然的胆略及坚持不懈 斗争的决心。又如写客厅小圆桌上的一盆文石,突出它的“宁静,明朗,坚实,无我”,目 的是以石喻人,象征主人勇敢沉着、坚毅不屈的精神。 2.夹叙夹议的写法,深化了主题
4 别提到的是小圆桌上的一盆雨花台的文石,“这文石的宁静,明朗,坚实,无我,似乎也就 象征着主人的精神”,以石喻人,这是对周恩来同志伟大精神的高度赞扬。“宁静”赞颂他 稳健从容的外交家的风度;“明朗”赞颂他旗帜鲜明的原则立场;“坚实”赞颂他坚忍不屈 的顽强精神;“无我”赞颂他光明磊落、无私忘我的宽广胸怀。小小的文石,是主人伟大精 神和高尚品质的象征。 最后写与周恩来的会面。会面的经过,未作具体描绘,作者只是通过对周恩来的近来 容貌的变化及精神风貌的描写,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革命家的形象。“瘦了的脸庞”,“稍嫌长 的头发”,“苍白”的“脸色”,使人想见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勤奋工作,鞠躬尽瘁、无 私忘我的赤胆忠心。接着以四个并列分句精确全面地概述周恩来在梅园新村的工作生活情 景。“他的境遇是最难处的,责任那么重大,事务那么繁剧,环境又那么拂逆。”“难处”“重 大”“繁剧”“拂逆”这几个词极其准确地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周恩来面临的斗争的极端艰苦 复杂。身处国统区,到处是“狼犬的眼睛”,谈判的对手又是表面和谈、暗地里调兵遣将搞 内战的老手,确实境遇难处;谈判斗争肩负着党中央的重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全 国人民的命运,确实责任重大;既要谈判,又要对付敌人的伎俩骗局,还要会晤国内外各 界友人,争取和平势力的扩大,确实日理万机,事务繁剧。而这些斗争都是在特务眼睛的 重重包围之中,在艰难恶劣的环境里顽强不屈地进行着,困难险阻不可避免,“环境拂逆” 的确如此。但周恩来“明明是知其不可为而为”,知难而上,为党、为中华民族、为全中国 人民的解放事业坚持和平,反对内战,进行着艰难、不屈的谈判和斗争,历尽辛苦,百折 不挠。“丝毫也不敢放松,不能放松,不肯放松”,三个排比句高度赞颂了他兢兢业业的工 作态度和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不敢”、“不能”、“不肯”三个词深刻地表现了周恩来 对党的事业的高度的责任感和坚持不懈、顽强斗争的精神。 与周恩来会面时的情景,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轩昂的眉宇,炯炯的眼光,清 朗的谈吐,依然是那样的有神。对于任何的艰难困苦都不会避易的精神,放射着令人镇定, 也令人乐观的毅力”,简洁明快的语言,周恩来高大完美的形象和对待工作百折不挠的精神 便跃然纸上。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度,镇定乐观的精神面貌,鞠躬尽瘁、无私 忘我的高尚品质,流淌在作者的字里行间,令人崇敬、爱戴,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第三部分(最后 1 个自然段),写离开梅园新村。 四、写作特点分析 1.围绕主旨选材,通过环境和景物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思想品德。 本文是访问记,但真正写对人物的访问情况较少,更多的是精心选材,通过环境和景 物描写来反衬周恩来同志伟大高尚的思想品德。如文中写梅园新村荒僻杂乱的自然环境和 阴森险恶的政治处境,就衬托出周恩来身处险境,泰然处之,大义凛然的胆略及坚持不懈 斗争的决心。又如写客厅小圆桌上的一盆文石,突出它的“宁静,明朗,坚实,无我”,目 的是以石喻人,象征主人勇敢沉着、坚毅不屈的精神。 2.夹叙夹议的写法,深化了主题
文中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方法,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如对国府门前 石狮,铁路在国府墙下的评论,表露了作者对国民党政府的讽刺与批评。又如写周公馆的 动土木,尖锐批评了那些“专爱讲体统的先生们”,让南京“这篇粗杂的草稿老是不成体统”, “把所有的兴趣集中在内战的赌博上”。这些议论,揭露了国民党政权假和谈真内战的实质, 也反衬了周公馆及主人泰然自若、针锋相对、坚持斗争的鲜明立场和原则。再如与周恩来 会面时,作者议论道:“谈判也不一定真是‘无益’,他所参预的谈判每每是关系着民族的 生死存亡,只是和他所花费的精力比较起来,成就究竟是显得那么微末。这是一个深刻的 民族的悲哀,这是一位才干出类的人,却没有更积极性的建设工作给他做。”这段议论,高 度评价了周恩来从事谈判工作的重大意义,盛赞他出类的才干以及为反对内战、争取和平 而坚持斗争的崇高品质,表达了对周恩来的无限崇敬之情,同时也谴责了造成周恩来耗费 大量精力而成就却显得那么微末的假和谈的骗子一一国民党政权 本文选材得当,在表现手法上无不突出文章的主旨,为塑造人物的伟大形象服务。 章虽然简短,但周恩来鲜明完美的高大形象却深深地印刻在读者的心中。 编者:黄爱萍 3.藕与莼菜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通过对藕与莼菜的叙写表达对故乡深厚的眷恋和怀念之情的主题思想。 掌握课文运用对比、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3.体会本文清新隽永、平朴纯净的语言风格 、作者及背景介绍 叶绍钧,即叶圣陶(184-1988),现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江苏苏 州人。早年任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五四运动前参加新潮社。1921年参与组织文学研 究会。曾发表童话集《稻草人》和小说集《隔膜》、《火灾》等。1923年起从事编辑出版工 作,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和开明书店编辑。1928年创作长篇小说《倪焕之》。后主编《小 说月报》和《中学生》杂志。“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 和“文艺界抗敌后援会”。抗日战争期间曾主编《国文杂志》、《开明少年》等。抗战胜利后 任开明书店总编辑,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1949年任华北人民政府科教书编审 委员会主任。同年7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会委员:9月出席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 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并当选 为全国人大第五届常务委员,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五届常务委员和第六届副主席。曾任中 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主席。有《叶圣陶全集》和《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
5 文中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方法,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如对国府门前 石狮,铁路在国府墙下的评论,表露了作者对国民党政府的讽刺与批评。又如写周公馆的 动土木,尖锐批评了那些“专爱讲体统的先生们”,让南京“这篇粗杂的草稿老是不成体统”, “把所有的兴趣集中在内战的赌博上”。这些议论,揭露了国民党政权假和谈真内战的实质, 也反衬了周公馆及主人泰然自若、针锋相对、坚持斗争的鲜明立场和原则。再如与周恩来 会面时,作者议论道:“谈判也不一定真是‘无益’,他所参预的谈判每每是关系着民族的 生死存亡,只是和他所花费的精力比较起来,成就究竟是显得那么微末。这是一个深刻的 民族的悲哀,这是一位才干出类的人,却没有更积极性的建设工作给他做。”这段议论,高 度评价了周恩来从事谈判工作的重大意义,盛赞他出类的才干以及为反对内战、争取和平 而坚持斗争的崇高品质,表达了对周恩来的无限崇敬之情,同时也谴责了造成周恩来耗费 大量精力而成就却显得那么微末的假和谈的骗子——国民党政权。 本文选材得当,在表现手法上无不突出文章的主旨,为塑造人物的伟大形象服务。文 章虽然简短,但周恩来鲜明完美的高大形象却深深地印刻在读者的心中。 编者:黄爱萍 3.藕与莼菜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通过对藕与莼菜的叙写表达对故乡深厚的眷恋和怀念之情的主题思想。 2.掌握课文运用对比、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3.体会本文清新隽永、平朴纯净的语言风格。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叶绍钧,即叶圣陶(1894—1988),现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江苏苏 州人。早年任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五四运动前参加新潮社。1921 年参与组织文学研 究会。曾发表童话集《稻草人》和小说集《隔膜》、《火灾》等。1923 年起从事编辑出版工 作,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和开明书店编辑。1928 年创作长篇小说《倪焕之》。后主编《小 说月报》和《中学生》杂志。“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 和“文艺界抗敌后援会”。抗日战争期间曾主编《国文杂志》、《开明少年》等。抗战胜利后 任开明书店总编辑,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1949 年任华北人民政府科教书编审 委员会主任。同年 7 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会委员;9 月出席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 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并当选 为全国人大第五届常务委员,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五届常务委员和第六届副主席。曾任中 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主席。有《叶圣陶全集》和《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
《藕与莼菜》最初刊载于193年9月10日《时事新报》副刊《文学》第37期,后 收入1935年版《未厌居习作》。 《藕与莼菜》是叶绍钧早期散文作品中的名篇。作者客居异乡,“同朋友喝酒,嚼着 薄片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因为想起藕,又联想到莼菜”,于是,记忆所及,饱含 深情地抒写了每当新秋时间新藕上市和每个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的往事,而浮现在读 者眼前的,是一幅幅富有诗情的江南水乡小镇的风情图。文章虽然只写了在异乡视为珍品、 而在故乡却极为普通的藕与莼莱,但越是将这些写得鲜明、有滋味,就越表达出作者对故 乡深厚的眷恋和怀念 三、课文内容分析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一3自然段,写故乡人卖藕和买藕的情景,通过对比,表现作者对藕的珍 爱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与怀念。 在第1自然段里,作者着力刻画了一幅“清的画面”:新秋的早晨,自然清新凉爽 画面上“紫赤的臂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的康健的男人和“裹着白地青花 的头布,穿着短的夏布裙”的同样透着康健的美的风致的女人,他们各自挑着盛着藕的担 子到镇上来卖。鲜嫩玉色的长节的藕被他们在池塘里,在小河边洗得雪白。红衫的小姑娘 白发的老公公纷纷来买,一时间,“清淡而甘美的滋味普遍于家家且人人”,直至“叶落秋 深的时候”。虽然这样的情形,“差不多是平常的日课”,但作者写来却让人感觉到留恋的深 情,认为那画面是“供人体味的高品位的东西”。在这幅画面里,农民将藕洗得洁白然后去 卖,这是很自然的举动,并非有意在“作画”,体现的是家乡农民自然纯朴,勤劳善良的品 质,正是这种品质,构成了画面中富有深厚内涵的一部分,他们与故乡的自然风光融在一 起,浑然一体。从作者对这幅画面的“欣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故乡的深厚的 眷恋之情。 如果说第1自然段是“回忆”,那么第2、3自然段重点写“现在”,着力突出“在这 里,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在这里,藕的数量不多,价格昂贵,并且很难买到;即使能 买到,样子瘦弱生涩,实在难看:即使难得偶尔吃到一回,也是“满被锈斑”、“满口含渣”, 令人不想吃第二片。在2、3两自然段中,作者处处与第1自然段进行对比:健康、淳朴、 勤劳、善良的故乡人与庸俗的豪华公子、硕腹巨贾和帮闲的茶房们形成对比:故乡的鲜嫩 玉色的长节的藕与城里“瘦得像乞丐的腿”,“涩得像未熟的柿子”的藕相对比;故乡藕的 “清淡而甘美的滋味”与城里“满被锈斑”“满口含渣”的藕相对比。在这“回忆”与“现 在”截然不同的藕的对比中,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的怀念 第二部分(4-5自然段,回忆故乡每个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的往事,再次表达对 故乡的怀念 文章以“因为想起藕,又联想到莼菜”作为过渡,开始叙写“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 天吃莼菜”的往事。作者对故乡的莼菜同样饱含深情:“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
6 《藕与莼菜》最初刊载于 1923 年 9 月 10 日《时事新报》副刊《文学》第 37 期,后 收入 1935 年版《未厌居习作》。 《藕与莼菜》是叶绍钧早期散文作品中的名篇。作者客居异乡,“同朋友喝酒,嚼着 薄片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因为想起藕,又联想到莼菜”,于是,记忆所及,饱含 深情地抒写了每当新秋时间新藕上市和每个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的往事,而浮现在读 者眼前的,是一幅幅富有诗情的江南水乡小镇的风情图。文章虽然只写了在异乡视为珍品、 而在故乡却极为普通的藕与莼菜,但越是将这些写得鲜明、有滋味,就越表达出作者对故 乡深厚的眷恋和怀念。 三、课文内容分析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 自然段),写故乡人卖藕和买藕的情景,通过对比,表现作者对藕的珍 爱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与怀念。 在第 1 自然段里,作者着力刻画了一幅“清的画面”:新秋的早晨,自然清新凉爽, 画面上“紫赤的臂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的康健的男人和“裹着白地青花 的头布,穿着短的夏布裙”的同样透着康健的美的风致的女人,他们各自挑着盛着藕的担 子到镇上来卖。鲜嫩玉色的长节的藕被他们在池塘里,在小河边洗得雪白。红衫的小姑娘、 白发的老公公纷纷来买,一时间,“清淡而甘美的滋味普遍于家家且人人”,直至“叶落秋 深的时候”。虽然这样的情形,“差不多是平常的日课”,但作者写来却让人感觉到留恋的深 情,认为那画面是“供人体味的高品位的东西”。在这幅画面里,农民将藕洗得洁白然后去 卖,这是很自然的举动,并非有意在“作画”,体现的是家乡农民自然纯朴,勤劳善良的品 质,正是这种品质,构成了画面中富有深厚内涵的一部分,他们与故乡的自然风光融在一 起,浑然一体。从作者对这幅画面的“欣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故乡的深厚的 眷恋之情。 如果说第 1 自然段是“回忆”,那么第 2、3 自然段重点写“现在”,着力突出“在这 里,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在这里,藕的数量不多,价格昂贵,并且很难买到;即使能 买到,样子瘦弱生涩,实在难看;即使难得偶尔吃到一回,也是“满被锈斑”、“满口含渣”, 令人不想吃第二片。在 2、3 两自然段中,作者处处与第 1 自然段进行对比:健康、淳朴、 勤劳、善良的故乡人与庸俗的豪华公子、硕腹巨贾和帮闲的茶房们形成对比;故乡的鲜嫩 玉色的长节的藕与城里“瘦得像乞丐的腿”,“涩得像未熟的柿子”的藕相对比;故乡藕的 “清淡而甘美的滋味”与城里“满被锈斑”、“满口含渣”的藕相对比。在这“回忆”与“现 在”截然不同的藕的对比中,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的怀念。 第二部分(4—5 自然段),回忆故乡每个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的往事,再次表达对 故乡的怀念。 文章以“因为想起藕,又联想到莼菜”作为过渡,开始叙写“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 天吃莼菜”的往事。作者对故乡的莼菜同样饱含深情:“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
味真是令人心醉呢。”事实上,那“丰富的诗意”、那“令人心醉”的“无味之味”,早已超 出了莼莱的内涵本身,而是涵盖了春天里,每条街旁的小河里歇着盛着从太湖里捞来的满 舱莼菜的没篷船的浓郁的民俗风情和作者浓浓的故乡情。而第5自然段里城里极难得吃上 莼菜的情形又加深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 第三部分(6-7自然段),直接抒发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向来不恋故乡的我”,因为思念故乡的藕与莼菜,“觉得故乡可爱极了”。原因是“故 乡有所恋,而所恋惟在故乡有,便萦着系着,不能离舍了”。结尾单独一段,再次强调同样 的情感。在前文叙写、抒情的基础上,将全文的情感推向高潮,并留给人无限的回味。 四、写作特点分析 1.运用对比手法,将叙事与抒情结合,突出故乡藕与莼菜的新鲜与美味,表达对故 乡的深情 文章第一、二部分处处将往事与现实作对比,突出表明在故乡极为普遍的藕和莼菜在 异乡则被视为珍品。如第一部分,围绕藕这一食品,将往事与现实的人、事、物一一对l 健康、淳朴、勤劳、善良的农民与庸俗的豪华公子、硕腹钜贾:故乡的外形鲜嫩玉色、滋 味清淡甘美、随时可吃的藕与城里外形难看、满被锈斑、满口含渣又难得一吃的藕,形成 了鲜明的对照。而在城里就是这样的藕,他的孩子吃了却非常高兴,“居然有半点钟工夫不 再作别种的要求”,更加突出了藕在异乡被视为珍品。写莼菜同样用对比:故乡的春天,每 条街旁的小河里都歇着满舱盛着莼菜的没蓬船,“能得日餐一碗”:而城里难得吃到,偶尔 有人赠送几瓶莼菜,已经是弥足珍贵了。从满含深情的回忆往事到褒贬分明地叙述现实, 鲜明的对照中,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怀念之情已经流淌于字里行间,已经深深地感染了读 者了。至此,有了叙述对比作基础,课文最后一部分的抒情也就水到渠成,自然而发,不 仅将情感抒发到高潮,还将爱故乡的主题进一步深化,点出爱的哲理,引人无限遐思 2.语言清新隽永、平朴纯净 文章中对于故乡的一幅幅画面的描绘,并没有华丽的词藻作修饰,但展现在我们眼前 的是那样鲜亮、清新的江南水乡之景,令人过目不忘。作者用语平朴纯净,出于自然而不 加修饰,但同时又饱含深情,含义隽永,富于形象感,充分表现了记叙文语言形象性和情 意性的特点。作者特别善于运用色彩描写:画面上紫赤臂膊的男人,裹着白地青花头布的 女人,红衫的小姑娘,白发的老公公,鲜嫩玉色的藕,嫩绿的令人心醉的莼菜等等,无不 透露出生机勃勃的气息,作者的爱意也就溢于言表了。 编者:高国兴
7 味真是令人心醉呢。”事实上,那“丰富的诗意”、那“令人心醉”的“无味之味”,早已超 出了莼菜的内涵本身,而是涵盖了春天里,每条街旁的小河里歇着盛着从太湖里捞来的满 舱莼菜的没篷船的浓郁的民俗风情和作者浓浓的故乡情。而第 5 自然段里城里极难得吃上 莼菜的情形又加深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 第三部分(6—7 自然段),直接抒发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向来不恋故乡的我”,因为思念故乡的藕与莼菜,“觉得故乡可爱极了”。原因是“故 乡有所恋,而所恋惟在故乡有,便萦着系着,不能离舍了”。结尾单独一段,再次强调同样 的情感。在前文叙写、抒情的基础上,将全文的情感推向高潮,并留给人无限的回味。 四、写作特点分析 1.运用对比手法,将叙事与抒情结合,突出故乡藕与莼菜的新鲜与美味,表达对故 乡的深情。 文章第一、二部分处处将往事与现实作对比,突出表明在故乡极为普遍的藕和莼菜在 异乡则被视为珍品。如第一部分,围绕藕这一食品,将往事与现实的人、事、物一一对比: 健康、淳朴、勤劳、善良的农民与庸俗的豪华公子、硕腹钜贾;故乡的外形鲜嫩玉色、滋 味清淡甘美、随时可吃的藕与城里外形难看、满被锈斑、满口含渣又难得一吃的藕,形成 了鲜明的对照。而在城里就是这样的藕,他的孩子吃了却非常高兴,“居然有半点钟工夫不 再作别种的要求”,更加突出了藕在异乡被视为珍品。写莼菜同样用对比:故乡的春天,每 条街旁的小河里都歇着满舱盛着莼菜的没蓬船,“能得日餐一碗”;而城里难得吃到,偶尔 有人赠送几瓶莼菜,已经是弥足珍贵了。从满含深情的回忆往事到褒贬分明地叙述现实, 鲜明的对照中,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怀念之情已经流淌于字里行间,已经深深地感染了读 者了。至此,有了叙述对比作基础,课文最后一部分的抒情也就水到渠成,自然而发,不 仅将情感抒发到高潮,还将爱故乡的主题进一步深化,点出爱的哲理,引人无限遐思。 2.语言清新隽永、平朴纯净。 文章中对于故乡的一幅幅画面的描绘,并没有华丽的词藻作修饰,但展现在我们眼前 的是那样鲜亮、清新的江南水乡之景,令人过目不忘。作者用语平朴纯净,出于自然而不 加修饰,但同时又饱含深情,含义隽永,富于形象感,充分表现了记叙文语言形象性和情 意性的特点。作者特别善于运用色彩描写:画面上紫赤臂膊的男人,裹着白地青花头布的 女人,红衫的小姑娘,白发的老公公,鲜嫩玉色的藕,嫩绿的令人心醉的莼菜等等,无不 透露出生机勃勃的气息,作者的爱意也就溢于言表了。 编者:高国兴
6.湖心亭看雪 、教学目标 学习本文简洁凝练的笔法,极其传神地描绘出雪夜湖光山色的美景。 2.学习本文善于运用映衬和点染的手法,使景、情、事融为一体,创造出富有诗情 意的独特的意境 、作者介绍 张岱(1597-1689),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宗子、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出身仕宦家庭,少时喜游山玩水,品艺读书,无意于科举仕途,未做过官,一直过着豪华 享乐的生活。明朝覆灭后,他消极避世,隐居于浙江剡溪山中,一心从事著述,坚守贫困 以显示他的民族气节。张岱在明末清初堪称散文大家,其小品文声誉尤高。他的小品文, 多为描叙江南山水风光,风俗民习和自己过去的生活。常于追忆往昔之繁华中流露对亡明 的缅怀,文中多寄托着故国之思。其文笔简明生动,叙事写景多用白描,抒情记言较有个 性。其文章清越隽美,富有诗情画意,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文集》以及 记录明代三百年史事的《石匮书》等。 课文内容分析 1.思想内容 本文记叙了作者雪夜前往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雪后的西湖山水洁白晶莹,茫茫 片的景致,反映了作者孤芳自赏、超然避世的心情 2.结构层次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西湖大雪三日。 首先交代了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地点为西湖。“大雪三日”,使“湖中人、鸟声 俱绝”。连降三日,大雪封门,人鸟俱绝,可见时间之久,风雪之大,为下文写雪景观赏作 了铺垫。 第二部分(2一3自然段),写独往湖心亭,观赏雪后西湖山水如画的美景 首先,作者写选择了“更定”时辰,独往湖心亭看雪,突出人物独特的雅趣,超然的 心致。次写雪后西湖景色,美不胜收。放眼远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西湖的山水被大雪覆盖,上下一片白茫茫的景象,目中所见是一片洁白的世界,真是银装 素裹,分外妖娆。而“湖上的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 粒而已”,在茫茫白色的背景上,突出了湖中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 广阔无垠的白色世界与堤、亭、舟、人相互映衬,给画面增添了无穷的生气与活力。这里 的比喻绝妙,形象、凝练,读来如临其境,如睹其形
8 6.湖心亭看雪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简洁凝练的笔法,极其传神地描绘出雪夜湖光山色的美景。 2.学习本文善于运用映衬和点染的手法,使景、情、事融为一体,创造出富有诗情 画意的独特的意境。 二、作者介绍 张岱(1597—1689),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宗子、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出身仕宦家庭,少时喜游山玩水,品艺读书,无意于科举仕途,未做过官,一直过着豪华 享乐的生活。明朝覆灭后,他消极避世,隐居于浙江剡溪山中,一心从事著述,坚守贫困, 以显示他的民族气节。张岱在明末清初堪称散文大家,其小品文声誉尤高。他的小品文, 多为描叙江南山水风光,风俗民习和自己过去的生活。常于追忆往昔之繁华中流露对亡明 的缅怀,文中多寄托着故国之思。其文笔简明生动,叙事写景多用白描,抒情记言较有个 性。其文章清越隽美,富有诗情画意,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 文集》以及 记录明代三百年史事的《石匮书》等。 三、课文内容分析 1.思想内容 本文记叙了作者雪夜前往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雪后的西湖山水洁白晶莹,茫茫 一片的景致,反映了作者孤芳自赏、超然避世的心情。 2.结构层次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写西湖大雪三日。 首先交代了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地点为西湖。“大雪三日”,使“湖中人、鸟声 俱绝”。连降三日,大雪封门,人鸟俱绝,可见时间之久,风雪之大,为下文写雪景观赏作 了铺垫。 第二部分(2—3 自然段),写独往湖心亭,观赏雪后西湖山水如画的美景。 首先,作者写选择了“更定”时辰,独往湖心亭看雪,突出人物独特的雅趣,超然的 心致。次写雪后西湖景色,美不胜收。放眼 远眺,“天与云、与山 、与水,上下一白”, 西湖的山水被大雪覆盖,上下一片白茫茫的景象,目中所见是一片洁白的世界,真是银装 素裹,分外妖娆。而“湖上的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 粒而已”,在茫茫白色的背景上,突出了湖中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 广阔无垠的白色世界与堤、亭、舟、人相互映衬,给画面增添了无穷的生气与活力。这里 的比喻绝妙,形象、凝练,读来如临其境,如睹其形
再写亭上遇知己同饮自乐的情趣。来到湖心亭,不料已“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 酒,炉正沸”。雪夜独往,不想亭中竟有相同情趣之人,“见余大喜”,“拉余同饮”,知己难 觅,雪夜相逢,畅饮“三大白而别”,简洁几笔,人物神情语态,志趣情感,孤高自赏的心 境,跃然纸上。其追求超然脱俗,陶醉自乐者大有人在,与之不期而遇,使作者心情畅快, 兴奋不已。而舟子最后“喃喃”细语,却是点染之笔。至此,作者一种清高超逸的情怀自 然流露 全文虽不足二百字,却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于一炉,淡淡写来,画面壮美,声情并 茂,富有诗情画意,表现了独特境界中独特的情怀,文笔的精练含蓄,令人惊叹不已。 四、写作特点分析 1.简洁凝练的景色描写,相互映衬的表现手法,传递出雪后西湖山水美丽绝伦的 神韵。 西湖大雪三日之后,“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作者敏 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到在这白色的背景里,有充满生机、活力的东西,稍加点缀,突出 湖中的“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使广阔无垠的白色世界 与堤、亭、舟、人的“痕”、“点”、“芥”、“两三粒”,相互映衬,如同画家三两笔,便勾勒 出西湖雪景的神韵。这里有整体画面的描绘,也有个体景、物、人的点缀,有“人、鸟声 俱绝”的空旷寂静,也有“舟中人两三粒”的动态与活力。高度凝练的语言,描绘出独特 的景致,幽静的世界,充满美感和层次的画面,映衬手法的运用,使西湖的雪夜景色充满 诗情画意,令人惊叹称奇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人物孤高自赏,超脱怡乐的情怀,在轻描淡写中自然流露 在短短的一百六十字文中,作者首先是在“人、鸟声俱绝”,“更定”时分,“独往” 赏雪的,其超然脱俗、清高怡乐的情怀寓于景物描写之中。其次,湖心亭上,偶遇知己 举杯投盏,志趣相同,其愉悦之情,不言而喻。最后,舟子喃喃的嘀咕,画龙点睛的渲染, 痴人的清高超逸的情怀自然流出。至此,一位追求超然避世,怡然自乐的文人的形象,自 然清晰地突现出来。而文中的景、事、情浑然一体,构成一幅充满浓郁诗意的湖心亭赏雪 图,令人陶醉不已 五、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连下三天大雪,西湖里人影都见不到,鸟声也听不着 了。这一天,起更后夜深人静时,我划着一条小船,身上围裹着毛皮衣,手抱着火炉,独 自往湖心亭看雪。乳白色的雾气笼罩着雪夜,天空和云、山、水,上下一片白茫茫的景象。 湖上可以见到的模糊的物象,只有长堤一线,湖心亭一点,以及我的像一棵草芥一样的小 舟,和舟中两三个似黑点的小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见有两人铺着毛毡相对坐着,一个童子正在烫酒,炉酒正沸。他们见 到我,很高兴地说:“湖上怎么还有你这样的人?”就拉我一起饮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才 告别。问他们姓氏,说是金陵人,客居在杭州。等我下船时,听到船夫低声嘀咕:“不要说
9 再写亭上遇知己同饮自乐的情趣。来到湖心亭,不料已“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 酒,炉正沸”。雪夜独往,不想亭中竟有相同情趣之人,“见余大喜”,“拉余同饮”,知己难 觅,雪夜相逢,畅饮“三大白而别”,简洁几笔,人物神情语态,志趣情感,孤高自赏的心 境,跃然纸上。其追求超然脱俗,陶醉自乐者大有人在,与之不期而遇,使作者心情畅快, 兴奋不已。而舟子最后“喃喃”细语,却是点染之笔。至此,作者一种清高超逸的情怀自 然流露。 全文虽不足二百字,却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于一炉,淡淡写来,画面壮美,声情并 茂,富有诗情画意,表现了独特境界中独特的情怀,文笔的精练含蓄,令人惊叹不已。 四、写作特点分析 1.简洁凝练的景色描写,相互映衬的表现手法,传递出雪后西湖山水美丽绝伦的 神韵。 西湖大雪三日之后,“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作者敏 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到在这白色的背景里,有充满生机、活力的东西,稍加点缀,突出 湖中的“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使广阔无垠的白色世界, 与堤、亭、舟、人的“痕”、“点”、“芥”、“两三粒”,相互映衬,如同画家三两笔,便勾勒 出西湖雪景的神韵。这里有整体画面的描绘,也有个体景、物、人的点缀,有“人、鸟声 俱绝”的空旷寂静,也有“舟中人两三粒”的动态与活力。高度凝练的语言,描绘出独特 的景致,幽静的世界,充满美感和层次的画面,映衬手法的运用,使西湖的雪夜景色充满 诗情画意,令人惊叹称奇。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人物孤高自赏,超脱怡乐的情怀,在轻描淡写中自然流露。 在短短的一百六十字文中,作者首先是在“人、鸟声俱绝”,“更定”时分,“独往” 赏雪的,其超然脱俗、清高怡乐的情怀寓于景物描写之中。其次,湖心亭上,偶遇知己, 举杯投盏,志趣相同,其愉悦之情,不言而喻。最后,舟子喃喃的嘀咕,画龙点睛的渲染, 痴人的清高超逸的情怀自然流出。至此,一位追求超然避世,怡然自乐的文人的形象,自 然清晰地突现出来。而文中的景、事、情浑然一体,构成一幅充满浓郁诗意的湖心亭赏雪 图,令人陶醉不已。 五、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连下三天大雪,西湖里人影都见不到,鸟声也听不着 了。这一天,起更后夜深人静时,我划着一条小船,身上围裹着毛皮衣,手抱着火炉,独 自往湖心亭看雪。乳白色的雾气笼罩着雪夜,天空和云、山、水,上下一片白茫茫的景象。 湖上可以见到的模糊的物象,只有长堤一线,湖心亭一点,以及我的像一棵草芥一样的小 舟,和舟中两三个似黑点的小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见有两人铺着毛毡相对坐着,一个童子正在烫酒,炉酒正沸。他们见 到我,很高兴地说:“湖上怎么还有你这样的人?”就拉我一起饮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才 告别。问他们姓氏,说是金陵人,客居在杭州。等我下船时,听到船夫低声嘀咕:“不要说
相公痴,还有和相公一样痴的人呢。” 编者:黄爱萍 7.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学目标 1.理解蔺相如在强敌面前机智勇敢,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尚品质和廉颇忠心为 国、勇于改过的精神。 2.掌握课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3.掌握课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4.学习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作者及背景介绍 司马迁(前145一前87),字子长,汉朝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是我国古 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学识渊博,汉武帝时任太史令(掌管史书、天文的官职)。他在 青年时代曾作过两次全国性的旅行,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对历代的著名人物和传说作过广 泛的考察和研究。广博的见识和丰富的积累,是他写作《史记》的重要条件。 司马迁三十八岁时继父职任太史令,四十二岁时开始编写《史记》,四十七岁时因替 李陵辩护,被捕入狱,受了宫刑。出狱后忍辱发愤,继续著书。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准备, 十多年的辛勤写作,司马迁终于完成了这一伟大巨著—《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鲁迅称它为“史家之 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记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后期长达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也是汉武帝前我国历史文化的总结。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本纪十二篇(记载历代帝王的事 迹),表十篇(排列历代帝王和诸侯国间的一些大事),书八篇(记载天文、地理、文化、经济 等方面的情况,世家三十篇(叙述诸侯王国的兴衰存亡),列传七十篇(是官吏、名人和部分 下层社会人物的传记)。全书五十二万余字 《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而且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其中很多人物 传记,司马迁创造性地把历史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富于特征 性的动作,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史记》的文章具有独 创的风格。唐朝的韩愈称之为“雄深雅健”,宋朝的苏轼称之为“疏荡颇有奇气”。《史记》 发展了我国古代的散文,对后代许多散文家有很大的影响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列传”的第二十一篇。《史记》中的“列传”,按其 结构又可分为分传、合传、寄传、杂传四种类型。《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合传类,原文是廉 颇、蔺相如、赵奢和李牧的四人合传,课文节选了廉颇蔺相如的主要事迹 战国后期,秦、楚、齐、韩、赵、魏、燕七国纷争。七国中,秦通过变法实力最强
10 相公痴,还有和相公一样痴的人呢。” 编者:黄爱萍 7.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蔺相如在强敌面前机智勇敢,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尚品质和廉颇忠心为 国、勇于改过的精神。 2.掌握课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3.掌握课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4.学习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司马迁(前 145—前 87),字子长,汉朝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是我国古 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学识渊博,汉武帝时任太史令(掌管史书、天文的官职)。他在 青年时代曾作过两次全国性的旅行,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对历代的著名人物和传说作过广 泛的考察和研究。广博的见识和丰富的积累,是他写作《史记》的重要条件。 司马迁三十八岁时继父职任太史令,四十二岁时开始编写《史记》,四十七岁时因替 李陵辩护,被捕入狱,受了宫刑。出狱后忍辱发愤,继续著书。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准备, 十多年的辛勤写作,司马迁终于完成了这一伟大巨著——《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鲁迅称它为“史家之 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记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后期长达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也是汉武帝前我国历史文化的总结。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本纪十二篇(记载历代帝王的事 迹),表十篇(排列历代帝王和诸侯国间的一些大事),书八篇(记载天文、地理、文化、经济 等方面的情况),世家三十篇(叙述诸侯王国的兴衰存亡),列传七十篇(是官吏、名人和部分 下层社会人物的传记)。全书五十二万余字。 《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而且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其中很多人物 传记,司马迁创造性地把历史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富于特征 性的动作,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史记》的文章具有独 创的风格。唐朝的韩愈称之为“雄深雅健”,宋朝的苏轼称之为“疏荡颇有奇气”。《史记》 发展了我国古代的散文,对后代许多散文家有很大的影响。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列传”的第二十一篇。《史记》中的“列传”,按其 结构又可分为分传、合传、寄传、杂传四种类型。《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合传类,原文是廉 颇、蔺相如、赵奢和李牧的四人合传,课文节选了廉颇蔺相如的主要事迹。 战国后期,秦、楚、齐、韩、赵、魏、燕七国纷争。七国中,秦通过变法实力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