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十六章原子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简介 16.1在几种元素的核素bC、5C、C、N2N3O和3O中哪些核素包含有相同的(1) 质子数;(2)中子数;(3)核子数?哪些核素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 答:(1)质子数相同的核素有C,C,6C;"#N,1N:O,.O (2)中子数相同的核素有C,N;C,13N,8O (3)核子数相同的核素有6C,N (4)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核素同于质子数相同的核素 162中子的电荷数为零,但却具有磁矩你认为应该做何解释? 答:中子的电荷数为零但却具有磁矩这可解释为:电子虽然整体不带电,但其内部有我 们现在还不清楚的复杂电结构。 163为什么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都会释放能量?假若使中等质量的核分别发生裂变和聚 变,是否会释放能量?为什么? 答: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都会释放能量,是因为中等质量的核的比结合能大,而轻核和 重核的比结合能小。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过程都使比结合能增大 若使中等质量的核分别发生裂变和聚变是不会释放能量的。这是因为在上述两变化过程 中都使比结合能减小。 164从核素图上可以得到哪些有关原子核稳定性的结论? 答:从核素图上可以得到如下有关原子核稳定性的结论:1)稳定的核都分布在一条狭长 的带状区域内,其中心线称为β稳定线;2)在β稳定线的起始端(A≤40),斜率约为1, 即在A≤40的原子中,稳定原子核的中子数等于质子数;3)核素愈重的稳定核,中子的比例 愈大:4)在B稳定线以下的核素,中子过剩,它们通过B衰变向稳定线过渡,在B线上的 核素,质子过剩,一般是通过发生尸衰变或产生k俘获过渡到稳定线。 165衰变常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随着母核的减少,放射性活度如何变化?衰变常量如何 变化? 答:衰变常量(4)的物理意义是:一个原子核在单位时间发生衰变的几率 随着母核的减少,放射性活度(A=N)也随之减小,衰变常量不变。 166原子核中没有电子,具有β放射性的核却能自发地放出电子此现象如何解释? 答:原子核中没有电子,具有B放射性的核都能自发的放出电子。这可解释为,中子虽第十六章 原子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简介 16.1 在几种元素的核素 C C C N N O O 17 8 16 8 15 7 14 7 14 6 13 6 12 6 、 、 、 、 、 和 中,哪些核素包含有相同的(1) 质子数; (2)中子数; (3) 核子数? 哪些核素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 答:(1)质子数相同的核素有 C C C 14 6 13 6 12 6 , , ; N N 15 7 14 7 , ; O O 17 8 16 8 , . (2)中子数相同的核素有 C N 14 7 13 6 , ; C N O 16 8 15 7 14 6 , , . (3)核子数相同的核素有 C N 14 7 14 6 , (4)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核素同于质子数相同的核素。 16.2 中子的电荷数为零,但却具有磁矩,你认为应该做何解释? 答:中子的电荷数为零,但却具有磁矩,这可解释为:电子虽然整体不带电,但其内部有我 们现在还不清楚的复杂电结构。 16.3 为什么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都会释放能量? 假若使中等质量的核分别发生裂变和聚 变,是否会释放能量? 为什么? 答: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都会释放能量,是因为中等质量的核的比结合能大,而轻核和 重核的比结合能小。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过程都使比结合能增大。 若使中等质量的核分别发生裂变和聚变是不会释放能量的。这是因为在上述两变化过程 中都使比结合能减小。 16.4 从核素图上可以得到哪些有关原子核稳定性的结论? 答:从核素图上可以得到如下有关原子核稳定性的结论:1)稳定的核都分布在一条狭长 的带状区域内,其中心线称为  稳定线;2)在  稳定线的起始端( A  40 ),斜率约为 1, 即在 A 40 的原子中,稳定原子核的中子数等于质子数;3)核素愈重的稳定核,中子的比例 愈大;4)在  稳定线以下的核素,中子过剩,它们通过 −  衰变向稳定线过渡,在  线上的 核素,质子过剩,一般是通过发生 +  衰变或产生 k 俘获过渡到稳定线。 16.5 衰变常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随着母核的减少,放射性活度如何变化?衰变常量如何 变化? 答:衰变常量(  )的物理意义是:一个原子核在单位时间发生衰变的几率。 随着母核的减少,放射性活度( A = N )也随之减小,衰变常量不变。 16.6 原子核中没有电子,具有β放射性的核却能自发地放出电子,此现象如何解释? 答:原子核中没有电子,具有  放射性的核都能自发的放出电子。这可解释为,中子虽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