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首页 绪论 第一章汉字 授课内容 文选:《左传》、《战国策》 所需课时20学时 王力《古代汉语》 裘锡圭《文字学概论》 主要教材或 参考资料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 解汉字性质和特点 教学目标掌握汉字结构理论和结构分析方法,并且能够分析常见汉字的结构 热爱汉字 汉字结构理论和结构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50个古文字,会分析结构,结合实例解释词的本义 教学难点汉字结构理论和结构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及课堂练习。 绪论1学时 第一章汉字 第一节汉字形体的演变2学时 教学内容及 第二节汉字的形体结构一六书2学时 时间安排 第三节因形求义2学时 第四节古书的用字2学时 文选左传11学时 文选国策4学时 学习指导 学习工具书的查找和利用工具书分析汉字的结构 作业及思考题四体区分(200字) 教研室意见
教案首页 授课内容 绪论 第一章 汉字 文选:《左传》、《战国策》 所需课时 20 学时 主要教材或 参考资料 王 力《古代汉语》 裘锡圭《文字学概论》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 教学目标 了解汉字性质和特点 掌握汉字结构理论和结构分析方法,并且能够分析常见汉字的结构。 热爱汉字。 教学重点 汉字结构理论和结构分析方法 认识 50 个古文字,会分析结构,结合实例解释词的本义。 教学难点 汉字结构理论和结构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及课堂练习。 教学内容及 时间安排 绪论 1 学时 第一章 汉字 第一节 汉字形体的演变 2 学时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结构----六书 2 学时 第三节 因形求义 2 学时 第四节 古书的用字 2 学时 文选左传 11 学时 文选国策 4 学时 学习指导 学习工具书的查找和利用工具书分析汉字的结构 作业及思考题 四体区分(200 字) 教研室意见
教学的基本内容 绪论 、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是古代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因为口头语言无法超时间 空间的限制,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古代汉语,都是指被记录下来的书面语,也就是古代文献 语言。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有源与流的关系,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发展变化而来的,因此,现 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诸方面,都与古代汉语有着密切的关联。一般说来,现代汉语是 指1919年“四五”运动以后所形成的、汉民族通用的、口语与书面基本一致的语言。但是,并 不是1919年以前的汉语都是我们这部书里怕要教学的古代汉语 般认为,古代汉语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如《诗》、 《书》、《礼》、《春秋》、《老子》、《论语》、《荀子》等所使用的,以及后来历代作者仿古伤口中 所使用的语言,如两汉诗文歌赋、唐宋散文等:一是自魏晋以来逐渐形成的口语实录,如《世 说新语》、唐代变文、禅宗语录,直到元明清的白话小说。这种语言的词汇、语法与现代汉语接 近。前一种,我们称作文言,后一种,我们称作古白话。高等院校古代汉语课学习和研究的对 象,是文文而不包括古白话。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用文言记录的典章制度及史料,用文言撰写的文学作品,多 到不可计数。由于时间跨度大(上下三千多年),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文言作品,其语言特点 有很大差异。最能反映文言原貌的,莫过于先秦两汉的作品,其次是唐宋以后的仿古文言文。 所以,我们认为,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应以先秦两汉作品为主,兼及唐宋以后的仿古文言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内容 古代汉语课是高等学校中文系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既属基础理论课,又属工具课。一方面 它要较系统地讲授关于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知识,阐述有关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律,通过对这 具体语言的学习,提高学生语言科学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它要在这些基础理论的指导下 阅读一定数量的文言作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针对以上第一个目的,古代汉语的通论首先要考虑理论体系。本书首衔采用传统语言学三分 的框架,设文字、词汇和音韵三章;其次根据近现代的汉语研究成果,加入语法这一部分。第 一章到第五章,主要体现这一体系 这四个部分,同时也是达到第二个目的所必须的;而为了使古代汉语的课程真正对培养学生 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起作用,这一章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分别阐述书中的各部分在指导文方文 阅读中的作用 在学习古代汉语过程中,初学者最先遇到的字音和词义问题这类问题固然要逐个理解和记 忆,同时也要从理论上有总体的认识,换言感性认识要与理论认识相结合,为此,本书设有词 汇和音韵两章,主要解决学习中的字词音义问题。由于汉字是表义系统文字,字形与字义有着 密切关系,古代汉语单音词是多数,所以很多单字,也就是音音词,字义也就是词义,为此, 我们设文字一章,叙述有关汉字的基本理论,以便于学生依据造字方法和造字意图字义、词义 2
2 第 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绪 论 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是古代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因为口头语言无法超时间、 空间的限制,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古代汉语,都是指被记录下来的书面语,也就是古代文献 语言。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有源与流的关系,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发展变化而来的,因此,现 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诸方面,都与古代汉语有着密切的关联。一般说来,现代汉语是 指 1919 年“四五”运动以后所形成的、汉民族通用的、口语与书面基本一致的语言。但是,并 不是 1919 年以前的汉语都是我们这部书里怕要教学的古代汉语。 一般认为,古代汉语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如《诗》、 《书》、《礼》、《春秋》、《老子》、《论语》、《荀子》等所使用的,以及后来历代作者仿古伤口中 所使用的语言,如两汉诗文歌赋、唐宋散文等;一是自魏晋以来逐渐形成的口语实录,如《世 说新语》、唐代变文、禅宗语录,直到元明清的白话小说。这种语言的词汇、语法与现代汉语接 近。前一种,我们称作文言,后一种,我们称作古白话。高等院校古代汉语课学习和研究的对 象,是文文而不包括古白话。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用文言记录的典章制度及史料,用文言撰写的文学作品,多 到不可计数。由于时间跨度大(上下三千多年),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文言作品,其语言特点 有很大差异。最能反映文言原貌的,莫过于先秦两汉的作品,其次是唐宋以后的仿古文言文。 所以,我们认为,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应以先秦两汉作品为主,兼及唐宋以后的仿古文言 文。 二、 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内容 古代汉语课是高等学校中文系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既属基础理论课,又属工具课。一方面, 它要较系统地讲授关于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知识,阐述有关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律,通过对这一 具体语言的学习,提高学生语言科学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它要在这些基础理论的指导下, 阅读一定数量的文言作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针对以上第一个目的,古代汉语的通论首先要考虑理论体系。本书首衔采用传统语言学三分 的框架,设文字、词汇和音韵三章;其次根据近现代的汉语研究成果,加入语法这一部分。第 一章到第五章,主要体现这一体系。 这四个部分,同时也是达到第二个目的所必须的;而为了使古代汉语的课程真正对培养学生 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起作用,这一章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分别阐述书中的各部分在指导文方文 阅读中的作用: 在学习古代汉语过程中,初学者最先遇到的字音和词义问题这类问题固然要逐个理解和记 忆,同时也要从理论上有总体的认识,换言感性认识要与理论认识相结合,为此,本书设有词 汇和音韵两章,主要解决学习中的字词音义问题。由于汉字是表义系统文字,字形与字义有着 密切关系,古代汉语单音词是多数,所以很多单字,也就是音音词,字义也就是词义,为此, 我们设文字一章,叙述有关汉字的基本理论,以便于学生依据造字方法和造字意图字义、词义
教学实践证明这是功省效宏的途径 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还常常遇到这样情况:一句话中的所有字都认识,字义也都知道,就 是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这往往由于不懂古代汉语语法和特殊句式所致。为此,我们设语法 章,着重讲述古代汉语不同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以便解决由于语法不通而误解句意的问题 古代汉语课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读懂带有古注的文言文,为此设古书阅读常识一章,在 这章中讲述了古注的内容、形式和如何阅读古注,同时讲述了古代的修辞手法及有关工具书的 使用方法,这对培养学生阅读古书能力,是不可缺少的。 三、古代汉语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学习古代汉语,必须抓住重点。古代汉语通论含文字、词汇、音韵、语法、其它有关阅读的 知识四个方面,哪些是它的重点?一般说来,古今差异较大、现代汉语涉及不到的知识,应作 为它的重点,比如语法中的虚词,有些用法可以直接翻译成现代汉语:“之”可以等于“的”,“于 可以等于“在”,“与”作连词、介词现代汉语还保留着,……可以借助现代汉语的知识去理解, 比较简单。而有些用法现代汉语是绝对没有的,例如“之”取消句子独立性,“莫”、“或”作无 指代词,“是”在判断句里不当系词用……这些就要着力去弄懂和记乙。又如语法中的实词,名 词、动词、形容词的分类及语法功能,现代汉语已经学过,古代汉语大同小异,实词的重点 就要放到词类活用上。活用自然要涉及本用,学习活用也就带动了对实词特点及功能的学习。 其他诸如语序、省略,等都要把古今差异大的弄懂并记住。 其次,要把左右通达、可以提纲挈领的概领当作重点首先把握牢。例如,词汇部分有一个新 概念“本义”,它既连着汉字形体结构分析,又连着引申义与引申系统,还关系同义词辨析。这 个概念就需要首先把握牢,并把它与其他概念的关系把握好。能这样作,文字、词汇两部分的 主要内容,就可以掌握得差不多了 第三,要把不易分辨的现象、概念当作重点,把它们从理论上弄清,并且从实际上分开。例 如:“以”字作介词和作连词就不易清,“焉”字作代词的两种用法和作语气语也不易分清,又 如,古今字与通假字容易混淆等,都应下功夫首先弄清。 学习古代汉语,既要注意古今汉语的差异,也要注意古今汉语的汉通。前面已经说过,古今 汉语有源流关系,重视沟通,可以起到利用已知来认识未知的目的 学习古代汉语,必须理论与材料并重。也就是说,在学习基础理论的同时,还必须阅读足够 量的文言作品,以积累语言材料和产生语感。在教学中,通论和文选部分也是交叉进行的。本 书是通论部分,还有一部相应的文选教材,也是必须学习的 附录: 《左传》的补充材料 三晋处于四战之地,战略上为内线作战态势,地理上缺少天然屏障和回旋余地。为了在激 烈残酷的争霸兼并斗争中争取主动,求得生存和发展,这些诸侯国对内注意改革、练兵、储粮, 提倡法治,广揽人才,致力于富国强兵;对外则随时权衡“国际”形势,利用矛盾,结交与国, 合纵连横、纵横捭阖。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三晋地区(也可以理解为中原地区)的兵 学文化,注重将厉行耕战、增强实力、推行法制、严明赏罚置放于优先的位置。具体地说,这 就是在战争观上积极主战,强调通过战争的手段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商君书·画策》)。在治军观上,主张高度集权,严格治军,追求令行禁止的效果,“故先王 明赏以劝之,严刑以威之。赏刑明,则民尽死;民尽死,则兵强主尊”(《韩非子·饰邪》)。在 作战指导上,强调以实力发言,先为不可胜,讲求打歼灭战。在战略上,特别重视处理政治与
3 教学实践证明这是功省效宏的途径。 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还常常遇到这样情况:一句话中的所有字都认识,字义也都知道,就 是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这往往由于不懂古代汉语语法和特殊句式所致。为此,我们设语法一 章,着重讲述古代汉语不同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以便解决由于语法不通而误解句意的问题。 古代汉语课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读懂带有古注的文言文,为此设古书阅读常识一章,在 这章中讲述了古注的内容、形式和如何阅读古注,同时讲述了古代的修辞手法及有关工具书的 使用方法,这对培养学生阅读古书能力,是不可缺少的。 三、 古代汉语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学习古代汉语,必须抓住重点。古代汉语通论含文字、词汇、音韵、语法、其它有关阅读的 知识四个方面,哪些是它的重点?一般说来,古今差异较大、现代汉语涉及不到的知识,应作 为它的重点,比如语法中的虚词,有些用法可以直接翻译成现代汉语:“之”可以等于“的”,“于” 可以等于“在”,“与”作连词、介词现代汉语还保留着,……可以借助现代汉语的知识去理解, 比较简单。而有些用法现代汉语是绝对没有的,例如“之”取消句子独立性,“莫”、“或”作无 指代词,“是”在判断句里不当系词用……这些就要着力去弄懂和记乙。又如语法中的实词,名 词、动词、形容词的分类及语法功能,现代汉语已经学过,古代汉语大同小异,实词的重点, 就要放到词类活用上。活用自然要涉及本用,学习活用也就带动了对实词特点及功能的学习。 其他诸如语序、省略,等都要把古今差异大的弄懂并记住。 其次,要把左右通达、可以提纲挈领的概领当作重点首先把握牢。例如,词汇部分有一个新 概念“本义”,它既连着汉字形体结构分析,又连着引申义与引申系统,还关系同义词辨析。这 个概念就需要首先把握牢,并把它与其他概念的关系把握好。能这样作,文字、词汇两部分的 主要内容,就可以掌握得差不多了。 第三,要把不易分辨的现象、概念当作重点,把它们从理论上弄清,并且从实际上分开。例 如:“以”字作介词和作连词就不易清,“焉”字作代词的两种用法和作语气语也不易分清,又 如,古今字与通假字容易混淆等,都应下功夫首先弄清。 学习古代汉语,既要注意古今汉语的差异,也要注意古今汉语的汉通。前面已经说过,古今 汉语有源流关系,重视沟通,可以起到利用已知来认识未知的目的。 学习古代汉语,必须理论与材料并重。也就是说,在学习基础理论的同时,还必须阅读足够 量的文言作品,以积累语言材料和产生语感。在教学中,通论和文选部分也是交叉进行的。本 书是通论部分,还有一部相应的文选教材,也是必须学习的。 附录: 《左传》的补充材料 三晋处于四战之地,战略上为内线作战态势,地理上缺少天然屏障和回旋余地。为了在激 烈残酷的争霸兼并斗争中争取主动,求得生存和发展,这些诸侯国对内注意改革、练兵、储粮, 提倡法治,广揽人才,致力于富国强兵;对外则随时权衡“国际”形势,利用矛盾,结交与国, 合纵连横、纵横捭阖。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三晋地区(也可以理解为中原地区)的兵 学文化,注重将厉行耕战、增强实力、推行法制、严明赏罚置放于优先的位置。具体地说,这 就是在战争观上积极主战,强调通过战争的手段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商君书·画策》)。在治军观上,主张高度集权,严格治军,追求令行禁止的效果,“故先王 明赏以劝之,严刑以威之。赏刑明,则民尽死;民尽死,则兵强主尊”(《韩非子·饰邪》)。在 作战指导上,强调以实力发言,先为不可胜,讲求打歼灭战。在战略上,特别重视处理政治与
军事的辩证关系,提倡文武并用,“凡战法必本于政胜”,“政久持胜术者,必强至王”(《商君书战 法》):“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尉缭子·兵令上》)。这些特征在《尉 缭子》等三晋兵学著作和《商君书》、《韩非子》、《荀子》的论兵之作中都有显著的体现 就鲁国而言,其兵学文化虽远不似齐国繁荣发达,但是,在当时也不无值得称道之处。从 兵要地理角度分析,鲁国拥有一定的优势,所谓“据河济之会,控淮泗之交,北阻泰岱,东带 琅邪,地大物繁,民殷土沃,用以根抵三楚,囊括三齐,直走宋卫,长驱许陈,足以方行于中 夏矣”(顾祖禹《读史方輿纪要》卷三十二)。春秋之初,鲁国曾强盛一时,四败宋,两败齐, 败卫,燕、几与“小霸”的郑国及强齐相匹敌(参见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春秋初年鲁国 之强”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这种局面的出现,以及长勺之战中所反映的高明作战 指导,均标志着周公旦所创立的文化传统中,兵学是其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而《吴子》 书,论治军用兵多袭用儒家“仁”、“义”、“礼”、“德”、“教”等重要范畴,提倡“绥之以道, 理之以义,动之以礼,抚之以仁”云云,更是鲁文化“宗仁本义”特色的突出体现。故《四库 全书总目提要》卷九十九《子部·兵家类》云:“然(起)尝受学于曾子,耳濡目染,终有典型。 故持论颇不诡于正。……大抵皆尚有先王节制之遗。高似孙《子略》谓:‘其尚礼义,明教训, 或有得于司马法者。’斯言允矣。” 先秦时期军事思想的发展曾先生经历了四个依次交替、逻辑嬗变的重要阶段。在四大阶段 之中,唱主角的始终是齐鲁兵学。第一阶段,其发韧者无疑是东夷文化的“尚武”精神,是蚩 尤所代表的“兵主”传统和孔武有力的精神风貌。第二阶段,则周公旦所缔造的礼乐文明和古 司马兵法的“军礼”传统,它们的大本营均建立在齐鲁大地之上,即所谓“《司马法》所从来尚 矣,太公、孙、吴、王子能绍而明之”(《史记》卷一三O《太史公自序》):“自古王者而有《司 马法》,穰苴能申明之”(同上)。这里,姜太公、孙子均为齐地人物:吴起是卫国人,“鲁卫之 政,兄弟也”,且吴起本人又深受鲁国文化的熏陶,可视为鲁国军事文化的代言人:王子即“王 子成甫”,与鲁文化亦有极深厚的渊源关系。由此可见,古司马法的建立与传受,均借助于齐鲁 地域文化而展开。第三阶段,孙武、孙膑、吴起皆是齐鲁文化的代表者,其兵学著作所反映的 军事思想,毫无疑义为当时乃至整个古代兵学的主体。第四阶段,《六韬》、《管子》以该时期齐 鲁兵学典范身份而承担起总结先秦兵学之历史重任,综合融汇、总揽贯通先秦兵学之大成,于 中国军事文化发展厥功居伟,实象征着齐鲁兵文化的不朽地位与永恒魅力。这一切表明,先秦 军事思想逻辑嬗递、持续发展的过程,就是齐鲁文化发挥重大影响、规范主导方向的历史,齐 鲁文化对中国古典兵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4 军事的辩证关系,提倡文武并用,“凡战法必本于政胜”,“政久持胜术者,必强至王”(《商君书·战 法》);“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尉缭子·兵令上》)。这些特征在《尉 缭子》等三晋兵学著作和《商君书》、《韩非子》、《荀子》的论兵之作中都有显著的体现。 就鲁国而言,其兵学文化虽远不似齐国繁荣发达,但是,在当时也不无值得称道之处。从 兵要地理角度分析,鲁国拥有一定的优势,所谓“据河济之会,控淮泗之交,北阻泰岱,东带 琅邪,地大物繁,民殷土沃,用以根抵三楚,囊括三齐,直走宋卫,长驱许陈,足以方行于中 夏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二)。春秋之初,鲁国曾强盛一时,四败宋,两败齐, 一败卫,燕、几与“小霸”的郑国及强齐相匹敌(参见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春秋初年鲁国 之强”条,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这种局面的出现,以及长勺之战中所反映的高明作战 指导,均标志着周公旦所创立的文化传统中,兵学是其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而《吴子》一 书,论治军用兵多袭用儒家“仁”、“义”、“礼”、“德”、“教”等重要范畴,提倡“绥之以道, 理之以义,动之以礼,抚之以仁”云云,更是鲁文化“宗仁本义”特色的突出体现。故《四库 全书总目提要》卷九十九《子部·兵家类》云:“然(起)尝受学于曾子,耳濡目染,终有典型。 故持论颇不诡于正。……大抵皆尚有先王节制之遗。高似孙《子略》谓:‘其尚礼义,明教训, 或有得于司马法者。’斯言允矣。” 先秦时期军事思想的发展曾先生经历了四个依次交替、逻辑嬗变的重要阶段。在四大阶段 之中,唱主角的始终是齐鲁兵学。第一阶段,其发韧者无疑是东夷文化的“尚武”精神,是蚩 尤所代表的“兵主”传统和孔武有力的精神风貌。第二阶段,则周公旦所缔造的礼乐文明和古 司马兵法的“军礼”传统,它们的大本营均建立在齐鲁大地之上,即所谓“《司马法》所从来尚 矣,太公、孙、吴、王子能绍而明之”(《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自古王者而有《司 马法》,穰苴能申明之”(同上)。这里,姜太公、孙子均为齐地人物;吴起是卫国人,“鲁卫之 政,兄弟也”,且吴起本人又深受鲁国文化的熏陶,可视为鲁国军事文化的代言人;王子即“王 子成甫”,与鲁文化亦有极深厚的渊源关系。由此可见,古司马法的建立与传受,均借助于齐鲁 地域文化而展开。第三阶段,孙武、孙膑、吴起皆是齐鲁文化的代表者,其兵学著作所反映的 军事思想,毫无疑义为当时乃至整个古代兵学的主体。第四阶段,《六韬》、《管子》以该时期齐 鲁兵学典范身份而承担起总结先秦兵学之历史重任,综合融汇、总揽贯通先秦兵学之大成,于 中国军事文化发展厥功居伟,实象征着齐鲁兵文化的不朽地位与永恒魅力。这一切表明,先秦 军事思想逻辑嬗递、持续发展的过程,就是齐鲁文化发挥重大影响、规范主导方向的历史,齐 鲁文化对中国古典兵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教学的基本内容 附录(2) 文选左传补充材料 《尔雅·释诂》云:“叙,绪也。”然则举其纲要,若茧之抽绪。孔子为《书》作《序》,为 《易》作《序卦》,子夏为《诗》作《序》,故杜亦称《序》,序《春秋》名义、经传体例及已为 解之意也。此序大略,凡有十一段,明义以“春秋”是此书大名,先解立名之由。自“春秋” 至“所记之名也”,明史官记事之书、名曰“春秋”之义。自“周礼有史官”至“其实一也”。 明天子诸侯皆有史官、必须记事之义。自“韩宣子鲁”至“旧典礼经也”。言周史记事、褒贬 得失、本有大法之意。自“周德既衰”至“从而明之”,言典礼废缺、善恶无章,故仲尼所以 此经之意。自“左丘明受经於仲尼”至“所之要故也”,言丘明作传,务在解经,而有无传之 意。自“身为国史”至“然後为得也”,言经旨之表不应,须传有通经之意。自“其发凡以言例 至“非例也”,言丘明传有三等之体。自“故发传之体有三”至“三叛人名之类是也”,言仲尼 经有五种之例。自“推此五体”至“人伦之纪备矣”,总言圣贤大趣足以周悉人道,所说经 传理毕,故以此言结之。自“或曰《春秋》以错文见义”至“《释例》详之也”,言已异於先儒 自明作《集解》、《释例》之意。自“或曰《春秋》之作”下尽“亦无取焉”,大明《春秋》之早 晚、始隐终麟、先儒错缪之意。贾逵《大史公十二诸侯年表序》云:“鲁君子左丘明作传。”据 刘向《别录》云:“左丘明授曾申,申授吴起,起授其子期,期授楚人铎椒。铎椒作《抄撮》八 卷,授虞卿;虞卿作《抄撮》九卷,授荀卿;荀卿授张苍。”此经既遭焚书而亦废灭。及鲁共王 坏孔子旧宅,於壁中得古文逸《礼》有三十九篇,《书》十六篇。天汉之後,孔安国献之,遭 蛊仓卒之难,未及施行。及《春秋左氏》丘明所修,皆古文旧书,多者二十馀通,藏於秘府 伏而未发。汉武帝时,河间献《左氏》及古文《周官》。光武之世,议立《左氏》学,公羊之徒 上书讼《公羊》抵《左氏》,《左氏》之学不立。成帝时,刘歆校秘书,见府中古文《春秋左氏 传》,歆大好之。时丞相尹咸以能治《左氏》,与歆共校传。歆略从咸及丞相翟方进受,质问大 义。初《左氏传》多古字古言,学者传训诂而已。及歆治《左氏》,引传文以释经,转相发明, 由是章句义理备焉。歆以为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梁在七十二弟子後 传闻之与亲见,其详略不同。歆数以问向,向不能非也。及歆亲近,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 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於学官。哀帝令歆与五经博士讲论其义,诸儒博士或不肯置 对,歆因移书於大常博士,责让之。和帝元兴十一年,郑兴父子及歆创通大义奏上,《左氏》始 得立学,遂行於世。至章帝时,贾逵上《春秋大义》四十条,以抵《公羊》、《梁》,帝赐布五 百匹。又与《左氏》作《长义》。至郑康成,箴《左氏膏肓》,发《公羊墨守》,起《梁废疾》。 自此以後,二传遂微,《左氏》学显矣。“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 《艺文志》云:“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戒。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礼记·玉藻》云:“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
5 第 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附录(2) 文选左传补充材料: 《尔雅·释诂》云:“叙,绪也。”然则举其纲要,若茧之抽绪。孔子为《书》作《序》,为 《易》作《序卦》,子夏为《诗》作《序》,故杜亦称《序》,序《春秋》名义、经传体例及已为 解之意也。此序大略,凡有十一段,明义以“春秋”是此书大名,先解立名之由。自“春秋” 至“所记之名也”,明史官记事之书、名曰“春秋”之义。自“周礼有史官”至“其实一也”。 明天子诸侯皆有史官、必须记事之义。自“韩宣子 鲁”至“旧典礼经也”。言周史记事、褒贬 得失、本有大法之意。自“周德既衰”至“从而明之”,言典礼废缺、善恶无章,故仲尼所以 此经之意。自“左丘明受经於仲尼”至“所 之要故也”,言丘明作传,务在解经,而有无传之 意。自“身为国史”至“然後为得也”,言经旨之表不应,须传有通经之意。自“其发凡以言例” 至“非例也”,言丘明传有三等之体。自“故发传之体有三”至“三叛人名之类是也”,言仲尼 经有五种之例。自“推此五体”至“人伦之纪备矣”,总言圣贤大趣足以周悉人道,所说经、 传理毕,故以此言结之。自“或曰《春秋》以错文见义”至“《释例》详之也”,言已异於先儒, 自明作《集解》、《释例》之意。自“或曰《春秋》之作”下尽“亦无取焉”,大明《春秋》之早 晚、始隐终麟、先儒错缪之意。贾逵《大史公十二诸侯年表序》云:“鲁君子左丘明作传。”据 刘向《别录》云:“左丘明授曾申,申授吴起,起授其子期,期授楚人铎椒。铎椒作《抄撮》八 卷,授虞卿;虞卿作《抄撮》九卷,授荀卿;荀卿授张苍。”此经既遭焚书而亦废灭。及鲁共王 坏孔子旧宅,於壁中得古文逸《礼》有三十九篇,《书》十六篇。天汉之後,孔安国献之,遭巫 蛊仓卒之难,未及施行。及《春秋左氏》丘明所修,皆古文旧书,多者二十馀通,藏於秘府, 伏而未发。汉武帝时,河间献《左氏》及古文《周官》。光武之世,议立《左氏》学,公羊之徒 上书讼《公羊》抵《左氏》,《左氏》之学不立。成帝时,刘歆校秘书,见府中古文《春秋左氏 传》,歆大好之。时丞相尹咸以能治《左氏》,与歆共校传。歆略从咸及丞相翟方进受,质问大 义。初《左氏传》多古字古言,学者传训诂而已。及歆治《左氏》,引传文以释经,转相发明, 由是章句义理备焉。歆以为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 梁在七十二弟子後, 传闻之与亲见,其详略不同。歆数以问向,向不能非也。及歆亲近,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 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於学官。哀帝令歆与五经博士讲论其义,诸儒博士或不肯置 对,歆因移书於大常博士,责让之。和帝元兴十一年,郑兴父子及歆创通大义奏上,《左氏》始 得立学,遂行於世。至章帝时,贾逵上《春秋大义》四十条,以抵《公羊》、《 梁》,帝赐布五 百匹。又与《左氏》作《长义》。至郑康成,箴《左氏膏肓》,发《公羊墨守》,起《 梁废疾》。 自此以後,二传遂微,《左氏》学显矣。“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 《艺文志》云:“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戒。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礼记·玉藻》云:“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
之。”虽左右所记二文相反,要此二者皆言左史右史。《周礼》无左右之名,得称左右者,直是 时君之意,处之左右,则史掌之事因为立名,故传有“左史倚相”。掌记左事,谓之左史,左右 非史官之名也。左是阳道,阳气施生,故令之记动。右是阴道,阴气安静,故使之记言。《艺文 志》称“左史记言,右史记动”,误耳。上言“鲁史记”,则诸侯各有史可知,又言诸侯各有国 史者,方说诸侯各有《春秋》,重详其文也。大事书之於策,(O策,本又作“册”,亦作“”, 同,初革反。)小事简牍而已。(○牍,徒木反。) 第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附录(3) 文选左传补充材料:( O正义曰:杜以为凡倒本其事者,皆言初也。贾逵云“凡言初者,隔其年,後有祸福,将终之, 乃言初也”。O注“申国,今南阳宛县”。正义曰:《外传》说伯夷之後曰“申吕虽衰,齐许犹在”, 则申吕与齐许俱出伯夷,同为姜姓也。《国语》曰“齐许申吕由大姜”,言由大姜而得封也。然 则申之始封亦在周兴之初,其後中绝,至宣王之时,申伯以王舅改封於谢。《诗·大雅·崧高》 之篇,美宣王褒赏申伯云“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是其事也。《地理志》“南阳郡宛县:故申伯 国”。宛县者,谓宣王改封之後也。以前,则不知其地 段出奔共,故曰共叔,犹晋侯在鄂,谓之鄂侯。O共音恭。共,地名。凡国名、地名、人名、 字、氏族、皆不重音,疑者复出,後仿此。鄂,五各反。)[疏]注“段出”至“鄂侯”O正义曰: 贾服以共为谥。谥法“敬长事上曰共”。作乱而出,非有共德可称,糊口四方,无人与之为谥, 故知段出奔共故称共,犹下晋侯之称鄂侯也 寐寤而庄公巳生,故惊而恶之。O寤,五故反。恶,乌路反。注同。)[疏]“庄公寤生,惊姜氏 故名曰寤生,遂恶之”。O正义曰:谓武姜寐时生庄公,至寤始觉其生,故杜云“寐寤而庄公巳 生”。爱共叔段,欲立之。(欲立以为太子。) 虢叔,东虢君也。恃制岩险而不德,郑灭之。恐段复然,故开以佗邑。(虢国,今荧阳县。O 亟,欺冀反,数也。为,于伪反。岩,五衔反,本又作岩。虢,瓜伯反,国名。复,扶又反。) [疏注“虢叔”至“阳县”。O正义曰:僖五年传曰“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晋语》称文 王“敬友二虢”,则虢国本有二也。晋所灭者,其国在西,故谓此为东虢也。《郑语》:史伯为桓 公诈谋云:“虢叔恃势,郐仲恃险,晋有骄侈怠慢之心。君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克矣。” 桓公从之。是其恃险而不德为郑灭之之事也。贾逵云“虢叔封西,虢仲封东”,而此云“虢叔 东虢君”者,言所灭之君字叔也。传云虢仲谮其大夫,谓叔之子孙字曰仲也。案传燕国有二 则一称北燕;邾国有二,则一称小邾。此虢国有二而经传不言东西者,於时东虢巳灭,故西虢 不称西;其并存之日,亦应以东西别之。《地理志》云“河南郡荧阳县”。应劭云:故虢国,今 虢亭是也。 公顺姜请,使段居京,谓之“京城大叔”,言宠异於众臣。京,郑邑,今荧阳京县。O大音泰 注及下皆同。)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祭仲,郑大夫。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 之墙,长三丈,高一丈。侯伯之城,方五里,径三百雉,故其大都不得过百雉。O过,古卧反 後不音者皆同。堵,丁古反。长,直亮反,又如字。高,古报反,又如字。径,古定反。)[疏] 注“祭仲”至“百雉”。O正义曰:注诸言“大夫”者,以其名氏显见於传,更无卑贱之验者, 皆以大夫言之。其实是大夫以否,亦不可委知也。定十二年《公羊传》曰“雉者何?五板而堵 五堵而雉”。何休以为堵四十尺,雉二百尺。许慎《五经异义》、《戴礼》及《韩诗》说,八尺为 板,五板为堵,五堵为雉。板广二尺,积高五板为一丈。五堵为雉,雉长四丈。古《周礼》及 《左氏》说,一丈为板,板广二尺。五板为堵,一堵之墙,长丈高丈。三堵为雉,一雉之墙
6 之。”虽左右所记二文相反,要此二者皆言左史右史。《周礼》无左右之名,得称左右者,直是 时君之意,处之左右,则史掌之事因为立名,故传有“左史倚相”。掌记左事,谓之左史,左右 非史官之名也。左是阳道,阳气施生,故令之记动。右是阴道,阴气安静,故使之记言。《艺文 志》称“左史记言,右史记动”,误耳。上言“鲁史记”,则诸侯各有史可知,又言诸侯各有国 史者,方说诸侯各有《春秋》,重详其文也。大事书之於策,(○策,本又作“册”,亦作“ ”, 同,初革反。)小事简牍而已。(○牍,徒木反。) 第 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附录(3) 文选左传补充材料:( ○正义曰:杜以为凡倒本其事者,皆言初也。贾逵云“凡言初者,隔其年,後有祸福,将终之, 乃言初也”。○注“申国,今南阳宛县”。正义曰:《外传》说伯夷之後曰“申吕虽衰,齐许犹在”, 则申吕与齐许俱出伯夷,同为姜姓也。《国语》曰“齐许申吕由大姜”,言由大姜而得封也。然 则申之始封亦在周兴之初,其後中绝,至宣王之时,申伯以王舅改封於谢。《诗·大雅·崧高》 之篇,美宣王褒赏申伯云“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是其事也。《地理志》“南阳郡宛县:故申伯 国”。宛县者,谓宣王改封之後也。以前,则不知其地。 段出奔共,故曰共叔,犹晋侯在鄂,谓之鄂侯。○共音恭。共,地名。凡国名、地名、人名、 字、氏族、皆不重音,疑者复出,後仿此。鄂,五各反。)[疏]注“段出”至“鄂侯”。○正义曰: 贾服以共为谥。谥法“敬长事上曰共”。作乱而出,非有共德可称,糊口四方,无人与之为谥, 故知段出奔共故称共,犹下晋侯之称鄂侯也。 寐寤而庄公巳生,故惊而恶之。○寤,五故反。恶,乌路反。注同。)[疏]“庄公寤生,惊姜氏, 故名曰寤生,遂恶之”。○正义曰:谓武姜寐时生庄公,至寤始觉其生,故杜云“寐寤而庄公巳 生”。爱共叔段,欲立之。(欲立以为太子。) 虢叔,东虢君也。恃制岩险而不 德,郑灭之。恐段复然,故开以佗邑。(虢国,今荧阳县。○ 亟,欺冀反,数也。为,于伪反。岩,五衔反,本又作岩。虢,瓜伯反,国名。复,扶又反。) [疏]注“虢叔”至“阳县”。○正义曰:僖五年传曰“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晋语》称文 王“敬友二虢”,则虢国本有二也。晋所灭者,其国在西,故谓此为东虢也。《郑语》:史伯为桓 公诈谋云:“虢叔恃势,郐仲恃险,晋有骄侈怠慢之心。君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克矣。” 桓公从之。是其恃险而不 德为郑灭之之事也。贾逵云“虢叔封西,虢仲封东”,而此云“虢叔, 东虢君”者,言所灭之君字叔也。传云虢仲谮其大夫,谓叔之子孙字曰仲也。案传燕国有二, 则一称北燕;邾国有二,则一称小邾。此虢国有二而经传不言东西者,於时东虢巳灭,故西虢 不称西;其并存之日,亦应以东西别之。《地理志》云“河南郡荧阳县”。应劭云:故虢国,今 虢亭是也。 公顺姜请,使段居京,谓之“京城大叔”,言宠异於众臣。京,郑邑,今荧阳京县。○大音泰, 注及下皆同。)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祭仲,郑大夫。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 之墙,长三丈,高一丈。侯伯之城,方五里,径三百雉,故其大都不得过百雉。○过,古卧反 後不音者皆同。堵,丁古反。长,直亮反,又如字。高,古报反,又如字。径,古定反。)[疏] 注“祭仲”至“百雉”。○正义曰:注诸言“大夫”者,以其名氏显见於传,更无卑贱之验者, 皆以大夫言之。其实是大夫以否,亦不可委知也。定十二年《公羊传》曰“雉者何?五板而堵, 五堵而雉”。何休以为堵四十尺,雉二百尺。许慎《五经异义》、《戴礼》及《韩诗》说,八尺为 板,五板为堵,五堵为雉。板广二尺,积高五板为一丈。五堵为雉,雉长四丈。古《周礼》及 《左氏》说,一丈为板,板广二尺。五板为堵,一堵之墙,长丈高丈。三堵为雉,一雉之墙
长三丈高一丈,以度其长者用其长,以度其高者用其高也。诸说不同,必以雉长三丈为正者, 以郑是伯爵,城方五里,大都三国之二,其城不过百雉,则百雉是大都定制,因而三之,则侯 伯之城当三百雉,计五里积千五百步,步长六尺,是九百丈也。以九百丈而为三百雉,则雉长 三丈。贾逵、马融、郑玄、王肃之徒为古学者,皆云雉长三丈,故杜依用之。侯伯之城,方五 里,亦无正文。《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谓天子之城。天子之城 方九里,诸侯礼当降杀,则知公七里,侯伯五里,子男三里,以此为定说也。但《春官·典命 职》乃称上公九命,侯伯七命,子男五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命数为节。郑玄以为 国家国之所居,谓城方也如《典命》之言,则公当九里,侯伯七里,子男五里,故郑玄两解之。 其注《尚书大传》以天子九里为正说,又云或者天子之城方十二里。《诗·文王有声》笺言文王 城,“方十里。大於诸侯,小於天子之制”。《论语》注以为公“大都之城方三里”,皆以为天子 十二里,公九里也。其驳《异义》,又云“郑伯城方五里”。以《匠人》、《典命》俱是正文,因 其不同故两申其说。今杜无二解,以侯伯五里为正者,盖以《典命》所云国家者,自谓国家所 为之法,礼仪之度,未必以为城居也。 三分国城之一。O参,七南反,又音三。)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不合法度, 非先王制。[疏]“大都”至“九之一”。O正义曰:定以王城方九里,依此数计之,则王城长五 百四十雉。其大都方三里,长一百八十雉;中都方一里又二百四十步长,一百八雉也;小都方 里,长六十雉也。公城方七里,长四百二十雉。其大都方二里又一百步,长一百四十雉也 中都方一里又一百二十步,长八十四雉也:小都方二百三十三步二尺,长四十六雉又二丈也 侯伯城方五里,长三百雉。其大都方一里又二百步,长百雉也;中都比王之小都;其小都方 百六十六步四尺,长三十三雉又一丈也。子男城比王之大都。其大都比侯伯之中都:其中都方 一百八十步,长三十六雉也:小都方百步,长二十雉也。《考工记》曰:“王宫门阿之制五雉 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然则 王之都城隅高五丈,城盖高三丈:诸侯城隅高七丈,城盖高五丈也。三丈以下,不复成城,其 都城盖亦高三丈也。周礼四县为都,周公之设法耳,但土地之形不可方平如图,其邑竟广狭无 复定准,随人多少而制其都邑,故有大都小都焉。下邑谓之都,都亦一名邑。庄三十八年传曰 “宗邑无主”,闵元年传曰“分之都城”,俱论曲沃,而都邑互言,是其名相通也。君将不堪。” 使得其所宜。O焉,於虔反。厌,於盐反。) 毙,踣也。姑,且也。○蔓音万。毙,婢世反,本又作{敝犬},旧扶设反。踣,蒲北反。)[疏 无使滋蔓”。○正义曰:此以草喻也。草之滋长引蔓,则难可芟除,喻段之威势稍大,难可图 谋也。○注“毙,踣也”。O正义曰:《释言》文也。孙炎曰:“前覆曰踣”。 鄙,郑边邑。贰,两属。 公子吕,郑大夫。[疏]“国不堪贰”。O正义曰:两属,则赋役倍;赋役倍,则国人不堪也 叔久不除,则举国之民当生他心 言无用除之,祸将自及。 前两属者,今皆取以为己邑 言转侵多也。廪延,郑邑。陈留酸枣县北有延津。O廪,力锦反 子封,公子吕也。厚谓土地广大。 不义於君,不亲於兄,非众所附,虽厚必崩。O匿,女乙反,亲也。)[疏]“厚将崩”。O正义 曰:以墙屋喻也。厚而无基必自崩,喻众所不附将自败也。高大而坏谓之崩
7 长三丈高一丈,以度其长者用其长,以度其高者用其高也。诸说不同,必以雉长三丈为正者, 以郑是伯爵,城方五里,大都三国之二,其城不过百雉,则百雉是大都定制,因而三之,则侯 伯之城当三百雉,计五里积千五百步,步长六尺,是九百丈也。以九百丈而为三百雉,则雉长 三丈。贾逵、马融、郑玄、王肃之徒为古学者,皆云雉长三丈,故杜依用之。侯伯之城,方五 里,亦无正文。《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谓天子之城。天子之城 方九里,诸侯礼当降杀,则知公七里,侯伯五里,子男三里,以此为定说也。但《春官·典命 职》乃称上公九命,侯伯七命,子男五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命数为节。郑玄以为 国家国之所居,谓城方也如《典命》之言,则公当九里,侯伯七里,子男五里,故郑玄两解之。 其注《尚书大传》以天子九里为正说,又云或者天子之城方十二里。《诗·文王有声》笺言文王 城,“方十里。大於诸侯,小於天子之制”。《论语》注以为公“大都之城方三里”,皆以为天子 十二里,公九里也。其驳《异义》,又云“郑伯城方五里”。以《匠人》、《典命》俱是正文,因 其不同故两申其说。今杜无二解,以侯伯五里为正者,盖以《典命》所云国家者,自谓国家所 为之法,礼仪之度,未必以为城居也。 三分国城之一。○参,七南反,又音三。)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不合法度, 非先王制。[疏]“大都”至“九之一”。○正义曰:定以王城方九里,依此数计之,则王城长五 百四十雉。其大都方三里,长一百八十雉;中都方一里又二百四十步长,一百八雉也;小都方 一里,长六十雉也。公城方七里,长四百二十雉。其大都方二里又一百步,长一百四十雉也; 中都方一里又一百二十步,长八十四雉也;小都方二百三十三步二尺,长四十六雉又二丈也。 侯伯城方五里,长三百雉。其大都方一里又二百步,长百雉也;中都比王之小都;其小都方一 百六十六步四尺,长三十三雉又一丈也。子男城比王之大都。其大都比侯伯之中都;其中都方 一百八十步,长三十六雉也;小都方百步,长二十雉也。《考工记》曰:“王宫门阿之制五雉, 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然则 王之都城隅高五丈,城盖高三丈;诸侯城隅高七丈,城盖高五丈也。三丈以下,不复成城,其 都城盖亦高三丈也。周礼四县为都,周公之设法耳,但土地之形不可方平如图,其邑竟广狭无 复定准,随人多少而制其都邑,故有大都小都焉。下邑谓之都,都亦一名邑。庄三十八年传曰 “宗邑无主”,闵元年传曰“分之都城”,俱论曲沃,而都邑互言,是其名相通也。君将不堪。” 使得其所宜。○焉,於虔反。厌,於盐反。) 毙,踣也。姑,且也。○蔓音万。毙,婢世反,本又作{敝犬},旧扶设反。踣,蒲北反。)[疏] “无使滋蔓”。○正义曰:此以草喻也。草之滋长引蔓,则难可芟除,喻段之威势稍大,难可图 谋也。○注“毙,踣也”。○正义曰:《释言》文也。孙炎曰:“前覆曰踣”。 鄙,郑边邑。贰,两属。 公子吕,郑大夫。[疏]“国不堪贰”。○正义曰:两属,则赋役倍;赋役倍,则国人不堪也。 叔久不除,则举国之民当生他心。 言无用除之,祸将自及。 前两属者,今皆取以为己邑。 言转侵多也。廪延,郑邑。陈留酸枣县北有延津。○廪,力锦反。 子封,公子吕也。厚谓土地广大。 不义於君,不亲於兄,非众所附,虽厚必崩。○ 匿,女乙反,亲也。)[疏]“厚将崩”。○正义 曰:以墙屋喻也。厚而无基必自崩,喻众所不附将自败也。高大而坏谓之崩
第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汉字 第一节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创造并使用文字,是人类从荒蛮走向文明的象征。当地球 上的许多人群还处于原始、蒙昧时期的时候,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早已发明了文字并用以记载 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进入“有册有典”的文明时代了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在世界表意和表音的两大文字体系中,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系统。由 于汉字最适合汉语的特点,又与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及民族心理、习惯以至思维方式相一致,所 以当世界其他民族的表意文字相继消亡之后,唯有我们的汉字依旧保持旺盛的青春,得以继续 发展、完善,一直延用数千年,至今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汉字和汉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华历史和文化的书面记录。无论是要研 究中华文化还是要研究汉语言文字的本身,都应该了解汉字的发展、变化,具有传统的字学知 跟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一样,汉字从产生的时候开始,就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汉语的发 展而不断发展变化。汉字是形、音、义统一于一体的文字。因而汉字的发展变化也同时表现在 字形、字音和字义三个方面。虽说这三者各自有其相对的独立变化规律,但也彼此相关联。字 形是字义和字音赖以寄存的躯壳,要了解不同时代(特别是上古)汉字的音与义,总离不开对 汉字形体的分析:而不同阶段上的汉字形体又往往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要想全面地、历史地掌 握汉字,并借助它来释读古代文献或研究有关问题,首无就要对汉字形体的演变有个明确的了 解, 汉字的形体是其构形、笔道形态和书写体势三个方面的综合体现。所谓演变,就是演化和变 革。演化,是指汉字形体的细微渐变,是量的积累;变革,是演化的阶段性总结,是汉字形体 的部分质变。汉字形体的演变,是人们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对它进行改造、改进而约定 俗成的结果。其中有一脉相承、变化轨迹较为清晰的一面(主要方面),也有中途断裂、分合乖 而纷繁杂的一面,涉及的问题很多。我们这里只介绍一些基本的情况与古代汉语学习至为相关 汉字形体演变的几个阶段及其代表字体 从有系统可寻的商代甲骨文到现在所使用的要楷书字,汉字的形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 程。为着描述不同历史时期的汉字的大体形貌,我们以各个时代官方的正式字体为主干,人为 地将汉字形体的演变化划分为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及其代表字体分别是:商代的甲骨文、周 代的金文、战国时代的金石竹帛文(统称战国文字)、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包括草隶即章 草)、魏晋至今的楷书(包括行书与今草)。其中以秦汉之际为界,秦代的小篆和小篆以前的字 体统为古文字汉代的隶书和隶书以后的字体统称为今文字。古文字与今文字之间的过渡字体是
8 第 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 汉字 第一节 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创造并使用文字,是人类从荒蛮走向文明的象征。当地球 上的许多人群还处于原始、蒙昧时期的时候,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早已发明了文字并用以记载 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进入“有册有典”的文明时代了。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在世界表意和表音的两大文字体系中,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系统。由 于汉字最适合汉语的特点,又与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及民族心理、习惯以至思维方式相一致,所 以当世界其他民族的表意文字相继消亡之后,唯有我们的汉字依旧保持旺盛的青春,得以继续 发展、完善,一直延用数千年,至今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汉字和汉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华历史和文化的书面记录。无论是要研 究中华文化还是要研究汉语言文字的本身,都应该了解汉字的发展、变化,具有传统的字学知 识。 跟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一样,汉字从产生的时候开始,就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汉语的发 展而不断发展变化。汉字是形、音、义统一于一体的文字。因而汉字的发展变化也同时表现在 字形、字音和字义三个方面。虽说这三者各自有其相对的独立变化规律,但也彼此相关联。字 形是字义和字音赖以寄存的躯壳,要了解不同时代(特别是上古)汉字的音与义,总离不开对 汉字形体的分析;而不同阶段上的汉字形体又往往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要想全面地、历史地掌 握汉字,并借助它来释读古代文献或研究有关问题,首无就要对汉字形体的演变有个明确的了 解。 汉字的形体是其构形、笔道形态和书写体势三个方面的综合体现。所谓演变,就是演化和变 革。演化,是指汉字形体的细微渐变,是量的积累;变革,是演化的阶段性总结,是汉字形体 的部分质变。汉字形体的演变,是人们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对它进行改造、改进而约定 俗成的结果。其中有一脉相承、变化轨迹较为清晰的一面(主要方面),也有中途断裂、分合乖 而纷繁杂的一面,涉及的问题很多。我们这里只介绍一些基本的情况与古代汉语学习至为相关 的问题。 一、 汉字形体演变的几个阶段及其代表字体 从有系统可寻的商代甲骨文到现在所使用的要楷书字,汉字的形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 程。为着描述不同历史时期的汉字的大体形貌,我们以各个时代官方的正式字体为主干,人为 地将汉字形体的演变化划分为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及其代表字体分别是:商代的甲骨文、周 代的金文、战国时代的金石竹帛文(统称战国文字)、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包括草隶即章 草)、魏晋至今的楷书(包括行书与今草)。其中以秦汉之际为界,秦代的小篆和小篆以前的字 体统为古文字汉代的隶书和隶书以后的字体统称为今文字。古文字与今文字之间的过渡字体是
秦汉之际流行的古隶(又称秦隶)。为明了起见,列为简表如下: 下面分别对这六个阶段的代表字作简要的介绍 (一)甲骨文 甲骨文又称卜辞、殷虚文字等,主要是指商代锲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图一)。商代统治 者迷信尚神,事无巨细,均要进行占卜以问凶井。他们把每次占卜的内容有时连同应验的结果 都刻在特制的包甲兽骨上(也有少数是非占卜的纪事刻辞)。这些特殊的文字资料随着殷商王朝 的灭亡和殷都(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夷为废墟而长期埋没于地下,直到1899年才被人发现 为宝物。之后经过我次发掘,到目前为止,从安阳出土的有字甲骨已达十万以上。甲骨文字的 单字据孙海波《甲骨文编》的统计,多达5949个(其中多有同字异构,据最新研究,约为3500 在右)。甲骨文的发现,为研究上古史、古汉字和上古汉语等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新材料 甲骨文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记录了大量上古汉语的、比较早期的汉字。它虽然已成体系 但字形还多不规范,因而具有不同于成熟阶段汉字的特点:(1)象形、象意字多,形声字只占 很小一部分。这些象形、象意字虽然对所象之物都经过了高度的抽象,与图画已有本质的区别 但也还有不少字依然保留着很强的图画性,比如(鹿)、(象)、(鼎)、(沉))、(获) 等皆其类。(二)字每无定格,异构特多。有的正反无别,如人字写作,也可写作:有的字 笔划可多可少,如帝字写作,也可写作;有的偏旁部首的位置可以移易,如陟字作,也 作,有的会意可因某些义符表意的相同或相通而更换义符,如奚字可从大作,也可从女作, 从人作:有的可在原象形的基础上增加义符或声符,如遘字作,也作或字作也作 有的把两个、三个字合写在一起为“合文”,比如祖乙写作,十二月写作:等等。这些现象 说明,甲骨文时代汉字的构形还处于比较活跃的阶段,异体字、繁简字特多,因而造成了这 时期汉字的诸多歧异,以至给我们今天的辨识带来了困难,不过也为后来汉字的逐步定型化提 供了大量可供选择的字样。(3)异字同形。就是一个字形同时代表两个字完全不同的字,而字 两个字既没(前期)等即同形,分别写作 这大多由于明形字在高度抽象化以后变为简 单的线条结构而造成形体混同的结构。这种不多见的现象与文字的本质是矛盾的,所以在汉字 后来的发展进程中逐渐消亡了 (二)金文 金文又称钟鼎文、铜器铭文等,是古代铸(少数是刻)在青铜器物上的文字(图二)。在青 铜器物上铸文,始于夏商,盛于两周,延续至秦汉。作为一个时代独具风格的字体,这里主要 是指鼎盛的时期的西周金文,可以大于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墙盘等重器铭文为代表。西 周金文与商代甲骨文比较,具有如下特点 1、直观表意的象形、象意结构形态减弱,便于书写的符号形态增强。例如虎、马、犬等字, 无论是单独成字还是作偏旁部首,几乎都不再用甲骨文中那种以双线条勾勒其躯体的写法,也 不再追求形象的逼真,只是还注意突出其最其特征的部分以便字形的区别罢了。(比如虎突出大 头与利齿、马突出长鬃、犬突出卷尾)。这就把象形字向不再象形的符号化推进了一步。不过西 周金文中的极少数字,特别是那些族徽性的字,甚至还保留着比甲骨文字原始、图画性更强的 形态 2、趋向定型化,但异体依然不少。趋向定型化的主要表现在:形旁之意相通而混用的现象 大为减少。如甲骨文中的牧字,有从牛、从羊、从马等同种形,西周金文中则只用从牛一体 淘汰了另外两体。第二,偏旁部首的位置有了较多的固定。例如“彳”旁,甲骨文置于左右都 可以,西周金文则基本上固定在左边。第三,异字同形、合文、反书等现象大为减少。从总体 上看,西周金文是朝着定型化方向发展的,不过同字异构的现象依然不少。 3、形声字大量增加。一是在原独体字上增加形符和声符,使之变为形声字:一是新造的字 多为形声字,例如《金文编》食部所收的19个字,除4个甲骨文已有之外,新造的15个字中
9 秦汉之际流行的古隶(又称秦隶)。为明了起见,列为简表如下: 下面分别对这六个阶段的代表字作简要的介绍 (一) 甲骨文 甲骨文又称卜辞、殷虚文字等,主要是指商代锲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图一)。商代统治 者迷信尚神,事无巨细,均要进行占卜以问凶井。他们把每次占卜的内容有时连同应验的结果 都刻在特制的包甲兽骨上(也有少数是非占卜的纪事刻辞)。这些特殊的文字资料随着殷商王朝 的灭亡和殷都(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夷为废墟而长期埋没于地下,直到 1899 年才被人发现 为宝物。之后经过我次发掘,到目前为止,从安阳出土的有字甲骨已达十万以上。甲骨文字的 单字据孙海波《甲骨文编》的统计,多达 5949 个(其中多有同字异构,据最新研究,约为 3500 在右)。甲骨文的发现,为研究上古史、古汉字和上古汉语等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新材料。 甲骨文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记录了大量上古汉语的、比较早期的汉字。它虽然已成体系, 但字形还多不规范,因而具有不同于成熟阶段汉字的特点:(1)象形、象意字多,形声字只占 很小一部分。这些象形、象意字虽然对所象之物都经过了高度的抽象,与图画已有本质的区别, 但也还有不少字依然保留着很强的图画性,比如 (鹿)、 (象)、 (鼎)、 (沉))、(获) 等皆其类。(二)字每无定格,异构特多。有的正反无别,如人字写作 ,也可写作 ;有的字 笔划可多可少,如帝字写作 ,也可写作 ;有的偏旁部首的位置可以移易,如陟字作 ,也 作 ,有的会意可因某些义符表意的相同或相通而更换义符,如奚字可从大作 ,也可从女作 , 从人作 ;有的可在原象形的基础上增加义符或声符,如遘字作 ,也作 或 字作 也作 ; 有的把两个、三个字合写在一起为“合文”,比如祖乙写作 ,十二月写作 ;等等。这些现象 说明,甲骨文时代汉字的构形还处于比较活跃的阶段,异体字、繁简字特多,因而造成了这一 时期汉字的诸多歧异,以至给我们今天的辨识带来了困难,不过也为后来汉字的逐步定型化提 供了大量可供选择的字样。(3)异字同形。就是一个字形同时代表两个字完全不同的字,而字 两个字既没(前期)等即同形,分别写作 + 。这大多由于明形字在高度抽象化以后变为简 单的线条结构而造成形体混同的结构。这种不多见的现象与文字的本质是矛盾的,所以在汉字 后来的发展进程中逐渐消亡了。 (二) 金文 金文又称钟鼎文、铜器铭文等,是古代铸(少数是刻)在青铜器物上的文字(图二)。在青 铜器物上铸文,始于夏商,盛于两周,延续至秦汉。作为一个时代独具风格的字体,这里主要 是指鼎盛的时期的西周金文,可以大于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墙盘等重器铭文为代表。西 周金文与商代甲骨文比较,具有如下特点: 1、 直观表意的象形、象意结构形态减弱,便于书写的符号形态增强。例如虎、马、犬等字, 无论是单独成字还是作偏旁部首,几乎都不再用甲骨文中那种以双线条勾勒其躯体的写法,也 不再追求形象的逼真,只是还注意突出其最其特征的部分以便字形的区别罢了。(比如虎突出大 头与利齿、马突出长鬃、犬突出卷尾)。这就把象形字向不再象形的符号化推进了一步。不过西 周金文中的极少数字,特别是那些族徽性的字,甚至还保留着比甲骨文字原始、图画性更强的 形态。 2、 趋向定型化,但异体依然不少。趋向定型化的主要表现在:形旁之意相通而混用的现象 大为减少。如甲骨文中的牧字,有从牛、从羊、从马等同种形,西周金文中则只用从牛一体, 淘汰了另外两体。第二,偏旁部首的位置有了较多的固定。例如“彳”旁,甲骨文置于左右都 可以,西周金文则基本上固定在左边。第三,异字同形、合文、反书等现象大为减少。从总体 上看,西周金文是朝着定型化方向发展的,不过同字异构的现象依然不少。 3、 形声字大量增加。一是在原独体字上增加形符和声符,使之变为形声字;一是新造的字 多为形声字,例如《金文编》食部所收的 19 个字,除 4 个甲骨文已有之外,新造的 15 个字中
有13个是明显的形声字。有人曾作过统计,甲骨文中的形声字只有20%左右,而金文中的形声 字则已达到50%以上 4、在书写形式上,越来越注意字形与名文整体的协调、美观。由于铭文是器物所有文饰的 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作者对每个字的结构、用笔和整体的章法布局都极尽精美之能事。如 果说写刻文字的讲求书法,在甲骨文中表现得还够普遍、明显的话,那么在西周文中则是处处 可见了。过去曾有人说先秦三代人写字“不计工拙”,是毫无根据的 (三)战国文字 战国文字的品类很多,有用毛笔写在竹简上的简册文、写在缯帛上的帛书、写在玉片上的盟 书墨迹,有铸(或刻)在铜、铁、器物上的铭文、符节文和货布文,有刻于石上的石刻文,有 镌为公私印章上的玺印文等等。这些都是可见于出土文物上的战国文字的真迹。此外,许慎《说 文解字》中所收的古文和籀文、三本石经中的古文、郭忠如《汗简》中所收的古文等,也大都 是当时人们所见到并笔录下来的战国文字。战国文字的材料众多,字体也极为异样,因而无论 哪一种附著物上的字体,都不能代表这一时期的所有文字,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字不能像商代甲 骨文、西周金那样以其附著物来命,只好以时代来标称,统称为战国文字 战国文字最突出的特点是形体歧异多。由于群雄割据,“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 已而皆去其典籍”(《说文解字》),再加上连年战争,诸事急迫,被御用的文化人不能像西周大 统天下时那样从容不迫地精心制作,于是写字作书每每越出常轨、任意省改、草率从事而求 急就,因而造成了严重的“文字异形”的局面。同一个字不仅在不同的地区构形有歧异,就是 在同一个地区不同书手的笔下也每有不同。由于这一时期汉字的随意性过大,因而字体出现了 大量无规律可循的省变或变,比如将“马”写作、“安”写作“”,“为”写作等,即是 典型的例子。不过从总体上睦,战国文字还是上承甲骨文、金文,下启小篆、古隶的。某些金 石器物上的文字依然保持有西周金文的遗风。比如秦国的石鼓文(图三)、新虎符名文即明显 地表现出与西周的虢季子白盘、墙盘铭文相接,下与秦始皇时代的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的小篆 相通,是古汉字由西周金文演变秦代小篆的过渡桥梁。另外,某些简册文,例如包山楚简,其 形体的变与用笔的特点,已有隶书笔法的滥觞。秦汉之际流行的古隶即与之一脉相承。从历史 发展的角度看,战国文字的多歧异,又反面促进了秦代对文字的统一和改革,也为后来汉字形 体的突变—隶变准备了条件 (四)小篆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标准字体(图四)。许慎在《说文 解字·序》中说:为了尽快改变战国时代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 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与不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 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是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李斯等 人在统一六国文字时做了三件事:第一,以秦国原有的文字作为统一的标准,处先“罢”(扬弃、 废除)掉一切与秦文不同的六国俗体、异构,只保留其中与秦文一致的部分;第二,拟证出统 一的标准字样:第三,写出定型后的标准字样广布天下。这第一、第三两件事情很明确,只有 第二件事情历来有争主,需要作些说明。李斯等人在拟订统一的标准字体时,所根据的到底是 什么字样?按照许慎的说法,“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是也。”用一个“皆”字告 诉人们,李斯等人依据的完全是史籀大篆,小篆这种字体是他们对大篆“颇加省改”新创造出 来的。这就与第一件事相矛盾,也于情理难通:所谓史籀大篆,传说是周宣王时的史官名叫籀 的人写来教儿童识字学书的十篇文字(早已亡佚),李斯等人在拟订统一的标准字体时,不可能 抛开秦国现实的文字而不顾,去搬用五六百年前的学童教科书来作标定国家文字的根据而创作 新的字体。如果用这种复古的作法来所订新字体,无论怎样省改,总会有时代的差距而脱离现 实,不仅东方六国的人不易辨识,就是秦人自己恐怕也难于适应。比如著名的石鼓文、诅楚文 商鞅方升名文、新虎符铭文等(均为战国时代的秦文),都大量存在与小篆相同的字,尤其是
10 有 13 个是明显的形声字。有人曾作过统计,甲骨文中的形声字只有 20%左右,而金文中的形声 字则已达到 50%以上。 4、 在书写形式上,越来越注意字形与名文整体的协调、美观。由于铭文是器物所有文饰的 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作者对每个字的结构、用笔和整体的章法布局都极尽精美之能事。如 果说写刻文字的讲求书法,在甲骨文中表现得还够普遍、明显的话,那么在西周文中则是处处 可见了。过去曾有人说先秦三代人写字“不计工拙”,是毫无根据的。 (三) 战国文字 战国文字的品类很多,有用毛笔写在竹简上的简册文、写在缯帛上的帛书、写在玉片上的盟 书墨迹,有铸(或刻)在铜、铁、器物上的铭文、符节文和货布文,有刻于石上的石刻文,有 镌为公私印章上的玺印文等等。这些都是可见于出土文物上的战国文字的真迹。此外,许慎《说 文解字》中所收的古文和籀文、三本石经中的古文、郭忠如《汗简》中所收的古文等,也大都 是当时人们所见到并笔录下来的战国文字。战国文字的材料众多,字体也极为异样,因而无论 哪一种附著物上的字体,都不能代表这一时期的所有文字,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字不能像商代甲 骨文、西周金那样以其附著物来命,只好以时代来标称,统称为战国文字。 战国文字最突出的特点是形体歧异多。由于群雄割据,“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 已而皆去其典籍”(《说文解字》),再加上连年战争,诸事急迫,被御用的文化人不能像西周大 一统天下时那样从容不迫地精心制作,于是写字作书每每越出常轨、任意省改、草率从事而求 急就,因而造成了严重的“文字异形”的局面。同一个字不仅在不同的地区构形有歧异,就是 在同一个地区不同书手的笔下也每有不同。由于这一时期汉字的随意性过大,因而字体出现了 大量无规律可循的省变或 变,比如将“马”写作 、“安”写作“ ”,“为”写作 等,即是 典型的例子。不过从总体上睦,战国文字还是上承甲骨文、金文,下启小篆、古隶的。某些金 石器物上的文字依然保持有西周金文的遗风。比如秦国的石鼓文(图三)、新 虎符名文即明显 地表现出与西周的虢季子白盘、墙盘铭文相接,下与秦始皇时代的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的小篆 相通,是古汉字由西周金文演变秦代小篆的过渡桥梁。另外,某些简册文,例如包山楚简,其 形体的变与用笔的特点,已有隶书笔法的滥觞。秦汉之际流行的古隶即与之一脉相承。从历史 发展的角度看,战国文字的多歧异,又反面促进了秦代对文字的统一和改革,也为后来汉字形 体的突变----隶变准备了条件。 (四) 小篆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标准字体(图四)。许慎在《说文 解字·序》中说:为了尽快改变战国时代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 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与不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 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是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李斯等 人在统一六国文字时做了三件事:第一,以秦国原有的文字作为统一的标准,处先“罢”(扬弃、 废除)掉一切与秦文不同的六国俗体、异构,只保留其中与秦文一致的部分;第二,拟证出统 一的标准字样;第三,写出定型后的标准字样广布天下。这第一、第三两件事情很明确,只有 第二件事情历来有争主,需要作些说明。李斯等人在拟订统一的标准字体时,所根据的到底是 什么字样?按照许慎的说法,“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是也。”用一个“皆”字告 诉人们,李斯等人依据的完全是史籀大篆,小篆这种字体是他们对大篆“颇加省改”新创造出 来的。这就与第一件事相矛盾,也于情理难通:所谓史籀大篆,传说是周宣王时的史官名叫籀 的人写来教儿童识字学书的十篇文字(早已亡佚),李斯等人在拟订统一的标准字体时,不可能 抛开秦国现实的文字而不顾,去搬用五六百年前的学童教科书来作标定国家文字的根据而创作 新的字体。如果用这种复古的作法来所订新字体,无论怎样省改,总会有时代的差距而脱离现 实,不仅东方六国的人不易辨识,就是秦人自己恐怕也难于适应。比如著名的石鼓文、诅楚文、 商鞅方升名文、新 虎符铭文等(均为战国时代的秦文),都大量存在与小篆相同的字,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