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首页 授课内容 第四章语法(一) 所需课时8学时 王力《古代汉语》 主要教材或王力《汉语语法史》 参考资料李林《古代汉语语法分析》 掌握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掌握古代汉语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 教学目标熟悉古代汉语双宾语句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教学重点 古代汉语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教学难点 古代汉语判断句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四章语法(一) 第一节词类活用2学时 教学内容及 第二节古代汉语的判断句2学时 时间安排 第三节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1学时 第四节语序2学时 第五节双宾语1学时 学习语法问题要注意与现代汉语比较。引入汉语史的观念,开始了解一个个具 学习指导体的语法问题,都要放到历史发展的过程里去考察。 作业及思考题/摘录例句 同意上述安排。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200年月日
教案首页 授课内容 第四章 语法(一) 所需课时 8 学时 主要教材或 参考资料 王力《古代汉语》 王力《汉语语法史》 李林《古代汉语语法分析》 教学目标 掌握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掌握古代汉语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 熟悉古代汉语双宾语句 教学重点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 教学难点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判断句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内容及 时间安排 第四章 语法(一) 第一节 词类活用 2 学时 第二节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2 学时 第三节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1 学时 第四节 语序 2 学时 第五节 双宾语 1 学时 学习指导 学习语法问题要注意与现代汉语比较。引入汉语史的观念,开始了解一个个具 体的语法问题,都要放到历史发展的过程里去考察。 作业及思考题 摘录例句 教研室审阅意见 同意上述安排。 教研室主任签字: 200 年 月 日
第1教学周1第1、2节(第21次课 第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语法(一) 第一节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 份也往主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词经常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 作定语、状语、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 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临昨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 叫做词类活用。例如,“手“是名词,通常作句子的主语、宾语或定语,这是古今一致的:但在 “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这一特定的语言结构里,“手”却带上了宾语充 当了句子的谓语,具有了动词的一般特点,执行了动词的基本职能,即由名词活用为动词。词 类活用跟词的兼类不同。活用是临时的偶然的用法,活用后的词性不是词固有的语法属性。而 兼类是词本身固有的,一个词的各种兼类用法都是固定的,经常的,不是临时的,偶然的。如 “疾”作为一个兼类词,在“时操军众已有疾疫”(《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赤壁之战》)里是名 词,当疾病讲:在“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膑列传》)里是动词,当妒忌讲;在“疾 雷不及掩耳”(《三国志·魏书牙帝纪》)中是形容词,作急速讲。“疾”同时兼有名、动、形三种 词性,不是临时运用的结果,是“疾”本身固有的经常存在的现象,不是偶然发生的现象,所 以不是活用而是兼类。 古代汉语里的词类活用现象远比现代汉语多。石汉语词类活用多见于实词,而且往往是其他类 实词活用为动词。下面就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数词作用动词,分别加以介绍。为 着讲课的方便,古代汉语里的名词充分状语和动词的使动用法虽不属于词类活用,我们也一并 放在这里讲解。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活用为一般动词及用作使动、意动等三种情况。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具有跟原名词意义有着密切联系的动词的一般意义,如果带上宾语,它跟 宾语的关系是一般的动宾关系。例如: ①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君》是本书文选部分(另行出版)入选文阐所用标 题,以下《城濮之战》、《鞍之战》等篇目情况相同 ②顷公之嬖女人卢蒲就魁门焉。(《鞍之战》) ③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同②) ④曹人尸诸城上。(《城濮之战》) (5)巾车脂辖。(《子产坏晋馆垣》) 例①“君”原为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故可知活用为动词,“君”是行君道的意思,“不 君”的意思是“不行君道”。例②“门”后有充当补语的兼词“焉”,活用为动词后的意思是“攻 打城门”。例③“肘”后有宾语“之”(代綦毋张),“肘之”是“用肘部撞碰”的意思。例④“尸 诸城上上”等于“尸之于城上”,“尸”后既有宾语,又有补语,“尸”是陈列尸体的意思。例(5) “脂”的宾语是“辖”,“脂”是注入(或涂抹)油脂的意思,即今天口语中所说的给车轴等处 膏( 油 方位名词也可以用作一般动词,表示主语向某个方位行动。例如: ①秦师遂东。(《左传·僖公三十年》) ②骋而左右,何也?(《左传·成公十六年》) 2
2 第 11 教学周 1/第 1、2 节(第 21 次课) 第 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 语法(一) 第一节 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 份也往主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词经常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 作定语、状语、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 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临昨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 叫做词类活用。例如,“手“是名词,通常作句子的主语、宾语或定语,这是古今一致的;但在 “曹子手剑而从之”( 《公羊传•庄公十三年》)这一特定的语言结构里,“手”却带上了宾语充 当了句子的谓语,具有了动词的一般特点,执行了动词的基本职能,即由名词活用为动词。词 类活用跟词的兼类不同。活用是临时的偶然的用法,活用后的词性不是词固有的语法属性。而 兼类是词本身固有的,一个词的各种兼类用法都是固定的,经常的,不是临时的,偶然的。如 “疾”作为一个兼类词,在“时操军众已有疾疫”(《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赤壁之战》)里是名 词,当疾病讲;在“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膑列传》)里是动词,当妒忌讲;在“疾 雷不及掩耳”(《三国志•魏书牙帝纪》)中是形容词,作急速讲。“疾”同时兼有名、动、形三种 词性,不是临时运用的结果,是“疾”本身固有的经常存在的现象,不是偶然发生的现象,所 以不是活用而是兼类。 古代汉语里的词类活用现象远比现代汉语多。石汉语词类活用多见于实词,而且往往是其他类 实词活用为动词。下面就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数词作用动词,分别加以介绍。为 着讲课的方便,古代汉语里的名词充分状语和动词的使动用法虽不属于词类活用,我们也一并 放在这里讲解。 一、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活用为一般动词及用作使动、意动等三种情况。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具有跟原名词意义有着密切联系的动词的一般意义,如果带上宾语,它跟 宾语的关系是一般的动宾关系。例如: ①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君》是本书文选部分(另行出版)入选文阐所用标 题,以下《城濮之战》、《鞍之战》等篇目情况相同。 ②顷公之嬖女人卢蒲就魁门焉。(《鞍之战》) ③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同②) ④曹人尸诸城上。(《城濮之战》) ⑸巾车脂辖。(《子产坏晋馆垣》) 例①“君”原为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故可知活用为动词,“君”是行君道的意思,“不 君”的意思是“不行君道”。例②“门”后有充当补语的兼词“焉”,活用为动词后的意思是“攻 打城门”。例③“肘”后有宾语“之”(代綦毋张),“肘之”是“用肘部撞碰”的意思。例④“尸 诸城上上”等于“尸之于城上”,“尸”后既有宾语,又有补语,“尸”是陈列尸体的意思。例⑸ “脂”的宾语是“辖”,“脂”是注入(或涂抹)油脂的意思,即今天口语中所说的给车轴等处 膏( o)油。 方位名词也可以用作一般动词,表示主语向某个方位行动。例如: ①秦师遂东。(《左传•僖公三十年》) ②骋而左右,何也?(《左传•成公十六年》)
③沛公乃(令韩王成留守阳翟,与良俱南,攻下宛,西入武关。(《留侯世家》) ④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同(8)) 例①“东”前有副词“遂”修饰它,例回“左右”通过“而”与动词“骋”构成词组,例③“南 受副词“俱”修饰,例④“前”有主语“子房”,所以这些例子中的方位名词都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用作使动,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①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 ②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孟子将朝王》) ③君五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诸稽郢行成于吴》) ④齐威王欲将孙膑。(《孙子列传》) 例①“吴王我”是说使我成为吴王那样的人。例②“臣子”是说使伊尹为臣。例③的“肉白骨” 是说使白骨生肉。例④的“将孙膑”是说使孙膑为将。 方位名词也可以用作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按照这个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例 ①筑室百堵,西南其户。(《诗·小雅·斯干》) ②必以萧同叔子为质,而使之封内尽东其亩。(《左传·成公二年》) ③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庄辛谓楚襄王》) ④故王不知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史记·苏秦列传》) 例①的“西南其户”是说使门户向着西或南。例②的“东其亩”是说使田垄都东西走向。例③ 是说使州侯居左,使夏侯居右。例④“东苏子”是说使苏子到东方去。 名词用作意动,是主语主观上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是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 如 ①夫从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 ②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夫子加齐之卿相》) ③涉曰:“尹君,何壹鱼肉涉也?”(《原涉传》) ④故和氏之璧,随侯之珠,出於山渊之精,君之服之,顺祥以安宁,侯王宝之,为天下正。(《说 山训》) 例①是说(国君)把她看作夫人,我可以不把她看作夫人吗?“夫人”是意动用法。例②“外 之”是看成外在的东西,“外”是意动用法。③“鱼肉涉”是把原涉看成鱼肉,“鱼肉”是意动 用法。例④“宝之”是以和氏璧随侯珠为宝,“宝”是意动用法 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语法形式上没有区别,只有根据上下文意来分辨。二者在语义表 达上的根本不同在于:使动用法具有使令意义,是使宾语如何;意动用法是意念上的看法,表 达的是认为、当作、看成的意思 形容词用作动词 形容词用作动词,也有用作一般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三种情况。 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具有跟原形容词意义有着密切关系的动词的一般意义,如果带上宾语, 它跟宾语之间是一般的动配关系。例如 ①倾夺邻国,而雄诸侯。(贾思勰《齐民要术序》) ②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史记·信陵君列传》)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前出师表》) 例①“雄”本是强有力的,杰出的意思,这里解作称雄,“雄诸侯”就是在诸侯间称雄。例②“多 客”就是有许我食客。例③“远小人”就是远离小人。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①是以令吏人完各所馆,高其闬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子产坏晋馆垣》)
3 ③沛公乃(令韩王成留守阳翟,与良俱南,攻下宛,西入武关。(《留侯世家》) ④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同⑻) 例①“东”前有副词“遂”修饰它,例②“左右”通过“而”与动词“骋”构成词组,例③“南” 受副词“俱”修饰,例④“前”有主语“子房”,所以这些例子中的方位名词都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用作使动,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①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 ②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孟子将朝王》) ③君五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诸稽郢行成于吴》) ④齐威王欲将孙膑。(《孙子列传》) 例①“吴王我”是说使我成为吴王那样的人。例②“臣子”是说使伊尹为臣。例③的“肉白骨” 是说使白骨生肉。例④的“将孙膑”是说使孙膑为将。 方位名词也可以用作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按照这个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例 如: ①筑室百堵,西南其户。(《诗•小雅•斯干》) ②必以萧同叔子为质,而使之封内尽东其亩。(《左传•成公二年》) ③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庄辛谓楚襄王》) ④故王不知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史记•苏秦列传》) 例①的“西南其户”是说使门户向着西或南。例②的“东其亩”是说使田垄都东西走向。例③ 是说使州侯居左,使夏侯居右。例④“东苏子”是说使苏子到东方去。 名词用作意动,是主语主观上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是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 如: ①夫从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 ②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夫子加齐之卿相》) ③涉曰:“尹君,何壹鱼肉涉也?”(《原涉传》) ④故和氏之璧,随侯之珠,出於山渊之精,君之服之,顺祥以安宁,侯王宝之,为天下正。(《说 山训》) 例①是说(国君)把她看作夫人,我可以不把她看作夫人吗?“夫人”是意动用法。例②“外 之”是看成外在的东西,“外”是意动用法。③“鱼肉涉”是把原涉看成鱼肉,“鱼肉”是意动 用法。例④ “宝之”是以和氏璧随侯珠为宝,“宝”是意动用法。 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语法形式上没有区别,只有根据上下文意来分辨。二者在语义表 达上的根本不同在于:使动用法具有使令意义,是使宾语如何;意动用法是意念上的看法,表 达的是认为、当作、看成的意思。 二、 形容词用作动词 形容词用作动词,也有用作一般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三种情况。 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具有跟原形容词意义有着密切关系的动词的一般意义,如果带上宾语, 它跟宾语之间是一般的动配关系。例如: ①倾夺邻国,而雄诸侯。(贾思勰《齐民要术序》) ②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史记•信陵君列传》)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前出师表》) 例①“雄”本是强有力的,杰出的意思,这里解作称雄,“雄诸侯”就是在诸侯间称雄。例②“多 客”就是有许我食客。例③“远小人”就是远离小人。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①是以令吏人完各所馆,高其闬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子产坏晋馆垣》)
②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对曰:“君实深之,可若何?”(《韩之战》) ③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留侯世家》) ④上求鱼,臣干谷。(《说山训》) 例①“高”“厚”是使动用法,是使其闬闳高,使其墙垣厚的意思。例②“深之”是使寇深入(国 土)。例③“固项王意”是使项王的想法坚定,例④“干谷”是使河谷干氵 有时用作使动的形容词可以不带宾语 ①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②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且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韩 非子·说林下》) 例①“贫”用作使动,是说使能作到强本工用者贫困。使②“可大”“可小”是可以使之大,可 以使之小的意思。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 状态。例如 ①文帝繇系奇烃之,拜为中大夫。(《张释之列传》) ②东海莫不贤知其母。(《严延年传》) ③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路温舒上汉宣帝书》) ④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夫子加齐之卿相》) 例①“奇释之”是说认为张释之异乎常人。例②“贤知其母”是说认为其母贤惠,明智。例③ “羞文学”是说以从事文学为羞耻,“贱仁义之士”即认为仁义之士低贱,“贵治狱之吏”即认 为治狱之吏高贵。④“异”宾语没有出现,“不异”是说不感到奇怪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语法形式上也没有区别,只能根据上下文意来体会。例如 ①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荀子·儒放》) ②甘其食,美其服。(《老子·八十章》) ③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滕文公下》) ④故乌获轻千钧而重其身,非其身重于千钧,势不便也。(《韩非子·观行》) ⑤君子之於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孟子· 梁惠王上》) ⑥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同上⑤) 例①“美政”“美俗”讲的是儒家的行为。由于儒家主张经世匡俗,所以“美”是使动用法,“美 政”是使政治美好,即修明政治:“美俗”是使风俗美好,即匡正风俗。则②讲的是老子的出世 思想。由于老庄主张因其自然,无为而治,所以“甘”“美”都用作意动。例③“请轻之”指 的是减轻赋税,所以“轻”是使动用法;例④的“轻”“重”讲的是乌获的主观感受,所以是意 动用法,例⑤“远”是使动,例⑥“远”则是意动,也是由上下文义判定。 三、数词用作动词 数词可以活用为一般动词,也可以用作使动。例如 ①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 ②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③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吕相绝秦》) ④“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 ⑤崇仁义,省刑罚,通关梁,一远近。(《路温舒上汉宣帝书》) ⑥藉令秦皇长世,易代以后,扶苏嗣之,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何有后世繁文 饰礼之政乎?(章太炎《秦政记》) 例①数词“一”活用为一般动词。其他诸例中的“百”、“二三”“一”、“四”、“六”是使动
4 ②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对曰:“君实深之,可若何?”(《韩之战》) ③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留侯世家》) ④上求鱼,臣干谷。(《说山训》) 例①“高”“厚”是使动用法,是使其闬闳高,使其墙垣厚的意思。例②“深之”是使寇深入(国 土)。例③“固项王意”是使项王的想法坚定,例④“干谷”是使河谷干涸。 有时用作使动的形容词可以不带宾语。 ①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②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且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韩 非子•说林下》) 例①“贫”用作使动,是说使能作到强本工用者贫困。使②“可大”“可小”是可以使之大,可 以使之小的意思。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 状态。例如: ① 文帝繇系奇烃之,拜为中大夫。(《张释之列传》) ② 东海莫不贤知其母。(《严延年传》) ③ 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路温舒上汉宣帝书》) ④ 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夫子加齐之卿相》) 例①“奇释之”是说认为张释之异乎常人。例②“贤知其母”是说认为其母贤惠,明智。例③ “羞文学”是说以从事文学为羞耻,“贱仁义之士”即认为仁义之士低贱,“贵治狱之吏”即认 为治狱之吏高贵。④“异”宾语没有出现,“不异”是说不感到奇怪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语法形式上也没有区别,只能根据上下文意来体会。例如: ① 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荀子•儒放》) ② 甘其食,美其服。(《老子•八十章》) ③ 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滕文公下》) ④ 故乌获轻千钧而重其身,非其身重于千钧,势不便也。(《韩非子•观行》) ⑤ 君子之於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孟子• 梁惠王上》) ⑥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同上⑤) 例①“美政”“美俗”讲的是儒家的行为。由于儒家主张经世匡俗,所以“美”是使动用法,“美 政”是使政治美好,即修明政治;“美俗”是使风俗美好,即匡正风俗。则②讲的是老子的出世 思想。由于 老庄主张因其自然,无为而治,所以“甘”“美”都用作意动。例③“请轻之”指 的是减轻赋税,所以“轻”是使动用法;例④的“轻”“重”讲的是乌获的主观感受,所以是意 动用法,例⑤“远”是使动,例⑥“远”则是意动,也是由上下文义判定。 三、数词用作动词 数词可以活用为一般动词,也可以用作使动。例如: ① 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 ②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③ 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吕相绝秦》) ④ “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 ⑤ 崇仁义,省刑罚,通关梁,一远近。(《路温舒上汉宣帝书》) ⑥ 藉令秦皇长世,易代以后,扶苏嗣之,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何有后世繁文 饰礼之政乎?(章太炎《秦政记》) 例① 数词“一”活用为一般动词。其他诸例中的“百”、“二三”“一”、“四”、“六”是使动
用法。“人百其身”,据郑玄注,是“说一身百死犹为之”;“二三其德”是说其人心反复无常:“四 三皇”“六五帝”是说使三皇变成四个,使五帝变成六个,即出现第四个像三皇那样的人,出现 第六像那五帝那样的人
5 用法。“人百其身”,据郑玄注,是“说一身百死犹为之”;“二三其德”是说其人心反复无常;“四 三皇”“六五帝”是说使三皇变成四个,使五帝变成六个,即出现第四个像三皇那样的人,出现 第六像那五帝那样的人
第1教学周3第1、2节(第22次课 第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四、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动词本身的一种特殊法,指的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代表 的人物发出,而是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动词的使动用法并不改变动词本 身的词性,但是使动宾之间的语义关系发生了变化,主谓之间的语义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因而 使句子意义改变 动词的使动用法最常见的不是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当不及物动词带上宾语时,发出动词所表 示的动作的,不是主语而是宾语。例如: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②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乃筑诸侯之馆。(《子产坏晋馆垣》) ③强弩半军许延寿请延年为长史,从军败西羌,还为涿郡太守。(《严延年传》) ④狐毛设二旆而退之。(《城濮之战》) ⑤郎中令善魏之。(《龚遂传》) 例①“亡郑”中使郑灭亡,例②“归之”是使郑伯归国,例③“败西羌”,即打败西羌,例④“退 之”让二旆向后撤退,例⑤“媳人”是使人惭愧。 有时候不及物动词不带宾语仍然可以是使动用法。例如: ①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 ②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赤壁之战》) 例①承上文“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而言,“不能来”即“不能来之”之省略,“来” 仍是使动用法。例②“走”从文义判断是使操军败逃。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与一般的动宾关系在形式上没有区别,因而只能从意义上去分辨。试比较 以下例句: ①王生日饮酒,不视太守。(《龚遂传》) ②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晋灵公不君》) ③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魏风·硕鼠》) ④会高帝山脚,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留侯世家》) ⑤孟子将朝王。(《孟子将朝王》) ⑥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夫子加齐之卿相》) ⑦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城濮之战》) ⑧王辟左右。(《龚遂传》) 五、名词作状词 在现代汉语里,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名词可以作状语,普通名词一般不作状语。而在古代 汉语里,普通名词作状语是非常普通的现象,是名词本身固有的语法功能之一,不一定非要看 成名词活用为副词不可。名词充当状语,修辞色彩强烈,从语义上看,其具体作用常见的有以 下几种。 (1)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作状语的普通名词以它所代表的事物的某种状态或动作特低A 去描绘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多带有比喻的意义,含有“像……一样”或“跟……似的 意义。例如 ①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②嫂蛇行匍伏。(《战国策·秦策》) ③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张释之列传》) ④虎圈墙夫从旁代尉地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同③)
6 第 11 教学周 3/第 1、2 节(第 22 次课) 第 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四、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动词本身的一种特殊法,指的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代表 的人物发出,而是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动词的使动用法并不改变动词本 身的词性,但是使动宾之间的语义关系发生了变化,主谓之间的语义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因而 使句子意义改变。 动词的使动用法最常见的不是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当不及物动词带上宾语时,发出动词所表 示的动作的,不是主语而是宾语。例如: ①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② 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乃筑诸侯之馆。(《子产坏晋馆垣》) ③ 强弩半军许延寿请延年为长史,从军败西羌,还为涿郡太守。(《严延年传》) ④ 狐毛设二旆而退之。(《城濮之战》) ⑤ 郎中令善媿之。(《龚遂传》) 例①“亡郑”中使郑灭亡,例②“归之”是使郑伯归国,例③“败西羌”,即打败西羌,例④“退 之”让二旆向后撤退,例⑤“媿人”是使人惭愧。 有时候不及物动词不带宾语仍然可以是使动用法。例如: ①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 ②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赤壁之战》) 例① 承上文“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而言,“不能来”即“不能来之”之省略,“来” 仍是使动用法。例②“走”从文义判断是使操军败逃。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与一般的动宾关系在形式上没有区别,因而只能从意义上去分辨。试比较 以下例句: ① 王生日饮酒,不视太守。(《龚遂传》) ②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晋灵公不君》) ③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魏风•硕鼠》) ④ 会高帝山脚,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留侯世家》) ⑤ 孟子将朝王。(《孟子将朝王》) ⑥ 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夫子加齐之卿相》) ⑦ 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城濮之战》) ⑧ 王辟左右。(《龚遂传》) 五、名词作状词 在现代汉语里,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名词可以作状语,普通名词一般不作状语。而在古代 汉语里,普通名词作状语是非常普通的现象,是名词本身固有的语法功能之一,不一定非要看 成名词活用为副词不可。名词充当状语,修辞色彩强烈,从语义上看,其具体作用常见的有以 下几种。 (1) 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作状语的普通名词以它所代表的事物的某种状态或动作特征, 去描绘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多带有比喻的意义,含有“像……一样”或“跟……似的” 意义。例如: ① 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② 嫂蛇行匍伏。(《战国策•秦策》) ③ 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张释之列传》) ④ 虎圈墙夫从旁代尉地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同③)
(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这种用法是,用对待作状语的普通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的 态度,来对待处置谓动词后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有“当作……那样”、“用待……的态度”或 像待……似的”意思,同样含有比喻的修辞意味。例如: ①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万章下》 ②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荀子·天论》) ③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④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孙子列传》) (3)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所处方位,有“在……”或“向……”的意思。例如: ①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留侯世家》) ②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张释之列传》) ③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龚遂传》) ④左抱幼接,右拥嬖女。(《赵文子冠》) ⑤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列传》) ⑥昔韩卢之取菟也,上欢下获,不甚多杀。(《严延年传》) (4)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例如 ①群臣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②遂入见王,涕泣膝行。(《龚遂传》) ③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红,旦夕而自哺农者然后食。(《段太尉兔事状》) ④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辞者,悉有法度可观。(《柳子厚墓志名》) 面刺”是当面讥刺、批评,“膝行”是用膝盖爬行,“手注”是亲手敷抹,“口讲指画”是亲口 讲解,亲手指点 (5)表示动作进行的工具、凭借或依据。例如: ①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史记·高祖本纪》) ②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留侯世家》) ③叩石垦壤,箕畚运於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④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同②) ⑤於是覆劾延年阑内罪人,法至死。(《严延年传》) 时间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例如: ①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留侯世家》) ②宰予昼夜寝。(《论语·公冶长》)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 时间名词中的“日”“月”“岁”等充当状语时,具有特殊的意义,或表示动作行为的经常性 或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变化,或表示追溯往事。例如 ①王生日饮酒,不视太守。(《龚遂传》) ②月攘一鸡,以待来年年然后己。(《孟子·滕文公下》 ③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汉书·文帝纪》) ④燕日败亡。(《史记·田单列传》) ⑤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史记·孟尝君列传》) ⑥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左传·文公七年》) ⑦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左传·成公十六年》) 例①的“日”是每日、天天的意思。例②“月”义为每月。例③“岁”义为每年,年年。 例④⑤的“日”是一天天义。例⑥⑦“日”是往日、当初义
7 (2) 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这种用法是,用对待作状语的普通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的 态度,来对待处置谓动词后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有“当作……那样”、“用待……的态度”或 “像待……似的”意思,同样含有比喻的修辞意味。例如: ① 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万章下》) ②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荀子•天论》) ③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④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孙子列传》) (3) 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所处方位,有“在……”或“向……”的意思。例如: ① 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留侯世家》) ② 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张释之列传》) ③ 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龚遂传》) ④ 左抱幼接,右拥嬖女。(《赵文子冠》) ⑤ 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列传》) ⑥ 昔韩卢之取菟也,上欢下获,不甚多杀。(《严延年传》) (4) 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例如: ① 群臣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② 遂入见王,涕泣膝行。(《龚遂传》) ③ 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红,旦夕而自哺农者然后食。(《段太尉兔事状》) ④ 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辞者,悉有法度可观。(《柳子厚墓志名》) “面刺”是当面讥刺、批评,“膝行”是用膝盖爬行,“手注”是亲手敷抹,“口讲指画”是亲口 讲解,亲手指点。 (5) 表示动作进行的工具、凭借或依据。例如: ①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史记•高祖本纪》) ② 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留侯世家》) ③ 叩石垦壤,箕畚运於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④ 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同②) ⑤ 於是覆劾延年阑内罪人,法至死。(《严延年传》) 时间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例如: ① 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留侯世家》) ② 宰予昼夜寝。(《论语•公冶长》) ③ 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 时间名词中的“日”“月”“岁”等充当状语时,具有特殊的意义,或表示动作行为的经常性, 或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变化,或表示追溯往事。例如: ① 王生日饮酒,不视太守。(《龚遂传》) ② 月攘一鸡,以待来年年然后已。(《孟子•滕文公下》) ③ 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汉书•文帝纪》) ④ 燕日败亡。(《史记•田单列传》) ⑤ 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史记•孟尝君列传》) ⑥ 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左传•文公七年》) ⑦ 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左传•成公十六年》) 例① 的“日”是每日、天天的意思。例②“月”义为每月。例③“岁”义为每年,年年。 例④⑤的“日”是一天天义。例⑥⑦“日”是往日、当初义
第12教学周1第1、2节(第23次课) 第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且对主语进行判断,说明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 是什么的一种句子形式。现代汉语判断句,主谓之间一般要有判断词“是”来联系,如“中华 民族是传大的民族”,“我是教师”。古代汉语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可以直 接置于主语后充当谓语。例如: ①南冥者,天池也。(《逍遥游》) ②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③董狐,古之良史也。(《晋灵公不君》) ④贾生,洛阳之少年。(《贾谊论》) 例①在主语后用“者”,谓语后用“也”,是古汉语判断句中常见的形式。但“者”和“也 都不是判断词。“者”可以看成主语后的提顿或复指,“也”是帮助判断的语气词。例②-④或单 用“者”,或单用“也”,或二者都不用 古代汉语表示否定判断,是在谓语之前加上“非”字。例如: ①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成公四年》) ②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③为畔逆以忧太后,非长策也。(《史记·吴王濞列传》 这些例句中的“非”字,虽可以译成“不是”,但它是副词而不是判断词 在古汉语里,有些名词性谓语前用“是”的句子,很容易误认为是省略了主语的判断句,从而 把“是”看成判断词。实际上,先秦时代的“是”是指示代词,经常用来充当判断句的主语, 作用与代词“此”相当。例如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子产坏晋馆垣》) ③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④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许行》) 以上诸例中的“是”都是充当主语 从汉语语法发展史来看,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是”肯定是从上述指示代词“是”演变来的。“是” 用作判断词在战国末和两汉人的著作中可以找到少量例句。例如: ①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魏策》) ②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③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④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史记·儒林列传》) 这些例子中的“是”都已不是指示代词的用法,可以看成是判断词用法的早期例证。但是在基 本上以先秦作品为蓝本的文言文中,这种以“是”字作为判断词的句式,始终没有被普遍采用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基本上仍然采用先秦的形式。例如: ①葬子厚于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柳了厚墓志铭》) ②贾生,洛阳之少年。(《贾谊论》) ③刘备,天下枭雄。(《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古代汉语有些判断句表达的是说明描写句的内容。也就是说,这些判断句的谓语跟主语并不是 同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而只是对主语进行描写或加以解释说明。例如 ①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8 第 12 教学周 1/第 1、2 节(第 23 次课) 第 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且对主语进行判断,说明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 是什么的一种句子形式。现代汉语判断句,主谓之间一般要有判断词“是”来联系,如“中华 民族是传大的民族”,“我是教师”。古代汉语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可以直 接置于主语后充当谓语。例如: ① 南冥者,天池也。(《逍遥游》) ② 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③ 董狐,古之良史也。(《晋灵公不君》) ④ 贾生,洛阳之少年。(《贾谊论》) 例① 在主语后用“者”,谓语后用“也”,是古汉语判断句中常见的形式。但“者”和“也” 都不是判断词。“者”可以看成主语后的提顿或复指,“也”是帮助判断的语气词。例②-④或单 用“者”,或单用“也”,或二者都不用。 古代汉语表示否定判断,是在谓语之前加上“非”字。例如: ① 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成公四年》) ②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③ 为畔逆以忧太后,非长策也。(《史记•吴王濞列传》) 这些例句中的“非”字,虽可以译成“不是”,但它是副词而不是判断词。 在古汉语里,有些名词性谓语前用“是”的句子,很容易误认为是省略了主语的判断句,从而 把“是”看成判断词。实际上,先秦时代的“是”是指示代词,经常用来充当判断句的主语, 作用与代词“此”相当。例如: ①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 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子产坏晋馆垣》) ③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④ 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许行》) 以上诸例中的“是”都是充当主语。 从汉语语法发展史来看,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是”肯定是从上述指示代词“是”演变来的。“是” 用作判断词在战国末和两汉人的著作中可以找到少量例句。例如: ① 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魏策》) ② 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③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④ 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史记•儒林列传》) 这些例子中的“是”都已不是指示代词的用法,可以看成是判断词用法的早期例证。但是在基 本上以先秦作品为蓝本的文言文中,这种以“是”字作为判断词的句式,始终没有被普遍采用,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基本上仍然采用先秦的形式。例如: ① 葬子厚于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柳了厚墓志铭》) ② 贾生,洛阳之少年。(《贾谊论》) ③ 刘备,天下枭雄。(《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古代汉语有些判断句表达的是说明描写句的内容。也就是说,这些判断句的谓语跟主语并不是 同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而只是对主语进行描写或加以解释说明。例如: ①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②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③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④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 ⑤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劝学》) ⑥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史记·高祖本纪》 例①②表示的是比喻性的判断。例③④表示的是解释说明性的判断。⑤⑥表示的是描写性的判 除了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可以充当判断句的谓语外,古汉语判断句的谓语也可以由动词或动词性 词组充当,这种谓语往往也是对主语的解释或说明。例如: ①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孟子·滕文公上》) ②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 策》) ④良庖岁更刀,割也;施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例①②构成对主语的解释性判断。③④构成说明原因的判断,主语表示事情的结果,谓语说明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的判断句,名词性谓语前可以使用副词或语气词,但它们不是修饰名 词,而是修饰整个名词性谓语。例如: ①自是以来,诸用秦者,皆应、穰之类也。(《韩非子·定法》) ②夺项王天下进,必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③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晋灵公不君》) ④汝诚人邪?(《段太尉逸事状》) ⑤此宜禽兽夷狱所不忍为。(《柳子厚墓志铭》) ⑥晋楚唯天所授。(《左传·成公十六年》) 这些例句中的“皆”、“必”、“非”、“诚”、“宜”都是副词,不能看成判断词:“唯”是语气语 也不要看成判断词
9 ②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③ 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④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 ⑤ 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劝学》) ⑥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史记•高祖本纪》) 例①②表示的是比喻性的判断。例③④表示的是解释说明性的判断。⑤⑥表示的是描写性的判 断。 除了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可以充当判断句的谓语外,古汉语判断句的谓语也可以由动词或动词性 词组充当,这种谓语往往也是对主语的解释或说明。例如: ① 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孟子•滕文公上》) ②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③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 策》) ④ 良庖岁更刀,割也;施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例①②构成对主语的解释性判断。③④构成说明原因的判断,主语表示事情的结果,谓语说明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的判断句,名词性谓语前可以使用副词或语气词,但它们不是修饰名 词,而是修饰整个名词性谓语。例如: ① 自是以来,诸用秦者,皆应、穰之类也。(《韩非子•定法》) ② 夺项王天下进,必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③ 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晋灵公不君》) ④ 汝诚人邪?(《段太尉逸事状》) ⑤ 此宜禽兽夷狱所不忍为。(《柳子厚墓志铭》) ⑥ 晋楚唯天所授。(《左传•成公十六年》) 这些例句中的“皆”、“必”、“非”、“诚”、“宜”都是副词,不能看成判断词;“唯”是语气语, 也不要看成判断词
第12教学周3第1、2节(第24次课) 第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语序 语序也叫词序,指词语(包括词和词组)在句子中组合的先后次序。汉语的词或词组充当句子 成分,它在句中的位置是比较固定的。一般的规律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在前,宾语 在后;定语、状语在中心语之前,补语在中心语后。总的说来,古今汉语的语序基本一致。但 是古代汉语中也有一些语序是现代汉语所没有了。了解这些特殊语序,对阅读文言文有重要意 古今汉语在语序上的不一致是一种正常现象。对古代汉语中的特殊语序的认识,必须要有历史 主义的观点。不应把文言中凡是与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地方都看成是“倒装”。一种语言在不 同的时代语序不同,这是语序的一种历史变化。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古代汉语的特殊语序,实际 上是先秦汉语书面语的特点,汉代以后已经从口语中逐渐消失。历代的文言文仍继续沿用先秦 的语序,那只是仿古,并不反映口语中的情况。 古代汉语中的特殊语序,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位于动词的前面。例如 ①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②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城濮之战》) ③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④“许子冠首?”曰:“冠。”曰:“奚冠?”曰:“冠素。”(《许行》) 以上诸例,“谁”、“何”、“何”、“安”、“奚”由于是疑问代词,所以都位于动词的前面。 疑问代词“孰”、“曷”、“恶”比较少用作动词的宾语。但是遇到它们充当动词的宾语 也是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①圣王有百,吾孰法焉?(《荀子·非相》) ②虽闻,曷闻?虽见,曷见?虽知,曷知?(《吕工春秋·任数》) ③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孟子→尽心上》) 疑问代词充当介词的宾语时,也受上述规律的制约,放在介词前面。例如: ①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许行》) ②许子奚为不自织?(同⑧) ③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疑问代词作宾语置于动词之前这条规律,在先秦汉语中很少有例外。《论语》一书中,只有“子 夏云何?”一例是后置的有人统计,《左传》全书中,疑问代词充当宾语时,前置的占984% 后置的占1.6%,可见这是一条覆盖率相当高的规律。 (二)在有否定词“不”、“莫”、“未”、“无(毋)”的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一般也放 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①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②予不屑之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以上二例否定词用“不”字 ①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坏晋馆垣》)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於国也》) 以上二例否定词用“未”字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魏风·硕鼠》) ②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晋灵公不君》) ③(诸葛亮)每自比於管仲、乐颜,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10 第 12 教学周 3/第 1、2 节(第 24 次课) 第 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语 序 语序也叫词序,指词语(包括词和词组)在句子中组合的先后次序。汉语的词或词组充当句子 成分,它在句中的位置是比较固定的。一般的规律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在前,宾语 在后;定语、状语在中心语之前,补语在中心语后。总的说来,古今汉语的语序基本一致。但 是古代汉语中也有一些语序是现代汉语所没有了。了解这些特殊语序,对阅读文言文有重要意 义。 古今汉语在语序上的不一致是一种正常现象。对古代汉语中的特殊语序的认识,必须要有历史 主义的观点。不应把文言中凡是与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地方都看成是“倒装”。 一种语言在不 同的时代语序不同,这是语序的一种历史变化。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古代汉语的特殊语序,实际 上是先秦汉语书面语的特点,汉代以后已经从口语中逐渐消失。历代的文言文仍继续沿用先秦 的语序,那只是仿古,并不反映口语中的情况。 古代汉语中的特殊语序,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一) 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位于动词的前面。例如: ①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② 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城濮之战》) ③ 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④ “许子冠首?”曰:“冠。”曰:“奚冠?”曰:“冠素。”(《许行》) 以上诸例,“谁”、“何”、“何”、“安”、“奚”由于是疑问代词,所以都位于动词的前面。 疑问代词“孰”、“曷”、“恶”比较少用作动词的宾语。但是遇到它们充当动词的宾语时,一般 也是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① 圣王有百,吾孰法焉?(《荀子•非相》) ② 虽闻,曷闻?虽见,曷见?虽知,曷知?(《吕工春秋•任数》) ③ 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孟子•尽心上》) 疑问代词充当介词的宾语时,也受上述规律的制约,放在介词前面。例如: ①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许行》) ② 许子奚为不自织?(同⑧) ③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疑问代词作宾语置于动词之前这条规律,在先秦汉语中很少有例外。《论语》一书中,只有“子 夏云何?”一例是后置的有人统计,《左传》全书中,疑问代词充当宾语时,前置的占 98.4%, 后置的占 1.6%,可见这是一条覆盖率相当高的规律。 (二) 在有否定词“不”、“莫”、“未”、“无(毋)”的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一般也放 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①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② 予不屑之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以上二例否定词用“不”字。 ① 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坏晋馆垣》) ②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於国也》) 以上二例否定词用“未”字。 ①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魏风•硕鼠》) ②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晋灵公不君》) ③ (诸葛亮)每自比於管仲、乐颜,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诸葛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