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首页 第三章音韵 文选诸子 授课肉容文选礼记 20学时 所需课时 王力《古代汉语》 主要教材或 王力《汉语音韵》 参考资料 了解中古声韵调系统 掌握由今音推求中古入声字的方法 教学目标掌握诗韵常用字表的使用 中古声韵调系统 教学重点 由今音推求中古入声字的方法 由今音推求中古入声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讲授法。 教学方法课堂练习巩固 第三章音韵 第一节中古音的声韵调4学时 教学内容及 第二节由今音推求中古入声字的方法2学时 时间安排 第三节诗韵常用字表的使用2学时 文选诸子礼记12学时 掌握声韵调,目的为了读古书时应用。不要为了学而学:只有动手去做, 学习指导才能真正学会,并且变成能力 作业及思考题查诗韵常用字表,解决入声字问题 同意上述安排。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200年月日 第6教学周1第1、2节(第11次课) 第页
教案首页 授课内容 第三章 音韵 文选诸子 文选礼记 所需课时 20 学时 主要教材或 参考资料 王力《古代汉语》 王力《汉语音韵》 教学目标 了解中古声韵调系统 掌握由今音推求中古入声字的方法 掌握诗韵常用字表的使用 教学重点 中古声韵调系统 由今音推求中古入声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由今音推求中古入声字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堂练习巩固 教学内容及 时间安排 第三章 音韵 第一节 中古音的声韵调 4 学时 第二节 由今音推求中古入声字的方法 2 学时 第三节 诗韵常用字表的使用 2 学时 文选诸子礼记 12 学时 学习指导 掌握声韵调,目的为了读古书时应用。不要为了学而学;只有动手去做, 才能真正学会,并且变成能力。 作业及思考题 查诗韵常用字表,解决入声字问题 教研室审阅意见 同意上述安排。 教研室主任签字: 200 年 月 日 第 6 教学周 1/第 1、2 节(第 11 次课) 第 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第三章音韵 语音与语言的其他要素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不过这种变化是缓慢的,只要积聚 定程度时才能被感知。汉语赐刚产生时的语音是什么样的?现在无从知道。近代学者对有文 献记载以来的汉语语音做了比较详尽的研究,各家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是共 同的,这就是汉语语音古今差别很大。古今汉语语音不同,可以从现代汉语方言之间的比较 中窥测到一斑,因为语音的地域差别正是语音古今变异的遗迹。 现代学者对汉语语音演变的历史做了分期,其目的就是在汉语发展史上规定几个具有代 表性的共时语音系统,作为对语音进行研究的共同基础。比较明确具体地提出汉语语音史分 期的有三家:瑞典学者高本汉,我国学者罗常培和王力。三家分期大同小异,但现在学术界 多数学者沿用王力的分期。五力把汉语语音史分为四期:1、上古期;公元3世纪以前:2、 中古期,公元4世纪至公元12世纪:3、近代,公元13世纪至19世纪:4、现代,公元20 世纪(“五四”以后)。高本汉和罗常培的分期与王力的分期只有粗细之别,没有本质的不同 多数学者之所以遵用王氏分期,是因为王氏分期有以下两个特点:其一,把语音发展史与语 法、词汇发展中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语音史的四期,则时也适用于语法史、词汇史的分期, 而高氏、罗氏则主要是从语音史角度提出的分期:其二,王氏的四期分化较简单,概括性强 适用于一般语言文字工作者,高氏、罗氏分期比较细密,适用于专门从事语音史研究的工作 古代汉语课学习有关的历史语音常识,主要是为了解决文献阅读中词义问题和更好地欣 赏古代诗歌和韵文。前者需要上古音知识,后者需要中古音知识,而学习上古音又必须以中 古音为基础。所以,本章在介绍中古音和上古音的基础上,重点讲述判定字音上古声韵相同 相近的目的和方法 第一节中古音的声韵调 声 声即今天说的声母,还有声纽、声类、字母、纽、母等名称。自从等韵学兴起以后,习 惯上例五音(或七音)三十六字母指称中古声母。所谓五音,指声母按发音部位分成唇音 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所谓七音,就是在五音的基础上,分分立出半舌音、半齿音 两类。字母就是表示声母的代表字。一般认为三十六字母形成于唐末宋初。如果用七音来统 摄三十六字母,则可以列成下表 唇音帮滂並明 非敷奉微 舌音端透定泥 知彻澄娘 齿音粗清从心邪 照穿床审禅 牙音见溪群疑 喉音影晓匣喻 半舌来 半齿日 中古音的声母通常用三十六字母表示。中古声母的实际情况是否就是这36个汉字所表 示的声母呢?这个问题就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了。首先要明确中古音是以中一个时间 段的语音为代表的。依照语音中的分期,从五胡乱华起,到南宋前期为止,都属于中古音范 畴。在这漫长的800年左右的时间里,语音并不完全相同,中古音通常以随末唐初的语音为
教学的基本内容 第三章 音韵 语音与语言的其他要素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不过这种变化是缓慢的,只要积聚一 定程度时才能被感知。汉语赐刚产生时的语音是什么样的?现在无从知道。近代学者对有文 献记载以来的汉语语音做了比较详尽的研究,各家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是共 同的,这就是汉语语音古今差别很大。古今汉语语音不同,可以从现代汉语方言之间的比较 中窥测到一斑,因为语音的地域差别正是语音古今变异的遗迹。 现代学者对汉语语音演变的历史做了分期,其目的就是在汉语发展史上规定几个具有代 表性的共时语音系统,作为对语音进行研究的共同基础。比较明确具体地提出汉语语音史分 期的有三家:瑞典学者高本汉,我国学者罗常培和王力。三家分期大同小异,但现在学术界 多数学者沿用王力的分期。五力把汉语语音史分为四期:1、上古期;公元 3 世纪以前;2、 中古期,公元 4 世纪至公元 12 世纪;3、近代,公元 13 世纪至 19 世纪;4、现代,公元 20 世纪(“五四”以后)。高本汉和罗常培的分期与王力的分期只有粗细之别,没有本质的不同。 多数学者之所以遵用王氏分期,是因为王氏分期有以下两个特点:其一,把语音发展史与语 法、词汇发展中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语音史的四期,则时也适用于语法史、词汇史的分期, 而高氏、罗氏则主要是从语音史角度提出的分期;其二,王氏的四期分化较简单,概括性强, 适用于一般语言文字工作者,高氏、罗氏分期比较细密,适用于专门从事语音史研究的工作 者。 古代汉语课学习有关的历史语音常识,主要是为了解决文献阅读中词义问题和更好地欣 赏古代诗歌和韵文。前者需要上古音知识,后者需要中古音知识,而学习上古音又必须以中 古音为基础。所以,本章在介绍中古音和上古音的基础上,重点讲述判定字音上古声韵相同 相近的目的和方法。 第一节 中古音的声韵调 一、 声 声即今天说的声母,还有声纽、声类、字母、纽、母等名称。自从等韵学兴起以后,习 惯上例五音(或七音)三十六字母指称中古声母。所谓五音,指声母按发音部位分成唇音、 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所谓七音,就是在五音的基础上,分分立出半舌音、半齿音 两类。字母就是表示声母的代表字。一般认为三十六字母形成于唐末宋初。如果用七音来统 摄三十六字母,则可以列成下表: 唇音 帮滂並明 非敷奉微 舌音 端透定泥 知彻澄娘 齿音 粗清从心邪 照穿床审禅 牙音 见溪群疑 喉音 影晓匣喻 半舌 来 半齿 日 中古音的声母通常用三十六字母表示。中古声母的实际情况是否就是这 36 个汉字所表 示的声母呢?这个问题就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了。首先要明确中古音是以中一个时间 段的语音为代表的。依照语音中的分期,从五胡乱华起,到南宋前期为止,都属于中古音范 畴。在这漫长的 800 年左右的时间里,语音并不完全相同,中古音通常以随末唐初的语音为
代表。这是因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韵书《切韵》产生在这个时期,所有研究中古音的学者, 都把《切韵》和《切韵》系统韵书当作核心材料,所谓中古音系一般都指《切韵》和《切韵》 系统韵书所反映的语音系统。而三十六字母产生在唐末宋初,反映宋代的声母系统,换言之, 三十六字母不能准确地表示中古声母。 无数学者都潜心研究过《切韵》(《广韵》)的声母系统,结论互有参差,但总的趋势还 是比较接近的。多数学者认为中古的声母有36个,但与三十六字母有所不同。以三十六字 母为基础来叙述则是这样:唇音非敷奉微4母并入帮滂並明4母之中,这样就减少4个;齿 音照穿床审中分出庄初崇生4母,这就多出4个;喉音喻母分成喻三(也称于母、云母) 喻四(也称以母、余母),但同时把喻三与匣母合并,认为喻三与匣母在当时是一个声母 三十六字母的其余字母不变。这样中古声母总数仍然是36个,但是与三十六字母有了很大 不同。把中古声母的代表字和拟音列成下表: 对上表应该补充说明的是,李荣通过对《切韵》残卷的研究,发现一个俟母。俟母属于 齿音庄组,与禅母相对,本表未列。当今多数学者承认俟母,也有一些学者持有保留意见 李荣还认为中古不存在娘母,这个见解赞成的人少,反对的人多,本表仍列出娘母。总之 中古声母总数在35个(不承认俟母和娘母)到37个(承认俟母,不排除娘母)之间。 第6教学周3第1、2节(第12次课) 第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韵 韵这个概念的内涵比较复杂,常见的义项有以下三个:其一,相当于今天说的韵母,即 个音节中开头辅音以外的部分。在做音系研究时,常常称这样的韵为韵类。比如《广韵》 东韵有两个韵母,也说有两个韵类。其二,指韵书中把主元音、收尾音和声调相同的字归在 起的单位,即韵书中的韵,如《广韵》有206韵,就是把26194字按主元音、接尾音和声 调是否相同分成的206个单位。其三,押韵。诗句中某字与某字押韵,古人常说:“×与 韵”,或说“×与×为韵”。押韵条件是韵尾相同、主元音相同或相近,编辑韵书的最初目的」 就是为了方便诗人查找押韵字。但实际上作诗押韵比韵书规定的韵要宽,允许某些相邻近的 韵通押。 对于某个时代语音(或某一韵书)韵母系统的研究,实际上就是看它到底有多少个韵母。 学者们通过对《切韵》(《广韵》)的研究,得出中古音的韵母系统。各位学者的结论并不完 全相同,但总趋势相去不过。下边我们介绍高本汉的研究结果。高氏是把语言学的历史比较 法应用到汉语语音研究的第一位学者,新的方法带来了巨大活力,使汉语历史语音的研究有 了飞跃发展。高氏所分韵类最少,初学者容易把握,掌握了高氏分类,再学习其他各家分类, 也就不会遇到什么困难了 高氏依据《广韵》。把中古韵母分成290类,这是四声分别计算的。如果四声相配(入 声相阳声),则是90类。入声共有50个韵类,如果把入声从阳声中分离出来单立,则是140 类。下面就把高氏290韵类及其拟音按四声相配的方法排列如下: 此外,再介绍几个有关的概念。 阴声韵,也简称阴声,指无韵尾或以元音-u-i收尾的韵,如上表中的戈果过韵和脂旨至
代表。这是因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韵书《切韵》产生在这个时期,所有研究中古音的学者, 都把《切韵》和《切韵》系统韵书当作核心材料,所谓中古音系一般都指《切韵》和《切韵》 系统韵书所反映的语音系统。而三十六字母产生在唐末宋初,反映宋代的声母系统,换言之, 三十六字母不能准确地表示中古声母。 无数学者都潜心研究过《切韵》(《广韵》)的声母系统,结论互有参差,但总的趋势还 是比较接近的。多数学者认为中古的声母有 36 个,但与三十六字母有所不同。以三十六字 母为基础来叙述则是这样:唇音非敷奉微 4 母并入帮滂並明 4 母之中,这样就减少 4 个;齿 音照穿床审中分出庄初崇生 4 母,这就多出 4 个;喉音喻母分成喻三(也称于母、云母)、 喻四(也称以母、余母),但同时把喻三与匣母合并,认为喻三与匣母在当时是一个声母; 三十六字母的其余字母不变。这样中古声母总数仍然是 36 个,但是与三十六字母有了很大 不同。把中古声母的代表字和拟音列成下表: 对上表应该补充说明的是,李荣通过对《切韵》残卷的研究,发现一个俟母。俟母属于 齿音庄组,与禅母相对,本表未列。当今多数学者承认俟母,也有一些学者持有保留意见。 李荣还认为中古不存在娘母,这个见解赞成的人少,反对的人多,本表仍列出娘母。总之, 中古声母总数在 35 个(不承认俟母和娘母)到 37 个(承认俟母,不排除娘母)之间。 第 6 教学周 3/第 1、2 节(第 12 次课) 第 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二、 韵 韵这个概念的内涵比较复杂,常见的义项有以下三个:其一,相当于今天说的韵母,即 一个音节中开头辅音以外的部分。在做音系研究时,常常称这样的韵为韵类。比如《广韵》 东韵有两个韵母,也说有两个韵类。其二,指韵书中把主元音、收尾音和声调相同的字归在 一起的单位,即韵书中的韵,如《广韵》有 206 韵,就是把 26194 字按主元音、接尾音和声 调是否相同分成的 206 个单位。其三,押韵。诗句中某字与某字押韵,古人常说:“×与× 韵”,或说“×与×为韵”。押韵条件是韵尾相同、主元音相同或相近,编辑韵书的最初目的, 就是为了方便诗人查找押韵字。但实际上作诗押韵比韵书规定的韵要宽,允许某些相邻近的 韵通押。 对于某个时代语音(或某一韵书)韵母系统的研究,实际上就是看它到底有多少个韵母。 学者们通过对《切韵》(《广韵》)的研究,得出中古音的韵母系统。各位学者的结论并不完 全相同,但总趋势相去不过。下边我们介绍高本汉的研究结果。高氏是把语言学的历史比较 法应用到汉语语音研究的第一位学者,新的方法带来了巨大活力,使汉语历史语音的研究有 了飞跃发展。高氏所分韵类最少,初学者容易把握,掌握了高氏分类,再学习其他各家分类, 也就不会遇到什么困难了。 高氏依据《广韵》。把中古韵母分成 290 类,这是四声分别计算的。如果四声相配(入 声相阳声),则是 90 类。入声共有 50 个韵类,如果把入声从阳声中分离出来单立,则是 140 类。下面就把高氏 290 韵类及其拟音按四声相配的方法排列如下: 此外,再介绍几个有关的概念。 阴声韵,也简称阴声,指无韵尾或以元音-u-i 收尾的韵,如上表中的戈果过韵和脂旨至 韵
阳声韵,也简称阳声,指以鼻音-n-奥-O收尾的韵,如上表中的真轸震韵、东董送韵和 侵寝沁韵。 入声韵,也简称入声,指以塞音p-t-k收尾的韵,如上表缉韵、质韵和屋韵。 舒声韵,也简称舒声、舒调,与促声相对,指读音舒缓的音节,即没有韵尾或元音、鼻 音韵尾的字,阴声韵和阳声韵都是舒声韵。舒声韵读音可以自延长 促声韵,也简称促声、促调,与舒声韵相对,指读音短促的音节,即有塞音韵尾的字,以-ptk-? 收尾的音节都是促声韵。促声韵的音节在主元音之后紧接塞音,读音必然短促,不能延长 第7教学周1第1、2节(第13次课) 教学的基本内容 这些条件规定了一个词在具体的句子中,只有处在特定的语法位置上,在和前后词语有机的 结合中,才能获得所活用为另一个词的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使活用成为事实。也就是说, 活用是有其内在规律的,是受规律支配和制约的。这里仅综析《论语》、《孟子》中名词活用 为动词和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两种活用现象,对其活用的规律作一简要探寻和归纳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1.副词,尤其是否定副词作为状语用在名词之前时,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孟子·离娄上》) “皆”副词,作状语,后面的名词“法”活用为动词,意为“效法”。 “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孟子·公孙丑上》) “不”否定副词,作状语,所修饰的名词“税”活用为动词,意为“征税”。 2.名词之前没有动词,其后有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孟子·梁惠王上》)。 “刑”名词,其前没有动词,其后有介词结构“于寡妻”作补语,“刑”活用为动词, 意为“示范”或“给……作榜样 3.名词前没有动词,其后有代词,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孟子·滕文公上》)
阳声韵,也简称阳声,指以鼻音-n--收尾的韵,如上表中的真轸震韵、东董送韵和 侵寝沁韵。 入声韵,也简称入声,指以塞音-p-t-k 收尾的韵,如上表缉韵、质韵和屋韵。 舒声韵,也简称舒声、舒调,与促声相对,指读音舒缓的音节,即没有韵尾或元音、鼻 音韵尾的字,阴声韵和阳声韵都是舒声韵。舒声韵读音可以自延长。 促声韵,也简称促声、促调,与舒声韵相对,指读音短促的音节,即有塞音韵尾的字,以-pt-k-? 收尾的音节都是促声韵。促声韵的音节在主元音之后紧接塞音,读音必然短促,不能延长。 第 7 教学周 1/第 1、2 节(第 13 次课) 第 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这些条件规定了一个词在具体的句子中,只有处在特定的语法位置上,在和前后词语有机的 结合中,才能获得所活用为另一个词的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使活用成为事实。也就是说, 活用是有其内在规律的,是受规律支配和制约的。这里仅综析《论语》、《孟子》中名词活用 为动词和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两种活用现象,对其活用的规律作一简要探寻和归纳。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1.副词,尤其是否定副词作为状语用在名词之前时,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孟子·离娄上》) “皆”副词,作状语,后面的名词“法”活用为动词,意为“效法”。 “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孟子·公孙丑上》) “不”否定副词,作状语,所修饰的名词“税”活用为动词,意为“征税”。 2.名词之前没有动词,其后有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孟子·梁惠王上》)。 “刑”名词,其前没有动词,其后有介词结构“于寡妻”作补语,“刑”活用为动词, 意为“示范”或“给……作榜样”。 3.名词前没有动词,其后有代词,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孟子·滕文公上》)
“雨”名词,前面没有动词,其后有代词“我”,“雨”活用为动词,意为“降雨”。 4.名词前后用连词“而”连接动词、动宾词组时,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涕出而女于吴”。(《孟子·离娄》) 名词“女”前面的“而”连接动词“出”,且“女”后有介词结构“于吴”,“女”活用 为动词,意为“把女儿出嫁”。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论语·子张》) 名词“阶”后面的“而”连接动词“升”,“阶”活用为动词,意为“搭台阶”。 “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孟子·告子下》) 名词“霸”前面有“而”连接动宾词组“用之”,“霸”活用为动词,意为“称霸”。 5.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孟子·公孙丑下》) 名词“风”用在能愿动词“可以”后面,活用为动词,意为“吹风”。 6.名词用在名词性词组之前,如果不是并列关系、判断复指关系,也不起修饰限制作 用,而构成动宾关系时,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名词“道”用在名词性词组“千乘之国”之前,构成动宾关系,“道”活用为动词,意 为“治理”。 7.名词用在主谓词组之后,不构成并列、判断关系,而表示主谓关系时,这个名词活 用为动词。 “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论语·宪问》) “谷”用在主谓词组“邦有道”、“邦无道”之后作谓语,活用为动词,意为“领取薪俸” 8.名词用在名词性词组之后,不构成并列、判断关系,而表示主谓关系,这个名词活 用为动词
“雨”名词,前面没有动词,其后有代词“我”,“雨”活用为动词,意为“降雨”。 4.名词前后用连词“而”连接动词、动宾词组时,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涕出而女于吴”。(《孟子·离娄》) 名词“女”前面的“而”连接动词“出”,且“女”后有介词结构“于吴”,“女”活用 为动词,意为“把女儿出嫁”。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论语·子张》) 名词“阶”后面的“而”连接动词“升”,“阶”活用为动词,意为“搭台阶”。 “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孟子·告子下》) 名词“霸”前面有“而”连接动宾词组“用之”,“霸”活用为动词,意为“称霸”。 5.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孟子·公孙丑下》) 名词“风”用在能愿动词“可以”后面,活用为动词,意为“吹风”。 6.名词用在名词性词组之前,如果不是并列关系、判断复指关系,也不起修饰限制作 用,而构成动宾关系时,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名词“道”用在名词性词组“千乘之国”之前,构成动宾关系,“道”活用为动词,意 为“治理”。 7.名词用在主谓词组之后,不构成并列、判断关系,而表示主谓关系时,这个名词活 用为动词。 “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论语·宪问》) “谷”用在主谓词组“邦有道”、“邦无道”之后作谓语,活用为动词,意为“领取薪俸”。 8.名词用在名词性词组之后,不构成并列、判断关系,而表示主谓关系,这个名词活 用为动词
第7教学周3第1、2节(第14次课) 第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风”、“草”均为名词,分别用在名词性词组“君子之德”、“小人之德”之后,构成主 谓关系,意为“象风”、“象草”。 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不是并列、偏正、判断、复指关系,而是主谓关系、动 宾关系或动补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若构成动宾关系,则前一个名词用为动词。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孙丑下》) “域”、“民”均为名词,二者连用,构成动宾关系,“域”活用为动词,意为“限制”。 (2)两个名词连用,若构成主谓关系,则后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夫人蚕缫,以为衣服”。(《孟子·滕文公下》) “夫人”、“蚕”均为名词,二者连用,构成主谓关系,“蚕”活用为动词,意为“养蚕” (3)两个名词连用若构成动补关系,则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公孙丑下》) “名”、“世”均为名词,二者连用,构成动补关系,“名”活用为动词,意为“闻名”。 10.单音名词迭用,如果表示的是主谓或动宾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为动词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四组单音名词迭用,表示主谓关系,后一个名词活 用为动词,意为“象个君”、“象个臣”、“象个父亲”、“象个儿子”。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亲亲”单音名词迭用,表示动宾关系,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亲爱” (二)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的规律 1.如果一个形容词充当主语指的是人或事物,那么这个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第 7 教学周 3/第 1、2 节(第 14 次课) 第 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风”、“草”均为名词,分别用在名词性词组“君子之德”、“小人之德”之后,构成主 谓关系,意为“象风”、“象草”。 9.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不是并列、偏正、判断、复指关系,而是主谓关系、动 宾关系或动补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若构成动宾关系,则前一个名词用为动词。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孙丑下》) “域”、“民”均为名词,二者连用,构成动宾关系,“域”活用为动词,意为“限制”。 (2)两个名词连用,若构成主谓关系,则后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夫人蚕缫,以为衣服”。(《孟子·滕文公下》) “夫人”、“蚕”均为名词,二者连用,构成主谓关系,“蚕”活用为动词,意为“养蚕”。 (3)两个名词连用若构成动补关系,则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公孙丑下》) “名”、“世”均为名词,二者连用,构成动补关系,“名”活用为动词,意为“闻名”。 10.单音名词迭用,如果表示的是主谓或动宾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为动词。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四组单音名词迭用,表示主谓关系,后一个名词活 用为动词,意为“象个君”、“象个臣”、“象个父亲”、“象个儿子”。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亲亲”单音名词迭用,表示动宾关系,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亲爱”。 (二)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的规律 1.如果一个形容词充当主语指的是人或事物,那么这个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富,人之所欲”。(《孟子·万章上》) 形容词“富”充当主语,指的是物,活用为名词,意为“财富”。 2.如果一个形容词充当了动词的宾语,那么这个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君子尊贤而容众”。(《论语·子张》) “贤”、“众”均为形容词,分别用在动词“尊”“容”之后充当宾语,活用为名词,意 为“贤人”、“普通人”。 3.如果一个形容词用在介词之后,并和该介词组成介词结构,那么这个形容词活用为 名词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小”用在介词“以”后,组成介词结构,“小”活用为名词,意为“小羊”。 如果一个形容词充当了定语的中心词构成名词性词组,那么该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美”、“恶”为形容词,用在助词“之”的后面,分别和前面的名词“人”构成名词性 词组“人之美”、“人之恶”,“美”“恶”活用为名词,意为“好事”、“坏事”。 由上述可见,词类活用是有其特定的条件和内在的规律的,如副词后面的名词之所以用 做动词,是因为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不修饰名词,只修饰动词、形容词,而名词一般不活用 为形容词,因此副词后面的名词只能活用为动词 与词类活用相关的是词的兼类问题,一般认为,活用是指属于甲类的词,在特定的条件下, 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用做乙类的词,在句中临时改变其语法功能,词义也随之发生了变 化。活用的前提是“词有定类”、“类有定职”,活用只是有“定类”和“定职”的词的一种 临时变化,具有灵活性和临时性的特点。 而兼类则是指一个词经常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词义和语法功能,兼属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词类,具有常用性、固定性的特点。由于活用和兼类都源于词义的引申,从形式上看又很 相似,所以不容易区别,这也成为学习古代汉语的一个难点。如何辨析,关键是要正确把握 其区别的标准。 根据活用和兼类的不同特点,从用的角度着眼,词的使用频率的高低应该作为鉴别活用 和兼类的主要标准。可以这样设想,某一个词在开始是活用的,但活用后的用法使用频率逐 渐增高,并被人们接受和认可而且相对固定了,具备了常用性的特点,便构成了兼类词。例 如“将”的造字含义是“率领”、“指挥”,属动词,由本义引申出名词“将官”的含义成为
“富,人之所欲”。(《孟子·万章上》) 形容词“富”充当主语,指的是物,活用为名词,意为“财富”。 2.如果一个形容词充当了动词的宾语,那么这个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君子尊贤而容众”。(《论语·子张》) “贤”、“众”均为形容词,分别用在动词“尊”、“容”之后充当宾语,活用为名词,意 为“贤人”、“普通人”。 3.如果一个形容词用在介词之后,并和该介词组成介词结构,那么这个形容词活用为 名词。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小”用在介词“以”后,组成介词结构,“小”活用为名词,意为“小羊”。 4.如果一个形容词充当了定语的中心词构成名词性词组,那么该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美”、“恶”为形容词,用在助词“之”的后面,分别和前面的名词“人”构成名词性 词组“人之美”、“人之恶”,“美”、“恶”活用为名词,意为“好事”、“坏事”。 由上述可见,词类活用是有其特定的条件和内在的规律的,如副词后面的名词之所以用 做动词,是因为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不修饰名词,只修饰动词、形容词,而名词一般不活用 为形容词,因此副词后面的名词只能活用为动词。 与词类活用相关的是词的兼类问题,一般认为,活用是指属于甲类的词,在特定的条件下, 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用做乙类的词,在句中临时改变其语法功能,词义也随之发生了变 化。活用的前提是“词有定类”、“类有定职”,活用只是有“定类”和“定职”的词的一种 临时变化,具有灵活性和临时性的特点。 而兼类则是指一个词经常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词义和语法功能,兼属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词类,具有常用性、固定性的特点。由于活用和兼类都源于词义的引申,从形式上看又很 相似,所以不容易区别,这也成为学习古代汉语的一个难点。如何辨析,关键是要正确把握 其区别的标准。 根据活用和兼类的不同特点,从用的角度着眼,词的使用频率的高低应该作为鉴别活用 和兼类的主要标准。可以这样设想,某一个词在开始是活用的,但活用后的用法使用频率逐 渐增高,并被人们接受和认可而且相对固定了,具备了常用性的特点,便构成了兼类词。例 如“将”的造字含义是“率领”、“指挥”,属动词,由本义引申出名词“将官”的含义成为
活用词,随着“将官”作为名词使用的频率的逐渐增高而成为兼类词。根据需要和习惯,在 定条件下,名词“将官”又活用为动词“使……做将官”,成为活用词。可见,由于语言 的历史演变,兼类和活用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因此,考察一个词是兼类还是活用,离不开特 定的社会历史和特定的语言环境,只有把使用频率这个标准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对同 时期的语法现象进行综合比较、辨析,才能得出较为可信的结论。比如“衣”和“友”两词, 在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中是作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对待的,但从这两个词在《论语》 《孟子》中使用的情况看,“衣”作为名词使用的有12次,作为动词使用的14次,大体 相当。“友”作为名词使用的15次,作为动词使用却有31次。如果用使用频率这个标准 衡量,活用的说法似乎不很确切。还有一些人们习惯上认为是活用的词也存在这种情况,比 如“事”,不少语法著作认为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但在《论语》、《孟子》中当名词用的有7 次,当动词用的是86次。当然,这样的比较也许不很科学,但在同样的典籍中出现上述 情况也绝非偶然 如果一个词在同一著作中分属两类词使用的频率大体相当,甚至是临时性的用法反比经 常性的用法使用频率高,如“友”、“事”那么所谓活用的可能性就值得推敲了,不能不考 虑兼类的可能。 第8教学周1第1、2节(第15次课) 教学的基本内容 调指声调。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指一个音节内部的音高变化。这样的定义不能完全 适用于中古声调,因为中古有入声,而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不包括入声。入声与平上去三 声的区别不在于音高的不同,而是语音成素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入声根本不应该与平上 去声并列。但是,我们知道从发现四声那一天起,就把入声当作一种声调,以后代代相传 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今天仍把入声当作一种声调。入声字按声母的清浊发两类,清声母叫 阴入,浊声母叫阳入 关于中古四声的调值,古人有过文字描写: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举而远,入 声急而促。仅凭这样简略的说明,无法构拟中古四声调值。再加上调值受方音影响很大,调 类相同的字,方音不同,调值迥异 中古平上去入四声,发展到现代,变成普遍话的阴阳上去四声,变化的主要情况是这样: 中古平声字受声母清浊的影响,变成阴平和阳平两类,清声母字为阴平,浊声母字为阳平 中古上声也变成两类,全浊声母变为去声,其余仍为上声:中古去声到今天没有变化,仍是 去声。中古入声变化比较复杂,变成阴阳上去的都有。阳入变成去声和阳平,其中鼻音声 和零声母读去声,其余读阳平:阴入则毫无规律可寻,变成阴阳上去的都有。入声字总的变 化情况是这样:二分之一变成去声,三分之一变成阳平,余下的六分之一变成阴平和上声, 其中上声最少。 四、反切 反切也称反语、反言、反音、反纽,或单称反、翻、切、纽。反切是我国传统的注音方 法,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如:都,当孤切。被注音字“都”称为被切字,用 作反切的前一个字“当”称为反切上字,也简称切上字或上字,用作反切的后一个字“孤
活用词,随着“将官”作为名词使用的频率的逐渐增高而成为兼类词。根据需要和习惯,在 一定条件下,名词“将官”又活用为动词“使……做将官”,成为活用词。可见,由于语言 的历史演变,兼类和活用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因此,考察一个词是兼类还是活用,离不开特 定的社会历史和特定的语言环境,只有把使用频率这个标准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对同一 时期的语法现象进行综合比较、辨析,才能得出较为可信的结论。比如“衣”和“友”两词, 在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中是作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对待的,但从这两个词在《论语》、 《孟子》中使用的情况看,“衣”作为名词使用的有12次,作为动词使用的14次,大体 相当。“友”作为名词使用的15次,作为动词使用却有31次。如果用使用频率这个标准 衡量,活用的说法似乎不很确切。还有一些人们习惯上认为是活用的词也存在这种情况,比 如“事”,不少语法著作认为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但在《论语》、《孟子》中当名词用的有7 5次,当动词用的是86次。当然,这样的比较也许不很科学,但在同样的典籍中出现上述 情况也绝非偶然。 如果一个词在同一著作中分属两类词使用的频率大体相当,甚至是临时性的用法反比经 常性的用法使用频率高,如“友”、“事”,那么所谓活用的可能性就值得推敲了,不能不考 虑兼类的可能。 第 8 教学周 1/第 1、2 节(第 15 次课) 第 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三、调 调指声调。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指一个音节内部的音高变化。这样的定义不能完全 适用于中古声调,因为中古有入声,而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不包括入声。入声与平上去三 声的区别不在于音高的不同,而是语音成素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入声根本不应该与平上 去声并列。但是,我们知道从发现四声那一天起,就把入声当作一种声调,以后代代相传, 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今天仍把入声当作一种声调。入声字按声母的清浊发两类,清声母叫 阴入,浊声母叫阳入。 关于中古四声的调值,古人有过文字描写: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举而远,入 声急而促。仅凭这样简略的说明,无法构拟中古四声调值。再加上调值受方音影响很大,调 类相同的字,方音不同,调值迥异。 中古平上去入四声,发展到现代,变成普遍话的阴阳上去四声,变化的主要情况是这样: 中古平声字受声母清浊的影响,变成阴平和阳平两类,清声母字为阴平,浊声母字为阳平; 中古上声也变成两类,全浊声母变为去声,其余仍为上声;中古去声到今天没有变化,仍是 去声。中古入声变化比较复杂,变成阴阳上去的都有。阳入变成去声和阳平,其中鼻音声母 和零声母读去声,其余读阳平;阴入则毫无规律可寻,变成阴阳上去的都有。入声字总的变 化情况是这样:二分之一变成去声,三分之一变成阳平,余下的六分之一变成阴平和上声, 其中上声最少。 四、反切 反切也称反语、反言、反音、反纽,或单称反、翻、切、纽。反切是我国传统的注音方 法,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如:都,当孤切。被注音字“都”称为被切字,用 作反切的前一个字“当”称为反切上字,也简称切上字或上字,用作反切的后一个字“孤
称为反切下字,也简称下字或下字。所谓“上”“下”是就汉字直行书写的款式而说的。 反切的基本原理是: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切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在拼合过程中上字取声母,舍弃其韵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舍弃其声母。反切的基本原理 本来很简单,极容易掌。但自宋代以后逐渐难学了。这不是反切本身出了毛病,则是由于语 音发生了变化。《切韵》产生于隋末,书中所用反切多数采自南北朝韵书和经书注音,换言 之,《切韵》以及《切韵》系统韵书的反切,反映的是隋末唐初以及这以前的语音,用宋代 或宋代以后的语音拼读隋末的反切,自然会感到隔膜,如果用现代音去拼读中古反切,不能 顺利切出字音的情况就更多了。要想准确拼读中古反切,势必要学习从中古音到现代音的语 音演变历史,掌握了变化规律,自然就能顺利拼读中古反切了。此外,还有另一条简便的途 径,就是阅读有关解释反切的普及读物,记牢书中所揭示的拼切规律,也能比较好地拼读中 古反切
称为反切下字,也简称下字或下字。所谓“上”“下”是就汉字直行书写的款式而说的。 反切的基本原理是: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切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在拼合过程中上字取声母,舍弃其韵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舍弃其声母。反切的基本原理 本来很简单,极容易掌。但自宋代以后逐渐难学了。这不是反切本身出了毛病,则是由于语 音发生了变化。《切韵》产生于隋末,书中所用反切多数采自南北朝韵书和经书注音,换言 之,《切韵》以及《切韵》系统韵书的反切,反映的是隋末唐初以及这以前的语音,用宋代 或宋代以后的语音拼读隋末的反切,自然会感到隔膜,如果用现代音去拼读中古反切,不能 顺利切出字音的情况就更多了。要想准确拼读中古反切,势必要学习从中古音到现代音的语 音演变历史,掌握了变化规律,自然就能顺利拼读中古反切了。此外,还有另一条简便的途 径,就是阅读有关解释反切的普及读物,记牢书中所揭示的拼切规律,也能比较好地拼读中 古反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