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基本内容 《孟子》文章议论风发,文辞华赡,气势磅礴,奔放不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 格,是极富感染力的文学散文。20世纪以来,传统经学瓦解,作为儒家重要经典的《孟子》 得到了多学科多领域的广泛研究,文学研究是其中之一。关于《孟子》一书,研究者认为, 今存内七篇其体式虽不脱语录窠臼,但“所记对话,多于独白,对话复以往复辩论之辞为多” 1(P316);成书方式亦与《论语》出于弟子和后学众手“论纂”不同,而是由孟子“与万章、 公孙丑等亲炙弟子一次纂成,故全书一致耳”i2:论说方式与《论语》等春秋之文重在“立 意”和“见志”的“陈述”有异,而更多带有战国之文的“论辩”色彩。在先秦儒家之文中, 《孟子》素以富于“文学”性而着称。郭沫若将其列为“战国散文四大家”之首3,刘大杰 称扬:“当代的儒家作品以孟子最有文采,他的散文对后世很有影响。”4(P81)纵观20世 纪的《孟子》文学研究,涉及面广泛,从散文艺术的角度看,主要是从语言艺术特色及其修 辞技巧的运用、论辩艺术及其气势风格、文章的逻辑性及其文体特征等方面展开的,取得了 可观的成绩。本文着重就《孟子》散文艺术,从以上几个方面对百年的《孟子》文学研究状 况进行简要回顾,并对其得失和未来的研究趋向作一个粗浅的评说与前瞻,以期为未来的《孟 子》及先秦诸子散文艺术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关于《孟子》的语言特色,一般认为与《论语》基本相同,属语录体,而多由对话所组 成,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但比《论语》更有文采和富于气势。柳存仁认为,《孟子》之“记 言文字,极见流利丰畅。”5(P70)刘大杰认为:“孟子的文章不仅文采华赡,清畅流利,尤 以气势胜。”4(P83)谭家健发表于50年代中期的《略谈〈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一文6 对孟文语言艺术特征作了细致而独到的分析,认为:孟文语言给人的“第一个印象便是明白 晓畅”,这是因为它不事雕琢,不用生僻的词汇和蹩扭的句法,加之善于精工刻镂,精辟准 确地使用词汇,平实浅近,干净利落,“有一种爽朗明快的风格,给人朴素自然的美感”。谭 氏并由人物语言入手,分析了《孟子》的人物形象,认为孟文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生动而复杂 的孟子形象,他具有“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的个性”,“锋芒毕露、痛快淋漓的风格”,“基本 上是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而作为议论散文,既没有曲折的情节,也无法描写繁复的 活动,主要是利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通过孟子自己说的话,“塑造一个栩栩如生的抒情主 人公的形象”。在50年代初中期人们大多只注重诸子散文思想内容的评判,而忽视其艺术特 征探究的背景下,谭氏之论引人注目,而由人物语言入手?一些研究者从修辞技巧运用的角 度分析了《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罗星明撰文认为孟文大量地使用排偶句式、重复对比以 及实词、虚词的交错搭配,使语言既简洁精炼又概括性强,“以准确、凝练的语言来表达丰 富、深刻的思想”,“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8章沧授认为孟文通过书面语的口语 化、引俗语入文、释古语通俗化等方法,形成了“平朴自然,开口见心”的语言艺术风格 加之“具有自如娴熟地驾驭语言的技巧和能力”,从而“准确凝练,辞简义丰”9。边家珍也 指出《孟子》具有“高超的表达技巧”,其语言“晓畅明白,通俗易懂,确如泛舟中流,优 游自如”10。贺友龄《漫话〈孟子〉的语言风格》11,联系具体作品分析了孟文“丰富多彩 的修辞手段”,认为《孟子》文章朴实通俗而不粗浅俚俗,是因为其极重视“文采”,从词语 的锤炼,到句式的选择,以至篇章结构的安排,都是“极见功力的”。此文分析颇有深度 立论平实而新颖,孟子生当战国中期,激烈争辩的现实需要和策士纵横文风的沾染,使《孟 子》与《论语》的“慎言”间拉开了距离,而呈现岀雄辞激越和气势磅礴的风格。鲁迅精辟 地指出:“孟子生当周季,渐有繁辞,而叙述则时特精妙。”12张振镛认为:“大抵孟文以闳 肆胜。”13(P26)郑振铎认为,孟文“沾了战国辩士之风”,因而“辞意骏利而深切,比喻 赡美而有趣”14(P74)。钱基博ⅱ认为:“儒家之文,至《孟子》而极跌宕顿挫之妙。”15
教学的基本内容 《孟子》文章议论风发,文辞华赡,气势磅礴,奔放不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 格,是极富感染力的文学散文。20 世纪以来,传统经学瓦解,作为儒家重要经典的《孟子》 得到了多学科多领域的广泛研究,文学研究是其中之一。关于《孟子》一书,研究者认为, 今存内七篇其体式虽不脱语录窠臼,但“所记对话,多于独白,对话复以往复辩论之辞为多” 1(P316);成书方式亦与《论语》出于弟子和后学众手“论纂”不同,而是由孟子“与万章、 公孙丑等亲炙弟子一次纂成,故全书一致耳”i2;论说方式与《论语》等春秋之文重在“立 意”和“见志”的“陈述”有异,而更多带有战国之文的“论辩”色彩。在先秦儒家之文中, 《孟子》素以富于“文学”性而着称。郭沫若将其列为“战国散文四大家”之首 3,刘大杰 称扬:“当代的儒家作品以孟子最有文采,他的散文对后世很有影响。”4(P81)纵观 20 世 纪的《孟子》文学研究,涉及面广泛,从散文艺术的角度看,主要是从语言艺术特色及其修 辞技巧的运用、论辩艺术及其气势风格、文章的逻辑性及其文体特征等方面展开的,取得了 可观的成绩。本文着重就《孟子》散文艺术,从以上几个方面对百年的《孟子》文学研究状 况进行简要回顾,并对其得失和未来的研究趋向作一个粗浅的评说与前瞻,以期为未来的《孟 子》及先秦诸子散文艺术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关于《孟子》的语言特色,一般认为与《论语》基本相同,属语录体,而多由对话所组 成,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但比《论语》更有文采和富于气势。柳存仁认为,《孟子》之“记 言文字,极见流利丰畅。”5(P70)刘大杰认为:“孟子的文章不仅文采华赡,清畅流利,尤 以气势胜。”4(P83)谭家健发表于 50 年代中期的《略谈〈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一文 6 对孟文语言艺术特征作了细致而独到的分析,认为:孟文语言给人的“第一个印象便是明白 晓畅”,这是因为它不事雕琢,不用生僻的词汇和蹩扭的句法,加之善于精工刻镂,精辟准 确地使用词汇,平实浅近,干净利落,“有一种爽朗明快的风格,给人朴素自然的美感”。谭 氏并由人物语言入手,分析了《孟子》的人物形象,认为孟文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生动而复杂 的孟子形象,他具有“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的个性”,“锋芒毕露、痛快淋漓的风格”,“基本 上是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而作为议论散文,既没有曲折的情节,也无法描写繁复的 活动,主要是利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通过孟子自己说的话,“塑造一个栩栩如生的抒情主 人公的形象”。在 50 年代初中期人们大多只注重诸子散文思想内容的评判,而忽视其艺术特 征探究的背景下,谭氏之论引人注目,而由人物语言入手?一些研究者从修辞技巧运用的角 度分析了《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罗星明撰文认为孟文大量地使用排偶句式、重复对比以 及实词、虚词的交错搭配,使语言既简洁精炼又概括性强,“以准确、凝练的语言来表达丰 富、深刻的思想”,“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8 章沧授认为孟文通过书面语的口语 化、引俗语入文、释古语通俗化等方法,形成了“平朴自然,开口见心”的语言艺术风格; 加之“具有自如娴熟地驾驭语言的技巧和能力”,从而“准确凝练,辞简义丰”9。边家珍也 指出《孟子》具有“高超的表达技巧”,其语言“晓畅明白,通俗易懂,确如泛舟中流,优 游自如”10。贺友龄《漫话〈孟子〉的语言风格》11,联系具体作品分析了孟文“丰富多彩 的修辞手段”,认为《孟子》文章朴实通俗而不粗浅俚俗,是因为其极重视“文采”,从词语 的锤炼,到句式的选择,以至篇章结构的安排,都是“极见功力的”。此文分析颇有深度, 立论平实而新颖, 孟子生当战国中期,激烈争辩的现实需要和策士纵横文风的沾染,使《孟 子》与《论语》的“慎言”间拉开了距离,而呈现出雄辞激越和气势磅礴的风格。鲁迅精辟 地指出:“孟子生当周季,渐有繁辞,而叙述则时特精妙。”12 张振镛认为:“大抵孟文以闳 肆胜。”13(P26)郑振铎认为,孟文“沾了战国辩士之风”,因而“辞意骏利而深切,比喻 赡美而有趣”14(P74)。钱基博 ii 认为:“儒家之文,至《孟子》而极跌宕顿挫之妙。”15
(P33)均含有对孟文由“繁辞”而形成的语言风格认识的意思,对此研究者多从修辞的角 度作了探讨。谭家健认为,孟文喜欢运用排偶的句式和反复重迭的句型,“使文章的如长江 大河,浪头一个接着一个,造成浑灏流转,滔滔不绝的壮观”6。李泽厚指出:“孟文以相当 整齐的排比句法为形式,极力增强它的逻辑推理中的情感色彩和情感力量,从而使其说理具 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16(P60)贺友龄具体地分析了《孟子》遣辞造句方面的特点 认为其“行文中那种铿锵顿挫的音节,排散结合的错落句式,使人读来朗朗上口,有一种鲜 明的节奏性和优美的音乐感,使人感到作者笔端凝聚着的激情,使人受到感染,受到启迪, 使人得到一种美的享受!”11章沧授把孟子散文的语言风格概括,语句排比而起,连贯成篇, “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2、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列尽事理,千言不穷:3、居高临 下,势如破竹,水到渠成,迎刃而解9。侯爱平、吕玉玲《论〈孟子〉和〈战国策〉说辞的 共同特色》一文17通过二者的比较认为,战国时期以“辩”为特征的政治文化背景,形成 了二者语言上的共同特色,一是善于揣情摹意,引人入彀,以利害打动人心,二是体现出文 学性与逻辑性相统一的特色。文章着眼于二者之“同”,而忽略了光明正大的孟子之文与“逆 探巧合”的纵横家言之“异”,而二者的貌合神离正是孟文语言艺术特色之所在 善譬巧喻是《孟子》散文语言艺术的显着特色,对此硏究者也从多方面进行了探讨。郑 振铎认为,孟子“喜以比喻宣达他的意见”,“比喻赡美而有趣”14(P74)。刘大杰指出,《孟 子》文章在说理论事时,“偶尔举例取譬,时时露出一种幽默”,如牵牛过堂、齐人妻妾诸段 实在是巧妙,然而又是出色的比喻和讽刺”,“显示出散文的活泼和机智”4(P83)。谭家 健认为,孟子的比喻“浅近平易而生动有有趣,轻快灵便而又深刻贴切”,“堪称比喻圣手”, 他往往以生活常理就近设譬,运用灵活,精辟允当,一语中的,从而引起读者广泛的共鸣 用寓言故事作譬喻《孟子》为开风气者,这类“叙述则时特精妙”的长喻“曲折多姿,生动 有趣”,“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短喻则既平易又精练,正喻生动有趣,反喻夸张幽默。因此, 《孟子》的比喻“既有高度的艺术性,又结合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充分表现了伟大散文家的 艺术匠心”6。杨公骥认为,孟子尤为擅长以寓言故事作譬喻,从而使《孟子》更具文学性, 虽然这些譬喻有时并不都能恰切地阐明其理论,然而却充分地表现了人物的感情,因而孟子 使用譬喻“不是逻辑思维的产物,而是情感联想的产物,因此它也是抒情的”7(P354)。徐 立认为,《孟子》设喻取譬不仅数量多,而且丰富生动,“孟子设喻不拘一格,有的是眼前景 物,有的是出于杜撰,有的是当时的故事;有的夸张,有的幽默;有的一语破的,有的妙喻 成串。”8章沧授分析了《孟子》用喻的具体情况,认为孟文或以物喻理,深入浅出,或以 事喻理,情理显豁:或以寓言喻理,入木三分,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可感,化深奥为浅近通达 因此,作者认为:“孟文用喻,自如娴熟,摇曳多姿。”9管仁福《孟、荀散文艺术比较》 通过比较论析认为,孟文用喻不仅多而广,而且比喻手法富于创造性,作者往往根据不同的 象、不同的内容设喻,既有针对性,又妙趣横生,同时孟子的比喻富于想象力,并且通过 与对比手法结合,以一些超乎常理的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从上述可知,对孟文擅长的 譬喻手法的研究比较深入,实际上无论是单纯的比喻,还是故事性的长喻,为先秦诸子散文 所共有,而孟文为人所称道,是因为有其独特的“个性”,从而形成了孟文特有的风格,管 文提供的思路当有某种方法论意义。 战国诸子,好辩、善辩为时尚,而孟子尤以知言善辩着称。孟子在中国文学史、美学史 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气”这一概念,并把“养气”和“知言”结合起来,“他所谓知言的 本领植根于养气,而养气就是对自己本性中的善端,循乎自然地加以扩充,不断地进行道义 的积累”20(P112),具体运用于在对话和论辩中,形成了孟文刚柔相济而析义极精的论辩 艺术,充分表现了《孟子》散文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与风格。在对孟子论辩艺术的研究中, 又大致集中在论辩方法技巧与论辩风格两方面
(P33)均含有对孟文由“繁辞”而形成的语言风格认识的意思,对此研究者多从修辞的角 度作了探讨。谭家健认为,孟文喜欢运用排偶的句式和反复重迭的句型,“使文章的如长江 大河,浪头一个接着一个,造成浑灏流转,滔滔不绝的壮观”6。李泽厚指出:“孟文以相当 整齐的排比句法为形式,极力增强它的逻辑推理中的情感色彩和情感力量,从而使其说理具 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16(P60)贺友龄具体地分析了《孟子》遣辞造句方面的特点, 认为其“行文中那种铿锵顿挫的音节,排散结合的错落句式,使人读来朗朗上口,有一种鲜 明的节奏性和优美的音乐感,使人感到作者笔端凝聚着的激情,使人受到感染,受到启迪, 使人得到一种美的享受!”11 章沧授把孟子散文的语言风格概括,语句排比而起,连贯成篇, “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2、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列尽事理,千言不穷;3、居高临 下,势如破竹,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9。侯爱平、吕玉玲《论〈孟子〉和〈战国策〉说辞的 共同特色》一文 17 通过二者的比较认为,战国时期以“辩”为特征的政治文化背景,形成 了二者语言上的共同特色,一是善于揣情摹意,引人入彀,以利害打动人心,二是体现出文 学性与逻辑性相统一的特色。文章着眼于二者之“同”,而忽略了光明正大的孟子之文与“逆 探巧合”的纵横家言之“异”,而二者的貌合神离正是孟文语言艺术特色之所在。 善譬巧喻是《孟子》散文语言艺术的显着特色,对此研究者也从多方面进行了探讨。郑 振铎认为,孟子“喜以比喻宣达他的意见”,“比喻赡美而有趣”14(P74)。刘大杰指出,《孟 子》文章在说理论事时,“偶尔举例取譬,时时露出一种幽默”,如牵牛过堂、齐人妻妾诸段, “实在是巧妙,然而又是出色的比喻和讽刺”,“显示出散文的活泼和机智”4(P83)。谭家 健认为,孟子的比喻“浅近平易而生动有有趣,轻快灵便而又深刻贴切”,“堪称比喻圣手”, 他往往以生活常理就近设譬,运用灵活,精辟允当,一语中的,从而引起读者广泛的共鸣; 用寓言故事作譬喻《孟子》为开风气者,这类“叙述则时特精妙”的长喻“曲折多姿,生动 有趣”,“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短喻则既平易又精练,正喻生动有趣,反喻夸张幽默。因此, 《孟子》的比喻“既有高度的艺术性,又结合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充分表现了伟大散文家的 艺术匠心”6。杨公骥认为,孟子尤为擅长以寓言故事作譬喻,从而使《孟子》更具文学性, 虽然这些譬喻有时并不都能恰切地阐明其理论,然而却充分地表现了人物的感情,因而孟子 使用譬喻“不是逻辑思维的产物,而是情感联想的产物,因此它也是抒情的”7(P354)。徐 立认为,《孟子》设喻取譬不仅数量多,而且丰富生动,“孟子设喻不拘一格,有的是眼前景 物,有的是出于杜撰,有的是当时的故事;有的夸张,有的幽默;有的一语破的,有的妙喻 成串。”18 章沧授分析了《孟子》用喻的具体情况,认为孟文或以物喻理,深入浅出,或以 事喻理,情理显豁;或以寓言喻理,入木三分,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可感,化深奥为浅近通达, 因此,作者认为:“孟文用喻,自如娴熟,摇曳多姿。”9 管仁福《孟、荀散文艺术比较》, 通过比较论析认为,孟文用喻不仅多而广,而且比喻手法富于创造性,作者往往根据不同的 对象、不同的内容设喻,既有针对性,又妙趣横生,同时孟子的比喻富于想象力,并且通过 与对比手法结合,以一些超乎常理的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从上述可知,对孟文擅长的 譬喻手法的研究比较深入,实际上无论是单纯的比喻,还是故事性的长喻,为先秦诸子散文 所共有,而孟文为人所称道,是因为有其独特的“个性”,从而形成了孟文特有的风格,管 文提供的思路当有某种方法论意义。 战国诸子,好辩、善辩为时尚,而孟子尤以知言善辩着称。孟子在中国文学史、美学史 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气”这一概念,并把“养气”和“知言”结合起来,“他所谓知言的 本领植根于养气,而养气就是对自己本性中的善端,循乎自然地加以扩充,不断地进行道义 的积累”20(P112),具体运用于在对话和论辩中,形成了孟文刚柔相济而析义极精的论辩 艺术,充分表现了《孟子》散文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与风格。在对孟子论辩艺术的研究中, 又大致集中在论辩方法技巧与论辩风格两方面
第9教学周3/第1、2节(第18次课) 第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钱基博认为孟子论辩“开辟抑扬,髙谈雄辩,曲尽其妙……一纵一横,论者莫挡。”15 (P33)段凌辰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的《孟子〉之辩论术》一文21,对孟子的论辩技巧 方法作了条分缕析的分析概括,奠定了孟文论辩艺术研究的基础。另外,杨寿昌《孟子文学 之管见》22、李长之《论孟子文章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之地位》23等一批早期论文, 对孟文的论辩技巧也时有论及。而从文学散文的角度对孟子论辩艺术进行理论研究,当是 50年代中后期以后。谭家健从文章结构入手分析了《孟子》的论辩艺术,认为其特征是:(一) 抓住要害,突出中心,在论辩中“有如老吏断狱”,一下子就能把握住问题的关键,作集中 分析论证以服人;(二)脉络分明,有条不紊,次序极为清楚,“简直是块天成的织锦”:同 时(三)又极富于腾挪跌荡,摇曳多姿,在一问一答中逐步深入问题,穿插变幻章法,富于 戏剧因素,“真是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6。李竹君《〈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一文24,对 孟子的论辩风格和论辩方法作了综合研究,认为:孟子其人“堪称一位雄辩家”,“《孟子》 几乎是一部辩论集”,作为一个“有血性的汉子”,孟子“嬉笑怒骂,感情毕露,豪爽直率, 痛快淋漓,心地正大光明,议论开口见心”,其论辩具有“若决江河”、势不可挡的“气势 和锋芒毕露、万物披靡的“词锋”;行文以畅达详尽取胜,运用了“逐层疏解,不怕反复, 多用排语,重言申明”的铺排手法,“具有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气概”;“不得己”而辩的现实 所迫,促使孟子“十分讲究辩论技巧”,论辩中往往采取诱敌深入因势利导的欲擒故纵方法, 形成咄咄逼人的气势,加之严密的逻辑推理,引导对方,使其渐入彀中,陷论敌于自相矛盾 的尷尬境地,使其无可置辩,甘心折服。徐立《孟子论说文的特色》一文18称孟子在论辩 中“表现了自己的论辩技巧,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雄辩滔滔的辩论家”,“有纵横家的特点”, 指出:“他擅长纵横家那套‘捭阖’、‘转丸’、‘揣情’、‘摩意’之术,”加上他的长于“知言”, 辩论起来“很会揣情摩意,把对方心理摸得很透,使人完全听从他的摆布”,又重视第一手 材料,论辩多以事实作基础,所以有理有据,论辩滔滔,有的放矢,言必有中。洪波《孟子 散文中的论辩方法》一文25认为,孟子散文中所用的论辩方法,形式多种,变化万千,往 往因所论辩之事不同而异其方法,“无不理充词沛,说服力强”。章沧授着力分析归纳了孟子 “不同凡俗的论辩技巧”:一是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针锋相对地辩驳答难,二是引出话题, 抓住要点。郭预衡通过与《论语》的比较,对孟文的论辩艺术作了阐述,指出:二者虽然都 采用一问一答的对话体,但《论语》是坐而论道的“谈论”,《孟子》却是针锋相对的论辩, 而且结构更加完整、富于辞采、极有气势和感情色彩26(P135-139)。管仁福认为:“孟子 散文的论辩艺术主要是在人物对话中表现出来”,从论辩主体和读者接受两方面看,对话体 的论辩不同于文章论证式的论辩,它是在一定的情景下进行,因而论辩者必须在短时间内对 问题做出快速的反应、对答,在这种情境下,由于思想的直接碰撞和语言的激烈交锋,最容 易激发起论辩者的智能和灵感,从而使论辩呈现出灵活、机智、生动的特点,发为文章极具 活泼性和可读性,读者阅读时会有亲临现场之感,从中很容易体会到强烈的情感和充沛的 “文气”19。杨福生认为,孟子论辩,服膺于自我精神高度,论辩过程呈现一种向心式回归 过程,其论辩艺术依托于自己强有力的完善的儒家理论体系,将论辩焦点归结到自设前提上 来驳倒对方,既挥洒自如,又能牢牢控制论辩局面,行所当行,止所当止,从而形成了“理 懿而辞雅”的论辩风格2 春秋战国时期也是我国逻辑思辨的发轫时期,《孟子》散文的逻辑性也为人所注目。研 究者认识到,孟子论辩之所以所向披靡,无往不胜,严密的逻辑性是其重要成因之一。谭家
第 9 教学周 3/第 1、2 节(第 18 次课) 第 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钱基博认为孟子论辩“开辟抑扬,高谈雄辩,曲尽其妙……一纵一横,论者莫挡。”15 (P33)段凌辰发表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孟子〉之辩论术》一文 21,对孟子的论辩技巧 方法作了条分缕析的分析概括,奠定了孟文论辩艺术研究的基础。另外,杨寿昌《孟子文学 之管见》22、李长之《论孟子文章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之地位》23 等一批早期论文, 对孟文的论辩技巧也时有论及。而从文学散文的角度对孟子论辩艺术进行理论研究,当是 50 年代中后期以后。谭家健从文章结构入手分析了《孟子》的论辩艺术,认为其特征是:(一) 抓住要害,突出中心,在论辩中“有如老吏断狱”,一下子就能把握住问题的关键,作集中 分析论证以服人;(二)脉络分明,有条不紊,次序极为清楚,“简直是块天成的织锦”;同 时(三)又极富于腾挪跌荡,摇曳多姿,在一问一答中逐步深入问题,穿插变幻章法,富于 戏剧因素,“真是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6。李竹君《〈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一文 24,对 孟子的论辩风格和论辩方法作了综合研究,认为:孟子其人“堪称一位雄辩家”,“《孟子》 几乎是一部辩论集”,作为一个“有血性的汉子”,孟子“嬉笑怒骂,感情毕露,豪爽直率, 痛快淋漓,心地正大光明,议论开口见心”,其论辩具有“若决江河”、势不可挡的“气势” 和锋芒毕露、万物披靡的“词锋”;行文以畅达详尽取胜,运用了“逐层疏解,不怕反复, 多用排语,重言申明”的铺排手法,“具有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气概”;“不得己”而辩的现实 所迫,促使孟子“十分讲究辩论技巧”,论辩中往往采取诱敌深入因势利导的欲擒故纵方法, 形成咄咄逼人的气势,加之严密的逻辑推理,引导对方,使其渐入彀中,陷论敌于自相矛盾 的尴尬境地,使其无可置辩,甘心折服。徐立《孟子论说文的特色》一文 18 称孟子在论辩 中“表现了自己的论辩技巧,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雄辩滔滔的辩论家”,“有纵横家的特点”, 指出:“他擅长纵横家那套‘捭阖’、‘转丸’、‘揣情’、‘摩意’之术,”加上他的长于“知言”, 辩论起来“很会揣情摩意,把对方心理摸得很透,使人完全听从他的摆布”,又重视第一手 材料,论辩多以事实作基础,所以有理有据,论辩滔滔,有的放矢,言必有中。洪波《孟子 散文中的论辩方法》一文 25 认为,孟子散文中所用的论辩方法,形式多种,变化万千,往 往因所论辩之事不同而异其方法,“无不理充词沛,说服力强”。章沧授着力分析归纳了孟子 “不同凡俗的论辩技巧”:一是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针锋相对地辩驳答难,二是引出话题, 抓住要点。郭预衡通过与《论语》的比较,对孟文的论辩艺术作了阐述,指出:二者虽然都 采用一问一答的对话体,但《论语》是坐而论道的“谈论”,《孟子》却是针锋相对的论辩, 而且结构更加完整、富于辞采、极有气势和感情色彩 26(P135—139)。管仁福认为:“孟子 散文的论辩艺术主要是在人物对话中表现出来”,从论辩主体和读者接受两方面看,对话体 的论辩不同于文章论证式的论辩,它是在一定的情景下进行,因而论辩者必须在短时间内对 问题做出快速的反应、对答,在这种情境下,由于思想的直接碰撞和语言的激烈交锋,最容 易激发起论辩者的智能和灵感,从而使论辩呈现出灵活、机智、生动的特点,发为文章极具 活泼性和可读性,读者阅读时会有亲临现场之感,从中很容易体会到强烈的情感和充沛的 “文气”19。杨福生认为,孟子论辩,服膺于自我精神高度,论辩过程呈现一种向心式回归 过程,其论辩艺术依托于自己强有力的完善的儒家理论体系,将论辩焦点归结到自设前提上 来驳倒对方,既挥洒自如,又能牢牢控制论辩局面,行所当行,止所当止,从而形成了“理 懿而辞雅”的论辩风格 27。 春秋战国时期也是我国逻辑思辨的发轫时期,《孟子》散文的逻辑性也为人所注目。研 究者认识到,孟子论辩之所以所向披靡,无往不胜,严密的逻辑性是其重要成因之一。谭家
健认为孟子虽然不像墨子那样有比较完整的形式逻辑理论,但是“却能普遍而熟练地使用着 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其文章都有着严格的逻辑”,在论辩过程中,孟子成功地 运用了排中律和矛盾律,从而“无论和谁辩论,孟子都从没有输过”6。洪波认为,《孟子》 文章的组织与逻辑推理的规则极相吻合”,作者把孟子论辩中所运用的逻辑方法归结为: (一)逐层推论法,在具体的论辩中,穿插运用演绎法和归纳法,有正有反,有擒有纵,开 合自如,引人入胜;(二)破斥两端法,针对论敌用假言推理与选言推理的综合方法进行的 责难,孟子从容应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予以有力的破解;(三)提出新论点法, 即当论敌用假言和选言推理进行论辩时,采取肯定一面另提新论点,以击破对方隐含的错误 观点:(四)例证法,即把例证作为一个前提,使逻辑推理更加严密。文章还认为,与“名 辩逻辑学”和“墨辩逻辑学”重在立论不同,“孟辩逻辑”重在驳论,因此作者认为:“辩难 体散文,当自孟子始”。 显然研究者已从《孟子》文章的逻辑特征进而到对其文体特性的认识。关于辩难体,50 年代中期,罗根泽认为是韩非子所“独创”。到了80年代有研究者认为其“独创”者应为《孟 子》。张惠仁《孟子一一我国古代辩对文的开元者》29,从文体的角度考察了孟子的论辩艺 术,认为《孟子》的论辩篇什,“把辞章艺术与严密的逻辑推理揉而为一”,形成了“以反驳 艺术见长的辩对散文”,孟子以他“量多质高的辩对散文驰名一时”,而“辩对散文,是一种 反映人们逻辑思维成果的文体,它以证明、反证明、推理的逻辑方法,阐明基本观点”,主 要是“以问对、答辩的方式展开文章,它的针对性较其它‘论’、‘说’体,要求更高,它以 驳论为主要的或突出的论证方法。”辩对散文的产生有赖于逻辑学的形成和发展,孟子的“知 言”说,提出和解决了“墨辩逻辑学”中所未提出和解决的驳论问题和方法,“自孟子的‘知 言’说出现后,不仅使先秦时代我国朴素逻辑学体系从概念、判断到证明、反证明、推理臻 于系统化,而且在我国的文章史与逻辑史上,第一次从理论上把文章学与逻辑学合为一体” 在实践上,“他认真地把我国古代逻辑学的成果运用到自己的辩对中来,使用多种逻辑方法, 驳论有力,立论有据,从而使文章既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又具有那种高屋建瓴,势不可挡, 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赖志明《从孟子“好辩”看其逻辑观》一文30认为:孟子“给儒 家的‘正名’学说中注入实际的逻辑内容,把‘正名’主张从政治、伦理领域逐渐地引向思 维领域,从而使儒家的‘正名’与论辩这一思维逻辑的领域有了更多的联系”,论辩中“很 讲究立论与驳论的论辩艺术,与严密的逻辑推理揉而为一”,“他善于抓住论辩的契机和对方 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把反驳的重点放在论敌的‘所蔽’、“所陷’、‘所离’、“所穷’之处, 在辩论中努力指责论敌的谬误”。 学者们在肯定孟文逻辑性的同时,对其不足亦时有论及。张惠仁认为,孟子对逻辑推理 方法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不自觉的,因此“在逻辑上必然有牵强附会之弊,有时甚至 还使用一些诡辩法”29。徐立亦认为,孟文在逻辑方面“没有墨子、荀子那种‘隆正’、‘察 类、‘明故’的科学态度,而有时是一种‘无故’、‘乱类’的恣意推论。”18根据孟文的特 点把逻辑学与文学作品结合起来研究,这类“跨学科”研究对拓展研究领域,深入理解作品 内涵和把握作家作品的风格特色,无疑是有意义的探索。但对孟子逻辑思想的评价,意见尚 有较大分歧;对于《孟子》散文逻辑性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仅从以上所撮要列举的情况看,百年《孟子》散文艺术研究,从起步而蔚为大观,逐渐 摆脱了各种束缚与偏见,走上了独立发展的学术道路,其文学价值与地位得到了认识与确立 其散文艺术得到了广泛的探讨。然而相对于哲学思想、社会政治主张的研究来说,《孟子》 散文艺术研究只能说是尚处于起步阶段,无疑尚有不少缺憾。揣度未来的研究趋向,笔者认 为当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首先是要对理论上存在一些失误作冷静的符合实际的分析。百年 中对《孟子》散文艺术性的确认,所使用的评判标准和术语基本上是用欧美移植来的,并不 完全符合其实际情况,因为《孟子》以及先秦诸子散文有其独特的内部构成因素,在诸如文
健认为孟子虽然不像墨子那样有比较完整的形式逻辑理论,但是“却能普遍而熟练地使用着 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其文章都有着严格的逻辑”,在论辩过程中,孟子成功地 运用了排中律和矛盾律,从而“无论和谁辩论,孟子都从没有输过”6。洪波认为,《孟子》 “文章的组织与逻辑推理的规则极相吻合”,作者把孟子论辩中所运用的逻辑方法归结为: (一)逐层推论法,在具体的论辩中,穿插运用演绎法和归纳法,有正有反,有擒有纵,开 合自如,引人入胜;(二)破斥两端法,针对论敌用假言推理与选言推理的综合方法进行的 责难,孟子从容应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予以有力的破解;(三)提出新论点法, 即当论敌用假言和选言推理进行论辩时,采取肯定一面另提新论点,以击破对方隐含的错误 观点;(四)例证法,即把例证作为一个前提,使逻辑推理更加严密。文章还认为,与“名 辩逻辑学”和“墨辩逻辑学”重在立论不同,“孟辩逻辑”重在驳论,因此作者认为:“辩难 体散文,当自孟子始”。 显然研究者已从《孟子》文章的逻辑特征进而到对其文体特性的认识。关于辩难体,50 年代中期,罗根泽认为是韩非子所“独创”。到了 80 年代有研究者认为其“独创”者应为《孟 子》。张惠仁《孟子——我国古代辩对文的开元者》29,从文体的角度考察了孟子的论辩艺 术,认为《孟子》的论辩篇什,“把辞章艺术与严密的逻辑推理揉而为一”,形成了“以反驳 艺术见长的辩对散文”,孟子以他“量多质高的辩对散文驰名一时”,而“辩对散文,是一种 反映人们逻辑思维成果的文体,它以证明、反证明、推理的逻辑方法,阐明基本观点”,主 要是“以问对、答辩的方式展开文章,它的针对性较其它‘论’、‘说’体,要求更高,它以 驳论为主要的或突出的论证方法。”辩对散文的产生有赖于逻辑学的形成和发展,孟子的“知 言”说,提出和解决了“墨辩逻辑学”中所未提出和解决的驳论问题和方法,“自孟子的‘知 言’说出现后,不仅使先秦时代我国朴素逻辑学体系从概念、判断到证明、反证明、推理臻 于系统化,而且在我国的文章史与逻辑史上,第一次从理论上把文章学与逻辑学合为一体”; 在实践上,“他认真地把我国古代逻辑学的成果运用到自己的辩对中来,使用多种逻辑方法, 驳论有力,立论有据,从而使文章既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又具有那种高屋建瓴,势不可挡, 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赖志明《从孟子“好辩”看其逻辑观》一文 30v 认为:孟子“给儒 家的‘正名’学说中注入实际的逻辑内容,把‘正名’主张从政治、伦理领域逐渐地引向思 维领域,从而使儒家的‘正名’与论辩这一思维逻辑的领域有了更多的联系”,论辩中“很 讲究立论与驳论的论辩艺术,与严密的逻辑推理揉而为一”,“他善于抓住论辩的契机和对方 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把反驳的重点放在论敌的‘所蔽’、‘所陷’、‘所离’、‘所穷’之处, 在辩论中努力指责论敌的谬误”。 学者们在肯定孟文逻辑性的同时,对其不足亦时有论及。张惠仁认为,孟子对逻辑推理 方法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不自觉的,因此“在逻辑上必然有牵强附会之弊,有时甚至 还使用一些诡辩法”29。徐立亦认为,孟文在逻辑方面“没有墨子、荀子那种‘隆正’、‘察 类’、‘明故’的科学态度,而有时是一种‘无故’、‘乱类’的恣意推论。”18 根据孟文的特 点把逻辑学与文学作品结合起来研究,这类“跨学科”研究对拓展研究领域,深入理解作品 内涵和把握作家作品的风格特色,无疑是有意义的探索。但对孟子逻辑思想的评价,意见尚 有较大分歧;对于《孟子》散文逻辑性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仅从以上所撮要列举的情况看,百年《孟子》散文艺术研究,从起步而蔚为大观,逐渐 摆脱了各种束缚与偏见,走上了独立发展的学术道路,其文学价值与地位得到了认识与确立, 其散文艺术得到了广泛的探讨。然而相对于哲学思想、社会政治主张的研究来说,《孟子》 散文艺术研究只能说是尚处于起步阶段,无疑尚有不少缺憾。揣度未来的研究趋向,笔者认 为当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首先是要对理论上存在一些失误作冷静的符合实际的分析。百年 中对《孟子》散文艺术性的确认,所使用的评判标准和术语基本上是用欧美移植来的,并不 完全符合其实际情况,因为《孟子》以及先秦诸子散文有其独特的内部构成因素,在诸如文
体品类、题材内容、形式构造、表现方法等方面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先验的理论模式 和僵化的思维方法,将会阉割其丰富性,亦不足以揭示其真正成就。因而,真正从实际出发 不套用某种现成的理论,从中提炼出相关的命题,探索出切合诸子散文自身特点的理论表述, 以剖析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而做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把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应成为新世纪 诸子散文艺术研究者的当务之急;其次,由于《孟子》自身的特殊性,百年中对其散文艺术 的研究过多地受到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介入,重思想轻艺术,既造成了众多的迷误,也造成了 研究的浮浅和领域的狭隘,甚至有一些“空白”的领域需要去填补。这方面,徐华龙的《孟 子对民间文艺的运用和认识》一文或能给人以某种启发。徐文探讨了孟子与民间艺术的关系, 指出孟子大量运用了民间故事、神话、寓言、谚语、传说等“劳动人民创造的丰富的民间文 艺的内容和形式”,并联系孟子的政治哲学思想、美学观点和文章体式对此作了精到的分析, 认为所以如此,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孟子有强烈的‘民’的观念”和“为了对话的需要”, 这表明孟子“在自觉地肯定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其确有的科学价值。”事实上,在先秦诸 子各家文章中都不难发现相同或相似的现象。按照流行的观点,一切文学活动和艺术形式均 肇始于民间,因此探讨先秦其它诸子与民间文艺的关系,无疑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因此, 进一步拓展包括《孟子》在内的先秦诸子散文的研究领域,加强理论建设,开辟新的研究思 路,推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实现新的跨越,将是新世纪《孟子》以及先秦诸子散文艺术研 究的必然趋势
体品类、题材内容、形式构造、表现方法等方面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先验的理论模式 和僵化的思维方法,将会阉割其丰富性,亦不足以揭示其真正成就。因而,真正从实际出发, 不套用某种现成的理论,从中提炼出相关的命题,探索出切合诸子散文自身特点的理论表述, 以剖析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而做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把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应成为新世纪 诸子散文艺术研究者的当务之急;其次,由于《孟子》自身的特殊性,百年中对其散文艺术 的研究过多地受到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介入,重思想轻艺术,既造成了众多的迷误,也造成了 研究的浮浅和领域的狭隘,甚至有一些“空白”的领域需要去填补。这方面,徐华龙的《孟 子对民间文艺的运用和认识》一文或能给人以某种启发。徐文探讨了孟子与民间艺术的关系, 指出孟子大量运用了民间故事、神话、寓言、谚语、传说等“劳动人民创造的丰富的民间文 艺的内容和形式”,并联系孟子的政治哲学思想、美学观点和文章体式对此作了精到的分析, 认为所以如此,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孟子有强烈的‘民’的观念”和“为了对话的需要”, 这表明孟子“在自觉地肯定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其确有的科学价值。”事实上,在先秦诸 子各家文章中都不难发现相同或相似的现象。按照流行的观点,一切文学活动和艺术形式均 肇始于民间,因此探讨先秦其它诸子与民间文艺的关系,无疑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因此, 进一步拓展包括《孟子》在内的先秦诸子散文的研究领域,加强理论建设,开辟新的研究思 路,推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实现新的跨越,将是新世纪《孟子》以及先秦诸子散文艺术研 究的必然趋势
第10教学周1/第1、2节(第19次课 第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荀子》是战国末时人荀况所作。它不但思想精深,而且文采斐然。它在艺术上的一大 特色就是文章中大量使用对偶手法和排比,许多警句广为传诵。辨析清楚《荀子》中的对偶 和排比,先秦作品中的这类问题就都容易弄清楚了。 对偶 对偶指的是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节奏相应、意趣相投。“词性相 当”指上下两句对应的位置上用的字要词性相同:“结构相当”指上下两句语法结构相同 动宾对动宾、主谓对主谓、偏正对偏正等等:“节奏相应”指两句话音步相同,如“行衢道 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劝学》),两句的节奏都是1+3+2:“意趣相投”指两句话意义相 关或相对 对南朝以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对偶句,还有声律上的要求,即上下两句每个字的平仄相 反,但《荀子》是先秦作品,“平仄”“四声八病”之说尚未提出,不能把它作为判断《荀子》 中对偶句的标准。另外,在后代律诗的对偶句中还不允许上下两句对应的位置用相同的字, 即同字对,但先秦时对偶格发展还不成熟,作品中存在大量的同字对,此类例子在《荀子》 中举不胜举(从后文所用的例句可以看出),避同字对的要求也不适用于《荀子》 依照以上标准,我们可以在《荀子》中找出许多对偶的句子: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这两句意趣相投、字数相等,结构相应是显而易见的。从词性上看,“登”对“顺”,“招” 对“呼”,“见”对“闻”,都是动词:“高”对“风”,“臂”对“声”,都是名词:“长”对“疾”, “远”对“彰”,都是形容词:其余字同字相对。节奏上,上句为4+5+4,下句也是4+5+4, 节奏相同 2.周而成,泻而败,明君无之有也;宣而成,隐而败,暗君之无有也。(《解蔽》) 这两句意义相对,字数相等。从结构上看,都是提宾句。从词性上看,“周”对“泻”,“宣” 对“隐”,形容词对形容词,这是当句对:“明君”对“暗君”,名词对名词:其余字相同。 节奏上,两句都是3+3+6。 对偶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一鼎足对,即三个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节奏相应、 意趣相投的句子排列在一起。例如: 3.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劝学》) 4.故美之者,是美天下之本也;安之者,是安天下之本也;贵之者,是贵天下之本也。(《富 国》) 句首的“故”是连词,不影响句子的主体部分组成鼎足对 5.故道王者之法,与王者之人为人,则亦王;道霸者之法,与霸者之人为人,则亦霸;答 亡者之法,与亡者之人为人,则亦亡。(《王霸》) 排比 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字数不等,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以表达相关的 内容。例如: 6.人无法则怅怅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愠愠然。(《修身》) 7.百姓诚赖其知也,故相率而为之劳苦以务佚之,以养其知也:诚美其厚也,故为之出死
第 10 教学周 1/第 1、2 节(第 19 次课) 第 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荀子》是战国末时人荀况所作。它不但思想精深,而且文采斐然。它在艺术上的一大 特色就是文章中大量使用对偶手法和排比,许多警句广为传诵。辨析清楚《荀子》中的对偶 和排比,先秦作品中的这类问题就都容易弄清楚了。 一 对偶 对偶指的是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节奏相应、意趣相投。“词性相 当”指上下两句对应的位置上用的字要词性相同;“结构相当”指上下两句语法结构相同, 动宾对动宾、主谓对主谓、偏正对偏正等等;“节奏相应”指两句话音步相同,如“行衢道 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劝学》),两句的节奏都是 1+3+2;“意趣相投”指两句话意义相 关或相对。 对南朝以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对偶句,还有声律上的要求,即上下两句每个字的平仄相 反,但《荀子》是先秦作品,“平仄”“四声八病”之说尚未提出,不能把它作为判断《荀子》 中对偶句的标准。另外,在后代律诗的对偶句中还不允许上下两句对应的位置用相同的字, 即同字对,但先秦时对偶格发展还不成熟,作品中存在大量的同字对,此类例子在《荀子》 中举不胜举(从后文所用的例句可以看出),避同字对的要求也不适用于《荀子》。 依照以上标准,我们可以在《荀子》中找出许多对偶的句子: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这两句意趣相投、字数相等,结构相应是显而易见的。从词性上看,“登”对“顺”,“招” 对“呼”,“见”对“闻”,都是动词;“高”对“风”,“臂”对“声”,都是名词;“长”对“疾”, “远”对“彰”,都是形容词;其余字同字相对。节奏上,上句为 4+5+4,下句也是 4+5+4, 节奏相同。 2.周而成,泻而败,明君无之有也;宣而成,隐而败,暗君之无有也。(《解蔽》) 这两句意义相对,字数相等。从结构上看,都是提宾句。从词性上看,“周”对“泻”,“宣” 对“隐”,形容词对形容词,这是当句对;“明君”对“暗君”,名词对名词;其余字相同。 节奏上,两句都是 3+3+6。 对偶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鼎足对,即三个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节奏相应、 意趣相投的句子排列在一起。例如: 3.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劝学》) 4.故美之者,是美天下之本也;安之者,是安天下之本也;贵之者,是贵天下之本也。(《富 国》) 句首的“故”是连词,不影响句子的主体部分组成鼎足对。 5.故道王者之法,与王者之人为人,则亦王;道霸者之法,与霸者之人为人,则亦霸;答 亡者之法,与亡者之人为人,则亦亡。(《王霸》) 二 排比 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字数不等,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以表达相关的 内容。例如: 6.人无法则怅怅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愠愠然。(《修身》) 7.百姓诚赖其知也,故相率而为之劳苦以务佚之,以养其知也;诚美其厚也,故为之出死
断亡以覆救之,以养其厚也;诚美其德也,故为之雕琢刻镂黼黻文章以藩饰之,以养其德也。 (《富国》) 8.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诛而不赏,则勤励之民不劝 诛赏而不类,则下疑俗俭而百姓不一。(《富国》) 排比句,尤其是三个句子的排比在形式上和鼎足对最为相似,二者最大的区别在对字数的要 求上,鼎足对三句字数相等,而排比句字数不等。例如: 9.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劝学》) 三句话句式相同,但中间一句字数有异,所以属于排比而不是对偶 判定一组句子是对偶还是排比,除了按照以上的标准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原则:回到原文 中,依具体的语境、语意而定
断亡以覆救之,以养其厚也;诚美其德也,故为之雕琢刻镂黼黻文章以藩饰之,以养其德也。 (《富国》) 8.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诛而不赏,则勤励之民不劝; 诛赏而不类,则下疑俗俭而百姓不一。(《富国》) 排比句,尤其是三个句子的排比在形式上和鼎足对最为相似,二者最大的区别在对字数的要 求上,鼎足对三句字数相等,而排比句字数不等。例如: 9.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劝学》) 三句话句式相同,但中间一句字数有异,所以属于排比而不是对偶。 判定一组句子是对偶还是排比,除了按照以上的标准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原则:回到原文 中,依具体的语境、语意而定
第10教学周3/第1、2节(第20次课) 教学的基本内容 辨析几种容易混淆的情况 在区分对偶句和排比句时,有几种容易混淆的情况需要注意。 (一)三句或三句以上的句子,句意联系紧密,前几句字数相等、句式相同,仅最末一句有 变化,这组句子属于排比句。不能把前几句看作对偶,最后一句单独列为散句。 10.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天论》) 前两句形式上完全相同,而与最后一句不同,但三句讲的都是事物有定性的道理,三句不能 分开,整体看作排比 这类例子在《荀子》中非常多,又如 1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又有四句相连者,如: 12.相高下、视硗肥、序五种,君子不如农人:通财货、相美恶、辨贵贱,君子不如贾人 设规矩、陈绳墨、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相荐樽,君子不若惠 施、邓析。(《儒效》) 前三句形式上完全相同,与第四句相异,但四句意义联系紧密,仍为一个整体,四句共同组 成排比。不能单就形式把四句话分作一个鼎足对加上一个散句 13.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醢酸而蚋聚焉。(《劝 学》) 与12句同理 (二)几组意思相关的对偶句相联,组成排比 14.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不苟》) 第一句(除去首词“君子”)、第二句是一组对偶,三、四句是一组对偶,五、六句是一组对 偶。三组对偶联成一组排比 15.君子大心则敬天而道,小心则畏义而节;知则明通而类,愚则端悫而法;见由则恭而止, 见闭则敬而齐:喜则和而治,忧则静而理;通则文而明,穷则约而详。(《不苟》) 主语“君子”后面的五组对偶句共同组成一组排比句,做全句的谓语。 又如 16.无国而不有治法,无国而不有乱法:无国而不有贤士,无国而不有罢士;无国而不有愿 民,无国而不有悍民;无国而不有美俗,无国而不有恶俗。(《王霸》) 有一种特殊情况: 17.朴悫者常安利,荡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乐易,危害者常忧险;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 常夭折。(《荣辱》) 三组对偶句句式相同、字数相等,整体的又可以看作一个鼎足对 有的人错误的把这种情况称为“排偶”。“排偶”实际是对偶排比的简称(《现代汉语词典》 “排”字条),并不是特指这种由对偶句构成的排比 (三)由四句或四句以上字数相等、句式相同、意义相关的句子组成的排比句,能否在其内 部将其分为几组对偶句,应视文意而定。如果意义上有明显相对或相连,又与其它句子可以 区分,则也可以独立视为对偶:如果意义上完全并列,则只能整体视为排比。例如:
第 10 教学周 3/第 1、2 节(第 20 次课) 第 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三 辨析几种容易混淆的情况 在区分对偶句和排比句时,有几种容易混淆的情况需要注意。 (一)三句或三句以上的句子,句意联系紧密,前几句字数相等、句式相同,仅最末一句有 变化,这组句子属于排比句。不能把前几句看作对偶,最后一句单独列为散句。 10.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天论》) 前两句形式上完全相同,而与最后一句不同,但三句讲的都是事物有定性的道理,三句不能 分开,整体看作排比。 这类例子在《荀子》中非常多,又如: 1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又有四句相连者,如: 12.相高下、视硗肥、序五种,君子不如农人;通财货、相美恶、辨贵贱,君子不如贾人; 设规矩、陈绳墨、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相荐樽,君子不若惠 施、邓析。(《儒效》) 前三句形式上完全相同,与第四句相异,但四句意义联系紧密,仍为一个整体,四句共同组 成排比。不能单就形式把四句话分作一个鼎足对加上一个散句。 13.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醢酸而蚋聚焉。(《劝 学》) 与 12 句同理。 (二)几组意思相关的对偶句相联,组成排比。 14.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不苟》) 第一句(除去首词“君子”)、第二句是一组对偶,三、四句是一组对偶,五、六句是一组对 偶。三组对偶联成一组排比。 15.君子大心则敬天而道,小心则畏义而节;知则明通而类,愚则端悫而法;见由则恭而止, 见闭则敬而齐;喜则和而治,忧则静而理;通则文而明,穷则约而详。(《不苟》) 主语“君子”后面的五组对偶句共同组成一组排比句,做全句的谓语。 又如: 16.无国而不有治法,无国而不有乱法;无国而不有贤士,无国而不有罢士;无国而不有愿 民,无国而不有悍民;无国而不有美俗,无国而不有恶俗。(《王霸》) 有一种特殊情况: 17.朴悫者常安利,荡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乐易,危害者常忧险;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 常夭折。(《荣辱》) 三组对偶句句式相同、字数相等,整体的又可以看作一个鼎足对。 有的人错误的把这种情况称为“排偶”。“排偶”实际是对偶排比的简称(《现代汉语词典》 “排”字条),并不是特指这种由对偶句构成的排比。 (三)由四句或四句以上字数相等、句式相同、意义相关的句子组成的排比句,能否在其内 部将其分为几组对偶句,应视文意而定。如果意义上有明显相对或相连,又与其它句子可以 区分,则也可以独立视为对偶;如果意义上完全并列,则只能整体视为排比。例如:
18.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刑正平而百姓归之,礼仪备而君子归之。(《致 仕》) 这四句都说明了条件好可以吸引人或物而至的道理,整体上可看作一组排比句。四句中,前 两句说的是自然界的事物,后两句说的是政治上的统治方法,意义上相对有区别,所以也可 以把前两句、后两句独立视为两组对偶 19.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天 论》) 第一句的“天”与第二句的“地”相对,第三句“物”与第四句“人”相对,用了两对意义 相反的字,对偶的意义很明显,可以视为两组独立的对偶句。 20.君子之所谓贤者,非能遍贤人之所能之谓也:君子之所谓知者,非能遍知人之所知之谓 也;君子之所谓辩者,非能遍辩人之所能之谓也;君子之所谓察者,非能遍察人之所能之谓 也。(《儒效》) “贤”与“知”相关,“辩”与“察”相关,因此,这四句既可以联起来看作一组排比句, 也可以看作两组对偶句。 21.将以为智邪?则愚莫大焉。将以为利邪?则害莫大焉。将以为荣邪?则辱莫大焉。将以 为安邪?则危莫大焉。(《荣辱》) “智”“利”“荣”“安”四个字意义上没有两两相对而是并列,“愚”“害”“辱”“危”四个 字也如此,所以这四句只能作为排比,不能进一步分为两组对偶句。22、23句同理 22.高上尊贵,不以骄人;聪明圣智,不以穷人:齐给速通,不争先人:刚毅勇敢,不以伤 人。(《非十二子》) 23.善生养人者人亲之,善班治人者人安之,善显设人者人乐之,善藩饰人者人荣之。(《君 道》) 24.百姓之力,待之而后功:百姓之群,待之而后和;百姓之财,待之而后聚;百姓之势, 待之而后安;百姓之寿,待之而后长。(《富国》) 这五句句式相同,相对应的关键字“力”“群”“财”“势”“寿”意义上并列,“功”“和”“聚” “安”“长”也是意义上并列,这组句子只能看作排比
18.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刑正平而百姓归之,礼仪备而君子归之。(《致 仕》) 这四句都说明了条件好可以吸引人或物而至的道理,整体上可看作一组排比句。四句中,前 两句说的是自然界的事物,后两句说的是政治上的统治方法,意义上相对有区别,所以也可 以把前两句、后两句独立视为两组对偶。 19.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天 论》) 第一句的“天”与第二句的“地”相对,第三句“物”与第四句“人”相对,用了两对意义 相反的字,对偶的意义很明显,可以视为两组独立的对偶句。 20.君子之所谓贤者,非能遍贤人之所能之谓也;君子之所谓知者,非能遍知人之所知之谓 也;君子之所谓辩者,非能遍辩人之所能之谓也;君子之所谓察者,非能遍察人之所能之谓 也。(《儒效》) “贤”与“知”相关,“辩”与“察”相关,因此,这四句既可以联起来看作一组排比句, 也可以看作两组对偶句。 21.将以为智邪?则愚莫大焉。将以为利邪?则害莫大焉。将以为荣邪?则辱莫大焉。将以 为安邪?则危莫大焉。(《荣辱》) “智”“利”“荣”“安”四个字意义上没有两两相对而是并列,“愚”“害”“辱”“危”四个 字也如此,所以这四句只能作为排比,不能进一步分为两组对偶句。22、23 句同理。 22.高上尊贵,不以骄人;聪明圣智,不以穷人;齐给速通,不争先人;刚毅勇敢,不以伤 人。(《非十二子》) 23.善生养人者人亲之,善班治人者人安之,善显设人者人乐之,善藩饰人者人荣之。(《君 道》) 24.百姓之力,待之而后功;百姓之群,待之而后和;百姓之财,待之而后聚;百姓之势, 待之而后安;百姓之寿,待之而后长。(《富国》) 这五句句式相同,相对应的关键字“力”“群”“财”“势”“寿”意义上并列,“功”“和”“聚” “安”“长”也是意义上并列,这组句子只能看作排比
教学的基本内容 文选史记 《淮阴侯列传》补充材料: 淮阴:正义楚州淮阴县也。 推择:集解李奇曰:“无善行可推举选择”。 下乡:集解张晏曰:“下乡,县,属淮阴也”。索隐案:下乡,乡名,属淮阴郡 南昌亭长:索隐案:楚汉春秋作“新昌亭长”。 晨炊蓐食:集解张晏曰:“未起而床蓐中食”。 钓于城下:正义淮阴城北临淮水,昔信去下乡而钓于此 诸母漂:集解韦昭曰:“以水击絮为漂,故曰漂母”。 自食:正义音寺 王孙:集解苏林曰:“如言公子也”。索隐刘德曰:“秦末多失国,言王孙、公子,尊之也”。苏 林亦同。张晏云“字王孙”,非也。 衿下:集解徐广曰:“衿,一作‘胯'。胯,股也,音同”。又云汉书作“跨”,同耳。O索隐衿 汉书作“胯”。胯,股也,音枯化反。然寻此文作“衿”,欲依字读,何为不通?衿下即胯下也, 亦何必须作“胯”。 出衿下,蒲伏:正义傀音俯。伏,蒲北反。 戏下:集解徐广曰:“戏,一作‘麾’。” 连敖:集解徐广曰:“典客也。”O索隐李奇云:“楚官名。”张晏云:“司马也。” 无所事信:集解文颖曰:“事犹业也。”张晏曰:“无事用信。” 喑恶:索隐上于金反,下乌路反。喑哑,怀怒气。 叱咤:索隐“咤”字或作“咤”。上昌栗反,下卓嫁反。叱咤,发怒声。千人皆废:集解晋灼曰: 废,不收也。”索隐孟康曰:“废,伏也。”张晏曰“废,偃也。 呕呕:集解音凶于反。索隐音吁。呕呕犹区区也。汉书作“姁姁”。邓展曰“姁姁,好也”。张 晏音吁。 忍不能予:集解汉书音义曰:“不忍授。” 何所不诛:索隐何不诛。按:刘氏云“言何所不诛也”。 何所不散:索隐何不散。刘氏云:“用东归之兵击东方之敌,此敌无不散败也。” 秋豪:索隐案:豪秋乃成。又王逸注楚词云“锐毛为豪,夏落秋生也”。传檄:索隐案:说文云 “檄,二尺书也”。此云“传檄”,谓为檄书以责所伐者。 东出陈仓:正义汉王从关北出岐州陈仓县。 出关:正义出函谷关。 汉之败却彭城:正义兵败散彭城而却退
教学的基本内容 文选史记 《淮阴侯列传》补充材料: 淮阴:正义楚州淮阴县也。 推择:集解李奇曰:“无善行可推举选择”。 下乡:集解张晏曰:“下乡,县,属淮阴也”。索隐案:下乡,乡名,属淮阴郡。 南昌亭长:索隐案:楚汉春秋作“新昌亭长”。 晨炊蓐食:集解张晏曰:“未起而床蓐中食”。 钓于城下:正义淮阴城北临淮水,昔信去下乡而钓于此。 诸母漂:集解韦昭曰:“以水击絮为漂,故曰漂母”。 自食:正义音寺。 王孙:集解苏林曰:“如言公子也”。索隐刘德曰:“秦末多失国,言王孙、公子,尊之也”。苏 林亦同。张晏云“字王孙”,非也。 袴下:集解徐广曰:“袴,一作‘胯’。胯,股也,音同”。又云汉书作“跨”,同耳。○索隐袴, 汉书作“胯”。胯,股也,音枯化反。然寻此文作“袴”,欲依字读,何为不通?袴下即胯下也, 亦何必须作“胯”。 俛出袴下,蒲伏:正义俛音俯。伏,蒲北反。 戏下:集解徐广曰:“戏,一作‘麾’。” 连敖:集解徐广曰:“典客也。”○索隐李奇云:“楚官名。”张晏云:“司马也。” 无所事信:集解文颖曰:“事犹业也。”张晏曰:“无事用信。” 喑恶:索隐上于金反,下乌路反。喑哑,怀怒气。 叱咤:索隐“咤”字或作“咤”。上昌栗反,下卓嫁反。叱咤,发怒声。千人皆废:集解晋灼曰: “废,不收也。”索隐孟康曰:“废,伏也。”张晏曰“废,偃也。” 呕呕:集解音凶于反。索隐音吁。呕呕犹区区也。汉书作“姁姁”。邓展曰“姁姁,好也”。张 晏音吁。 忍不能予:集解汉书音义曰:“不忍授。” 何所不诛:索隐何不诛。按:刘氏云“言何所不诛也”。 何所不散:索隐何不散。刘氏云:“用东归之兵击东方之敌,此敌无不散败也。” 秋豪:索隐案:豪秋乃成。又王逸注楚词云“锐毛为豪,夏落秋生也”。传檄:索隐案:说文云 “檄,二尺书也”。此云“传檄”,谓为檄书以责所伐者。 东出陈仓:正义汉王从关北出岐州陈仓县。 出关:正义出函谷关。 汉之败却彭城:正义兵败散彭城而却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